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虾蟹养殖装置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2828发布日期:2020-11-13 12:3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虾蟹养殖装置及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养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虾蟹养殖装置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虾蟹养殖是在室外池塘养殖或河流围网养殖。随着国家退塘还湖和环保达标排放要求,室外养殖范围逐渐缩小,室内工厂化养殖方式是替代传统的虾蟹养殖方式的必然趋势。

目前市场上虾蟹养殖结构大多采用每个养殖盒单独养殖一个虾蟹的结构,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207561174u)公开了一种虾蟹养殖装置,其设有养殖装置本体,养殖装置本体由前面板、左面板、后面板、右面板及下面板围成的顶部敞口的盒状结构,下面板开设有前回水孔和后回水孔,前回水孔连接设有可拆卸的密封管帽或者回水器,当前回水孔连接设有密封管帽时,则后回水孔上连接设有回水器;当前回水孔连接设有回水器时,则后回水孔上连接设有密封管帽;前面板上设有可开启或者闭合的前门,前门设有加料口,其解决了现有螃蟹养殖装置设计不合理、螃蟹取放、喂食及挑选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但是该养殖装置主要存在两方面缺陷:

一方面,虾蟹习性好斗,为防止虾蟹争斗死亡,每个养殖装置本体单独养殖一个虾蟹,导致空间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当养殖装置本体纵向相叠放置时,养殖物新陈代谢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等污物沉浸在养殖装置本体水体底部,增大水流,每层养殖装置本体内鸭嘴出水口排出的水流,将污物冲到该层回水器内,并流到相邻下层养殖装置本体内,以此类推,最终从最底层的养殖装置本体内排出,从上向下排放过程中,排泄物和食物残渣等污物逐渐增多,极易导致位于下方的养殖装置本体中的回水器堵塞。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虾蟹养殖装置及其系统,增大虾蟹养殖装置内的空间利用,便于排泄物和食物残渣等污物的排放,满足虾蟹生长要求。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虾蟹养殖装置,其设有养殖盒,养殖盒由前面板、左面板、后面板、右面板及下面板围成的顶部敞口的盒状结构,养殖盒内设有纵向隔板,纵向隔板将养殖盒的内腔分隔为多个养殖空间,纵向隔板上开设有多个通水孔,相邻养殖空间之间通过通水孔相连通;下面板贯穿开设有通水口、排污口;通水口连通设有回水器,回水器设置在养殖盒内;下面板设有向下凹陷的锥底,纵向隔板间隔设置在锥底的上方,锥底的底部设有排污口,排污口与每个养殖空间相连通。

优选的,后面板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面板、右面板的连接处均设为弧形结构。

优选的,前面板的上部设有可开启或者闭合的前门;前门的一端与左面板通过铰接连接,前门的另一端与右面板通过固定门卡连接;前门设有加料漏斗;纵向隔板将养殖盒的内腔分隔为左养殖空间、右养殖空间,加料漏斗与养殖空间相连通;前面板向前倾斜,前门向后倾斜。

优选的,回水器的入水口低于前面板的上沿。

优选的,通水口设为左通水口和右通水口,左通水口设置在左养殖空间,右通水口设置在右养殖空间;当左通水口密封时,则右通水口上连通设有回水器;当左通水口连通设有回水器时,则右通水口密封。

优选的,虾蟹养殖装置为两个以上数量的养殖盒纵向相叠多层设置时,每个养殖盒内各设有一个回水器、排污管,回水器在上下相邻位置设置的养殖盒内与左通水口或者右通水口交替连接;排污管一端与排污口相连通,排污管的另一端设置在养殖盒外;养殖盒还设有下水短管,下水短管的上端连接在与回水器相连通的左通水口或者右通水口的底部;下水短管的下端设在下方相叠连接设置的养殖盒的下面板的上方。

优选的,虾蟹养殖装置还设有排污横管和排污立管;每层养殖盒外各设有一根排污横管,且养殖盒的排污管的另一端与排污横管相连通;排污立管与每层排污横管相连通。

优选的,每根排污横管靠近排污立管的一端连通设有排水阀。

一种虾蟹养殖系统,其设有水处理单元,其还设有上述虾蟹养殖装置,水处理单元设有回水箱、第一循环水泵、第二循环水泵、热泵机组、过滤器、消毒器、营养液加液器及连接管路;连接管路设有回水管、排水母管、进水管、控温循环水管,回水管的一端与回水箱相连通,回水管的另一端与排水母管的一端相连通,排水母管的另一端与位于最底层的虾蟹养殖盒的下水短管相连通;进水管的一端与回水箱相连通,进水管的另一端与位于最顶层的虾蟹养殖盒的养殖空间相连通,在进水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有第一循环水泵、过滤器、消毒器、营养液加液器;控温循环水管的两端均与回水箱相连通,在控温循环水管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有第二循环水泵、热泵机组。

优选的,回水箱内设有分隔板,分隔板开设有多个通孔,分隔板将回水箱分隔为多个水处理沉淀池,水处理沉淀池内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可拆卸的连接设有插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虾蟹养殖装置及其系统,优点如下:

(1)养殖盒内设置纵向隔板,纵向隔板将养殖盒的内腔分隔为多个养殖空间,每个养殖空间单独养殖一个虾蟹,增大虾蟹盒内的空间利用。

(2)养殖盒体底部设计成锥形,使水流成旋流;后部设计成弧形,进一步减少死角,便于集污和排污。

(3)每个养殖盒分别连通设有一根排污管,便于排泄物和食物残渣等污物的排放,满足虾蟹生长要求。

(4)可实现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及控温运行,避免陆源污染和养殖自身污染,有效控制病害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养殖装置的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养殖盒纵向相叠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的a-a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虾蟹养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养殖盒,2.前面板,3.左面板,4.后面板,5.右面板,6.下面板,7.纵向隔板,8.通水孔,9.地面,10.排污口,11.回水器,12.锥底,13.弧形结构,14.前门,15.固定门卡,16.加料漏斗,17.左养殖空间,18.右养殖空间,19.左通水口,20.右通水口,21.密封管帽,22.排污管,23.下水短管,24.排污横管,25.排污立管,26.排水阀,27.回水箱,28.第一循环水泵,29.第二循环水泵,30.热泵机组,31.过滤器,32.消毒器,33.营养液加液器,34.生物填料,35.回水管,36.排水母管,37.进水管,38.控温循环水管,39.分隔板,40.通孔,41.多个水处理沉淀池,42.插管,43.水面,44.补水泵,45.补水管,46.排水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方法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方法;所使用的原料和装置,如无特殊规定,均为常规的市售产品。

由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虾蟹养殖装置,其设有养殖盒1,用于室内工厂化养殖虾蟹。养殖盒1由前面板2、左面板3、后面板4、右面板5及下面板6围成的顶部敞口的盒状结构,养殖盒1内设有纵向隔板7,纵向隔板7将养殖盒1的内腔分隔为多个养殖空间,每个养殖空间单独养殖一个虾蟹,增大虾蟹盒内的空间利用。纵向隔板7上开设有多个通水孔8,相邻养殖空间之间通过通水孔8相连通,使每个养殖空间内的养殖水位趋于一致。下面板6贯穿开设有通水口、排污口10;通水口连通设有回水器11,回水器11设置在养殖盒1内,通过设计回水器11的入水口的高度,来控制养殖盒1内水位的高度,使养殖盒1保持一定的最高水位,多余的水经回水器11的内管流出。下面板6设有向下凹陷的锥底12,纵向隔板7间隔设置在锥底12的上方,锥底12的底部设有排污口10,排污口10与每个养殖空间相连通;为满足虾蟹生长要求,养殖盒1内水通常流量较少、流速较慢,残饵粪便等污物沉积到养殖盒1底部的锥底12处,使养殖水中的残饵粪便等污物有效的收集集中,随水流及时从排污口10流出,从而保证养殖盒1内的养殖水中的氨氮含量保持在适宜虾蟹生长的范围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后面板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面板3、右面板5的连接处均设为弧形结构13。养殖盒1体底部设计成锥形,使水流成旋流;后部设计成弧形,进一步减少死角,便于集污和排污。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前面板2的上部设有可开启或者闭合的前门14,一方面,方便虾蟹的放入和取出;另一方面,可以能够更好的观察虾蟹的生长情况,以便挑选;第三,在打开前门14时,增大养殖盒1的顶部敞口空间,方便虾蟹养殖装置内部维修。前门14的一端与左面板3通过铰接(例如合页等)连接,用于前门14的开启或关闭;前门14的另一端与右面板5通过固定门卡15连接;用于前门14关闭后与右面板5的固定,防止虾蟹外逃。前门14设有加料漏斗16,通常加料漏斗16内的加料口为长条状。纵向隔板7将养殖盒1的内腔分隔为左养殖空间17、右养殖空间18,加料漏斗16与左养殖空间17、右养殖空间18均相连通。加料漏斗16的加料口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不需要打开前门14就可以完成加料,使喂食过程简单易行;二是有利于养殖盒1内空气与外界空气交换,防止缺氧,提高虾蟹存活率。前面板2向前倾斜,前门14向后倾斜,一方面增大养殖盒1内部空间,为虾蟹提供更加宽阔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模拟真实野外生存环境,使虾蟹更好的适应养殖盒1内环境,提高存活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回水器11的入水口低于前面板2的上沿,使养殖盒1内的水位低于前面板2的上沿。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通水口设为左通水口19和右通水口20,左通水口19设置在左养殖空间17,右通水口20设置在右养殖空间18;当左通水口19密封时,则右通水口上连通设有回水器11;当左通水口19连通设有回水器11时,则右通水口20密封。上述左通水口19、右通水口20通常采用连接密封管帽21的方式密封。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由图5、图6所示,虾蟹养殖装置为两个以上数量的养殖盒1纵向相叠多层设置时,每个养殖盒1内各设有一个回水器11和排污管22,回水器11在上下相邻位置设置的养殖盒1内与左通水口19或者右通水口20交替连接;排污管22一端与排污口10相连通,排污管22的另一端设置在养殖盒1外;养殖盒1还设有下水短管23,下水短管23的上端连接在与回水器11相连通的左通水口19或者右通水口20的底部,因此,下水短管23在上下相邻位置设置的养殖盒1内也是交替设置的,使得在同一个养殖盒1内,下水短管23与回水器11设置在不同的养殖空间内,即若下水短管23设置在左养殖空间17内时,那么回水器11设置在右养殖空间18;若下水短管23设置在右养殖空间18内时,那么回水器11设置在左养殖空间17内,在设有通水孔8的隔离板阻挡的情况下,主要具有三方面作用,一方面增大养殖盒1内养殖水的流程,使左养殖空间17和右养殖空间18内的养殖水充分流通,满足虾蟹生长要求;另一方面使同一养殖盒1内,养殖水的进水和出水不受彼此的影响,且削弱养殖水流速,便于虾蟹摄食,满足虾蟹生长要求。下水短管23的下端设在其下方相叠连接设置的养殖盒1的下面板6的上方;另外,养殖盒1内的养殖水通过回水器11的内管向下流出,经下水短管23流入到下方与该养殖盒1纵向叠加连接的养殖盒1内,采用上下梯级进水方式,利用重力从上至下通入养殖水,减少水泵流量和扬程,节省电费。优选的,下水短管23的下端出水口朝向养殖盒1的内壁,后面板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左面板3、右面板5的连接处均设为弧形结构13(由图2所示);养殖水从下水短管23的下端出水口向养殖盒1的内壁流出,冲洗养殖盒1内壁的污物,且使养殖水形成漩涡,后面板4的左右两端的弧形连接结构,进一步减少死角,防止污染物在死角粘附堆积,在打开排污管22后,使养殖水中的排泄物和食物残渣等污物在下面板6的锥底12处快速彻底的排出养殖盒1,使养殖盒1内不需要人工定期清洗,省时省力,从而保持了养殖盒1的清洁,提高了养殖虾蟹的水环境质量,满足了虾蟹的生长需求。优选的,纵向相叠多层设置的养殖盒1,上下相邻设置的养殖盒1可拆卸卡合的方式连接,例如通过相互适配的凸卡和凹槽,便于安装和拆卸。两个以上数量的养殖盒1采用可拆卸卡合方式纵向相叠设置,在外力作用下不易倾倒,且节省占地面积,便于集约化管理。另外,两个以上数量的养殖盒1也可以采用可拆卸卡合方式横向相叠设置。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虾蟹养殖装置还设有排污横管24和排污立管25;每层养殖盒1外各设有一根排污横管24,且养殖盒1的排污管22的另一端与排污横管24相连通;排污立管25与每层排污横管24相连通;排泄物和食物残渣从养殖盒1的排污管22排出后进入排污横管24内,最终进入排污立管25中,最终经过排水干管46排出。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每根排污横管24靠近排污立管25的一端连通设有排水阀26,排水阀26可以为电动或手动排水阀。

由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虾蟹养殖系统,其设有水处理单元,其还设有上述虾蟹养殖装置,水处理单元设有回水箱27、第一循环水泵28、第二循环水泵29、热泵机组30、过滤器31、消毒器32、营养液加液器33及连接管路。回水箱27可以为水处理沉淀池,也可以同时在回水箱27内放置大量生物填料34,生物填料34附着硝化菌用于处理回水。第一循环水泵28、第二循环水泵29用于从回水箱27内部吸水。热泵机组30可以为热泵控温机。连接管路设有回水管35、排水母管36、进水管37、控温循环水管38,回水管35的一端与回水箱27相连通,回水管35的另一端与排水母管36的一端相连通,排水母管36的另一端与位于最底层的虾蟹养殖盒1的下水短管23相连通,养殖水从最底层的虾蟹养殖盒1的下水短管23流出,进入排水母管36内,最终经回水管35进入回水箱27内。控温循环水管38的两端均与回水箱27相连通,在控温循环水管38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有第二循环水泵29、热泵机组30;第二循环水泵29从回水箱27抽取的养殖水,通过热泵机组30控制温度,重新返回到回水箱27内,将回水箱27内的养殖水的水温调节到虾蟹的生长的适宜温度。进水管37的一端与回水箱27相连通,进水管37的另一端与位于最顶层的虾蟹养殖盒1的养殖空间相连通;通常在养殖空间上方的进水管37开设小孔,进水管37内的养殖水通过该小孔喷到养殖空间内。在进水管37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有第一循环水泵28、过滤器31、消毒器32、营养液加液器33;过滤器31可以为砂滤罐,消毒器32可以为紫外杀毒器;第一循环水泵28从回水箱27抽取的养殖水,分别通过过滤器31过滤杂质、消毒器32杀菌消毒、营养液加液器33添加营养液后,进入虾蟹养殖装置位于最上层的养殖盒1内,为虾蟹提供洁净、无菌、适宜温度的养殖水,满足虾蟹的生长需求。将虾蟹养殖装置使用过的浑浊、有菌的养殖水通过管路通入回水箱27内,实现封闭式工厂化循环水及控温运行,避免陆源污染和养殖自身污染,有效控制病害问题。通常的,回水箱27设在地面9以下,养殖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从回水管35排入回水箱27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回水箱27可以是市售装置,也可以为如下结构,回水箱27内设有分隔板39,分隔板39开设有多个通孔40,分隔板39将回水箱27分隔为多个水处理沉淀池41,水处理沉淀池41内放置大量生物填料34,水处理沉淀池41通过通孔40互相连通,分隔板39低于回水箱27的上沿,控制养殖水的水面43低于分隔板39的上部。每个水处理沉淀池41底设有排水口,排水口可拆卸的连接设有插管42,拔出插管42后,废水从排水口流出。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养殖盒1由pp、pe或upvc材料中的一种注塑成型。

本实用新型虾蟹养殖系统的工作原理为:

打开前门14,将虾蟹放在养殖盒1内水中,上层养殖盒1内溢流的水体流到相邻连接的下层养殖盒1,从上至下进入每层养殖盒1,最后排入排水母管36内,然后经回水管35排入回水箱27内,经沉淀及生物处理,再由第一循环水泵28抽取,经过滤器31过滤杂质、消毒器32杀菌消毒、营养液加液器33添加营养液后,送到进入虾蟹养殖装置位于最上层的养殖盒1内,完成一个循环周期,此过程周而复始,循环运行。期间,补水泵44的一端与补水管45的一端相连通,补水管45的另一端与进水管37相连通,用于根据实际情况向进水管37内补充养殖水。控温循环水管38的两端均与回水箱27相连通,在控温循环水管38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连通设有第二循环水泵29、热泵机组30;第二循环水泵29从回水箱27抽取的养殖水,通过热泵机组30控制温度,重新返回到回水箱27内,将回水箱27内的养殖水的水温调节到虾蟹的生长的适宜温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左”、“右”、“上”、“下”、“顶”、“底”、“前”、“后”、“内”、“外”、“背”、“中间”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备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涵盖之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