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用鱼苗分级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909501发布日期:2021-10-09 14:38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用鱼苗分级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鱼苗分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养殖用鱼苗分级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2.一般渔业于鱼苗养殖进行前均需对该鱼苗进行筛选,将不同尺寸大小的鱼苗分开养殖,以避免发生大鱼掠夺小鱼及互相争食的情形,同时也能够使不同尺寸大小的鱼苗吸收该成长阶段应有的营养成份,借此达到鱼苗稳定成长的功效。
3.目前在养殖中通常需要定期对投放池塘或者网箱中养殖的鱼苗进行分级,一般使用的方式就是将鱼苗捞取后置于水族箱中,然后根据目测依次将鱼放到不同的桶中或利用竹筐筛分。根据目测依次将鱼放到不同的桶中,过多的依靠技术工人的实际经验,而且标准不一,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不够熟练导致分选鱼苗时间过长,分级效果和效率均不佳,影响了鱼苗的成活率。
4.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养殖用鱼苗分级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养殖用鱼苗分级装置及其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养殖用鱼苗分级装置,包括养殖箱,养殖箱内设有分级组件和控制组件,养殖箱的右侧底部设有箱门,下方还设有通氧组件和清理组件;
7.分级组件包括设置在养殖箱内部的左分级板和右分级板,左分级板和右分级板上份设有大喇叭口和小喇叭口,二者开口均向左,养殖箱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进水管的右端伸入养殖箱,并固定连通有喷水板,进水管上还设有进水阀门,养殖箱的右侧壁上连通有出水管,进水管的外侧端与出水管的外侧端连通,且二者之间连接有水泵,出水管上还设有出水阀门。
8.优选的,控制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养殖箱内部上下两侧的一号丝杆和二号丝杆,左分级板螺纹套接在一号丝杆上,滑动套接在二号丝杆上,右分级板滑动套接在一号丝杆上,螺纹套接在二号丝杆上,且左分级板和右分级板均与养殖箱的前后侧壁滑动连接,一号丝杆和二号丝杆的右端均伸出养殖箱,并固定有手轮。
9.优选的,通氧组件包括固定在养殖箱下方的通氧管,通氧管的左端伸出养殖箱,并与气泵连接,通氧管的上部设有若干喷气嘴,每两个喷气嘴设为一组,通气管上对应每组喷气嘴的中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下部位于通氧管内,并固定有扇叶,转动杆的上部位于喷气嘴的上方,并固定有搅拌杆。
10.优选的,清理组件包括固定在养殖箱下部的过滤板,过滤板的下方还设有转动连接在养殖箱左右侧壁上的三号丝杆,三号丝杆的右端伸出养殖箱,并固定有手轮,三号丝杆上螺纹连接有挂板,挂板与养殖箱的底板以及左右侧壁均滑动连接。
11.优选的,通氧管的外侧设有保护罩,保护罩的上端设为镂空板。
12.优选的,养殖箱的左侧壁上滑动连接有一号隔板,且滑动连接处设有密封层,一号隔板位于过滤板的下方,一号隔板的内部滑动套接有二号隔板,二号隔板的内部滑动套接有三号隔板,三号隔板的右端还固定有软垫,一号隔板、二号隔板和三号隔板均与养殖箱的前后侧壁滑动连接,三号隔板的左端设有钩架,一号隔板和二号隔板内部还设有推杆,推杆的左端固定有握把,右端设有挂钩。
13.优选的,养殖箱的右侧壁上对应出水管的左端固定有过滤罩。
14.一种养殖用鱼苗分级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5.s1、将清水倒入养殖箱内,打开气泵,通过通氧管向养殖箱内通入空气,空气的流动带动扇叶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和搅拌杆转动,将从左右两侧喷气嘴中喷出的空气打散;
16.s2、通过转动对应的手轮,分别带动一号丝杆和二号丝杆转动,调整左分级板和右分级板位于养殖箱内部的位置;
17.s3、将鱼苗放入养殖箱的左侧壁和左分级板之间,打开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水泵带动水流从进水管中进入,通过喷水板均匀的向右侧喷出,进入出水管中,体积较小的鱼苗在水流的带动下通过左分级板上的大喇叭口进入养殖箱的中部,体积最小的鱼苗通过右分级板上的小喇叭口进入养殖箱的右部;
18.s4、养殖箱内鱼苗排出的粪便穿过过滤板进入养殖箱的底部,工作人员将推杆前端的挂钩挂在钩架上,工作人员手拿握把推动推杆,使一号隔板、二号隔板和三号隔板均向右移动,三号隔板右端的软垫抵接在养殖箱的右侧壁上,将养殖箱分成上下两层,打开右下方箱门,将污水排出,再转动手轮,带动三号丝杆转动,从而带动刮板向右移动,将堆积在养殖箱底面上的垃圾清清除,再盖上箱门,将刮板和隔板回复成原来状态。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发明通过设置分级组件和调整组件,通过转动对应的手轮,分别带动一号丝杆和二号丝杆转动,调整左分级板和右分级板位于养殖箱内部的位置,便于调节各级鱼苗生活空间的大小,将鱼苗放入养殖箱的左侧壁和左分级之间,打开进水阀门和出水阀门,水泵带动水流从进水管中进入,通过喷水板均匀的向右侧喷出,进入出水管中,体积较小的鱼苗在水流的带动下通过左分级板上的大喇叭口进入养殖箱的中部,体积最小的鱼苗通过右分级板上的小喇叭口进入养殖箱的右部,解决了人工进行分级,效率和效果均不佳的问题;
21.2、本发明通过设置通氧组件,将清水倒入养殖箱内,打开气泵,通过通氧管向养殖箱内通入空气,空气的流动带动扇叶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和搅拌杆转动,将从左右两侧喷气嘴中喷出的空气打散,便于提高空气与水的结合效率,提高氧气的溶解量,避免鱼苗窒息死亡;
22.3、本发明通过设置清理组件,养殖箱内鱼苗排出的粪便穿过过滤板进入养殖箱的底部,工作人员将推杆前端的挂钩挂在钩架上,工作人员手拿握把推动推杆,使一号隔板、二号隔板和三号隔板均向右移动,三号隔板右端的软垫抵接在养殖箱的右侧壁上,将养殖箱分成上下两层,打开右下方箱门,将污水排出,再转动手轮,带动三号丝杆转动,从而带动刮板向右移动,将堆积在养殖箱底面上的垃圾清清除,再盖上箱门,将刮板和隔板回复成原来状态,便于在不取出鱼苗的情况下对养殖箱进行清理,避免鱼苗的死亡。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发明a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发明b处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发明c处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发明推杆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0]1‑
养殖箱、2

一号丝杆、3

二号丝杆、4

左分级板、5

大喇叭口、6

右分级板、7

小喇叭口、8

喷水板、9

进水管、10

进水阀门、11

出水管、12

出水阀门、13

过滤罩、14

通氧管、15

喷气嘴、16

转动杆、17

搅拌杆、18

扇叶、19

保护罩、20

镂空板、21

过滤板、22

一号隔板、23

二号隔板、24

三号隔板、25

密封层、26

软垫、27

钩架、28

推杆、29

握把、30

挂钩、31

三号丝杆、32

挂板、33

箱门、34

手轮、35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实施例一
[0033]
请参阅附图,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养殖用鱼苗分级装置,包括养殖箱1,养殖箱1内设有分级组件和控制组件,养殖箱1的右侧底部设有箱门33,下方还设有通氧组件和清理组件;
[0034]
分级组件包括设置在养殖箱1内部的左分级板4和右分级板6,左分级板4和右分级板6上份设有大喇叭口5和小喇叭口7,二者开口均向左,养殖箱1的左侧连通有进水管9,进水管9的右端伸入养殖箱1,并固定连通有喷水板8,进水管9上还设有进水阀门10,养殖箱1的右侧壁上连通有出水管11,进水管9的外侧端与出水管11的外侧端连通,且二者之间连接有水泵,出水管11上还设有出水阀门12。
[0035]
其中,控制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养殖箱1内部上下两侧的一号丝杆2和二号丝杆3,左分级板4螺纹套接在一号丝杆2上,滑动套接在二号丝杆3上,右分级板6滑动套接在一号丝杆2上,螺纹套接在二号丝杆3上,且左分级板4和右分级板6均与养殖箱1的前后侧壁滑动连接,一号丝杆2和二号丝杆3的右端均伸出养殖箱1,并固定有手轮34。
[0036]
其中,通氧组件包括固定在养殖箱1下方的通氧管14,通氧管14的左端伸出养殖箱1,并与气泵连接,通氧管14的上部设有若干喷气嘴15,每两个喷气嘴15设为一组,通气管14上对应每组喷气嘴15的中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6,转动杆16的下部位于通氧管14内,并固定有扇叶18,转动杆16的上部位于喷气嘴15的上方,并固定有搅拌杆17。
[0037]
其中,通氧管14的外侧设有保护罩19,保护罩19的上端设为镂空板20,避免鱼苗被通氧管14上方的搅拌杆17打伤。
[0038]
其中,养殖箱1的右侧壁上对应出水管11的左端固定有过滤罩13,避免鱼苗进入出水管11中,导致鱼苗死亡。
[0039]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0040]
将清水倒入养殖箱1内,打开气泵,通过通氧管14向养殖箱1内通入空气,空气的流动带动扇叶18转动,从而带动转动杆16和搅拌杆17转动,将从左右两侧喷气嘴15中喷出的空气打散;
[0041]
通过转动对应的手轮34,分别带动一号丝杆2和二号丝杆3转动,调整左分级板3和右分级板6位于养殖箱1内部的位置;
[0042]
将鱼苗放入养殖箱1的左侧壁和左分级板3之间,打开进水阀门10和出水阀门12,水泵带动水流从进水管9中进入,通过喷水板8均匀的向右侧喷出,进入出水管11中,体积较小的鱼苗在水流的带动下通过左分级板4上的大喇叭口5进入养殖箱1的中部,体积最小的鱼苗通过右分级板6上的小喇叭口7进入养殖箱1的右部。
[0043]
实施例二
[0044]
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清理组件包括固定在养殖箱1下部的过滤板21,过滤板21的下方还设有转动连接在养殖箱1左右侧壁上的三号丝杆31,三号丝杆31的右端伸出养殖箱1,并固定有手轮34,三号丝杆31上螺纹连接有挂板32,挂板32与养殖箱1的底板以及左右侧壁均滑动连接。
[0045]
其中,养殖箱1的左侧壁上滑动连接有一号隔板22,且滑动连接处设有密封层25,一号隔板22位于过滤板21的下方,一号隔板22的内部滑动套接有二号隔板23,二号隔板23的内部滑动套接有三号隔板24,三号隔板24的右端还固定有软垫26,一号隔板22、二号隔板23和三号隔板24均与养殖箱1的前后侧壁滑动连接,三号隔板24的左端设有钩架27,一号隔板22和二号隔板23内部还设有推杆28,推杆28的左端固定有握把29,右端设有挂钩30。
[0046]
养殖箱1内鱼苗排出的粪便穿过过滤板21进入养殖箱1的底部,工作人员将推杆28前端的挂钩30挂在钩架27上,工作人员手拿握把29推动推杆28,使一号隔板22、二号隔板23和三号隔板24均向右移动,三号隔板24右端的软垫26抵接在养殖箱1的右侧壁上,将养殖箱1分成上下两层,打开右下方箱门33,将污水排出,再转动手轮34,带动三号丝杆31转动,从而带动刮板32向右移动,将堆积在养殖箱1底面上的垃圾清清除,再盖上箱门33,将刮板32和隔板回复成原来状态。
[0047]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8]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
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