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茎尖的人工采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1819发布日期:2021-11-25 10:32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一种茎尖的人工采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采收用的工具,尤其是一种茎尖的人工采收装置,适用于甘薯茎尖等茎尖嫩叶的采摘。


背景技术:

2.茎尖是植物枝蔓顶端的一段嫩茎及嫩叶,是既有嫩叶也有嫩茎的混合物,因此体积小且柔嫩,往往需要人工来进行细心采摘,徒手操作,即用指甲掐的话,茎尖的汁液容易伤害皮肤;而使用剪刀之类的工具进行采收的话,效率较低,还不够安全。
3.作为需要茎尖采收的代表,甘薯茎尖嫩叶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甘薯蔓顶端10厘米长的一段嫩茎及嫩叶叫红薯茎尖,这部分组织鲜嫩,养分集中,营养价值高,按其营养成分来说,是蔬菜中的佳品;其次红薯茎尖作为蔬菜食用有利尿作用,也是高血压患者的良好菜蔬。
4.综上,甘薯茎叶菜用以幼嫩的茎叶为产品,组织柔嫩,含水分高,较易萎蔫脱水,同时又要求保持较高的产品档次,因此必须及时收获,亟需一种高效、便捷、安全、防护型的采收工具。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所示,已知的一种紫薯叶采摘装置公开了由环形刀片1、固定环2、采摘手套3和挤压套环4组成,采摘手套主体由棉纱织成,采摘手套的大拇指和食指由硅胶制成,采摘手套的大拇指外侧置有固定环,固定环上置有环形刀片,采摘手套的食指外侧套置有挤压套环,挤压套环外侧均匀开有多个环形刀槽。使用时,首先将采摘手套套在手上,然后将需要采摘的紫薯叶茎置于大拇指和食指之间,采摘手套的大拇指和食指闭合,采摘手套的大拇指外侧置有固定环上的环形刀片,即可挤压紫薯叶茎,闭合的力使环形刀片将紫薯叶茎切断。
6.现有这种采摘装置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人工采摘,但是在使用过程和原理上存在不足:一方面,由环形刀片和环形刀槽的布置位置和走向看,在进行切割动作时,需要大拇指和食指在相互平行的状态下相对上下运动,切削力度不大,还很别扭,不便于发力,且容易疲劳,不能较好地提高作业效率;另一方面,环形刀片与环形刀槽咬合方向垂直与手部所在平面,紫薯叶茎以最自然的方式放到大拇指与食指之间后的走向也是垂直方向,那么切削刃与被切削的叶茎相互平行了,不便于实现叶茎的切断,切削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茎尖的人工采收装置,该装置针对茎叶特点,结构设计合理,切割快效果好,采收效率高。
8.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配套使用的食指指环和拇指指环,所述的食指指环包括食指指环体和设置于食指指环体外表面上的v型刀槽,v型刀槽的走向平行于食指指环体的中心轴线,所述的拇指指环包括拇指指环体和设置于拇指指环
体外表面上的山脊型刀体,山脊型刀体的走向以及其顶端切削刃都垂直于拇指指环体的中心轴线;所述的食指指环体和拇指指环体均由耐磨外圈、塑性中圈及柔性内圈三层结构连接组成,v 型刀槽和山脊型刀体均固定连接在的耐磨外圈上,二者的形状相匹配,v型刀槽的整体长度大于等于山脊型刀体的长度。
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茎尖的人工采收装置,首先,通过在同只手的食指和拇指上分别佩戴食指指环和拇指指环,使用时食指自然向内弯曲至v型刀槽大概呈水平状态,同时佩戴时v型刀槽朝向拇指一侧,拇指也向内弯曲保证拇指指环上的山脊型刀体则正对v型刀槽,再将拇指与食指靠近待切割的茎尖使其处于二指之间,同时位于手心怀抱内,利于切割过程整个茎秆的稳固,这时的茎尖保持其自然的竖立姿态即可,操作方便快捷,而切割的刀刃方向垂直于茎尖本身,切削角度和力度也最佳,并且切削力的施加也是最方便发力的姿势,即大拇指自然下压的方式;再者,本实用新型的食指指环体和拇指指环体均由耐磨外圈、塑性中圈及柔性内圈三层结构连接组成,耐磨圈具有一定的耐磨性和硬度,用于满足采收使用需要和延长使用寿命,塑性中圈用于实现佩戴时整体尺寸上的微调,柔性内圈起到保护手指,增大摩擦力(佩戴牢靠,不易位移和脱落),提高操作舒适度,降低疲劳感的作用;另外,在长度尺寸方面v型刀槽的长度设计成大于等于山脊型刀体的长度,从而可避免操作时伤到手指;综上,本实用新型诸多设计点全方位地提高了采收的效果和效率,真正做到了让手工采收茎尖变得高效、便捷、安全。
附图说明
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1.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食指指环侧视图;
13.图2b是本实用新型的食指指环俯视图;
14.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拇指指环侧视图;
15.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拇指指环俯视图;
16.图4a是本实用新型的食指指环内部视图;
17.图4b是本实用新型的拇指指环内部视图;
1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0.图中,1、环形刀片,2、固定环,3、采摘手套,4、挤压套环,100、食指指环,101、食指指环体,1011、磨外圈a,1012、塑性中圈a,1013、柔性内圈a,1014、缺口a,102、v型刀槽,1021、三角体,200、拇指指环, 201、拇指指环体,2011、磨外圈b,2012、塑性中圈b,2013、柔性内圈b, 2014、缺口b,202、山脊型刀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
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22.优选实施例一:
23.如图2a、2b、图3a、3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茎尖的人工采收装置,包括配套使用的食指指环100和拇指指环200,分别佩戴在同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上,适用时食指自然向内弯曲呈大致水平位置,拇指正对食指自然弯曲下压施力,之后只需要将待切割的植物茎尖置于二指之间即可。
24.其中,参见图2a和2b,所述的食指指环100包括食指指环体101和设置于食指指环体101外表面上的v型刀槽102,具体地,所述的v型刀槽102 可以优先选择由两个平行的三角体1021并排形成,但不限于此。v型刀槽102 的走向平行于食指指环体101的中心轴线;所述的食指指环体101由耐磨外圈a1011、塑性中圈a1012及柔性内圈a1013三层结构连接组成,v型刀槽102固定连接在的耐磨外圈a1011上。
25.参见图图3a和3b,所述的拇指指环200包括拇指指环体201和设置于拇指指环体201外表面上的山脊型刀体202,山脊型刀体202的走向以及其顶端切削刃都垂直于拇指指环体201的中心轴线;所述的拇指指环体201均由耐磨外圈b2011、塑性中圈b2012及柔性内圈b2013三层结构连接组成,山脊型刀体202固定连接在的耐磨外圈上。
26.在本实施例中,需要拇指指环体201上的山脊型刀体202与食指指环体 101上的v型刀槽102二者的形状相匹配,从而为植物茎尖提供放置空间及切削作用面。出于操作的安全因素考虑,v型刀槽102的整体长度要大于等于山脊型刀体202的长度,不会切伤手指。
27.优选实施例二:
28.如图2a至图4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茎尖的人工采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山脊型刀体202的高度大于等于v型刀槽102的深度,使山脊型刀体202进出v型刀槽102更加灵活,利于通过较小的施力就能带来更佳的切断效果,省力高效。所述食指指环体101的长度大于等于v型刀槽102 的长度,从而在手指表面形成覆盖面更广的保护范围,进一步保障了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29.优选实施例三:
30.如图4a和图4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茎尖的人工采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耐磨外圈和塑性中圈至少其一为偏心圆结构,耐磨外圈的圆心向远离v型刀槽102或山脊型刀体202的一侧偏移,塑性中圈圆心向靠近v型刀槽102或山脊型刀体202的一侧偏移;该图示实施例就给出了其中一种可行方案,即塑性中圈为偏心圆结构,另外还可以是只有耐磨外圈采取偏心圆结构的形式,或者耐磨外圈和塑性中圈都偏心圆结构;预达到的效果一致,都是通过偏心设置,使具有v型刀槽102或山脊型刀体202的部位耐磨外圈厚度较大,同时塑性中圈的厚度较小,在相对位置处则相反;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增大直接进行切割作业部位的强度,同时提高佩戴的舒适度。
31.优选实施例四:
32.如图4a和图4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茎尖的人工采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食指指环体101和拇指指环体201均在远离v型刀槽102 或山脊型刀体202的一侧设有缺口a1014和缺口b2014,用于不同粗细的手指都能够戴上,且在一定程度上与塑性材质配合起来实现尺寸的微调,既不容易松动,也不束缚。
33.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的缺口宽度范围是1

2毫米时,既满足食指指环体 101和拇
指指环体201的整体性能需要,又能够满足微调变形的需要,综合效果最佳。
34.优选实施例五:
35.如图4a和图4b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茎尖的人工采收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v型刀槽102和山脊型刀体202都可以选用聚甲酯作为制作材料,表面硬度高且耐磨,性价比较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