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双侧传整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12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型双侧传整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中的整地机。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552303的《新型多功能整地机》公开了一种整地机,如图1和图2所 示,该机具有整机配置合理、重量轻、传动可靠、作业平稳安全、作业质量好、效率高、故障少 的特点,一次下田可完成灭茬、旋耕、深松、起垄、镇压作业。但由于需要把旋耕刀轴11和灭 茬刀轴8在前后方向上错开一定的距离,使旋耕刀轴齿轮箱17和灭茬刀轴齿轮箱7的重心 在前后方向上也错开一定距离,使得整地机的整体重量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分布都不 对称,致使整地机的重量分配不完全均衡。另外,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用拖拉机 功率不断增大,客观上为农机具提高工作能力提供了动力上的支持。而目前整地机的旋耕 刀轴和灭茬刀轴都较短,单次整地的宽度十分有限,用大马力的拖拉机拖动现有的整地机 有"大马拉小车"之嫌。因此有必要提高现有整地机的工作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型双侧传整地机, 一方面提高整地机的工作能力,另 一方面解决整地机的重量分配不完全均衡的问题。它包括右侧板53、左侧板54、后横梁55 与前横梁56所构成的机架和主传动箱51,主传动箱51固定在右侧板53、左侧板54、后横 梁55和前横梁56所围成的矩形框体结构的中间位置上,它还包括中间立板64、左灭茬刀轴 齿轮箱57、右灭茬刀轴齿轮箱58、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右旋耕刀轴齿轮箱69、左灭茬刀轴 总成60、右灭茬刀轴总成61、左旋耕刀轴总成62、右旋耕刀轴总成63、左侧旋耕动力传动轴 65、右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6、左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7和右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8,主传动箱 51的一号动力输出轴511的两端分别连接左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5的一端和右侧旋耕动力 传动轴66的一端,主传动箱51的二号动力输出轴512的两端分别连接左侧灭茬动力传动 轴67的一端和右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8的一端,左灭茬刀轴齿轮箱57和左旋耕刀轴齿轮箱 59设置在左侧板54的外壁上,右灭茬刀轴齿轮箱58和右旋耕刀轴齿轮箱69设置在右侧板 53的外壁上,中间立板64固定在机架下方的中间位置上且平行于左侧板54和右侧板53, 左灭茬刀轴总成60连接于中间立板64和左侧板54之间且与左灭茬刀轴齿轮箱57的动力 输出轴相连接,右灭茬刀轴总成61连接于中间立板64和右侧板53之间且与右灭茬刀轴齿 轮箱58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左旋耕刀轴总成62连接于中间立板64和左侧板54之间且 与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右旋耕刀轴总成63连接于中间立板64和右 侧板53之间且与右旋耕刀轴齿轮箱69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左灭茬刀轴总成60与右灭茬 刀轴总成61同轴线,左旋耕刀轴总成62与右旋耕刀轴总成63同轴线,左侧旋耕动力传动 轴65的另一端和右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和右 旋耕刀轴齿轮箱69的动力输入轴上,左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7的另一端和右侧灭茬动力传 动轴6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左灭茬刀轴齿轮箱57和右灭茬刀轴齿轮箱58的动力输入轴上。
在本发明中,定义整地机的前进方向为整地机的前方,以整体机前进的方向为目 视方向从而确定整地机的左侧和右侧。工作时,拖拉机输出轴的动力首先传递到主传动箱 51,主传动箱51的两根动力输出轴把动力分配到均匀地设置在机架两侧的四个齿轮箱中, 再由这四个齿轮箱把动力传递到四个刀轴上。由于四个刀轴是左右、前后对称设置的,四个 齿轮箱也是左右、前后对称设置的,主传动箱51位于机架的中间位置,因此整地机在任何 一个方向都不偏重,整地机的重量分配非常均衡,大大提高了整地机工作的稳定性。本发明 把旋耕刀轴和灭茬刀轴都加长了一倍,工作能力和效率自然也加大了一倍,恰好与大马力 的拖拉机相配套,极其适合于120马力至200马力拖拉机的整地作业。本发明的特点是机 架牢固、整体设计合理紧凑、传动动力分散、用于动力传递的工作部件扭矩小,可实现灭茬、 松土等多项整地用途。


图1和图2是已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右侧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 左侧视图,图5是本发明传动关系示意图,图6是具体实施方式
三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具 体实施方式四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一 下面结合图3、图4和图5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 右侧板53、左侧板54、后横梁55与前横梁56所构成的机架、主传动箱51、中间立板64、左灭 茬刀轴齿轮箱57、右灭茬刀轴齿轮箱58、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右旋耕刀轴齿轮箱69、左灭 茬刀轴总成60、右灭茬刀轴总成61、左旋耕刀轴总成62、右旋耕刀轴总成63、左侧旋耕动力 传动轴65、右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6、左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7和右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8组 成,主传动箱51固定在右侧板53、左侧板54、后横梁55和前横梁56所围成的矩形框体结 构的中间位置上,主传动箱51的一号动力输出轴511的两端分别连接左侧旋耕动力传动轴 65的一端和右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6的一端,主传动箱51的二号动力输出轴512的两端分 别连接左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7的一端和右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8的一端,左灭茬刀轴齿轮 箱57和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设置在左侧板54的外壁上,右灭茬刀轴齿轮箱58和右旋耕 刀轴齿轮箱69设置在右侧板53的外壁上,中间立板64固定在机架下方的中间位置上且平 行于左侧板54和右侧板53,左灭茬刀轴总成60连接于中间立板64和左侧板54之间且与 左灭茬刀轴齿轮箱57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右灭茬刀轴总成61连接于中间立板64和右侧 板53之间且与右灭茬刀轴齿轮箱58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左旋耕刀轴总成62连接于中间 立板64和左侧板54之间且与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右旋耕刀轴总成 63连接于中间立板64和右侧板53之间且与右旋耕刀轴齿轮箱69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左 灭茬刀轴总成60与右灭茬刀轴总成61同轴线,左旋耕刀轴总成62与右旋耕刀轴总成63 同轴线,左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5的另一端和右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 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和右旋耕刀轴齿轮箱69的动力输入轴上,左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7的 另一端和右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左灭茬刀轴齿轮箱57和右灭茬刀轴 齿轮箱58的动力输入轴上。
4[0007] 本实施方式通过悬挂架610把整地机的机架连接到拖拉机上,并由拖拉机牵引其 工作。从安装在主传动箱51中的一轴91接受的拖拉机动力通过伞齿轮92传递到齿轮94 和齿轮95,再通过灭茬中间齿轮98和旋耕中间齿轮99把动力传递给四根动力传动轴,四根 动力传动轴再把动力分别输入到每个灭茬刀轴齿轮箱和旋耕刀轴齿轮箱,从而使每个灭茬 刀轴总成和旋耕刀轴总成作功,最终完成了灭茬和旋耕两侧双传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二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的区别是左灭茬刀轴总成60与中间 立板64和左侧板54通过轴承连接,右灭茬刀轴总成61与中间立板64和右侧板53通过轴 承连接,左旋耕刀轴总成62与中间立板64和左侧板54通过轴承连接,右旋耕刀轴总成63 与中间立板64和右侧板53通过轴承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
三下面结合图6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 的区别是所述左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5由中间杆651、左端套652和右端套653组成,中间 杆651设置在左端套652和右端套653之间且三者同轴线, 一号动力输出轴511的左端部 插在右端套653中且为花键连接,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的动力输入轴591插在左端套652 中且为花键连接。如此设置,可以利用中间杆651长度方向的挠曲性,减小一号动力输出轴 511与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的动力输入轴可能存在的不同心误差所带来的影响,通过结构 上的设计适当降低对加工精度的要求。右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6、左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7和 右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8的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左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5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四下面结合图7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 的区别是所述左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5由连接杆655、左端万向联轴节656和右端万向联 轴节657组成,连接杆655固定在左端万向联轴节656和右端万向联轴节657之间, 一号动 力输出轴511的左端部与右端万向联轴节657连接,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的动力输入轴 591与左端万向联轴节656连接。右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6、左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7和右侧 灭茬动力传动轴68的组成和连接方式与左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5相同。
权利要求
重型双侧传整地机,它包括右侧板(53)、左侧板(54)、后横梁(55)与前横梁(56)所构成的机架和主传动箱(51),主传动箱(51)固定在右侧板(53)、左侧板(54)、后横梁(55)和前横梁(56)所围成的矩形框体结构的中间位置上,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中间立板(64)、左灭茬刀轴齿轮箱(57)、右灭茬刀轴齿轮箱(58)、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右旋耕刀轴齿轮箱(69)、左灭茬刀轴总成(60)、右灭茬刀轴总成(61)、左旋耕刀轴总成(62)、右旋耕刀轴总成(63)、左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5)、右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6)、左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7)和右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8),主传动箱(51)的一号动力输出轴(511)的两端分别连接左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5)的一端和右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6)的一端,主传动箱(51)的二号动力输出轴(512)的两端分别连接左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7)的一端和右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8)的一端,左灭茬刀轴齿轮箱(57)和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设置在左侧板(54)的外壁上,右灭茬刀轴齿轮箱(58)和右旋耕刀轴齿轮箱(69)设置在右侧板(53)的外壁上,中间立板(64)固定在机架下方的中间位置上且平行于左侧板(54)和右侧板(53),左灭茬刀轴总成(60)连接于中间立板(64)和左侧板(54)之间且与左灭茬刀轴齿轮箱(57)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右灭茬刀轴总成(61)连接于中间立板(64)和右侧板(53)之间且与右灭茬刀轴齿轮箱(58)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左旋耕刀轴总成(62)连接于中间立板(64)和左侧板(54)之间且与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右旋耕刀轴总成(63)连接于中间立板(64)和右侧板(53)之间且与右旋耕刀轴齿轮箱(69)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左灭茬刀轴总成(60)与右灭茬刀轴总成(61)同轴线,左旋耕刀轴总成(62)与右旋耕刀轴总成(63)同轴线,左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5)的另一端和右侧旋耕动力传动轴(66)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和右旋耕刀轴齿轮箱(69)的动力输入轴上,左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7)的另一端和右侧灭茬动力传动轴(68)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在左灭茬刀轴齿轮箱(57)和右灭茬刀轴齿轮箱(58)的动力输入轴上。
2. 根据权利要求
l所述的重型双侧传整地机,其特征在于左灭茬刀轴总成(60)与中间 立板(64)和左侧板(54)通过轴承连接,右灭茬刀轴总成(61)与中间立板(64)和右侧板 (53)通过轴承连接,左旋耕刀轴总成(62)与中间立板(64)和左侧板(54)通过轴承连接, 右旋耕刀轴总成(63)与中间立板(64)和右侧板(53)通过轴承连接。
3.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重型双侧传整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旋耕动力传动轴 (65)由中间杆(651)、左端套(652)和右端套(653)组成,中间杆(651)固定在左端套(652) 和右端套(653)之间且三者同轴线,一号动力输出轴(511)的左端部插在右端套(653)中 且为花键连接,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的动力输入轴(591)插在左端套(652)中且为花键 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重型双侧传整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旋耕动力传动轴 (65)由连接杆(655)、左端万向联轴节(656)和右端万向联轴节(657)组成,连接杆(655) 设置在左端万向联轴节(656)和右端万向联轴节(657)之间,一号动力输出轴(511)的左 端部与右端万向联轴节(657)连接,左旋耕刀轴齿轮箱(59)的动力输入轴(591)与左端万 向联轴节(656)连接。
专利摘要
重型双侧传整地机,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中的整地机。它提高了整地机的工作能力,解决了整地机的重量分配不完全均衡的问题。它包括机架和主传动箱,还包括左、右灭茬刀轴齿轮箱;左、右旋耕刀轴齿轮箱;左、右灭茬刀轴总成;左、右旋耕刀轴总成。左灭茬刀轴齿轮箱和左旋耕刀轴齿轮箱设置在左侧板的外壁上,右灭茬刀轴齿轮箱和右旋耕刀轴齿轮箱设置在右侧板的外壁上,左、右灭茬刀轴总成同轴线,左、右旋耕刀轴总成同轴线。由于四个齿轮箱是左右、前后对称设置的,因此整地机在任何一个方向都不偏重,整地机的重量分配非常均衡,大大提高了整地机工作的稳定性。本发明把旋耕刀轴和灭茬刀轴都加长了一倍,工作能力和效率自然也加大了一倍。
文档编号A01B49/04GKCN101361418 B发布类型授权 专利申请号CN 200810137248
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28日
发明者王振江 申请人:王振江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专利引用 (2), 非专利引用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