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树伤口涂抹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841889发布日期:2021-10-08 23:08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果树涂抹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果树伤口涂抹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果树剪枝、虫害、冰雹、机械损伤等形成的伤口,若不及时保护处理,会导致树体水分流失、病虫侵染、流胶、溃疡腐烂、枝干枯死,甚至会造成果树整株死亡。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采用涂抹药剂、油漆、油脂、蜡等方式来处理果树伤口,防止伤口恶化。
3.传统的涂抹药剂、油漆、油脂等物质均存在较大局限性,对于伤口的保护效果差、持效性低。通常的涂抹剂主要是石硫合剂、氯化锌、波尔多液、酸性升汞液等药剂,再通复配油脂、蜡等物质增加其粘着性。这种涂抹剂短时间内有一定保护效果,在自然条件下尤其是经过风化、日晒、雨水冲刷后其附着性大幅降低,甚至全部脱落,失去保护效果。
4.因此,一种稳定、长效的果树涂抹剂可以在自然条件下持续保护果树伤口,减少果农劳动强度,降低果树伤口造成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果树伤口涂抹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果树伤口涂抹剂涂抹在果树伤口上可以抵御风化、日晒、雨水冲刷等外部因素,防止涂抹剂脱落,果树失去保护。可以减少果农劳动强度,降低果树伤口造成的损失。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果树伤口涂抹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8.无机硅溶液80

90份,偶联剂5

10份,分散剂5

10份,脂肪酸甲酯70

90份,乳化剂7

10份,消毒剂0.5

2份,成膜剂0.5

1份,稳定剂0.5

1份。
9.优选的,所述无机硅溶液为硅酸钾溶液、硅酸钠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或硅烷偶联剂kh570。
10.优选的,所述分散剂为聚乙二醇200或聚乙二醇400;所述脂肪酸甲酯为油酸甲酯。
11.优选的,所述乳化剂由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脂肪醇醚硫酸钠等质量比混合得到。
12.优选的,所述成膜剂为十二碳醇酯、丙二醇苯醚或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13.优选的,所述消毒剂为硫酸铜或多菌灵;所述稳定剂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或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14.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上述果树伤口涂抹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1)向无机硅溶液中加入偶联剂、分散剂,搅拌均匀,制得液体a;
16.(2)向脂肪酸甲酯中加入乳化剂、消毒剂、成膜剂、稳定剂,搅拌均匀,制得液体b;
17.(3)将液体a和液体b按质量比2:1混合,制得果树伤口涂抹剂。
18.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搅拌速度为500

1000r/min,搅拌时间为5

30min。
19.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搅拌速度为200

800r/min,搅拌时间为5

20min。
20.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上述果树伤口涂抹剂在果树保护中的应用,将果树伤口涂抹剂涂抹于果树枝干修剪创面、病虫溃烂创面或冻伤创面。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2.1、本发明通过两种液体混合反应,形成含硅絮凝物,干燥后在果树上口表面形成致密保护层,耐冲刷持效长。
23.2、本发明所制得的涂抹剂,兼具保温、消毒杀菌等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2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技术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5.正如背景技术部分介绍的,涂抹剂主要是石硫合剂、氯化锌、波尔多液、酸性升汞液等药剂,再通复配油脂、蜡等物质增加其粘着性。这种涂抹剂短时间内有一定保护效果,在自然条件下尤其是经过风化、日晒、雨水冲刷后其附着性大幅降低,甚至全部脱落,失去保护效果。
26.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果树伤口涂抹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无机硅溶液、偶联剂、分散剂制成液体a;将脂肪酸甲酯、乳化剂、消毒剂、成膜剂、稳定剂制成液体b。再将液体a和液体b按2:1比例混合反应,发生了溶剂置换反应,形成含硅絮凝物,含硅絮凝物干燥后形成含二氧化硅的致密结构,耐冲刷持效长。本发明的果树涂抹剂现用现配。
27.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28.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均为本领域常规的试验材料,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购买得到。
29.实施例1
30.(1)向85kg硅酸钾溶液中加入7.5kg硅烷偶联剂kh550、7.5kg聚乙二醇200,以750r/min的速度搅拌20min,制得液体a;
31.(2)向80kg油酸甲酯中加入2.8k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8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8kg脂肪醇醚硫酸钠混合得到的混合物、1.25kg硫酸铜、0.75kg十二碳醇酯、0.75k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以500r/min的速度搅拌10min,制得液体b;
32.(3)在使用前,将液体a和液体b按质量比2:1混合,涂抹在清理完的果树伤口上。
33.实施例2
34.(1)向90kg硅酸钾溶液中加入5kg硅烷偶联剂kh550、10kg聚乙二醇200,以1000r/min的速度搅拌5min,制得液体a;
35.(2)向70kg油酸甲酯中加入3.3k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3.3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3.3kg脂肪醇醚硫酸钠混合得到的混合物、0.5kg硫酸铜、1kg十二碳醇酯、0.5k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以200r/min的速度搅拌20min,制得液体b;
36.(3)在使用前,将液体a和液体b按质量比2:1混合,涂抹在清理完的果树伤口上。
37.实施例3
38.(1)向80kg硅酸钾溶液中加入10kg硅烷偶联剂kh550、5kg聚乙二醇400,以500r/
min的速度搅拌30min,制得液体a;
39.(2)向90kg油酸甲酯中加入2.4k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2.4kg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4kg脂肪醇醚硫酸钠混合得到的混合物、2kg硫酸铜、0.5kg十二碳醇酯、1k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以800r/min的速度搅拌5min,制得液体b;
40.(3)在使用前,将液体a和液体b按质量比2:1混合,涂抹在清理完的果树伤口上。
41.应用试验
42.为验证本发明的果树涂抹剂对果树伤口的保护效果,进行苹果树冬季涂抹田间试验,供试作物为8年生红富士苹果树。
43.1.试验方法:
44.试验共设4个处理,空白对照(ck)、石硫合剂(t1)、波尔多液涂抹剂(t2)、实施例1制备的果树涂抹剂(t3),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处理的涂抹量为3g/cm2,四种处理用量相同。
45.ck与t1、t2、t3组的田间管理、种植密度等均相同,区别仅在于:
46.ck:冬季修剪后不涂抹伤口;
47.t1:冬季修剪后使用石硫合剂涂抹伤口;
48.t2:冬季修剪后使用波尔多液涂抹剂涂抹伤口;
49.t3:冬季修剪后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果树涂抹剂涂抹伤口。
50.果树冬季修剪后伤口易发腐烂导致病害,因此本发明使用伤口腐烂发生率作为衡量各涂抹剂效力的指标。苹果树伤口腐烂发生率数据如表1所示。
51.表1不同处理苹果树伤口腐烂发生率(%)
52.试验组处理后30日处理后60日ck32.1
±
2.2a46.0
±
4.4at111.5
±
3.1b27.9
±
1.9bt213.2
±
2.8b29.2
±
2.3bt36.0
±
1.2c10.5
±
0.9c
53.注:在同一列中的平均数据用邓肯多重比较,凡尾部标有不同字母的数值表示它们之间有显著差异(p<5%)。
54.由表1数据可以看出,使用涂抹剂组t1、t2、t3伤口腐烂发生率显著低于未使用涂抹剂组ck,使用常规涂抹剂的t1、t2组伤口腐烂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果树涂抹剂的t3组腐烂发生率显著低于t1、t2组,且处理60日后效果依然显著,说明实施例1制备的果树涂抹剂可以长期有效保护果树伤口,降低伤口腐烂发生率,防止病害侵袭。
55.苹果树伤口表层细胞存活率如表2所示。
56.表2不同处理苹果树伤口表层细胞存活率(%)
57.试验组处理后30日ck33.7
±
3.2at161.8
±
4.0bt248.7
±
3.8ct372.5
±
2.1d
58.注:在同一列中的平均数据用邓肯多重比较,凡尾部标有不同字母的数值表示它
们之间有显著差异(p<5%)。
59.由表2数据可以看出,使用涂抹剂组t1、t2、t3伤口表层细胞存活率均显著高于未使用涂抹剂组ck,使用波尔多液涂抹的t1较t2组存活率高,使用实施例1制备的果树涂抹剂的t3组表层细胞存活率最高,差异显著,说明使用涂抹剂处理果树伤口可以明显提高果树伤口的表皮细胞存活率,其中又以本发明制备的果树涂抹剂效果最好。
60.涂抹剂使用后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不同程度脱落,脱落率越高其保护效果越差。使用3种涂抹剂后分别在10天、30天、60天测定涂抹处裸露面积占比来计算脱落率。不同处理的脱落率见下表。
61.表3不同处理涂抹剂脱落率(%)
62.试验组处理后10日处理后30日处理后60日t120.5
±
3.6a72.5
±
6.5b97.4
±
7.5bt225.6
±
4.5a67.8
±
4.7b98.6
±
6.2bt32.4
±
0.5b5.5
±
1.1c21.6
±
3.2c
63.由表3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制备的涂抹剂其在60天内的脱落率显著低于其他涂抹剂产品,证明了其对伤口的保护的持效期更长。
64.综上,本技术提供的果树涂抹剂能够保护果树伤口,降低果树伤口腐烂发生率,提高果树伤口表层细胞存活率,较常规果树涂抹剂持效期更长,不易流失、失效,实现了果树伤口的长效保护、防病效果,具有重要实用意义。
6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