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种条越冬用育埋沙混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9823发布日期:2021-05-18 22:44阅读:59来源:国知局
葡萄种条越冬用育埋沙混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葡萄种条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葡萄种条越冬用育埋沙混沙装置。


背景技术:

2.选取好的葡萄种条在消毒完成后,需要将捆扎成捆的葡萄种条买入到育埋沙中储存越冬,而育埋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并要保证一定湿度。目前,主要依靠人工翻倒的方式配制育埋沙,由于使用量较大,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葡萄种条越冬用育埋沙混沙装置。
4.一种葡萄种条越冬用育埋沙混沙装置,包括上料部件、消毒液喷洒组件、混合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包括混合筒体、动力部件、支撑部件,所述支撑部件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混合筒体设置在支撑部件的上方,且混合筒体能够沿支撑部件相对转动,所述动力部件分别设置在混合筒体的两侧,动力部件与混合筒体相互啮合,以通过动力部件带动混合筒体沿支撑部件相对转动,所述消毒液喷洒组件的出口端与混合筒体的入口端连通,用于将消毒液喷洒到混合筒体内,所述上料部件设置在混合筒体的入口端处,上料部件的出口端与混合筒体的入口端连通,用于将育埋沙输送至混合筒体内。
5.优选的,所述混合筒体的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动力部件的输出端相互啮合。
6.优选的,所述混合筒体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导向轮,两个导向轮分别对向固定设置在混合筒体的两个端部。
7.优选的,所述混合筒体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呈螺旋状分布的引料板,引料板上开设有两个用于育埋沙流通的豁口,两个豁口对向180
°
设置。
8.优选的,所述豁口内设置有t形连接槽,连接槽沿混合筒体的轴线方向固定设置在混合筒体的内壁上。
9.优选的,所述混合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搅匀机构,搅匀机构包括栅板、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栅板的两个长边端分别卡入到两个连接座的凹槽内,并通过螺栓将连接座与栅板固定,所述连接座的另一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t形卡条,卡条嵌入到连接槽内,将连接座固定在混合筒体的内壁上。
10.优选的,所述混合筒体的入口端处设置有前部密封件,前部密封件与混合筒体滑动连接,前部密封件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在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观察孔,所述混合筒体的出口端处设置有尾部密封件,尾部密封件与混合筒体滑动连接,尾部密封件上设置有排料门,排料门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溜槽。
11.优选的,所述支撑部件包括安装底座、支撑轮,所述支撑轮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上,支撑轮呈h形,以使导向轮能够卡入支撑轮,并能够沿支撑轮转动。
12.优选的,所述消毒液喷洒组件包括消毒液盛放罐、消毒液输送管、增压泵,所述消毒液盛放罐设置在混合筒体的一侧,所述增压泵的入口端与消毒液盛放罐通过管道连通,增压泵的出口端与消毒液输送管连通,所述消毒液输送管的出口端与观察孔连通,且消毒液输送管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喷头。
13.优选的,所述上料部件的出口端处固定设置有料斗,料斗的下部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混合筒体的进料口连通。
14.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包括上料部件、消毒液喷洒组件、混合组件,混合组件包括混合筒体、动力部件、支撑部件,支撑部件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混合筒体设置在支撑部件的上方,且混合筒体能够沿支撑部件相对转动,动力部件分别设置在混合筒体的两侧,动力部件与混合筒体相互啮合,消毒液喷洒组件的出口端与混合筒体的入口端连通,上料部件设置在混合筒体的入口端处,上料部件的出口端与混合筒体的入口端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上料部件可以将育埋沙输送至混合筒体的内部,通过动力部件带动混合筒体沿支撑部件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消毒液喷洒组件将消毒液均匀的喷洒到混合筒体的内部,使育埋沙在混合筒体内翻转的时候可以与消毒液混合均匀,并保持一定的湿度,从而可以快速的配制成可以使用的育埋沙,大大减少了人力消耗,缩短了配制育埋沙的时间。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混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图2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2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搅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上料部件01、料斗11、消毒液喷洒组件02、消毒液盛放罐21、消毒液输送管22、增压泵23、混合组件03、混合筒体31、从动齿轮311、导向轮312、引料板313、连接槽314、搅匀机构315、栅板3151、连接座3152、凹槽31521、卡条31522、前部密封件316、进料口3161、观察孔3162、尾部密封件317、排料门3171、溜槽3172、动力部件32、支撑部件33、安装底座331、支撑轮332。
具体实施方式
21.请参看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葡萄种条越冬用育埋沙混沙装置,包括上料部件01、消毒液喷洒组件02、混合组件03,所述混合组件03包括混合筒体31、动力部件32、支撑部件33,所述支撑部件33固定设置在地面上,所述混合筒体31设置在支撑部件33的上方,且混合筒体31能够沿支撑部件33相对转动,所述动力部件32分别设置在混合筒体31的两侧,动力部件32与混合筒体31相互啮合,以通过动力部件32带动混合筒体31沿支撑部件33相对转动,所述消毒液喷洒组件02的出口端与混合筒体31的入口端连通,用于将消毒液喷洒到混合筒体31内,所述上料部件01设置在混合筒体31的入口端处,上料部件01的出口端与混合筒体31的入口端连通,用于将育埋沙输送至混合筒体31内。通过设置的上料部件01可以将育埋沙输送至混合筒体31的内部,通过动力部件32带动混合筒体31沿支
撑部件33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通过消毒液喷洒组件02将消毒液均匀的喷洒到混合筒体31的内部,使育埋沙在混合筒体31内翻转的时候可以与消毒液混合均匀,并保持一定的湿度,从而可以快速的配制成可以使用的育埋沙,大大减少了人力消耗,缩短了配制育埋沙的时间。
22.所述混合筒体31的外壁中间位置固定设置有从动齿轮311,从动齿轮311与动力部件32的输出端相互啮合。所述混合筒体31的外壁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导向轮312,两个导向轮312分别对向固定设置在混合筒体31的两个端部。所述支撑部件33包括安装底座331、支撑轮332,所述支撑轮332固定安装在安装底座331上,支撑轮332呈h形,以使导向轮312能够卡入支撑轮332,并能够沿支撑轮332转动。
23.所述混合筒体3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呈螺旋状分布的引料板313,混合筒体31内的引料板313可以引导育埋沙从混合筒体31的入口端向出口端移动,引料板313上开设有两个用于育埋沙流通的豁口,两个豁口对向180
°
设置。所述豁口内设置有t形连接槽314,连接槽314沿混合筒体31的轴线方向固定设置在混合筒体31的内壁上。所述混合筒体31的内部设置有搅匀机构315,搅匀机构315包括栅板3151、连接座3152,所述连接座3152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凹槽31521,所述栅板3151的两个长边端分别卡入到两个连接座3152的凹槽31521内,并通过螺栓将连接座3152与栅板3151固定,所述连接座3152的另一侧表面上固定设置有t形卡条31522,卡条31522嵌入到连接槽314内,将连接座3152固定在混合筒体31的内壁上。在混合筒体31转动的时候,会通过引料板313将育埋沙落到栅板3151上,而栅板3151上有设置有若干个长条状的,一部分育埋沙会从栅板3151上落下,而另一部分则会留在栅板3151上,经过这样反复的翻转,可以将混合筒体31内的育埋沙与消毒液混合均匀。
24.所述混合筒体31的入口端处设置有前部密封件316,前部密封件316与混合筒体31滑动连接,前部密封件316的上部设置有进料口3161,在进料口3161的下方设置有观察孔3162,所述混合筒体31的出口端处设置有尾部密封件317,尾部密封件317与混合筒体31滑动连接,尾部密封件317上设置有排料门3171,排料门3171的下方固定设置有溜槽3172。
25.所述消毒液喷洒组件02包括消毒液盛放罐21、消毒液输送管22、增压泵23,所述消毒液盛放罐21设置在混合筒体31的一侧,所述增压泵23的入口端与消毒液盛放罐21通过管道连通,增压泵23的出口端与消毒液输送管22连通,所述消毒液输送管22的出口端与观察孔3162连通,且消毒液输送管22的出口端固定安装有喷头,从而可以将消毒液均匀的喷洒到混合筒体31的内部。
26.所述上料部件01的出口端处固定设置有料斗11,料斗11的下部出口端通过管道与混合筒体31的进料口3161连通。
27.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