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水产养殖增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33850发布日期:2021-01-15 11:34阅读:296来源:国知局
一种节能水产养殖增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水产养殖增氧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渔业生产中,普遍都使用叶轮式、水车式、涌浪式、浮水泵等设备进行增氧,以上几种方式均是通过机械动力翻滚水面,让水尽量多的接触空气,用此种方式进行自然溶氧。

增氧机做为水产养殖业广泛使用之机械,其作用是增加水体含氧量并改善水质,为水产养殖稳产增产之重器。从增氧机的现状来看,一方面,生产形成规模的增氧机技术含量不高,增氧效果一般,特别是增氧机的高能耗一直是广大水产养殖户心头之痛。另一方面,部分增氧机是通过改善水质间接增氧,使用不当不但起不到增氧作用,反而会造成水体泛氧,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涌浪式增氧机。在养殖户之间更是流传“三开两不开”的增氧机开机方法,即:“三开”指晴天中午可开增氧机,若阴天次日清晨开,碰连绵阴雨半夜开,“两不开”指傍晚不要开增氧机,阴雨天中午不要开,由此可见现有增氧机增氧效果一般。在节能方面多数厂家只是少作改善,推出以变频电动机作动力的增氧机,然节能有限,其额定功率通常在1.5kw以上。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已向高密度,集约化方向发展,水产养殖总量巨大并呈快速增长。在这一背景下,急需一种增氧高效并节能,使用简单便于维护之增氧机。

传统增氧设备客观存在问题:

高能耗:最低能耗都需要1k瓦时,只有高能耗,高功率的电机才能尽可能的翻滚更大面积的水体。

效率低:自然条件下,常态的大气压容氧效率比较慢,遇上低气压天气,效率就会更加低了。

作用水体有限:无论利用叶轮,还是浮水泵,其作用的面积仅仅是水体上表面4-5米的范围,无法作用于水体60cm以下的底层水域,因为叶片大阻力就大,所需要的能耗就越高,所以叶轮一般不会超过50cm。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水产养殖增氧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水产养殖增氧器,包括增氧器本体、空气管连接器、外螺纹水管连接器、二级溶氧头和扩散头,所述增氧器本体呈中空管状,形状为圆管或方形管,所述增氧器本体中部上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有空气管连接器,所述增氧器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外螺纹水管连接器,所述外螺纹水管连接器的左端采用外螺纹结构;

所述增氧器本体内部靠近外螺纹水管连接器的一端设有水压增压器,所述水压增压器的左端与增氧器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水压增压器从左往右孔径逐渐减小形成喇叭状,所述水压增压器孔径最小处向右水平延伸形成增压口;

所述增氧器本体在水压增压器的右侧安装有一级溶氧头,所述一级溶氧头的右半部分位于空气接口的正下方,所述一级溶氧头呈漏斗状,所述水压增压器的增压口插入一级溶氧头孔径较大的一端中,所述一级溶氧头孔径较小的一端向右水平延伸形成一级变径口,所述一级溶氧头上方侧壁在空气接口的下方开设开孔,剩余空气从一级变径口正上方进入;

所述增氧器本体在一级溶氧头的右侧安装有二级溶氧头,所述二级溶氧头右端向中间收缩形成二级变径口,所述二级溶氧头外壳与增氧器本体外壳贴合,增压溶氧,所述增氧器本体右端连接有扩散头,所述扩散头的左半部分设有圆台结构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直径较小的一端与增氧器本体相连,所述连接管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圈进水口;

所述增氧器本体、空气管连接器、外螺纹水管连接器、二级溶氧头和扩散头一体连接。

优选地,所述增氧器本体的材质为pvc管材。

优选地,所述一级溶氧头与所述二级溶氧头之间的安装距离d为2cm-3cm,缩短溶氧流程,维持水压进行第二次溶氧。

优选地,所述一级变径口最大口径与所述增压口最大口径同等尺寸。一级变径口最小口径比增压口最小尺寸略大。

优选地,所述水管连接器左端开口的尺寸为40cm、50cm、63cm、75cm、90cm和110cm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功耗低,有很强的增氧效果,以一般鱼池养殖25平方为例,可安装50-100w的潜水泵一台驱动本实用新型装置。

2、本实用新型可长期使用,一次安装后,只需要与原鱼池水泵水流出口螺纹连接即可,入水深度为10cm-30cm,无耗材,无需人维护。

3、本实用新型任何天气均可使用,特别针对高密度室内养殖的渔业环境,尤其适用,水流喷射的范围大,全池水域均可溶氧覆盖,大面积鱼塘可安装多个进行水体循环。

4、本实用新型采用环保无污染的pvc管材作为原料,对池塘渔业养殖水体无污染源排放。

5、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降低渔业养殖中,电能消耗所带来的高成本附加,为渔业养值在节能方面提供有效的帮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水产养殖增氧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水产养殖增氧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节能水产养殖增氧器的半剖使用效果示意图(箭头表示水流,小圆圈表示空气)。

附图标记说明:

1-增氧器本体,2-空气管接口,3-外螺纹水管连接器,4-水压增压口,41-增压口,5-一级溶氧头,51-开孔,52-一级变径口,6-二级溶氧头,61-二级变径口,7-扩散头,71-连接管,72-进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水产养殖增氧器,包括增氧器本体1、空气管连接器2、外螺纹水管连接器3、二级溶氧头6和扩散头7,所述增氧器本体1呈中空管状,形状为圆管或方形管,所述增氧器本体1中部上表面垂直固定连接有空气管连接器2,所述增氧器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外螺纹水管连接器3,所述外螺纹水管连接器3的左端采用外螺纹结构。

所述增氧器本体1内部靠近外螺纹水管连接器3的一端设有水压增压器4,所述水压增压器4的左端与增氧器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水压增压器4从左往右孔径逐渐减小形成喇叭状,所述水压增压器4孔径最小处向右水平延伸形成增压口41,增压口41的设置可以减小出水口,加大水压。

所述增氧器本体1在水压增压器4的右侧安装有一级溶氧头5,所述一级溶氧头5的右半部分位于空气接口2的正下方,所述一级溶氧头5呈漏斗状,所述水压增压器4的增压口41插入一级溶氧头5孔径较大的一端中,所述一级溶氧头5孔径较小的一端向右水平延伸形成一级变径口52,减小出口,增大压力,优化溶氧效果。所述一级溶氧头5上方侧壁在空气接口2的下方开设开孔51,使部分空气进入,进行第一次水流溶氧,剩余空气从一级变径口52正上方进入,

所述增氧器本体1在一级溶氧头5的右侧安装有二级溶氧头6,所述二级溶氧头6右端向中间收缩形成二级变径口61,所述二级溶氧头6外壳与增氧器本体1外壳贴合,增压溶氧,所述增氧器本体1右端连接有扩散头7,所述扩散头7的左半部分设有圆台结构的连接管71,所述连接管71直径较小的一端与增氧器本体1相连,所述连接管71的外表面上设有一圈进水口72,再次引入水流溶氧,同时,溶氧完成的水流从右侧出水口喷出。

所述增氧器本体1、空气管连接器2、外螺纹水管连接器3、二级溶氧头6和扩散头7一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增氧器本体1的材质为pvc管材,该材料环保无污染,防止对池塘水体造成损害。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溶氧头5与所述二级溶氧头6之间的安装距离d为2cm-3cm,缩短溶氧流程,维持水压进行第二次溶氧。

进一步的,所述一级变径口52孔径比增压口41的孔径大,第一次溶氧后,水流压力较大,防止增氧器受到损害。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连接器3左端开口的尺寸为40cm、50cm、63cm、75cm、90cm和110cm中的一种,根据需要选择与现行水管相适配的尺寸,方便使用。

工作原理:将安装有潜水泵的进水管与外螺纹水管连接器3相连,然后将进气管与空气管连接器2相连,将本实用新型放入水中,打开潜水泵和进气装置,本实用新型增氧器便开始工作。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