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台养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2492发布日期:2020-11-13 12:33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阳台养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蜜蜂养殖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阳台养蜂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蜂箱是养蜂过程中供蜜蜂繁衍生息的场所,是最基本的养蜂工具。蜂箱内容纳了多个竖直的巢脾,蜜蜂在巢脾上进行筑巢、孵育幼虫、储存花蜜等所有活动。生活中部分养生爱好者或兼职养蜂人员,因没有大面积的养蜂基地,从而大多数人选择自家的阳台作为养蜂的场所,阳台连通户外,便于蜜蜂飞出采蜜,同时光照有易于蜜蜂生存繁衍。

参照图1,现有的蜂箱包括箱主体10、上盖11和巢脾12;箱主体10顶端开口,上盖11盖设于箱主体10的顶端,巢脾12挂设于箱主体10内。

当他们进行取蜜活动时,需要打开上盖11,将巢脾12提出至蜂箱1外,借助蜂扫将蜜蜂从巢脾12上扫掉。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扫除蜜蜂的过程中,养蜂人用蜂扫若力度掌握不够,可会造成部分蜜蜂受伤;同时可能激怒蜜蜂,造成蜂群秩序混乱,蜜蜂会对养蜂人进行攻击。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阳台养蜂装置,其具有取蜜时无需人工分离蜜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阳台养蜂装置,包括蜂箱、容纳箱、脱蜂板、抽拉板和用于固定所述蜂箱和限制所述抽拉板移动范围的定位架;所述蜂箱底部设置有供蜜蜂飞进或飞出的开口;所述容纳箱设置于所述蜂箱的下方;所述脱蜂板固接于所述容纳箱的顶部,所述脱蜂板包括挡板、开设于所述挡板上的进蜂孔、对应所述进蜂孔设置于所述挡板下表面控制蜜蜂单向通行的控制组件和开设于所述挡板上的第一通孔;所述抽拉板设置于所述脱蜂板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蜂箱与所述容纳箱之间,所述抽拉板与所述脱蜂板滑移连接,所述抽拉板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抽拉板上还固接有拉手;所述定位架与所述容纳箱固接;当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进蜂孔上下对应,允许蜜蜂单向通行,当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对应,允许蜜蜂双向通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纳箱成为蜜蜂临时的储存空间,将蜜蜂较为有序的限制在一起;脱蜂板一方面起到了将蜜蜂脱离蜂箱的效果,通过设置进蜂孔和控制组件,使蜜蜂单向通行;抽拉板起到了控制蜜蜂双向通行或单向通行的效果,在抽拉板上开设第二通孔,当第二通孔对应进蜂孔时,蜜蜂仅可以单向通行,当第二通孔对应第一通孔时,蜜蜂可以在蜂箱与容纳箱之间双向通行。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方案具有取蜜时无需人工分离蜜蜂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件、用于阻止蜜蜂竖直飞行的阻隔件和固定件,所述安装件对应所述进蜂孔固接于所述挡板的下表面,所述阻隔件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的下方,所述安装件与所述阻隔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接;所述挡板与阻隔件之间形成由以进蜂孔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以供蜜蜂行走的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与阻隔件之间形成供蜜蜂行走的通路,将蜂箱和容纳箱连通,同时限制蜜蜂返回。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阻隔件为网状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了蜂箱与容纳箱之间的透气性,便于引导蜜蜂通行。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手包括固接部和握持部,所述固接部一端与所述挡板固接,另一端与所述握持部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在拉手拉出后将其折叠以减少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固接部与所述握持部之间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固接部固接,所述握持部靠近所述固接部的一端固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支撑于所述连接件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持部可沿着转轴相对固接部转动至贴靠容纳箱,以减小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包括侧板部和限制所述握持部呈水平状态后继续向上翻转的顶板部;所述转轴转动支撑于所述侧板部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板部为转轴提供转动支撑点,顶板部则限制握持部处于水平状态后继续向上转动,使得养蜂人推进抽拉板时,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有支撑点,便于养蜂人施力。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容纳箱上设置有供养蜂人观察所述容纳箱内蜜蜂的透明玻璃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养蜂人可透过透明玻璃观察容纳箱内的蜜蜂。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容纳箱一侧固接有出入管,所述容纳箱与外界空间通过所述出入管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入管与容纳箱连通,为蜜蜂提供外出采蜜的通道,使其不影响养蜂人取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容纳箱配合有支撑所述容纳箱远离地面的支撑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一方面起到了支撑容纳箱的效果,另一方面可盛放一些绿植为蜜蜂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拉手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为0.9m-1.3m。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个高度分为适合成年人的身高,便于拉出或推进抽拉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容纳箱、脱蜂板、抽拉板和定位架,本实用新型具有取蜜时无需人工分离蜜蜂的特点;

2.通过设置安装件、阻隔件和固定件,挡板与阻隔件之间形成供蜜蜂行走的通路,将蜂箱和容纳箱连通,同时限制蜜蜂返回;

3.通过设置固定部、握持部、转轴和连接件,握持部可沿着转轴相对固接部转动至贴靠容纳箱,以减小拉手的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脱蜂方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阳台养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展示脱蜂板和抽拉板位置所做的俯视图;

图4是脱蜂板和抽拉板滑移配合示意图;

图5是脱蜂板的仰视图;

图6是为展示蜜蜂在控制组件内行进通道所做的示意图;

图7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蜂箱;10、箱主体;11、上盖;12、巢脾;2、容纳箱;3、脱蜂板;30、挡板;300、进蜂孔;301、第一通孔;31、控制组件;310、安装件;311、阻隔件;312、固定件;4、抽拉板;40、第二通孔;41、拉手;410、固接部;4100、转轴;411、握持部;412、连接件;4120、侧板部;4121、顶板部;5、定位架;6、出入管;7、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阳台养蜂装置,包括蜂箱1、容纳箱2、脱蜂板3抽拉板4、定位架5、出入管6和支撑架7;蜂箱1一共有两个,两个蜂箱1设置于容纳箱2的上方,在蜂箱1的底部设置供蜜蜂飞进或飞出的开口;容纳箱2设置于蜂箱1的下方,容纳箱2的四周成透明玻璃围挡,脱蜂板3固接的容纳箱2的顶部。

参照图4和图5,脱蜂板3包括挡板30和控制组件31;在挡板30上开设有进蜂孔300和第一通孔301;控制组件31对应进蜂孔300设置于挡板30的下表面,控制组件31包括安装件310、阻隔件311和固定件312(参照图6);安装件310呈长条状,安装件310有多个,多个安装件310固接于挡板30的下表面,安装件310之间形成有以进蜂孔300为中心向四周辐射供蜜蜂行走的通道;阻隔件311设置于安装件310的下方,阻隔件311为铁丝网;固定件312为钉子,阻隔件311通过固定件312固定在安装件310上;抽拉板4设置于脱蜂板3的上方且位于蜂箱1与容纳箱2之间,抽拉板4与脱蜂板3滑移连接,在抽拉板4上开设有第二通孔40,在抽拉板4的一端固接有拉手41;定位架5设置于蜂箱1与容纳箱2之间,定位架5与容纳箱2固接,蜂箱1与定位架5卡接配合,抽拉板4与定位架5滑移配合;出入管6竖向固接于容纳箱2的一侧,出入管6顶端与外界空间连通,底端与容纳箱2内部连通;支撑架7放置于地面上,容纳箱2设置于支撑架7上;拉手41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大于0.9m。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为了循环取蜜,两个蜂箱1分为空置的蜂箱1和装蜜的蜂箱1,当需要取蜜时,养蜂人前一天会将空置的蜂箱1对应的抽拉板4拉出,使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40上下对应;装蜜的蜂箱1则不动,使其第二通孔40与进蜂孔300对应;那么蜜蜂将从装蜜的蜂箱1中经过进蜂孔300、挡板30与阻隔件311之间的通道后进入到容纳箱2中,随后可通过空置的蜂箱1对应的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40进入空置的蜂箱1中继续酿蜜,当蜜蜂需要采蜜时,蜜蜂则通过出入管6飞出。

容纳箱2成为蜜蜂临时的储存空间,将蜜蜂较为有序的限制在一起;脱蜂板3一方面起到了将蜜蜂脱离蜂箱1的效果,通过设置进蜂孔300和控制组件31,使蜜蜂单向通行,其中挡板30与阻隔件311之间形成供蜜蜂行走的通路,将蜂箱1和容纳箱2连通;抽拉板4起到了控制蜜蜂双向通行或单向通行的效果,在抽拉板4上开设第二通孔40,当第二通孔40对应进蜂孔300时,蜜蜂仅可以单向通行,当第二通孔40对应第一通孔301时,蜜蜂可以在蜂箱1与容纳箱2之间双向通行;出入管6与容纳箱2连通,为蜜蜂提供外出采蜜的通道,使其不影响养蜂人取蜜,支撑架7一方面起到了支撑容纳箱2的效果,另一方面可盛放一些绿植为蜜蜂提供适宜的生态环境;容纳箱2上的透明玻璃可供养蜂人观赏蜜蜂。

实施例二

在平时使用时,由于抽拉板4的拉手41拉出为占用一部分空间,养蜂人靠近容纳箱2时,可能会发生触碰情况,导致抽拉板4归位或者自身受伤。

参照图2和图7,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进一步设计有转轴4100和连接件412,拉手41包括固接部410、握持部411和连接件412;固接部410与抽拉板4固接且与定位架5滑移连接;握持部411与固接部410通过连接件412铰接;连接件412固接于固接部410远离抽拉板4的一侧,连接件412为一l型板,连接件412包括竖直设置的侧板部4120和设置于侧板部4120顶端与侧板部4120垂直的顶板部4121,转轴4100固接于握持部411靠近连接件412的一端,转轴4100转动支撑于侧板部4120上,当握持部411处于水平状态时,顶板部4121限制握持部411继续向上转动。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拉出拉手41后,拉手41的握持部411可自动向下翻折。

通过设置固接部410和握持部411使拉手41成为折叠式,可在拉手41拉出后将其折叠以减少占用空间;固接部410与握持部411通过连接件412铰接,连接件412上的侧板部4120为转轴4100提供转动支撑点,顶板部4121则限制握持部411处于水平状态后继续向上转动,使得养蜂人推进抽拉板41时,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都有支撑点,便于养蜂人施力。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