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食用菌瓶栽透气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82300发布日期:2021-01-01 13:2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食用菌瓶栽透气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瓶栽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新型食用菌瓶栽透气盖。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食用菌栽培方式有袋式培养和瓶式培养,目前,工厂化瓶栽食用菌是一种广泛采用的栽培方法,主要的流程包括拌料装袋、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和出菇等几个主要阶段,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均要求食用菌的栽培容器能达到透气防杂菌的效果,传统的方法利用报纸或其它一些随意开孔的盖子作为栽培容器的容器盖,容易被外界杂质和水渍污染,不利于菌种的萌发,分解,无法确保食用菌生产的最高转化率。因此,需要提出有效的方案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食用菌瓶栽透气盖,解决技术中现有的容器盖容易被外界杂质和水渍污染,不利于菌种的萌发,分解,无法确保食用菌生产的最高转化率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食用菌瓶栽透气盖,包括密封盖合在食用菌瓶口处的下盖、与所述下盖卡扣连接的且具有防水和密封性能的中盖、与所述中盖卡扣连接的上盖、以及设置于所述中盖和所述上盖之间的过滤装置;

所述下盖、所述中盖和所述上盖之间形成供食用菌透气的空腔;

所述下盖的中部具有通气孔;

所述上盖包括扣合部、中部盖体、以及顶部帽檐,所述扣合部与所述中盖卡扣连接,所述中部盖体的侧壁上且位于所述中盖的上方开设有多个通风孔,所述顶部帽檐密封所述中部盖体的上端开口且防止外界积水从所述通风孔滴入,所述中部盖体上具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导向斜面。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嵌设在所述中盖上的中空弧形定位件和覆设在所述中空弧形定位件上的无纺布,所述中空弧形定位件的开孔孔径大于所述无纺布的过滤孔径。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弧形定位件为呈朝上外凸的弧形中空弧形定位件。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孔为矩形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数量为八个。

进一步地,所述扣合部、中部盖体、以及顶部帽檐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下盖与所述中盖、所述中盖和所述上盖之间的连接处均通过丝扣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食用菌瓶栽透气盖,透气盖采用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改变食用菌培养过程中的透气方式,以中孔上透气的方式,更有利于菌种的萌发,分解,以达到食用菌生产的最高转化率,下盖1采用中孔透气方式,根据培养料的多少以及食用菌的品质,确认中孔尺寸,平面部分上接料面,到达开瓶出菌不用再次搔菌,节约了人工及原材料,生产成本最大化,过滤装置4,确保空气过滤效果,提高成品率;在保证食用菌瓶栽透气性良好的前提下,导向斜面322能够引导水流流动,避免了外界积水从通风孔321滴入;稳固夹持且易于取放的过滤装置4有效的防止了外界杂菌对容器内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透气盖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加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新型食用菌瓶栽透气盖的主视视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下盖;2、中盖;21、通气孔;3、上盖;31、扣合部;32、中部盖体;321、通风孔;322、导向斜面;33、顶部帽檐;4、过滤装置;41、中空弧形定位件;42、无纺布;

具体实施方式

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申请公开一种新型食用菌瓶栽透气盖,包括密封盖合在食用菌瓶口处的下盖1、与下盖1卡扣连接的且具有防水和密封性能的中盖2、与中盖2卡扣连接的上盖3、以及设置于中盖2和上盖3之间的过滤装置4;下盖1、中盖2和上盖3之间形成供食用菌透气的空腔;下盖1的中部具有通气孔11;上盖3包括扣合部31、中部盖体32、以及顶部帽檐33,扣合部31与中盖2卡扣连接,中部盖体32的侧壁上且位于中盖2的上方开设有多个通风孔321,顶部帽檐33密封中部盖体32的上端开口且防止外界积水从通风孔321滴入,中部盖体32上具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导向斜面322。

以上实施,具体来说,包括密封盖合在食用菌瓶口处的下盖1、与下盖1卡扣连接的且具有防水和密封性能的中盖2、与中盖2卡扣连接的上盖3、以及设置于中盖2和上盖3之间的过滤装置4;下盖1、中盖2和上盖3之间形成供食用菌透气的空腔;下盖1的中部具有通气孔11;上盖3包括扣合部31、中部盖体32、以及顶部帽檐33,扣合部31与中盖2卡扣连接,中部盖体32的侧壁上且位于中盖2的上方开设有多个通风孔321,顶部帽檐33密封中部盖体32的上端开口且防止外界积水从通风孔321滴入,中部盖体32上具有倾斜向下设置的导向斜面322。由此可以看出,透气盖采用上中下三个部分组成,通过上述设置,可以改变食用菌培养过程中的透气方式,以中孔上透气的方式,更有利于菌种的萌发,分解,以达到食用菌生产的最高转化率,下盖1采用中孔透气方式,根据培养料的多少以及食用菌的品质,确认中孔尺寸,平面部分上接料面,到达开瓶出菌不用再次搔菌,节约了人工及原材料,生产成本最大化,过滤装置4,确保空气过滤效果,提高成品率;在保证食用菌瓶栽透气性良好的前提下,导向斜面322能够引导水流流动,避免了外界积水从通风孔321滴入;稳固夹持且易于取放的过滤装置4有效的防止了外界杂菌对容器内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透气盖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容易加工,适合工厂化批量生产。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上盖3的顶部呈“斗笠”状,其中心向四围逐渐倾斜,并在圆周上设有向外的凸沿,过滤装置4活动夹持在上盖3与下盖1之间,下盖1采用中孔透气方式,在无纺布与下盖1之间形成一个杂菌阻断空腔。由于在上盖的顶部设置了“斗笠”状,在凸沿洒水时,水不会进入瓶内,可有效防止污染,提高产量,降低成本,用来支撑无纺布,透气性较好,而且无纺布平整,不会褶皱。另外上盖3上设有过滤通风孔321、底部设有通气孔21,有利于培养中的食用菌菌丝呼吸到氧气,并及时将有害气体排出,加快菌丝生长速度,减少菌丝感染率,能有效地提高食用菌菌丝的培养质量。由于在无纺布与下盖之间形成一个杂菌阻断空腔,既能促进空气流通,又能阻断杂菌感染。

优选地,过滤装置4包括嵌设在中盖2上的中空弧形定位件41和覆设在中空弧形定位件41上的无纺布42,中空弧形定位件41的开孔孔径大于无纺布42的过滤孔径。中空弧形定位件41焊接在中盖2的内壁端部上,无纺布42覆设在中空弧形定位件41上同时端部压紧夹持连接在中盖2和上盖3之间,确保无纺布42的过滤效果。

优选地,中空弧形定位件41为呈朝上外凸的弧形中空弧形定位件。具体如2所示,使得中空弧形定位件41的网面形成弧形的凸起,从而中空弧形定位件41的过滤面积得到提升,同时也能提高覆设在中空弧形定位件41上的无纺布42的过滤面积,过滤效果大大增加,使用性能更好,有效的防止了外界杂菌对食用菌瓶内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有防止培养基外溢,减少溢、减少操作、栽培过程中杂菌感染等作用。使其具有良好的通气性和过滤性,避免感染杂菌。

优选地,通风孔321为矩形通风孔,通风孔321的数量为八个。能保持良好透气性,利于食用菌瓶栽内的菌丝生长,侧面开通孔,防止水滴进入瓶内,具有良好的防湿效果。

优选地,扣合部31、中部盖体32、以及顶部帽檐33为一体成型的结构。确保结构的整体可靠和稳定性,便于加工成型。

优选地,下盖1与中盖2、中盖2和上盖3之间的连接处均通过丝扣卡扣连接。下盖1的外圆周上设有外丝扣,中盖2的下部内圆周上设有内丝扣,中盖2的上部内圆周上设有外丝扣,上盖3的下部内圆周上设有内丝扣,下盖1与中盖2、中盖2和上盖3之间的连接处均通过内外丝扣卡扣连接,连接方式简单可靠。也降低透气盖的生产成本下降,从而降低了食用菌的栽培成本,由于采用配合结构,能便于无菌盖的清洗消毒,有利于灭菌处理,可有效防止杂菌感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的,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悉,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特征和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变或等效替换。本实用新型不受此处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他落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内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