一种智能计量秸秆压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71134发布日期:2020-11-27 10:03阅读:55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计量秸秆压块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秸秆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智能计量秸秆压块机。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每年会产生9亿多吨秸秆、稻皮等废弃农作物。过去,废弃的农作物主要用于家用、焚烧或造纸,但随着国家环境治理越来越严厉,焚烧深埋变为有机肥已成为过去;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燃料由焚烧秸秆逐步被电或液化气所替代。所以,这就造成了大部分秸秆在农田里囤积。如何将“废弃物”变废为宝,如何加快秸秆转换利用势在必行。

作为最具开发利用潜力的新能源之一,秸秆具有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随着国家相继制定的一些政策,明确提出到2020年秸秆综合利用率要达到80%以上的行动目标,我国秸秆资源化驶入快车道,以“秸秆能源”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进入人们的视野。根据对秸秆资源再利用现状的研究,影响秸秆资源再利用的主要因素来自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秸秆资源再利用的效率不高、经济效益低下阻碍了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再利用。同时,我国秸秆资源分布比较分散,难以进行集中处理,若分散处理则效率低、成本高,这是当前秸秆资源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使用的主要问题。

综合以上分析,从环境保护方面和从能源再利用方面来考虑,废弃的秸秆可以挤压成块状用来作饲料或燃烧发电。使秸秆利用方式经历了一个从原始利用到现代利用,从一般利用到科学利用的历史性飞跃。

目前,废弃秸秆挤压成块主要由秸秆压块机完成,但是,现有的秸秆压块机成型的秸秆包块的重量和尺寸不一,不便于秸秆包块的运输和储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计量秸秆压块机,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计量秸秆压块机,包括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称料机构、用于向称料机构输送物料的进料机构、压块机构和出料机构;所述称料机构包括称料仓和称重装置,所述的称重装置包括设置在称料仓底部的称重架和设置在称重架底部的称重传感器;所述称料仓采用箱式结构,其底板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处安装有自动出料门;所述压块机构包括位于称料仓下方的机架仓、位于机架仓前方的挤压仓、位于机架仓内用于将机架仓内的物料推入挤压仓内并对物料进行挤压的挤压推头、驱动挤压推头沿机架仓前后运动的主推油缸和装配在挤压仓顶部用于向下挤压物料的下压油缸;所述机架仓的顶部开设有与称料仓出料口相对应的进料口;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装配在挤压仓侧壁上用于将挤压仓内的成型包块推出至挤压仓外的出包油缸。

优选的:还包括电路控制系统,所述称重传感器与电路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自动出料门、主推油缸、下压油缸和出包油缸分别连接并受控于电路控制系统。

优选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物料输送机,所述物料输送机的末端穿过开设在称料仓侧壁上的进料口延伸至称料仓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称料仓的侧壁上开设有料仓清理口,所述的料仓清理口处装配有门体。

优选的:所述主推油缸横向设置,其缸体固定装配在机架上,其伸缩杆的端部与挤压推头固定装配。

优选的:所述下压油缸垂直倒立设置,其缸体固定装配在挤压仓的顶面上,其伸缩杆垂直向下贯穿挤压仓的顶面且端部固定装配有用于挤压物料的挤压板。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连续进料→称重→挤压→出包的连贯性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秸秆等废弃农作物挤压成块的生产效率;此外,称料机构的设置使得挤压成型的包块重量一致、尺寸相同、密度大体一致,极大的方便了后续成型包块的运输和储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参照图1、2,本实施例所述的智能计量秸秆压块机,包括机架1,所述的机架1上设置有称料机构、用于向称料机构输送物料的进料机构、压块机构和出料机构。还包括用于控制整个设备运行的电路控制系统。其中:

所述称料机构包括称料仓2和称重装置,所述的称重装置包括设置在称料仓2底部的称重架3和设置在称重架3底部的称重传感器4。为了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可以在称重架3的底部设置多个称重传感器4(比如在称重架3的底部四角处分别设置一个),且各个称重传感器4分别与电路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称料仓2采用箱式结构,其底板上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处安装有自动出料门。所述自动出料门连接并受控于电路控制系统。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物料输送机11,所述物料输送机11的末端穿过开设在称料仓2侧壁上的进料口延伸至称料仓2的内腔中。

所述压块机构包括位于称料仓2下方的机架仓5、位于机架仓5前方的挤压仓6、位于机架仓5内用于将机架仓5内的物料推入挤压仓6内并对物料进行挤压的挤压推头7、驱动挤压推头7沿机架仓5前后运动的主推油缸8和装配在挤压仓6顶部用于向下挤压物料的下压油缸9。所述机架仓5的顶部开设有与称料仓2出料口相对应的进料口。所述主推油缸8横向设置,其缸体固定装配在机架1上,其伸缩杆的端部与挤压推头7固定装配。所述下压油缸9垂直倒立设置,其缸体固定装配在挤压仓6的顶面上,其伸缩杆垂直向下贯穿挤压仓6的顶面且端部固定装配有用于挤压物料的挤压板。并且,所述主推油缸8和下压油缸9分别连接并受控于电路控制系统。

所述出料机构包括装配在挤压仓6侧壁上用于将挤压仓6内的成型包块推出至挤压仓6外的出包油缸10。所述出包油缸10连接并受控于电路控制系统。

为了方便清理称料仓2内侧壁上积存的物料,在所述称料仓2的侧壁上开设有料仓清理口,所述的料仓清理口处装配有门体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物料称重:经加工处理的物料(废弃农作物,如秸秆、稻皮等)由物料输送机11输送至称料仓2内,称重架3底部的称重传感器4将检测到的重量信息实时传输至电路控制系统,当称料仓2内的物料的重量达到设定值时,即完成第一包块所需物料的称重。此时,电路控制系统控制自动出料门打开,物料由称料仓2落入机架仓5内。

挤压成块:物料由称料仓2落入机架仓5内后,电路控制系统控制自动出料门关闭,同时,控制主推油缸8动作,主推油缸8推动挤压推头7向前运动,将机架仓5内的物料推入挤压仓6内并完成第一次挤压。然后,电路控制系统控制下压油缸9动作向下挤压物料完成物料的第二次挤压。两次挤压完成后,物料被挤压成一个具有一定密度的成型包块(第一包块)。物料挤压成块后,主推油缸8和下压油缸9的伸缩杆在电路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退回至原始位置等待进行第二包块的挤压。

出包:物料完成挤压后,出包油缸10在电路控制系统的控制下动作将第一包块由开设在挤压仓6侧壁上的出包口推出,完成第一包块的加工。

在第一包块挤压成块的过程中,经加工处理的物料由物料输送机11不断输送至称料仓2内,并完成第二包块所需物料的称重。称重完毕,电路控制系统控制自动出料门打开,物料由称料仓2落入机架仓5内(此时,主推油缸8和下压油缸9已完成挤压动作并复位)。然后,重复上述挤压成块和出包过程,完成第二包块的加工。

如此重复动作,完成物料的称重、挤压成块和出包过程。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连续进料→称重→挤压→出包的连贯性工作模式,大大提高了秸秆等废弃农作物挤压成块的生产效率。而且,所得的成型包块重量一致、尺寸相同、密度大体一致,这极大的方便了后续成型包块的运输和储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