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谷子等的病害兼增产的方法

文档序号:308306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治谷子等的病害兼增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谷子、稻子、高梁等谷壳类作物的病害的方法,并在防病的基础上兼增产。
谷子白发病、谷瘟病、谷锈病、谷子黑穗病等是世界范围的危害谷子生产的严重病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至今没有极为有效的防治方法;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高梁黑穗病等也是世界范围的分别危害稻子和高梁生产的严重病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十分可观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防治由于细菌、真菌(含半知菌)侵染产生的谷子、稻子、高梁等谷壳类作物的病害的方法,大大减轻这些病害的危害程度,以期最终根治这些病害。并在防病的基础上兼增产。
本发明是一种以物理方法为主的防治方法。具体方法是用一定剂量的高频电磁波分别处理谷种、稻种、高梁种(必要时每5公斤种子辅以20~120克多菌灵或退菌特或甲基托布津等拌种),处理后及时(不迟于12天)进行播种,即可分别取得防治谷子白发病、谷瘟病、谷锈病、谷子黑穗病、水稻白叶枯病、水稻纹枯病、稻瘟病、高梁黑穗病等病害的较显著或较明显的效果,并在防病的基础上使谷子、稻子、高梁等增产。本发明方法简单。一定的频率、一定的场强、一定的处理时间三者之间的适当组合谓之一定剂量。当处理时使用的频率和被处理的谷子、稻子、高粱等的种子的重量确定之后,所用装置振荡回路的电场强度(用输出回路的电流代表之,以安计)即为定值。为求得最好的处理效果,可将电流强度(代表电场强度,下同)向上正调之(以俟调定之后即不需要再调)。以所用装置为电感三点式振荡器为例,在下述的频率范围内,当单机每次处理的谷种、稻种、高粱种的重量分别为10公斤和10公斤以下时,电流强度向上正调的范围为0.25~22.5安。防治谷子、稻子、高梁等不同的谷壳作物病害所用高频电磁波的剂量虽不完全一样,但是使用的频率、电流强度和处理时间的范围是相同的,即高频电磁波的频率范围2~60MHZ向上正调的电流强度范围0.25~22.5安处理时间的范围25秒~18分20秒经本发明处理的谷种、稻种、高梁种与未经处理的谷种、稻种、高粱种进行播种后,其防治和抵御病害的能力明显不同,产量也不相同,前者大大优于后者。
利用本发明处理谷子、稻子、高粱等谷壳类作物的种子,其特点是1、防治谷子、稻子、高粱等谷壳类作物的病害的效果较明显或较显著;
2、增产效果较显著或较明显;
3、省工、省力、省事、省钱,实施简单;
5、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较大的社会意义。
下面以几年来用本发明处理谷种、稻种、高粱种等谷壳类作物的种子进行播种后的具体实例来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和已达到的效果(见表一)
权利要求
1.一种用高频电磁防治谷子、稻子、高梁等谷壳类作物病害兼增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2~60MHZ的高频电磁波处理谷种、稻种、高梁种等25秒~18分20秒(必要时每5公斤种子辅以20~120克多菌灵或退菌特或甲基托布津等拌种),当单机每次处理的谷子、稻子、高梁等谷壳类作物的种子的重量为10公斤和10公斤以下时,电流强度向上正调的范围为0.25~22.5安。
全文摘要
“防治谷子等的病害兼增产的方法”是一种以物理方法为主的防治方法。其实质是用2~60MHz的高频电磁波处理谷种、稻种、高粱种等谷壳类作物种子25秒~18分20秒(必要时每5公斤种子辅以20~120克多菌灵或退菌特或甲基托布津等拌种),单机每次处理种子的重量为10公斤和10公斤以下时,电流强度向上正调的范围为0.25~22.5安,从而达到防治谷子、稻子、高粱等谷壳类作物的病害兼增产的目的。本发明效果明显,实施简单。
文档编号A01C1/00GK1086656SQ9311130
公开日1994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7日
发明者高汝云, 房瑞忠, 沙英 申请人:高汝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