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705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械,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当水稻插秧机的秧夹进入秧箱取秧时,因秧夹难以充分插入秧苗根部取秧,往往发生秧苗滑脱,影响机插质量。
为解决这一问题,通常的做法是改进秧夹的进箱换向机构,调整秧夹进箱角度。如中国发明专利89109504.7提出用“斜度为45度”的“变向三角槽”。这样,秧苗滑脱率虽有所下降,但因秧夹在“变向三角槽”作用下,尽管其“斜角为45度”,秧夹进箱取秧时,仍须以秧夹升降横梁为轴心作近弧曲线运动,所以秧夹还是难以充分插入秧根,秧苗滑脱现象仍然时有发生。另外,“变向三角槽”仅起秧夹进出秧箱时的变向作用,功能单一,至使整机构造比较复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水稻插秧机,它能有效地防止秧夹取秧时秧苗滑脱,整机构造更加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秧箱座的近秧夹端装上斜槽式平面凸轮,在平面凸轮顶部开一与秧箱座移动导轨平行的平行槽与平面凸轮的斜槽相通。当秧箱座带着秧箱向秧夹移动时,平面凸轮推动秧夹升降横梁上升;当秧夹升降横梁升入平面凸轮顶部的平行槽时,脱离平面凸轮推力,秧夹停止上升,而秧箱则在向秧夹的继续靠拢中实现秧夹从秧根上方平行进入秧箱。
在秧夹的下沿至少开两个锯齿形秧齿,将秧夹置于秧夹升降横梁的滑轨上,滑轨与秧夹间装一活动插销。当秧夹进入秧箱后碰开活动插销,秧夹顺着滑轨下落20-40毫米,使秧夹的齿垂直插入秧苗根部取秧。当秧箱座反向移动时,在平面凸轮反向推力作用下,秧夹升降横梁带着秧夹离开秧箱下降完成下插动作。
因本实用新型的秧夹下沿有秧齿,能在秧根上方平行进入秧箱后再垂直下落20-40毫米,秧齿能充分插入秧苗根部取秧,所以能有效地防止秧苗滑脱;又因本实用新型只需在秧箱座上装上平面凸轮,便可在秧箱作前后往复移动的同时实现秧夹的升降取插,构造十分简单。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
给出。
附图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改进的水稻插秧机侧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体装置的细节及工作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秧箱(1)下面有可在秧箱移动导轨(2)上前后往复移动的秧箱座(3),在秧箱近秧夹端有斜槽式平面凸轮(4),平面凸轮的顶部有一条与秧箱移动导轨平行的平行槽(5);在平面凸轮的槽间,有秧夹升降横梁(6),横梁上有秧夹滑轨(7)和下沿开有秧齿(8)的秧夹(9),秧夹与秧夹滑轨间有活动插销(10)。
当将操纵杆(11)沿箭头(12)所示方向拉动时,秧箱(1)随着秧箱座(3)沿秧箱移动导轨(2)向秧夹(9)移动;秧箱座(3)上的斜槽式平面凸轮(4)向上推动秧夹升降横梁(6),秧夹(9)上升;当秧夹升降横梁(6)沿着平面凸轮(4)的斜槽上升进入平行槽(5)时,脱离平面凸轮的推力,秧夹(9)停止上升;秧箱(1)在向秧夹(9)的继续靠拢中,秧夹(9)下沿的秧齿(8)从秧根上方平行进入秧箱(1)后,碰开活动插销(10),秧夹(9)沿着秧夹滑轨(7)下落20-40毫米,秧齿(8)垂直插入秧苗根部取秧。
当反向推动操纵杆(11)时,秧箱(1)和秧箱座(3)作反向移动;在平面凸轮(4)的反向推力作用下,秧夹升降横梁(6)带着秧夹(9)下降完成下插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水稻插秧机,该机有一个可以在秧箱移动导轨(2)上前后往复移动的秧箱(1)和秧箱座(3),其特征在于秧箱座(3)上有平面凸轮(4),在平面凸轮的槽间有秧夹升降横梁(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平面凸轮(4)上有一条与秧箱移动导轨(2)平行的平行槽(5)。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秧夹升降横梁(6)上有秧夹滑轨(7),秧夹滑轨(7)上有秧夹(9)。
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秧夹滑轨(7)与秧夹(9)间有活动插销(10)。
5.根据权利要求1、2、3、4所述的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秧夹(9)在秧夹滑轨(7)上的滑动距离为20-4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2、3、4、5所述的水稻插秧机,其特征在于秧夹(9)的下沿至少有两个锯齿形秧齿(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改进的水稻插秧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它通过移动秧箱座上的平面凸轮推动秧夹升降取插,构造十分简单;秧夹下沿有秧齿,能从秧根上方平行进入后再垂直插入秧苗根部取秧,栽插质量好。该机既可用于水稻小苗带土移栽,又可用于水稻常规大苗栽插。
文档编号A01C11/02GK2196855SQ94210590

公开日1995年5月17日 申请日期199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4月28日
发明者柯月明 申请人:柯月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