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08522发布日期:2021-11-22 17:05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园林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园林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应用轮毂电机的推草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推草机在园林工具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推草机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大大的提升了人们修剪草坪的工作效率。目前,推草机多采用减速箱来将电机的动力传递到驱动轮上,以实现推草机的自走。但是,随着推草机的重量越来越重,原先的减速箱结构已经无法满足整机性能的要求。此外,多级传动的结构使得能量利用效率不高。
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对现有的推草机提出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工具,该园林工具无需设置减速装置,不但省去了减速装置所占用的体积,使得园林工具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同时避免了多级传动带来的能量损失。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园林工具,包括:机体;功能组件,用于实现园林工具的功能;动力组件,为所述功能组件提供动力;行走轮,用于支撑所述机体并可带动所述机体移动;其中,至少两个所述行走轮内设置有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为外转子电机,所述轮毂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行走轮相连,以使所述轮毂电机与所述行走轮同轴转动,所述行走轮的外径为4~15英寸,所述轮毂电机的转速小于等于563r/min。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毂电机的转速为 100

200r/min。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毂电机的角速度与所述行走轮的角速度相同。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毂电机完全收容在所述行走轮内,所述行走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轮毂电机外侧的轮胎,所述轮胎上设置有进气口,以便利用充气装置对所述轮胎进行充气。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毂电机的额定功率为 50~120w。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园林工具进一步设置有检测装置,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轮毂电机的转速不一致时,控制所述轮毂电机降低转速。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轮毂电机的转速不一致时,所述轮毂电机的转速等比例降低。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轮毂电机包括定子、转子、电机端盖及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轮毂电机的转速和转动方向。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行走轮包括分设在所述机体两侧的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所述第一行走轮内设置有第一轮毂电机,所述第二行走轮内设置有第二轮毂电机,当所述第一轮毂电机的转速不同于第二轮毂电机的转速时,所述第一行走轮和
第二行走轮的转速不同,所述园林工具实现转向。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第一轮毂电机的转动方向不同于第二轮毂电机的转动方向时,所述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的转动方向不同,所述园林工具实现零转向。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园林工具一方面通过在行走轮内设置轮毂电机并将轮毂电机设置成外转子电机,从而可利用轮毂电机带动行走轮转动,实现园林工具的自走;另一方面,可利用轮毂电机来实现园林工具自走速度的调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园林工具无需设置减速装置,不但省去了减速装置所占用的体积,使得园林工具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同时避免了多级传动带来的能量损失。
附图说明
16.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推草机的立体图。
17.图2是图1所示推草机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18.图3是图1中后轮与轮毂电机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图3的分解图。
20.图5是图4中第一后轮与固定组件的组合结构图。
21.图6是图5的分解图。
22.图7是图6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23.图8是图6中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图8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25.图10是图4中调高结构组合之后的立体图。
26.图11是图10的分解图。
27.图12是图2中第二后轮处的局部放大图。
28.图13是在图12中增加防护管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30.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园林工具100,包括机体10、用于支撑所述机体10并可带动所述机体10移动的行走轮20以及与所述机体10连接以供使用者推行的扶手支架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园林工具100为推草机,其设有两个刀片(即功能组件)11,该两个刀片11设置在机体10的底部中间位置处且前后错开布置,两个刀片 11各自由一个电机(即动力组件)12单独驱动以实现割草,所述电机 12为防水电机。所述推草机100的后部设置有集草袋13,从而推草机 100具有集草功能。当然,所述园林工具100也可以是单刀割草机或其他类型的园林工具,在此不作限定。
31.所述扶手支架30自所述机体10的后方斜向上延伸,所述扶手支架 30上设置有控制组件(未图示),该控制组件用于对推草机100的自走和切割进行控制。也就是说,控制组件一方面用于对两个刀片11的转动速度进行控制,保证切割效果;另一方面用于对行走轮20的行走速度和行走方向进行控制,以保证整个推草机100能够正常的行走和工作。
32.如图3至图13并结合图1所示,所述行走轮20包括位于机体10 前侧的一对前轮21和位于机体10后侧的一对后轮22,每个后轮22的尺寸都大于每个前轮21的尺寸。所述后轮22为驱动轮,每个后轮22 内都设置有轮毂电机40,所述轮毂电机40为外转子电机。所述轮毂电机40的输出轴41与所述后轮22相连,以使所述轮毂电机40与所述后轮22同轴转动,从而在轮毂电机40启动时可带动所述后轮22转动,继而带动所述机体10向前或向后行走。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前轮21内也可以设置轮毂电机40,一般情况下,轮毂电机40 的设置方式有以下三种:

在两个后轮22内设置轮毂电机40;

在两个前轮21内设置轮毂电机40;

同时在两个前轮21和两个后轮22内设置轮毂电机40。
33.在现有的推草机中,多使用内转子电机作为自走驱动电机,内转子电机成本低、体积小,但内转子电机的转速高,扭矩小,作为推草机的自走驱动电机使用时必须使用减速箱来降低输出转速,增大扭矩,如果不使用减速箱,则推草机的自走速度过快,一方面使得推草机容易因为刹车不及,撞到障碍物,另一方面推草机在自走时,推草机刀片同时在工作,如果自走速度过快,会使得割草效果不理想,出现草坪切割时密时疏的情况,草坪不够美观。因此,本实施例中,将轮毂电机40设计成外转子电机后,由于其转速较低,并且扭矩较大,无需设置减速装置,直接利用轮毂电机40来驱动后轮22转动,即可实现推草机100的行走和行走速度的调节。相较于现有技术,不但省去了减速装置所占用的体积,使得推草机100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同时避免了多级传动带来的能量损失。
34.较佳地,所述轮毂电机40与所述后轮22同轴,所述后轮22安装在所述轮毂电机40的外转子上。所述轮毂电机40的角速度与所述后轮22 的角速度相同,且当所述后轮22的外径为4~15英寸时,所述轮毂电机 40的转速小于等于563r/min。优选的,当所述后轮22的外径为4~15英寸时,所述轮毂电机40的转速为100~200r/min,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毂电机40的转速为120r/min。可以理解的,虽然轮毂电机 40的转速可以设定很高,但是轮毂电机40的转速过高时,操作者会跟不上推草机100的前进速度,经过大量实验表明:在后轮22的外径为 4~15英寸(inch)时,轮毂电机40的转速最大不超过563r/min。
35.综上所述,将轮毂电机40用于推草机100,特别是步进式推草机的驱动轮上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的限定,必须设计一种特殊参数的外转子轮毂电机40用于步进式推草机上。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毂电机40选择转速在100~200r/min范围内,同时轮毂电机40的额定功率在50~120w,使得行走速度满足推草机100的切割要求,而且轮毂电机40的额定功率限定在50~120w,避免其电量消耗过快,影响推草机100的正常工作时长。为了避免轮毂电机40过大或过小影响自走性能,推草机100的驱动轮的直径设定在4~15英寸(inch)。
36.进一步的,所述轮毂电机40为盘式结构,由于后轮22的外径大于通常安装在后轮轮轴上的电机的直径,因此后轮22的厚度可以设计的较薄,进而减少了轮毂电机40在横向方向上的长度,避免后轮22超出切割腔。本技术中,由于轮毂电机40为直传结构,故传动效率特别高。
37.所述轮毂电机40完全收容在所述后轮22内,可以减少体积占用。所述后轮2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轮毂电机40外侧的轮胎221,所述轮胎 221上设置有进气口222,以便利用充气装置对所述轮胎221进行充气,实现缓冲减震的效果。优选的,所述轮胎221为真空轮胎,但不应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轮胎221还可为带有空腔结构的免充气轮胎。
38.所述轮毂电机40包括定子、转子、电机端盖及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用于控制所述轮毂电机40的转速和转动方向。所述后轮22包括分设在所述机体10两侧的第一后轮223和第二后轮224,所述第一后轮223与第二后轮224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机体10左右方向的宽度,以避免两个后轮之间的距离过大对推草机100的切割范围造成影响。
39.较佳的,所述第一后轮223内设置有第一轮毂电机401,所述第二后轮224内设置有第二轮毂电机402,当所述第一轮毂电机401的转速不同于第二轮毂电机402的转速时,所述第一后轮223和第二后轮224 的转速不同,此时即可实现推草机100的转向(向左或向右转弯);而当所述第一轮毂电机401的转动方向不同于第二轮毂电机402的转动方向时,所述第一后轮223和第二后轮224的转动方向不同,此时推草机 100可实现零转向,即原地转向。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仅在第一后轮223或第二后轮224内设置轮毂电机40,只要能够实现两个后轮 22的同步转动即可,此处不作限制。
4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毂电机40的转速至少部分与所述刀片11的转速相关联。当推草机100行走速度变快时,即轮毂电机40 转速高的时候,刀片11的转速同样需要提高,以避免割草不均匀。当推草机100行走速度变慢时,刀片11的转速同样需要降低。也就是说,在推草机100的不同切割模式下,刀片11的转速不同,轮毂电机40的转速也对应不同,以便与切割模式相匹配。
4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草机100上设置有检测装置(未图示),可以检测两个轮毂电机40的转速,当检测装置检测到两个轮毂电机40的转速不相同时,即意味着所述推草机100处于转弯过程中,所述检测装置发出信号到轮毂电机40的控制板,控制板控制所述轮毂电机 40低速运行,避免因转弯时速度过快造成危险。在低速运行模式下,所述轮毂电机40的转速低于100r/min。为了保证转弯不受影响,两个轮毂电机40的转速等比例降低。例如,当推草机100向左侧转弯时,左侧的轮毂电机40的转速为100r/min,右侧的轮毂电机40的转速为150r/min,等比例降低左右两侧的轮毂电机40的转速,均降低50%,此时左侧的轮毂电机40的转速为50r/min,右侧的轮毂电机40的转速为75r/min,不会影响推草机100的转弯进程。当然,降低比例也可以为其他比例,不限于该实施例中的数值。
42.所述机体1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轮毂电机40的固定组件50,所述固定组件50包括固定板51、与所述固定板51组装固定的固定座52 以及位于所述固定板51上的第一固定件53和第二固定件54,所述第一固定件53和固定座52配合将后轮22固定到固定板51上。所述固定板 51上开设有供所述轮毂电机40的输出轴41穿过的穿孔511,所述固定座52上对应开设有供收容所述轮毂电机40的输出轴41的收容孔521,从而输出轴41可在穿过所述穿孔511后限位收容于所述收容孔521内,以此来实现轮毂电机40及后轮22与固定板51的固定连接。结合图3 与图4所示,调高支架61通过螺栓锁紧固定在机体10的机壳上,所述第二固定件54的一端穿过调高支架61并与调高支架61卡扣固定、另一端与固定板51锁紧固定,如此,可利用第二固定件54将固定板51与推草机100的机体10相连,不仅实现了轮毂电机40及后轮22与机体10 之间的相对固定,而且为推草机100的调高提供了基础。
43.所述输出轴41的末端为铣扁结构,所述穿孔511的截面与所述输出轴41末端的截面相匹配,如此才能保证输出轴41可以穿过穿孔511。具体来讲,所述输出轴41整体呈圆柱状设置,从输出轴41正常使用时的角度看,所述输出轴41的一侧为平键结构411(即一侧外壁面为平面)、另一侧开设有缺口412,且平键结构411与缺口412相对设置。平键结构411的
设置,一方面使得所述输出轴41末端的截面呈d型,所述穿孔511的截面也对应呈d型,从而可以保证输出轴41能够顺利的穿过穿孔511,防止输出轴41转动;另一方面,也方便在该平键结构411上开设一开槽410,以便轮毂电机40内部的电源线等从输出轴41的开槽 410中穿出。
44.所述收容孔521呈u形设置,所述缺口412自所述输出轴41的另一侧外壁面向内凹陷形成,所述缺口412的设置,可以在输出轴41收容于收容孔521内时,使得收容孔521的内侧壁与所述缺口412正好卡合固定,对输出轴41进行限位,避免输出轴41从固定座52中拔出。也就是说,利用平键结构411与穿孔511的相互配合,可以防止输出轴41 转动;而利用缺口412与收容孔521的相互配合,可以防止输出轴41 左右滑动。
45.本实施例中,所述收容孔521自所述固定座52的顶部向下凹陷形成,从而可利用固定座52自下而上的对输出轴41的末端进行固定,使输出轴41的末端固定在所述收容孔521内。也就是说,收容孔521的宽度小于输出轴41的直径,要想利用收容孔521对输出轴41进行限位,最佳的方式就是将输出轴41限位在收容孔521内,并使得缺口412正好与收容孔521的内侧壁相对应,此时即可利用缺口412和收容孔521来对输出轴41进行固定和限位,保证了输出轴41的稳定性。
46.所述固定座52上还开设有供螺栓55穿过的第一安装孔522,所述固定板51上对应开设有第二安装孔512,从而可利用螺栓55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522和第二安装孔512,来将所述固定座52与所述固定板51 固定,这样就可以将轮毂电机40固定住,操作简单方便,维修也更加的简单方便。较佳的,所述第一安装孔522位于所述收容孔521的下方;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孔522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此处不作限制。此外,固定座52与固定板51之间的固定方式也可以为其他,如:卡扣固定、粘贴固定等,此处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47.因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中,每个后轮22内都设置有轮毂电机 40,故固定板51和固定座52对应的都设置有两个,以与两个后轮22 内的轮毂电机40对应固定连接,实现两个后轮22内的轮毂电机40的固定。所述固定组件50还包括连接轴514,该连接轴514用于将两个后轮 22进行连接,进一步保证两个后轮22在调高时,能够相对于连接轴514 同步转动。具体的,所述连接轴51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固定板51的底部相连,优选的,所述连接轴514与两个固定板51一体设置;当然,所述连接轴514也可以与两个固定板51锁紧固定或者卡扣固定或者粘贴固定,具体的固定方式不限。
48.对于推草机100而言,需要具有调高功能,即后轮22相对于推草机 100的高度是可以变化的,因此需要对轮毂电机40的电源线与控制线进行设计,既可以保证后轮22的活动不会拉扯电源线,又要保证电源线不能过长,被草坪上的物体钩住。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固定件53和第二固定件54对电源线的走线方式进行了设计。
49.因固定板51和固定座52分别设置有两个,故第一固定件53和第二固定件54也分别设置有两个,以对两个轮毂电机40的电源线进行装配。以下将对第一固定件53和第二固定件54的具体结构以及电源线的具体走线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50.具体地,所述第一固定件53形成在所述固定板51上,用于收容和固定所述输出轴41,所述输出轴41为中空结构,以供轮毂电机40的电源线(和控制线)穿过。所述第二固定件54装配在所述固定板51上,用于装配输出轴41内的电源线。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53
和第二固定件54位于所述固定板51的同一侧,以便在最短的距离内对电源线进行装配。如图12所示,电源线7的装配方式为:电源线7从轮毂电机40中引出至中空的输出轴41,当所述输出轴41收容于所述第一固定件53内时,所述输出轴41内的电源线7自所述第一固定件53穿出后穿过所述第二固定件54,直至进入所述机体10内部固定。
51.结合图6至图9所示,所述第一固定件53为中空结构,输出轴41 收容在第一固定件53内,以保证输出轴41能够稳定的安装在固定板51 上,即第一固定件53起到了辅助固定和限位的作用。所述第一固定件 53的侧壁上开设有穿槽532,该穿槽532用于供输出轴41内的电源线穿出。较佳的,所述第一固定件53与所述固定板51一体设置,所述穿槽 532贯穿所述第一固定件53的侧壁且沿所述第一固定件53的高度向下凹陷形成,以使得所述穿槽532呈u形设置,方便在安装轮毂电机40 时进行走线。
52.所述第二固定件54也为中空结构,所述电源线自所述穿槽532穿出后进入并穿过所述第二固定件54直至到达机体10底部。所述第二固定件54包括同时穿过所述固定板51和所述调高支架61的固定部541及自所述固定部541向外延伸的锁紧部542,所述锁紧部542上开设有锁紧孔543,所述固定板51上对应开设有固定孔513,从而可利用螺栓56 穿过所述锁紧孔543和所述固定孔513,将所述第二固定件54锁紧固定在所述固定板51上。
53.需要说明的是:1、输出轴41相对于固定板51是固定的,无法转动,因此可以避免电源线卷绕。2、输出轴41侧壁上的开槽410在安装后与穿槽532相对应,因此,固定板51并不与电源线直接接触,固定板51 与输出轴41相接触,起到了保护电源线的作用。
54.图12中,所述机体10的底部开设有开孔14,所述电源线7自所述第二固定件54穿出后由所述开孔14进入所述机体10内部,继而与机体 10内部的电源和控制件相连接。由此可见,电源线7的这种走线方式简单方便,使得电源线7不会被刮伤,装配简单,维修方便。
55.如图13所示,为了保证防水性能和便于安装,所述固定组件50还包括套设在所述电源线7外侧的防护管57,所述防护管57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件53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固定件54后进入所述机体 10内部并与所述机体10固定连接。较佳地,所述防护管57为波纹管,但不应以此为限。
56.如图1与图3所示,所述后轮22安装在所述推草机100的调高支架 61上,以便通过调高结构对后轮22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两个刀片11 进行割草动作。较佳地,所述固定板51枢转连接在调高支架61上,而所述调高支架61则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体10的机壳上。当需要调整高度时,直接扳动调节扳手62,带动固定板51转动即可。
57.具体来讲,如图10与图11所示,所述调高结构包括前述固定板51、设置在所述固定板51的一侧并可固定在所述机体10上的档位板63以及前述调节扳手62,所述调节扳手62设置在所述固定板51的另一侧并大致位于所述固定板51的上方,用于与所述档位板63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固定件54是调高结构的旋转中心,该旋转中心至机体10底部的高度是不变的,一方面方便固定板51相对于机体10旋转,另一方面方便电源线从第二固定件54处直接进入机体10内部,不会因为对后轮22的高度进行调节而导致电源线被拉扯或卷绕。
58.所述档位板63上设有多个不同高度的档位槽631,所述档位板63 的下侧呈弧形,不同高度的档位槽631分布在该弧形的不同位置,该弧形的圆心与第二固定件54重合,从而使得各个档位槽631至所述第二固定件54的距离一致。所述调节扳手62可被使用者操作以与不同高度的档位槽631配合,所述调节扳手62的底部设有定位部620,该定位部620 穿过
所述固定板51并从下向上与所述档位槽631配合。本实施例中,档位槽631由开设在所述档位板63底部的定位凹口形成,但不应以此为限。
59.所述调高结构还包括弹性设置在所述调节扳手62与所述固定板51 之间的弹性件64和位于弹性件64与调节扳手62之间的推动滑块65,所述固定板51设有供收容推动滑块65和弹性件64的收容腔515。初始状态下,弹性件64的弹性力使得定位部620保持在相应的档位槽631 中,向下按压调节扳手62后,弹性件64被压缩直至定位部620脱离当前档位槽631,以便进行换挡。也就是说,调节扳手62在固定板51上可操作的移动,以使得定位部620位于或脱出所述档位槽6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64为压缩弹簧,其一端套设在收容腔515底部的凸块510上、另一端弹性抵压在推动滑块65底部的安装槽(未图示)内;当然,不应以此为限。所述推动滑块65被所述调节扳手62的底部抵持,从而使得所述推动滑块65仅能在所述收容腔515的下端移动,以避免所述推动滑块65从所述收容腔515内脱出。
60.所述调节扳手62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固定板51相配合的配合部621、自所述配合部621向上延伸的延伸部622以及自所述延伸部622向上继续延伸的手柄623,所述手柄623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水平方向上弯曲延伸,以形成便于操作者操作的形状。所述延伸部622相比于所述配合部621在水平方向上更加远离所述机体10。所述配合部621 上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一滑槽624,所述调节扳手62通过所述第一滑槽624 与所述固定板51可上下移动地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槽624 设置有两个,该两个第一滑槽624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定位部620设置在该两个第一滑槽624之间。所述固定板51上开设有长条形的第二滑槽516,所述定位部620穿过所述第二滑槽516后与所述档位槽 631相配合,所述定位部620可以在所述第二滑槽516内沿上下方向移动。
61.所述固定板51上还设有凸出部517,所述凸出部517对应设置有两个并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本实施例中每个凸出部517均由凸柱和对凸柱进行锁紧固定的螺母组成,具体地,凸柱穿过对应的第一滑槽624 后,利用螺母将所述凸柱与所述配合部621固定连接;当然,在按压手柄623时,所述凸出部517整体可沿所述第一滑槽624上下移动,同时所述定位部620也可沿所述第二滑槽516上下移动。
62.所述调高结构的具体操作方式为:首先压下调节扳手62,使定位部620快速脱离当前档位槽631,然后前后转动调节扳手62,使固定板51 一起转动,与此同时,两个后轮22同步转动,待选择合适的工作高度后,松开调节扳手62,在压缩弹簧64的恢复力作用下,推动滑块65推动定位部620迅速地与对应的档位槽631固定,此时即实现了后轮22的轮轴与地面之间的高度调节,既省时又省力。
63.本技术中,所述轮毂电机40由推草机100的电源供电,通过对电源线的走线方式进行设计,可避免在调节后轮22的高度时,对电源线造成影响。理由在于:因两个后轮22的固定板51通过连接轴514连接在一起,因此当调整其中一个后轮22的高度时,另一个后轮22也随之转动,实现对割草高度的调节,由于第二固定件54是调节后轮22高度时的旋转中心,因此,电源线从穿槽532至第二固定件54的部分相对于固定板 51是固定的,故调高时不会对电源线造成影响;与此同时,电源线从第二固定件54至开孔14的部分相对于机体10也是固定的,故调高时不会造成电源线被拉扯或卷绕。
6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推草机100一方面通过在后轮22内设置轮毂电机40并将轮毂电机40设置成外转子电机,从而可利用轮毂电机40 带动后轮22转动,实现推草机100
的自走;另一方面,可利用轮毂电机 40来实现推草机100自走速度的调节。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推草机100无需设置减速装置,不但省去了减速装置所占用的体积,使得推草机100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省空间,同时避免了多级传动带来的能量损失。
65.此外,通过将固定组件50设置成包括固定板51和与固定板51组装固定的固定座52,从而可利用轮毂电机40的输出轴41穿过固定板51 上的穿孔511和固定座52上的收容孔521,来实现轮毂电机40与机体 10的固定连接,进而在轮毂电机40发生损坏时,仅需要将后轮22拆卸后更换新的即可,对于轮毂电机40的修理可在随后进行,不影响使用。
66.再者,通过在固定板51上设置第一固定件53和第二固定件54,从而输出轴41内的电源线可自第一固定件53穿出并穿过第二固定件54,直至进入机体10内部,简化了轮毂电机40的走线装配问题,使得轮毂电机40的安装更加简单方便,维修也更加方便。
6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