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更换基质的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08322发布日期:2022-08-03 11:33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便于更换基质的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设施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更换基质的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农业中,选用pvc材质的管道作为栽种各种植物的载体应用比较广泛,不论是水培模式,还是基质栽培模式,pvc管道均可以根据观光种植需要设计出不同样式的栽培模式而成为种植者的首选。但在基质栽培模式上常会因为灌溉不良以及空气流通不畅,造成管道内积水后使得植物的根系缺氧腐烂,从而影响正常的长势,另一方面在基质更换方面,通常是从管道栽种的截面取放基质,对广泛选用的高空管道栽培、多层管道栽培等设施更是极为不便的。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便于更换基质的栽培装置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便于更换基质的栽培装置,通过管道外槽与管道内槽的滑动配合以及在栽培管道的一端采用拆卸的封盖,管道外槽与管道内槽之间有储水腔和储气腔,在整体结构上进行了优化,使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可以解决广泛选用的高空管道栽培、多层管道栽培等多种设施的基质更换不便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很好的解决了常规管道由于灌溉不良造成管道基质内积水,使得植物的根系缺氧腐烂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便于更换基质的栽培装置,其包括管道外槽、管道内槽和封盖,管道内槽设置在管道外槽的内部,所述封盖设置在所述管道外槽的两端;所述管道外槽的顶部均布有栽植口,所述管道外槽的底部设置有回水口与回水管相连接;所述管道内槽为梯形结构且其顶部设置有矩形开口,所述管道内槽的第一端设置有拉手,所述管道内槽的两侧壁上均布有通气孔,所述管道内槽的底板上均布有排水孔;所述管道内槽通过其两侧壁与所述管道外槽的内壁进行固定,且所述管道内槽能从所述管道外槽中滑动拉出;所述封盖包括第一封盖和第二封盖,所述第一封盖与所述管道外槽的第一端能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封盖与所述管道外槽的第二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封盖上设置有给水口与进水管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管道外槽两侧的内壁上均对称设置有两组相互平行的内滑槽;所述管道内槽两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内滑槽位置相对应的外滑片,且位于上部的所述内滑槽和外滑片上均布有多个定位孔,所述管道内槽能通过所述外滑片滑动伸入到所述内滑槽内,且在所述定位孔与所述管道外槽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内滑槽和外滑片上的定位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内滑槽与外滑片在所述定位孔的第一位孔处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其余多个定位孔均通过柔性孔塞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通气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排水孔的直径。
9.优选地,所述管道内槽的两侧壁与所述管道外槽之间设置为储气腔,所述管道内
槽的底板与所述管道外槽之间设置为储液腔。
10.优选地,所述回水管垂直设置在所述管道外槽的下方,且所述回水管通过所述回水口插入到所述储液腔内的高度位于所述储液腔高度的1/3处。
11.优选地,所述管道外槽内还设置有滴灌带,所述滴灌带设置在所述管道内槽的上面;所述进水管垂直设置在所述管道外槽的第二端,所述滴灌带的第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滴灌带的第二端为封闭状态。
12.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和连接阀门,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进水管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连接阀门的第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连接阀门的第二端与所述滴灌带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13.优选地,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门,所述回水管上设置有回水阀门。
14.优选地,所述管道内槽的内部铺设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两边的高度高于所述管道内槽的高度。
15.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更换基质的栽培装置,设置了可以通过内滑槽和外滑片配合的便于拉出的管道内槽,解决了高空管道栽培、多层管道栽培等多种农业设施的基质不易更换的问题。
17.2、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更换基质的栽培装置,在管道内槽上设置通气孔和排水孔,使管道内槽与管道外槽之间形成储气腔和储液腔,便于及时排水、透气,更好的解决了常规管道栽培时,由于灌溉不良造成的管道基质积水,致使植物根系缺氧腐烂的问题。
18.3、本实用新型的便于更换基质的栽培装置,回水管在管道外槽内具有一定高度,能够对储液腔内的液位进行限定,既便于留存部分水保证根系生长的潮湿环境,又有利于多余的营养液及时排出。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于更换基质的栽培装置的主视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道外槽和管道内槽安装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内槽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内槽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便于更换基质的栽培装置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6.图中标记说明:
27.栽培管道1、管道外槽11、内滑槽111、内滑槽的第一位孔112、内滑槽的定位孔113、管道内槽12、外滑片121、外滑片的第一位孔122、外滑片的定位孔123、排气孔124、排水孔125、储气腔13、储液腔14、拉手15、第一封盖16、第二封盖17、栽植口18、进水管21、进水阀门211、回水管22、回水阀门221、连接组件23、连接件231、连接阀门232、滴灌带24、倒刺结构25。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2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便于更换基质的栽培装置,如图1至图7所示,其包括圆柱形结构的管道外槽11、设置在管道外槽11内部的梯形结构的管道内槽12、设置在管道外槽11第一端的第一封盖16和设置在管道外槽11第二端的第二封盖17,管道外槽、管道内槽和封盖组成本装置的栽培管道1。
30.如图6所示,管道外槽11的顶部均布有多个栽植口18,栽植口的形状及大小可根据所要栽植的植物或是管道外槽的长度而定,具体来讲,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在管道外槽略高于其内壁上部的内滑槽的位置处沿轴向进行均匀的、间隔的横向切割从而形成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的栽植口18。
31.管道外槽11的底部设置有回水口,回水口与回水管22相连,回水管22垂直设置在管道外槽11的下方,且回水管22上设置有回水阀门221,用于控制管道外槽11内的液体。回水管22通过回水口插入到储液腔内的高度位于储液腔高度的1/3处,用于限定储液腔内的液位,当液位高出回水管的高度时,管道外槽11内的水自动排出。
32.优选地,管道外槽11两侧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两组内滑槽111,同侧内壁的上部设置一组,下部设置一组,上下两组内滑槽111相互平行设置,两侧内壁上的内滑槽对称设置。其中位于上部的内滑槽111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孔,如图5所示。
33.管道内槽12两侧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两组外滑片121,同侧外壁的上部设置一组,下部设置一组,上下两组外滑片121相互平行设置,两侧外壁上的外滑片对称设置。外滑片121与内滑槽111位置相对应,其中位于上部的外滑片121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定位孔,如图3所示。
34.内滑槽的定位孔113和外滑片的定位孔123的位置一一对应,管道内槽12通过外滑片121滑动伸入到内滑槽111内,且通过定位孔与管道外槽11固定连接。内滑槽的第一位孔112与外滑片的第一位孔122处通过螺栓螺母固定连接,其余多个定位孔之间均通过柔性孔塞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橡胶塞固定。
35.管道内槽12为梯形结构且其顶部是敞口结构,用于盛放基质。管道内槽12的内部铺设有无纺布,基质放在无纺布上,无纺布两边的高度高于管道内槽12两侧壁的高度,更换基质时便于直接提拉无纺布的边缘。
36.如图2-图4所示,管道内槽12第一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拉手15,管道内槽设置有拉手15的一端位于管道外槽的第一端,便于拉出管道内槽更换基质。管道内槽12的两侧壁上均布有孔径较小的通气孔124,使管道内槽12的两侧壁与管道外槽11之间形成储气腔13。管道内槽12的底板上均布有直径大于通气孔的排水孔125,使管道内槽12的底板与管道外槽11之间形成储液腔14。
37.封盖包括第一封盖16和设置有给水口的第二封盖17,管道外槽11的第一端设置有外螺纹,在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式中,管道外槽11的第一端的外壁上胶粘一个设置有外螺纹的圆环,第一封盖16的端部设置有内螺纹,使得管道外槽11的第一端与第一封盖16螺纹连接旋拧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封盖17与管道外槽11的第二端采用胶粘方式固定连
接。
38.管道外槽11内还设置有滴灌带24,滴灌带设置在管道内槽12的上面。进水管21垂直设置在管道外槽11的第二端,且进水管21上设置有进水阀门211。滴灌带24的第一端通过连接组件23与进水管21固定连接,滴灌带24的第二端为封闭状态。
39.如图7所示,连接组件23包括连接件231和连接阀门232,在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中,连接件231采用pvc内丝接头,带螺纹的内丝部分为铜件,连接阀门232为pe外丝承插阀门,带螺纹的外丝部分为铜件。pvc内丝接头的第一端与穿过第二封盖上的给水口的进水管21固定连接,pvc内丝接头的第二端与外丝承插阀门的第一端螺纹连接,设置有倒刺结构25的pe外丝承插阀门的第二端与滴灌带24的第一端固定连接。
40.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41.该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第二封盖17与管道外槽11的第二端胶粘固定,再将管道内槽12的外滑片121插入到管道外槽11相对应的内滑槽111内,此时管道外槽11上部的内滑槽111和管道内槽12上部的外滑片121上的定位孔相重合,其中第一位孔之间选用螺栓螺母进行固定连接,固定时螺栓自下而上穿过第一位孔,螺母位于上部以便操作,其他的定位孔选用橡胶塞进行固定,以此来保证管道外槽与管道内槽的稳固性。
42.在安装时,管道内槽12未设置拉手15的一端,即管道内槽12的第二端位于第二封盖17的一端,管道内槽12设置有拉手15的一端位于第一封盖16的一端,随后将第一封盖16与管道外槽11的第一端旋拧固定,然后根据预设的给水高度在第二封盖17的合适位置打出给水口,再将进水管21从中穿过,通过连接组件23和滴灌带24固定连接。如图5所示,具体连接如下:进水管21和pvc内丝接头的无螺纹端口胶粘固定,pvc内丝接头有螺纹的端口和pe外丝承插阀门有螺纹的端口旋拧连接,然后将滴灌带24直接插到pe外丝承插阀门设有倒刺结构25的端部加以固定,滴灌带24的另一端用堵头塞住设置为封闭状态即可。最后在管道内槽12的内部铺设一层无纺布,无纺布的两边略高于管道内槽12的高度,更换基质时,便于提拉无纺布的边缘。再进行基质填充,将滴灌带24拉直放到基质面上即可。回水管22与管道外槽11底部的回水口连接。单层的栽培管道,回水管22直接排水,对于多层的栽培管道,供排水管路按照常规的方式串联,均可正常实现营养液的循环供应与排放。
43.在实际生产中,进水管连接水泵或者水源,通过水泵提供动力,打开进水阀门211和连接阀门232,关闭回水阀门221,将基质浇透水,然后关闭进水阀门211,打开回水阀门221将多余的水排尽就可以栽种植物了。随后根据灌溉需要调节进水阀门211、连接阀门232和回水阀门221的大小即可。由于重力作用,基质中多余的水绝大部分是通过底部的排水孔流出,从而防止基质内水分过多产生烂根的问题。由于回水管22通过回水口插入到储液腔内的高度位于储液腔高度的1/3处,用于限定储液腔内的液位,当储水腔内的水量低于回水管高度时,水可留存在管道外槽内,在停止浇灌期间依靠水分蒸发又可增加基质的湿润。同时,由于两侧储气腔的存在,大大增加基质内部的空气流通,提高了植物根部的含氧量,从而利于植物生长。
44.当该装置需要更换基质时,先将第一封盖16从管道外槽11的第一端旋拧取下,再将定位孔上的橡胶塞和第一位孔上的螺栓螺母分别取下,再通过拉手将梯形内槽12抽出,直接提拉无纺布的边缘或是将梯形结构的管道内槽12倒放即可实现。
45.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
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