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72678发布日期:2021-04-21 04:5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林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2.从广义上来说,苗木可以分为裸根苗和容器苗。裸根苗指在苗床土壤中直接培育,未经移植的原床苗,出圃时根系裸露的苗木。裸根苗培育方法简单,育苗成本低,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所采用的育苗方法。
3.裸根苗的缺点:

根系不发达,需要通过截根以促进须根生长;

起苗时根系受损伤,影响苗木活力;

由于是裸根出圃,对苗木的包装、运输、贮藏及栽植等环节要求较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苗木活力降低,甚至死亡;

用裸根苗造林后有一定缓苗期;

在干早疥薄地区造林效果较差。由于裸根苗的特点,一般它适宜用于土壤条件和水分条件较好的土地上造林。
4.容器苗指用各种不同容器和营养基质培育的苗木。
5.容器苗的优点:

苗木能形成完整根团,起苗、包装、运输时不伤根,苗木活力强;

造林成活率高;

栽植后没有缓苗期;

由于是带原土栽植,根系不受损伤,对造林地适应性强,春、夏、秋三季均可造林,不受季节限制;

育苗所用培养基质经过精心配制,苗木生长迅速,育苗周期短,3

6个月即可出圃造林;

容器苗便于实现育苗全过程机械化,造林质量高,一般不出现窝根现象。
6.容尽苗的缺点:
7.①
育苗成本高;

育苗技术比较复杂,要求育苗人员有较高技术水平,而且日常管理比裸根苗更为精心细致;

容器苗如不注意会出现苗木恨系在容器内盘旋生长现象,造林后会影响林木生长和稳定性。
8.成型的苗木制作容器苗,以苗木中轴线为圆心画的圆圈上人工取土,使得在苗木的根边挖出一个环形槽,在挖的过程中,将苗木的侧主根挖断,然后将带多个孔的柔性塑料板沿着环形槽铺设一圈,然后将挖出的土壤粉碎回填。此种操作方式缺陷:
9.第一,劳动强度大;
10.第二:断根取土效率低;
11.第三:将挖出的原土壤粉碎回填,无有机土壤,侧根系发展缓慢,无土壤断层介质,竖主根未挖断,移栽需要二次开挖,同样费时费力,移栽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实现苗木的断根取土形成容器苗,加速培育容器苗的侧根系发展,避免出现窝根和盘旋根现象,成活率高;同时方便吊装移栽。
1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
置,包括固定座、连接环一、第一双铲机构、第二双铲机构、第三双铲机构、第四双铲机构、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所述连接环一设有两个,且分别与固定座的上端和下端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双铲机构侧面与一侧的连接环一连接,所述第二双铲机构侧面与另外一侧的连接环一连接;所述第一双铲机构侧面设有弧架板一和铰接座一,所述第二双铲机构侧面设有弧架板二和铰接座二,所述第三双铲机构一侧面设有弧架板三和铰接座三,且弧架板三与弧架板二铰接,所述第四双铲机构一侧面设有弧架板四和铰接座四,且弧架板四与弧架板一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筒端部与铰接座一铰接,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铰接座四铰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筒端部与铰接座二铰接,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铰接座三铰接;所述第三双铲机构另一侧面设有弧架锁板一,所述第四双铲机构另一侧面设有弧架锁板二。
14.优选的,所述连接环一一端上侧设有上连接板,连接环一一端下侧设有下连接板,且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对称设置。
15.优选的,所述第一双铲机构、第二双铲机构、第三双铲机构和第四双铲机构组成结构和结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结构和尺寸相同。
16.优选的,所述弧架锁板一端部对称设有母锁扣,所述弧架锁板二端部对称设有公锁扣,所述弧架锁板一端部中间设有锁止液压缸。
17.优选的,所述第一双铲机构由三角架、下撑筒、侧板一、侧板二、导轨一、导轨二、内液压缸、内铲、外液压缸、外铲和法兰销组成,所述侧板一和侧板二分别与三角架和下撑筒两侧紧固连接,所述导轨一设有两个,对称安装在侧板一和侧板二内侧,所述导轨二设有两个,对称安装在侧板一和侧板二外侧,导轨一上滑动设有滑块一,导轨二上滑动设有滑块二,所述侧板一和侧板二上端设有内圆柱孔和外圆柱孔,所述内液压缸通过法兰销与内圆柱孔铰接,所述外液压缸通过法兰销与外圆柱孔铰接,所述内铲与滑块一紧固连接,所述外铲与滑块二紧固连接,所述内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内铲铰接,所述外液压缸的活塞杆端部与外铲铰接。
18.优选的,所述外铲内壁上设有多个倒刺。
19.一种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的断根培育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20.步骤一:将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调整至栽培的树木位于其中心位置,然后使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与地面接触;
21.步骤二: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同时收缩,使得弧架板四带着第四双铲机构和弧架锁板二绕着与弧架板一铰接的轴线往内旋转,使得弧架板三带着第三双铲机构和弧架锁板一绕着与弧架板二铰接的轴线往内旋转,直到公锁扣插入母锁扣之间;
22.步骤三:启动锁止液压缸,锁止液压缸的双活塞杆同时伸出插入母锁扣和公锁扣中,实现锁止;
23.步骤四:先使第一双铲机构、第二双铲机构、第三双铲机构和第四双铲机构中的内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内铲和滑块一在导轨一约束作用下往下运动,插入土中,且内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可分多级伸出,切断栽培的树木的侧主根和竖主根;
24.步骤五:再使第一双铲机构、第二双铲机构、第三双铲机构和第四双铲机构中的外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外铲和滑块二在导轨二约束作用下往下运动,插入土中,且外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可分多级伸出;
25.步骤六:通过抬升固定座,使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将栽培的树木抬离土壤;
26.步骤七:第一双铲机构、第二双铲机构、第三双铲机构和第四双铲机构中的外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带着外铲和滑块二在导轨二约束作用下往上运动,外铲内壁上的倒刺勾着内铲和外铲之间包裹的土壤解除与内铲外壁的贴附,且被被动张开断裂,然后通过挖掘机前臂抖动,使得内铲和外铲之间包裹的土壤掉落;
27.步骤八:然后将多个内铲托住的栽培的树木放入土坑中,将内铲提升收缩;
28.步骤九:将带多个孔的柔性塑料板围着凸球围绕一圈;
29.步骤十:将有机土、黄沙、锯末粉和生根粉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填充入柔性塑料板外圈,且压实。
30.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内铲的下铲顺序依次为第一双铲机构中的内铲、第三双铲机构中的内铲、第二双铲机构中的内铲、第四双铲机构中的内铲。
31.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内铲的下铲顺序依次为第二双铲机构中的内铲、第四双铲机构中的内铲、第一双铲机构中的内铲、第三双铲机构中的内铲。
32.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33.1、该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所述第一双铲机构、第二双铲机构、第三双铲机构、第四双铲机构通过弧架板一、弧架板二、弧架板三和弧架板四相互铰接成一个断根取土成型装置,所述内液压缸的活塞杆向下推内铲,内铲和滑块一在导轨一约束作用下往下运动,插入土中,使得多个内铲先将苗木的侧主根挖断多个内铲前端再将苗木的竖主根挖断,实现了苗木的断根操作,设备操作,降低人员断根的劳动强度,断根效率高。
34.在多个内铲合铲的情况下,再使第一双铲机构、第二双铲机构、第三双铲机构和第四双铲机构中的外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外铲和滑块二在导轨二约束作用下往下运动,插入土中,然后通过抬升固定座,使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将栽培的树木抬离土壤。
35.然后将第一双铲机构、第二双铲机构、第三双铲机构和第四双铲机构中的外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带着外铲和滑块二在导轨二约束作用下往上运动,外铲内壁上的倒刺勾着内铲和外铲之间包裹的土壤解除与内铲外壁的贴附,且被被动张开断裂,然后通过挖掘机前臂抖动,使得内铲和外铲之间包裹的土壤掉落,实现了取土操作,设备操作,降低人员挖土的劳动强度,取土效率高。
36.所述连接环一一端上侧设有上连接板,连接环一一端下侧设有下连接板,且上连接板与下连接板对称设置,使得连接环一作为悬臂梁结构,保证了每侧的连接环一承载两个双铲机构重量的稳定性。
37.所述第一双铲机构、第二双铲机构、第三双铲机构和第四双铲机构组成结构和结构尺寸相同,保证了四个内铲能合铲为一个封闭结构,保证了四个外铲能合铲为一个封闭结构;所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结构和尺寸相同,保证了第三双铲机构和第四双铲机构开合的角度的一致性。
38.所述弧架锁板一端部对称设有母锁扣,所述弧架锁板二端部对称设有公锁扣,所述弧架锁板一端部中间设有锁止液压缸,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同时收缩,使得弧架板四带着第四双铲机构和弧架锁板二绕着与弧架板一铰接的轴线往内旋转,使得弧架板三带着第三双铲机构和弧架锁板一绕着与弧架板二铰接的轴线往内旋转,直到公锁扣插入母锁扣之间;启动锁止液压缸,锁止液压缸的双活塞杆同时伸出插入母锁扣和公锁扣
中,实现锁止,保证了四个双铲机构合圈锁止后轴向和周向的稳定性。
39.所述侧板一和侧板二分别与三角架和下撑筒两侧紧固连接,保证了四个双铲机构合圈锁止后轴向和周向的稳定性;所述导轨一设有两个,对称安装在侧板一和侧板二内侧,导轨一上滑动设有滑块一,所述内铲与滑块一紧固连接,且导轨一为曲线导轨,约束了内铲的下铲和合铲动作;所述导轨二设有两个,对称安装在侧板一和侧板二外侧,导轨二上滑动设有滑块二,所述外铲与滑块二紧固连接,且导轨二为曲线导轨,约束了外铲的下铲和合铲动作,而且使得外铲合铲后,外铲的下端与内铲外壁中下部接触;所述侧板一和侧板二上端设有内圆柱孔和外圆柱孔,所述内液压缸通过法兰销与内圆柱孔铰接,所述外液压缸通过法兰销与外圆柱孔铰接,实现了内液压缸和外液压缸与侧板一和侧板二的转动连接,以适应下端的曲线导轨导轨一和导轨二。
40.所述外铲内壁上设有多个倒刺,外液压缸的活塞杆收缩,带着外铲和滑块二在导轨二约束作用下往上运动,外铲内壁上的倒刺勾着内铲和外铲之间包裹的土壤解除与内铲外壁的贴附,且被被动张开断裂,方便了土壤从内铲上掉落。
41.2、该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的断根培育方法,所述内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可分多级伸出,所述外液压缸的活塞杆伸出可分多级伸出,实现侧主根的逐步切断;将带多个孔的柔性塑料板围着凸球围绕一圈;然后将有机土、黄沙、锯末粉和生根粉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填充入柔性塑料板外圈,且压实,生根粉随水融化与断根接触,加速培育容器苗的侧根系发展;所述带多个孔的柔性塑料板,使得生成的须根穿出孔,避免出现窝根和盘旋根现象,成活率高;由于在回填图中加入黄沙和锯末粉,移栽不需要二次开挖,移栽方便,方便吊装移栽。
42.所述步骤四中内铲的下铲顺序依次为第一双铲机构中的内铲、第三双铲机构中的内铲、第二双铲机构中的内铲、第四双铲机构中的内铲或者所述步骤四中内铲的下铲顺序依次为第二双铲机构中的内铲、第四双铲机构中的内铲、第一双铲机构中的内铲、第三双铲机构中的内铲,保证了第一双铲机构、第二双铲机构、第三双铲机构、第四双铲机构都是对角线下铲操作,保证设备受力的对称,降低设备磨损和长时间受力变形。
附图说明
43.图1是该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装配图一;
44.图2是该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装配图二;
45.图3是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46.图4是连接环一结构示意图;
47.图5是第一双铲机构装配图;
48.图6是第一双铲机构爆炸图;
49.图7是外铲结构示意图;
50.其中:
51.1、固定座;2、连接环一;3、第一双铲机构;4、第二双铲机构;5、第三双铲机构;6、第四双铲机构;7、第一液压缸;8、第二液压缸;
52.20、上连接板;21、下连接板;
[0053]3‑
1、弧架板一;3

2、铰接座一;
[0054]4‑
1、弧架板二;4

2、铰接座二;
[0055]5‑
1、弧架板三;5

2、铰接座三;5

3、弧架锁板一;
[0056]6‑
1、弧架板四;6

2、铰接座四;6

3、弧架锁板二;
[0057]
10、三角架;11、下撑筒;12、侧板一;13、侧板二;14、导轨一;14

1、滑块一;15、导轨二;15

1、滑块二;16、内液压缸;17、内铲;18、外液压缸;19、外铲;19

1、法兰销;19

2、倒刺;100、内圆柱孔;101、外圆柱孔;
[0058]
50、母锁扣;51、锁止液压缸;
[0059]
60、公锁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0061]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实现苗木的断根取土形成容器苗,加速培育容器苗的侧根系发展,避免出现窝根和盘旋根现象,成活率高;同时方便吊装移栽。
[0062]
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包括固定座1、连接环一2、第一双铲机构3、第二双铲机构4、第三双铲机构5、第四双铲机构6、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所述连接环一2设有两个,且分别与如图3所示的固定座1的上端和下端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双铲机构3侧面与一侧的连接环一2连接,所述第二双铲机构4侧面与另外一侧的连接环一2连接;所述第一双铲机构3侧面设有弧架板一3

1和铰接座一3

2,所述第二双铲机构4侧面设有弧架板二4

1和铰接座二4

2,所述第三双铲机构5一侧面设有弧架板三5

1和铰接座三5

2,且弧架板三5

1与弧架板二4

1铰接,所述第四双铲机构6一侧面设有弧架板四6

1和铰接座四6

2,且弧架板四6

1与弧架板一3

1铰接,所述第一液压缸7的缸筒端部与铰接座一3

2铰接,第一液压缸7的活塞杆端部与铰接座四6

2铰接,所述第二液压缸8的缸筒端部与铰接座二4

2铰接,第二液压缸8的活塞杆端部与铰接座三5

2铰接;所述第三双铲机构5另一侧面设有弧架锁板一5

3,所述第四双铲机构6另一侧面设有弧架锁板二6

3。
[0063]
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环一2一端上侧设有上连接板20,连接环一2一端下侧设有下连接板21,且上连接板20与下连接板21对称设置。
[0064]
如图1、图2所示,所述第一双铲机构3、第二双铲机构4、第三双铲机构5和第四双铲机构6组成结构和结构尺寸相同;所述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结构和尺寸相同。
[0065]
如图2所示,所述弧架锁板一5

3端部对称设有母锁扣50,所述弧架锁板二6

3端部对称设有公锁扣60,所述弧架锁板一5

3端部中间设有锁止液压缸51。
[0066]
如图1、图2、图5、图6所示,所述第一双铲机构3由三角架10、下撑筒11、侧板一12、侧板二13、导轨一14、导轨二15、内液压缸16、内铲17、外液压缸18、外铲19和法兰销19

1组成,所述侧板一12和侧板二13分别与三角架10和下撑筒11两侧紧固连接,所述导轨一14设有两个,对称安装在侧板一12和侧板二13内侧,所述导轨二15设有两个,对称安装在侧板一12和侧板二13外侧,导轨一14上滑动设有滑块一14

1,导轨二15上滑动设有滑块二15

1,所述侧板一12和侧板二13上端设有内圆柱孔100和外圆柱孔101,所述内液压缸16通过法兰销
19

1与内圆柱孔100铰接,所述外液压缸18通过法兰销19

1与外圆柱孔101铰接,所述内铲17与滑块一14

1紧固连接,所述外铲19与滑块二15

1紧固连接,所述内液压缸16的活塞杆端部与内铲17铰接,所述外液压缸18的活塞杆端部与外铲19铰接。
[0067]
如图7所示,所述外铲19内壁上设有多个倒刺19

2。
[0068]
一种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的断根培育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69]
步骤一:将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调整至栽培的树木位于其中心位置,然后使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与地面接触;
[0070]
步骤二: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的活塞杆同时收缩,使得弧架板四6

1带着第四双铲机构6和弧架锁板二6

3绕着与弧架板一3

1铰接的轴线往内旋转,使得弧架板三5

1带着第三双铲机构5和弧架锁板一5

3绕着与弧架板二4

1铰接的轴线往内旋转,直到公锁扣60插入母锁扣50之间;
[0071]
步骤三:启动锁止液压缸51,锁止液压缸51的双活塞杆同时伸出插入母锁扣50和公锁扣60中,实现锁止;
[0072]
步骤四:先使第一双铲机构3、第二双铲机构4、第三双铲机构5和第四双铲机构6中的内液压缸16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内铲17和滑块一14

1在导轨一14约束作用下往下运动,插入土中,且内液压缸16的活塞杆伸出可分多级伸出,切断栽培的树木的侧主根和竖主根;
[0073]
步骤五:再使第一双铲机构3、第二双铲机构4、第三双铲机构5和第四双铲机构6中的外液压缸18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外铲19和滑块二15

1在导轨二15约束作用下往下运动,插入土中,且外液压缸18的活塞杆伸出可分多级伸出;
[0074]
步骤六:通过抬升固定座1,使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将栽培的树木抬离土壤;
[0075]
步骤七:第一双铲机构3、第二双铲机构4、第三双铲机构5和第四双铲机构6中的外液压缸18的活塞杆收缩,带着外铲19和滑块二15

1在导轨二15约束作用下往上运动,外铲19内壁上的倒刺19

2勾着内铲16和外铲19之间包裹的土壤解除与内铲16外壁的贴附,且被被动张开断裂,然后通过挖掘机前臂抖动,使得内铲16和外铲19之间包裹的土壤掉落;
[0076]
步骤八:然后将多个内铲16托住的栽培的树木放入土坑中,将内铲16提升收缩;
[0077]
步骤九:将带多个孔的柔性塑料板围着凸球围绕一圈;
[0078]
步骤十:将有机土、黄沙、锯末粉和生根粉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填充入柔性塑料板外圈,且压实。
[0079]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内铲16的下铲顺序依次为第一双铲机构3中的内铲16、第三双铲机构4中的内铲16、第二双铲机构5中的内铲16、第四双铲机构6中的内铲16。
[0080]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内铲16的下铲顺序依次为第二双铲机构4中的内铲16、第四双铲机构6中的内铲16、第一双铲机构3中的内铲16、第三双铲机构5中的内铲16。
[0081]
以下用具体实施例对具体工作方式进行阐述:
[0082]
实施例1:
[0083]
该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所述第一双铲机构3、第二双铲机构4、第三双铲机构5、第四双铲机构6通过弧架板一3

1、弧架板二4

1、弧架板三5

1和弧架板四6

1相互铰接成一个断根取土成型装置,所述内液压缸16的活塞杆向下推内铲17,内铲17和滑块一14

1在导轨一14约束作用下往下运动,插入土中,使得多个内铲17先将苗木的侧主根挖断多个内铲17前端再将苗木的竖主根挖断,实现了苗木的断根操作,设备操作,降低人员断根的劳动
强度,断根效率高。
[0084]
在多个内铲17合铲的情况下,再使第一双铲机构3、第二双铲机构4、第三双铲机构5和第四双铲机构6中的外液压缸18的活塞杆伸出,推动外铲19和滑块二15

1在导轨二15约束作用下往下运动,插入土中,然后通过抬升固定座1,使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将栽培的树木抬离土壤。
[0085]
然后将第一双铲机构3、第二双铲机构4、第三双铲机构5和第四双铲机构6中的外液压缸18的活塞杆收缩,带着外铲19和滑块二15

1在导轨二15约束作用下往上运动,外铲19内壁上的倒刺19

2勾着内铲17和外铲19之间包裹的土壤解除与内铲17外壁的贴附,且被被动张开断裂,然后通过挖掘机前臂抖动,使得内铲17和外铲19之间包裹的土壤掉落,实现了取土操作,设备操作,降低人员挖土的劳动强度,取土效率高。
[0086]
所述连接环一2一端上侧设有上连接板20,连接环一2一端下侧设有下连接板21,且上连接板20与下连接板21对称设置,使得连接环一2作为悬臂梁结构,保证了每侧的连接环一2承载两个双铲机构重量的稳定性。
[0087]
所述第一双铲机构3、第二双铲机构4、第三双铲机构5和第四双铲机构6组成结构和结构尺寸相同,保证了四个内铲17能合铲为一个封闭结构,保证了四个外铲19能合铲为一个封闭结构;所述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结构和尺寸相同,保证了第三双铲机构5和第四双铲机构6开合的角度的一致性。
[0088]
所述弧架锁板一5

3端部对称设有母锁扣50,所述弧架锁板二6

3端部对称设有公锁扣60,所述弧架锁板一5

3端部中间设有锁止液压缸51,第一液压缸7和第二液压缸8的活塞杆同时收缩,使得弧架板四6

1带着第四双铲机构6和弧架锁板二6

3绕着与弧架板一3

1铰接的轴线往内旋转,使得弧架板三5

1带着第三双铲机构5和弧架锁板一5

3绕着与弧架板二4

1铰接的轴线往内旋转,直到公锁扣60插入母锁扣51之间;启动锁止液压缸50,锁止液压缸50的双活塞杆同时伸出插入母锁扣51和公锁扣60中,实现锁止,保证了四个双铲机构合圈锁止后轴向和周向的稳定性。
[0089]
所述侧板一12和侧板二13分别与三角架10和下撑筒11两侧紧固连接,保证了四个双铲机构合圈锁止后轴向和周向的稳定性;所述导轨一14设有两个,对称安装在侧板一12和侧板二13内侧,导轨一14上滑动设有滑块一14

1,所述内铲17与滑块一14

1紧固连接,且导轨一14为曲线导轨,约束了内铲17的下铲和合铲动作;所述导轨二15设有两个,对称安装在侧板一12和侧板二13外侧,导轨二15上滑动设有滑块二15

1,所述外铲19与滑块二15

1紧固连接,且导轨二15为曲线导轨,约束了外铲19的下铲和合铲动作,而且使得外铲19合铲后,外铲19的下端与内铲17外壁中下部接触;所述侧板一12和侧板二13上端设有内圆柱孔100和外圆柱孔101,所述内液压缸16通过法兰销19

1与内圆柱孔100铰接,所述外液压缸18通过法兰销19

1与外圆柱孔101铰接,实现了内液压缸16和外液压缸18与侧板一12和侧板二13的转动连接,以适应下端的曲线导轨导轨一14和导轨二15。
[0090]
所述外铲19内壁上设有多个倒刺19

2,外液压缸18的活塞杆收缩,带着外铲19和滑块二15

1在导轨二15约束作用下往上运动,外铲19内壁上的倒刺19

2勾着内铲17和外铲19之间包裹的土壤解除与内铲17外壁的贴附,且被被动张开断裂,方便了土壤从内铲17上掉落。
[0091]
实施例2:
[0092]
该容器苗断根取土成型装置的断根培育方法,所述内液压缸16的活塞杆伸出可分多级伸出,所述外液压缸18的活塞杆伸出可分多级伸出,实现侧主根的逐步切断;将带多个孔的柔性塑料板围着凸球围绕一圈;然后将有机土、黄沙、锯末粉和生根粉混合搅拌均匀,然后填充入柔性塑料板外圈,且压实,生根粉随水融化与断根接触,加速培育容器苗的侧根系发展;所述带多个孔的柔性塑料板,使得生成的须根穿出孔,避免出现窝根和盘旋根现象,成活率高;由于在回填图中加入黄沙和锯末粉,移栽不需要二次开挖,移栽方便,方便吊装移栽。
[0093]
所述步骤四中内铲16的下铲顺序依次为第一双铲机构3中的内铲16、第三双铲机构4中的内铲16、第二双铲机构5中的内铲16、第四双铲机构6中的内铲16,或者所述步骤四中内铲16的下铲顺序依次为第二双铲机构4中的内铲16、第四双铲机构6中的内铲16、第一双铲机构3中的内铲16、第三双铲机构5中的内铲16,保证了第一双铲机构3、第二双铲机构4、第三双铲机构5、第四双铲机构6都是对角线下铲操作,保证设备受力的对称,降低设备磨损和长时间受力变形。
[0094]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