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的大棚温室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378393阅读:19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姜的大棚温室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蔬莱大棚温室种植方法(技术),特别是一种采用温室种植生姜的方法。该方法尤其适合在寒冷季节用于生姜种植以收获反时令的仔姜。
目前,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均普遍采用大棚温室在冬季及低温时节生产反时令蔬菜,以调节市场需求、改善城乡人民生活,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传统的温室及其种植方法,均是以提高温室内空气及土壤的温度,使其室内的小气候满足蔬菜生长所需温度和阳光为目的,其中如普通酿热物温室、太阳能温室等,此类温室虽然具有种植成本低,但温度波动大,且生长过程中室内温度和湿度的调节只有靠敞棚、通风来被动调节;而对土壤温度,湿度更缺乏有效的调控手段;而传统的烟道火坑温室和电热温室虽然可通过供热、供电人为调节温度,但前者建造难度大,工程量大,费工费时,温度不均匀,后者却存在升温慢且使用成本及能耗太高,过不了成本关;而且两者均不能对土壤中的湿度进行有效控制。因此,上述温室虽然对诸如蕃茄、辣椒、黄瓜、茄子、苦瓜等果蔬类及叶茎类蔬菜的种植效果均较好,但由于此类温室及其种植技术对湿度,尤其对土壤内湿度的控制和调节功能差,亦即对较深层土壤内的小环境调控功能差,因而不适合用于生姜的种植。生姜是食用其块根的作物,其肉质根深深地扎于土壤中,在生长过程中既怕低温,亦怕高温、高湿,尤其是生长的中后期,一但根部环境出现高温、高湿或土壤板结缺氧,即会发生软腐病,亦称姜瘟病。这种恶性病害一但发生便难于控制。这也是生姜在寒冷季节难以采用传统温室技术种植的原因所在。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生姜生长所需的环境,尤其是土壤下层的环境条件,采用一种既可根据生姜不同的生长期调节温度特别是土壤的温度,同时又可有效控制土壤的湿度和透气性等的种植,栽培方法,以确保生姜在温室中正常生长,避免恶性病害的发生,以改变生姜靠天种植的传统方法,从而科学、可靠地实现生姜的大棚温室种植,且成本低,效益高并能大面积推广等目的。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首先设计一个既可调节温度,又可有效控制湿度的温室,即在温室床体下设一滤水层,该滤水层在一定程度上又可提高土壤的透气性;在滤水层上再铺设供热水管作为供热层,以维持床体及整个温室的温度,热水最好由供热锅炉提供(有条件的也可利用工业余热水)并通过水泵循环回收再利用,以节约能源,供热层上再覆盖一定厚度的泥土作为散热层,以保证该层以上至床面区域内的温度均匀分布,避免局部温度过高;该层以上作为生姜种植及覆盖层;在床体四周再设置一保温层,以减少热能损失;温床建好后,按常规搭好棚架,盖上簿膜将供热系统接通,即建成了既可调节温度,又可有效控制湿度,可用于生姜种植的温室;然后将选择好的姜种经消毒灭菌处理后,立植于散热层以上,上部盖营养土,栽种完后根据不同的生长期调节温度,浇水等管理直至收获,从而实现本发明目的。因此,本发明的生姜大棚温室种植方法,包括A、建温室a、在温床床面以下0.5m左右深处设置一滤水层,其上盖不低于5cm的土后再等距离铺设供热循环水管作为供热层;然后在水管上盖一般不低于10cm的土作为散热层;散热层以上分别为生姜种植和覆盖层;在床体四周自滤水层以上至床面还设置一保温层;b、在床体上搭棚架,盖簿膜,从而建成温室主体;c、将锅炉、循环水储箱及循环水泵设置于温室主体外的锅炉房内,并将温室供热循环水管的进水口与锅炉热水出口接通,而将其出水口接于循环水储箱内,循环水泵的进,出水头则分别与循环水储箱及锅炉进水腔连接,而形成供热系统;B、栽种选择芽眼大的优质姜种,切块后经浸泡灭菌、凉干,然后芽眼向上立植于床体散热层上部,姜种上部覆盖营养土,覆盖层厚一般以20cm左右为宜;C、供热植种完后,启动锅炉供热;当床温升至要求值后,改为保温供热,保温供热的输入水温一般为60 °~80℃;而在此后的生长过程中则根据出芽期、控芽期及生长前、后期等不同生长期的日间所需温度,控制其供热量;而夜间则停止供热,以确保昼夜温差亦满足其生长要求;D、日常管理a、地温调节控制出芽期,即植种后至一般每个姜种发2~3个芽为止,床体种植层内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5 °~28℃范围内为好;此后的控芽期则将温度降至20 °~22℃;当仔姜进入生长前期又将温度升至25°~28℃,以促进仔姜生长,至进入生长后期止,然后再将温度降至22℃左右直至收获;b、在整生长期根据土的干湿情况,一般浇灌2~4次水。
上述所述滤水层以采用稻、麦稿秆类铺设为好,厚度以2~5cm为宜。而所述等距离铺设供热循环水管作为散热层,其水管与水管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5~25cm;整个散热层设置两套循环水管,每个水管的进水端分别设于床体的外侧,而出水端则均设于床体中部,使其热水均从外侧向内循环,以利保持床体温度的均匀性。生姜在上述温室中生长;所述植种后至出芽期约1周左右;出芽后的控芽期约2周左右以使生姜芽积蓄足够的养料;而仔姜的生长前,后期一般分别为3周和2周,亦即整个生长期约为8周左右即可收获。为了满足锅炉自流供水的压力,确保其供热量,锅炉出水口距温室床面的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m;而循环水储箱的高度一般不超过锅炉出水口与床面距离的1/2;且循环水管以采用塑料水管为好。对于温室床温的监视和控制,既可采用常规温度计插于种植层,通过人工观察和调节热水供水阀来控制;亦可采用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自动调节和控制床体的温度。
本发明由于在温室的床体下增设了滤水层,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温室土壤的湿度;采用锅炉循环供热,既便于控制和调节床温,又具有升温较电热温床快(采用后者若8m2床面布2瓦电热线;温度由10℃上升到25℃需12小时即温度上升仅1.25℃/小时),而供热成本又远低于电热温室。因此,本发明具有既可有效控制温室土壤的湿度而又可根据生姜不同生长期有效调节其温度,确保生姜在温室中正常生长,避免恶性病害的发生,摆脱了生姜靠天种植的传统方法,实现了生姜大棚温室种植,商品价值及投入产出比高并可大面积推广等目的。
实施例本实施例每个温床床面为16×4mm(长×宽)。
建温室及植种在床体下0.5m深处铺设3cm厚(压紧厚度)的稻草作为滤水层,床体四周采用1.5cm厚聚乙烯泡膜板作为保温层,直至床面,滤水层上盖土6cm然后铺管径为3/4吋的塑水管两组作为供热层,每组均从床体长度方向外侧向床体中部蛇形铺设,管与管之间中心距离18cm即每组循环水管设5排,两外侧进水口通过阀门与锅炉热水出口接通,而中部出水口则接于循环水(回收)储箱。在供热层上覆盖10cm土作为散热层。此时作为首次建床即可进行植种;即选用芽眼大的优质姜种,切芽后采用加入多菌灵的消毒液浸泡10分钟,灭菌处理,凉干后芽眼向上直立,姜种靠姜种植于散热层上;然后将营养土覆盖于姜种上至床面,其覆盖层厚度一般不应低于20cm,该覆盖层也是此后的仔姜生长层,因此该层应配成营养土覆盖。本实施例采用猪、鸡粪等有机肥与原土壤混合配制而成。然后、搭棚架,盖簿膜即可进入供热、管理工作。
本实施例锅炉采用供热量为0.25吨/小时沸水的生活锅炉,该锅炉每台可满足上述面积的温室4~5个的供热量;本实施例锅炉设于床面以上1.5m高处,采用自压送热水;循环水(回收)储水箱则设于略高于床面的位置,储水箱通过流量为0.6m3/小时,扬程为6m的循环水泵将回收的热水再送入锅炉内,以形成循环供热并利用余热。在连续供热的情况下,该供热方式可使地温上升速度达3℃/小时。
日常管理,以室外日平均气温0~5℃地区,采用人工监视并控制供热为例在温床内四周均匀设6支,中部设4支温度计共10个温度监测点,温度计下端插入种植层内,对姜种周围的温度直接进行监测。首次供热采用高温连续升温供热,直到将地温提高到28℃,再以60 °~80℃热水保温供热;此后,改为每天上午8时开始供热,下午17时左右停止供热,以确保昼夜地温温差不低于4℃。而在发芽期内(约在下种后的一周左右)日间地温控制在25 °~28℃以促进其发芽,到每个姜种出芽2~3个芽止;再将日间地温控制在20 °~22℃范围内既控制出芽数,又避免仔姜陡长而失去商品价值,时间约2周左右;此后进入生长前期(约3周左右),又将日间温度控制在25 °~28℃以促进仔姜生长;至进入生长后期又将日间地温控制在22℃左右直至收获(约2周左右)。本实施例从下种到收获共约8周左右。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本实施例因覆盖层采用猪、鸡粪与田土拌合成的营养土,肥效长,故中期不用再施肥,仅根据土壤的干湿情况浇2~4次水。而地温的控制切忌超过30℃,生长期中日间若遇日照强的天气,棚内空气超过32℃时,应敞棚通风,以防止姜瘟病的发生。采用本发明温室供热成本不到电热丝供热的1/2。
权利要求
1.一种生姜的大棚温室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种植方法包括A、建温室a、在温床床面以下0.5m左右深处设置一滤水层,其上盖不低于5cm的土后,再等距离铺设供热循环水管作为供热层;然后在水管上盖一般不低于10cm的土作为散热层,散热层以上分别为生姜种植和覆盖层;在床体四周自滤水层以上至床面还设有一保温层;b、在床体上搭棚架、盖簿膜,从而建成温室主体;c、将锅炉、循环水储箱及循环水泵设置于温室主体外的锅炉房内,并将温室供热循环水管的进水口与锅炉热水出口接通,而将其出水口接于循环水储箱内;循环水泵的进、出水头则分别与循环水储箱及锅炉进水腔连接,而形成供热系统;B、栽种选择芽眼大的优质姜种,切块后经浸泡灭菌、凉干,然后芽眼向上立植于床体散热层上部,姜种上部覆盖营养土,覆盖层厚一般以20cm左右为宜;C、供热植种完后,启动锅炉供热;当床温升至要求值后,改为保温供热;保温供热的输入水温一般为60 °~80℃;而在此后的生长过程中则根据出芽期、控芽期及生长前、后期等不同生长期的日间所需温度,控制其供热量;而夜间则停止供热;D、管理a、地温调节控制;出芽期,即植种后至一般每个姜种发2~3个芽为止,床体种植层内日间温度一般控制在25 °~28℃范围内为好;此后的控芽期则将温度降至20 °~22℃;当仔姜进入生长前期又将温度升至25 °~28℃,以促进仔姜生长,至进入生长后期止;然后再将日间温度降至22℃左右直至收获;b、在整个生长期根据床土的干湿情况,一般浇灌2~4次水。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生姜的大棚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层以采用稻、麦草稿秆类铺设为好,厚度以2~5cm为宜。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生姜的大棚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等距离铺设供热循环水管作为散热层,其水管与水管之间的距离一般为15~25cm;整个散热层设置两套循环水管,每套水管的进水端分别设于床体的外侧,而出水端则均设于床体中部,使其热水均从外侧向内循环。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生姜的大棚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长过程中的出芽期、控芽期及生长前、后期等不同生长期分别为1周、2周、3周和2周左右。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生姜的大棚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锅炉及循环水储水储箱的设置,以锅炉出水口距温室床面的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m;而循环水储箱的高度一般不超过锅炉出水口与床面距离的1/2;且循环水管以采用塑料水管为好。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生姜的大棚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温室床温的监视和控制,既可采用常规温度计插于种植层,通过人工观察和调节热水供水阀来控制;亦可采用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自动监测和控制床体的温度。
全文摘要
该发明属于一种生姜的大棚温室种植方法。该方法根据生姜生长忌高温、高湿及易发生恶性病害的特点。在温床下设置滤水层并采用锅炉循环热水供热,从而既可有效控制土壤湿度,又可根据生姜不同生长期的生理要求调节、控制土壤温度,避免恶性病害的发生,确保生姜在温室中正常生长,并具有温度调节方便,升温快、供热成本低,投入产出比高并可大面积推广应用等特点。克服了传统温室种植技术不能用于生姜种植等弊病。
文档编号A01G1/00GK1230336SQ9811202
公开日1999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1998年5月19日
发明者刘德生, 刘靖云, 刘松涛 申请人:刘德生, 刘靖云, 刘松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