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8247发布日期:2021-08-03 14:21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灭蚊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



背景技术:

灭蚊灯是根据蚊子的生活习性,通过释放光束或者化学物质吸引蚊子后将其杀死的一种捕蚊装置。目前,传统的灭蚊灯都需要按压其上设置的按钮来开启,只有人在灭蚊灯的旁边才能开启。但是,有时候会出现如下场景:当用户还没回家,无法提前开启灭蚊灯进行灭蚊;回家后,用户需要打开室内灯光,此时再开启灭蚊灯,由于室内灯光的影响,灭蚊灯的灭蚊效果变差。而且此时,室内的蚊子没能及时捕杀,用户依旧有可能受到蚊子的叮咬。

为此,如何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使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ipad等智能电子产品远程控制家里的灭蚊灯,这是该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使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ipad等智能电子产品远程控制家里的灭蚊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包括:供电电源、诱蚊装置、灭蚊装置、控制中心及无线通信装置,所述供电电源分别为所述诱蚊装置、所述灭蚊装置及所述控制中心供电;所述控制中心与所述无线通信装置信号连接;所述控制中心分别接收所述诱蚊装置及所述灭蚊装置的检测信息,所述控制中心还分别向所述诱蚊装置及所述灭蚊装置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诱蚊装置及所述灭蚊装置的工作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通信装置包括5g通信模块和/或wifi通信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还包括机座本体以及储蚊罩;

所述机座本体为中空的圆筒体结构,所述机座本体具有诱蚊开口端以及储蚊开口端,所述诱蚊装置安装于所述机座本体的诱蚊开口端,所述灭蚊装置安装于所述机座本体内,所述储蚊罩盖合于所述机座本体的储蚊开口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灭蚊装置包括:电风扇、电磁控制组件以及防逃逸组件;

所述电磁控制组件包括:固定基座、激发永磁体、冲击式触发件以及磁感应线圈;所述固定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机座本体,所述固定基座具有一收容腔,所述激发永磁体固定安装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冲击式触发件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所述冲击式触发件与所述固定基座通过伸缩弹性件连接,所述冲击式触发件压持在所述激发永磁体上;所述磁感应线圈设于所述冲击式触发件内;

所述防逃逸组件包括多块防逃逸翻转板,多块所述防逃逸翻转板以所述机座本体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防逃逸翻转板具有转动端和压持端,所述防逃逸翻转板的转动端通过扭簧转动安装于所述机座本体上,所述防逃逸翻转板的压持端压持于所述冲击式触发件上,所述防逃逸翻转板的压持端上设有辅助永磁体;

所述电风扇转动设于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电风扇处于所述防逃逸组件上方,所述电磁控制组件处于所述电风扇与所述防逃逸组件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击式触发件内设有感应铁芯,所述磁感应线圈缠绕于所述感应铁芯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击式触发件上设有阻挡端,所述固定基座上设有与所述阻挡端配合的防脱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诱蚊装置包括支撑架以及uv灯,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机座本体上,所述uv灯设于所述支撑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诱蚊装置还包括儿童防护罩,所述儿童防护罩安装于所述机座本体的诱蚊开口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蚊罩与所述机座本体通过卡扣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蚊罩的内部设有粘蚊贴。

综上,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使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ipad等智能电子产品远程控制家里的灭蚊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的模块连接图;

图2为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的分解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断电状态下的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的剖视图;

图6为断电状态下的电磁控制组件与防逃逸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6所示的防逃逸翻转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通电状态下的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通电状态下的电磁控制组件与防逃逸组件的状态示意图;

图10为图6所示a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其中一种实施例中诱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10,包括:供电电源100、诱蚊装置200、灭蚊装置300、控制中心400及无线通信装置500,供电电源100分别为诱蚊装置200、灭蚊装置300及控制中心400供电;控制中心400与无线通信装置500信号连接;控制中心400分别接收诱蚊装置200及灭蚊装置300监测信息,控制中心400还分别向诱蚊装置200及灭蚊装置300发送控制信号以控制诱蚊装置200及灭蚊装置300的工作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无线通信装置500包括5g通信模块510及wifi通信模块520。

在本实施例中,灭蚊装置300包括电风扇310、电磁控制组件320及防逃逸组件330,电风扇310及电磁控制组件320分别与供电电源100电连接。

下面对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10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供电电源100从外界获取电源;例如,供电电源100可以通过usb口外接电源;供电电源100分别向控制中心400、诱蚊装置200及灭蚊装置300供电以确保控制中心400、诱蚊装置200及灭蚊装置300的正常工作运行;

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10在进行工作时,诱蚊装置200及灭蚊装置300实时获取其自身的工作状态信息、工作环境信息等(例如,温度信息、湿度信息等)并将其自身的工作状态信息、工作环境信息等传输至控制中心400;控制中心400根据诱蚊装置200及灭蚊装置300的工作状态信息、工作环境信息等做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分别发送至诱蚊装置200、灭蚊装置300以实时控制诱蚊装置200、灭蚊装置300的工作状态;

控制中心400在接收诱蚊装置200及灭蚊装置300的工作状态信息、工作环境信息后,还将诱蚊装置200及灭蚊装置300的工作状态信息、工作环境信息通过无线通信装置500发送至智能移动终端600(例如,智能手机、ipad等);智能移动终端600将诱蚊装置200及灭蚊装置300的工作状态信息、工作环境信息等信息向用户进行输出(语音输出、文字输出、图像输出等);用户根据诱蚊装置200及灭蚊装置300的工作状态信息、工作环境信息通过智能移动终端600输入相应的控制信息,智能移动终端600再将用户的控制信息传输至无线通信装置500;无线通信装置500再将用户的控制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400,控制中心400根据用户的控制信息发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到供电电源100、诱蚊装置200和/或灭蚊装置300,由此实现用户对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10的远程控制;

例如,用户外出时,可以通过智能手机、ipad等智能电子产品控制家里的灭蚊灯10的工作状态;在用户长时间外出时,可以远程关掉灭蚊灯10;在用户即将回家时,可以提前开启灭蚊灯10,使得灭蚊灯10提前将家里的蚊虫进行杀灭。

下面对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10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10,还包括机座本体700以及储蚊罩800。其中,机座本体700为中空的圆筒体结构,机座本体700具有诱蚊开口端710以及储蚊开口端720(如图3所示),诱蚊装置200安装于机座本体700的诱蚊开口端710,灭蚊装置300安装于机座本体700内,储蚊罩800盖合于机座本体700的储蚊开口端720。

传统的灭蚊灯采用电击的方式将蚊子电死,这种方法在电击蚊子的时候会发出火花爆炸的声音并挥发烧焦的味道,并不能很好地满足现代环保的要求。相较之下,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10通过将蚊子“囚禁”的方式实现灭蚊更为环保,通电工作后,诱蚊装置200用于吸引蚊子,将蚊子引诱到机座本体700的诱蚊开口端710,同时,灭蚊装置300产生快速流动的气体,将处于诱蚊开口端710的蚊子吸入机座本体700,并将蚊子“囚禁”,直至其被困死,如此便实现了环保灭蚊的效果。

具体地,如图4及图5所示,灭蚊装置300包括:电风扇310、电磁控制组件320以及防逃逸组件330。

如图6所示,电磁控制组件320包括:固定基座321、激发永磁体322、冲击式触发件323以及磁感应线圈324。其中,固定基座321固定连接于机座本体700,固定基座321具有一收容腔325,激发永磁体322固定安装于收容腔325内;冲击式触发件323部分收容于收容腔325内,冲击式触发件323与固定基座321通过伸缩弹性件326连接,冲击式触发件323压持在激发永磁体322上;磁感应线圈324设于冲击式触发件323内。磁感应线圈324与供电电源100电连接。优选的,伸缩弹性件326为弹簧结构。

如图5及图6所示,防逃逸组件330包括多块防逃逸翻转板331,多块防逃逸翻转板331以机座本体100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呈环形阵列分布。其中,防逃逸翻转板331具有转动端332和压持端333(如图7所示),防逃逸翻转板331的转动端332通过扭簧(图未示)转动安装于机座本体700上,防逃逸翻转板331的压持端333压持于冲击式触发件323上,防逃逸翻转板331的压持端333上设有辅助永磁体334。

电风扇310转动设于固定基座321上,电风扇310处于防逃逸组件330上方,电磁控制组件320处于电风扇310与防逃逸组件330之间,电风扇310与供电电源100电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诱蚊装置200包括支撑架210以及uv灯220,支撑架210固定安装于机座本体700上,uv灯220设于支撑架210上。uv灯220与供电电源100电连接,通电后,uv灯220产生光源吸引蚊子靠近。

下面结合上述结构,对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10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说明:

通电前,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10的状态如图4及图5所示,防逃逸翻转板331在扭簧的作用下压持在冲击式触发件323上,此时,多块防逃逸翻转板331相互闭合,将机座本体700内部分隔成两个区域,下部分区域由储蚊罩800、机座本体700与防逃逸组件330配合形成储蚊仓340(如图5所示),防逃逸组件330此时的状态称为闭合状态。与此同时,电磁控制组件320中,冲击式触发件323在伸缩弹性件326的拉力作用下压持于激发永磁体322上;

通电后,如图8所示,uv灯220开始发光,电风扇310转动产生风力,风力方向由诱蚊开口端710指向储蚊开口端720。同时,如图9所示,电流经过磁感应线圈324产生磁场(比如,此时磁感应线圈324的n极在上,s极在下),且产生的磁场与激发永磁体322自身的磁场互相排斥(比如磁感应线圈324的n极与激发永磁体322的n极相对),如此,磁场间的排斥力将克服伸缩弹性件326的拉力,将磁感应线圈324与冲击式触发件323迅速地向下推动,向下滑动的冲击式触发件323把推力传递到防逃逸翻转板331的压持端333,并通过冲击式触发件323将多块防逃逸翻转板331撑开,使得防逃逸组件330呈现漏斗状,并保持该状态,防逃逸组件330此时的状态称为撑开状态。如此,防逃逸组件330便不再将机座本体700内部分隔;

在这种情况下,附近的蚊子将被uv灯220吸引到机座本体700的诱蚊开口端710,随后被电风扇310产生的风力吸入机座本体700。在风力的推动下,蚊子将被吹入储蚊仓340内,且由于风力的存在,蚊子无法逆行飞出机座本体700。直到断电后,电风扇310不再转动,虽然此时风力消失,但是,磁感应线圈324也不再产生磁力,磁感应线圈324与激发永磁体322之间的排斥力消失,冲击式触发件323在伸缩弹性件326的拉力作用下向上滑动,重新压持于激发永磁体322上,与此同时,防逃逸翻转板331在扭簧作用下反向翻转,防逃逸翻转板331的压持端333重新压持于冲击式触发件323上。如此,如图5及图6所示,多块防逃逸翻转板331相互闭合,防逃逸组件330重新处于闭合状态,再次将机座本体700内部分隔,使得蚊子被困于储蚊仓340内,无法逃离。待蚊子饿死后,打开盖合的储蚊罩800,便可以将蚊子的尸体清除,如此,便实现了环保灭蚊。

要说明的是,通电后,如图9所示,防逃逸组件330呈现漏斗状,并且可以保持在撑开状态,此时的防逃逸翻转板331受到多方面的作用力。具体地,其一,防逃逸翻转板331上设有辅助永磁体334,通电后的磁感应线圈324与辅助永磁体334之间产生排斥力(比如,磁感应线圈324的s极与辅助永磁体334的s极相对),防逃逸翻转板331在磁场排斥力作用下有正向翻转的趋势;其二,通电后,电风扇310转动产生风力,风力也会推动防逃逸翻转板331正向翻转;其三,防逃逸翻转板331本身存在的重力也会使其有正向翻转的趋势。因此,通电后,磁场排斥力、风力、重力共同作用使得防逃逸翻转板331克服扭簧的弹性力并发生翻转,而且防逃逸组件330将一直保持在撑开状态;断电后,磁场排斥力与风力消失,防逃逸翻转板331在扭簧的弹性力作用下重新复位。如此,可以确保在停电状态下,防逃逸翻转板331可以自动复位,防逃逸组件330处于闭合状态,使储蚊仓340内的蚊子无法逃离。

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电风扇310处于防逃逸组件330上方,在撑开状态下,防逃逸翻转板331不再压持于冲击式触发件323上,防逃逸翻转板331向下倾斜,如图9所示,自然地,多块防逃逸翻转板331形成漏斗状的通道。如此,漏斗状的防逃逸组件330具有一个大口端和小口端,工作时,电风扇310产生的风从大口端吹向小口端,如此,可以增强防逃逸组件330处的风速,使得在防逃逸翻转板331上的蚊子沿着倾斜面顺利通过防逃逸组件330的小口端,并落入储蚊仓340内。当然,小概率的蚊子也可以通过两块防逃逸翻转板331之间的缝隙落入储蚊仓340内。

要强调的是,由于在停电状态下,防逃逸组件330处于闭合状态,相邻两块防逃逸翻转板331之间紧密贴合,防逃逸翻转板331压持在冲击式触发件323上。如此,通电时,为了使防逃逸翻转板331发生翻转,首先需要克服的是相邻两块防逃逸翻转板331之间过盈配合所产生的摩擦力。为了确保防逃逸翻转板331可以克服摩擦力并顺利翻转,本发明特别设计了电磁控制组件320。

具体地,如图6及图9所示,磁感应线圈324设于冲击式触发件323内,冲击式触发件323与固定基座321通过伸缩弹性件326连接,冲击式触发件323压持在激发永磁体322上。当通电时,磁感应线圈324产生磁场,磁感应线圈324的磁场与激发永磁体322的磁场相互排斥(比如磁感应线圈324的n极与激发永磁体322的n极相对),如此,在磁场排斥力的作用下,冲击式触发件323被迅速向下推动,冲击式触发件323为压持在一起的防逃逸翻转板331提供一个冲击力,使得防逃逸翻转板331可以克服上述的摩擦力并顺利发生翻转。随后,依靠磁场排斥力、风力、重力的共同作用,防逃逸组件330便可以一直保持在撑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冲击式触发件323内设有感应铁芯327,磁感应线圈324缠绕于感应铁芯327上,如此,通电后磁感应线圈324可以产生更强的磁场,磁感应线圈324与激发永磁体322之间的磁场排斥力也就越大,冲击式触发件323得到的推力也就越大,则冲击式触发件323提供给防逃逸翻转板331的推力越大,防逃逸翻转板331的翻转效果越明显。同时,防逃逸组件330撑开状态下,冲击式触发件323与辅助永磁体334之间的磁场排斥力也会更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冲击式触发件323上设有阻挡端301,固定基座321上设有与阻挡端301配合的防脱端302,如此,可以限制冲击式触发件323的滑动范围,防止防逃逸翻转板331由于过大的推力而脱离收容腔32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诱蚊装置200还包括儿童防护罩230,儿童防护罩230安装于机座本体700的诱蚊开口端710。如此,可以防止儿童因好奇将手伸入工作的机座本体700内造成危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储蚊罩800与机座本体700通过卡扣730连接,如此,储蚊罩800可以便捷地盖合或脱离机座本体700,当蚊子被困死于本发明的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10内后,使用者可以轻松完成对灭蚊灯的清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储蚊罩800的内部设有粘蚊贴(图未示),当蚊子被吸入机座本体700内,在风力的吹动下,蚊子会进一步下落并被粘在储蚊罩800的粘蚊贴上,使用者只需要及时更换粘蚊贴即可完成对灭蚊灯的清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11所示,支撑架210为蘑菇状结构,支撑架210包括上顶部211和撑杆部212,uv灯220安装于上顶部211并面向于诱蚊开口端710。蘑菇状结构的支撑架210可以更好地诱捕蚊子。通电后,电风扇310转动并在诱蚊开口端710产生如图11所示的气流,相比于敞开的支撑架210结构,蘑菇状结构的支撑架210使得气流呈现喇叭状,即由较宽敞的地方流向较狭窄的地方,如此,越靠近诱蚊开口端710的地方气流流速越快,即风力越大。当蚊子被灯光吸引到uv灯220附近并在诱蚊开口端710上方盘旋时,气流将逐渐将其吸入诱蚊开口端710,且越靠近诱蚊开口端710则吸力越大,使得蚊子更难逃脱,最终只能被吸入储蚊仓340内直至被困死。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环保型灭蚊灯10,使用户可以通过智能手机、ipad等智能电子产品远程控制家里的灭蚊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