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种穴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09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点种穴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播种工具,特别是一种点种用的穴播器。
小麦收割前,为了复种的需要,在麦垄间进行玉米播种,但由于小麦行距窄,特别是密植或长势好的小麦,实施机播比较困难。目前,常用的穴播器是一个空心杆,杆的下端有一铲,操作者将铲插入麦行间的土内,把杆向前推,此时杆的下端即对照铲下的土坑,同时手从袋中取出玉米种丢入杆孔内,种籽即落入土坑中,拔出铲后铲背上的土将土坑填住,完成点种任务。这种点种工具由于需要从袋子中取种籽向孔内投放,效率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完成铲子插入土地和向前推杆的同时,种籽即可从杆内落入土坑的点种穴播器。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点种穴播器,它包括有铲和点种杆,其特征在于空心的点种杆上端有一落种盘,落种盘的端面沿圆周均布有孔,落种盘的下面有一圆筒与点种杆转动配合,点种杆上端面有一与落种盘孔相对且较大的孔,落种盘上方有盛种筒,圆筒底的一半开成孔,另一半下表面上开有凹槽,槽内有弹性件,圆筒内有径向肋,点种杆上端面的中心有轴置于落种盘中心孔和盛种筒径向肋的中心孔内。
本实用新型穴播器,由于设置了盛种筒和落种盘机构,在完成铲子插入土内和向前推杆使铲面下形成土坑的同时,只需将落种盘转动一个角度,种籽即可落入土坑中。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点种效率高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点种穴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盖 2.盛种盘径向肋 3.小轴 4.盛种筒 5.落种盘 6.点种杆 7.脚踏棍 8.铲 9.轴向突块 10.落种盘突块现结合以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描述。点种杆6为一空心长杆,下端安有铲8,在点种杆6的下方与铲面平行的一侧设有一脚踏棍7,点种杆6的上端盖开有一孔与落种盘5的孔相对应,并且大于落种盘孔,在与孔相对的点种杆6外表面上设一轴向突块9,落种盘5上沿圆周均布有四个孔,孔的深度和孔径大小按孔的容积能容纳所需点种的种籽数确定,落种盘的下方为一筒,套在点种杆6的上端部,其配合为转动配合,筒的外表面上设有四条轴向突块10,分别与落种盘的四个孔相对应,盛种筒4的底部一半开成孔,另一半下表面上开有凹槽,槽内固定有橡皮条,在盛种筒4内设二个径向肋2,径向肋2中心开有孔,盛种筒4口上有盖1。在装配时应注意的是,先将落种盘5套在点种杆6的上部,使落种盘的一个孔与点种杆6端面上的孔相对,此时落种盘外部的突块10与点种杆6外部的突块9对齐,再将盛种筒4穿于小轴3上置于落种盘的上面,应将盛种筒4底部镶有橡胶条的半圆部分与点种杆6的突块9相对。在点种作业时,先将玉米子装入盛种筒,盖上盖1,即可进行点种,将铲8插入土地后,手持点种杆6向前推,使铲8下面形成坑,此时一手转动落种盘,使其绕点种杆转90度,即当落种盘外表面上的突块与点种杆上的突块相对时,玉米种即落入坑内,拔出铲8,铲面上的土将土坑掩埋,完成点种的任务。
权利要求1.点种穴播器,它包括有铲和点种杆,其特征在于空心的点种杆上端有一落种盘,落种盘的端面沿圆周均布有孔,落种盘的下面有一圆筒与点种杆转动配合,点种杆上端面有一与落种盘孔相对且较大的孔,落种盘上方有盛种筒,圆筒底的一半开成孔,另一半下表面上开有凹槽,槽内有弹性件,圆筒内有径向肋,点种杆上端面的中心有轴置于落种盘中心孔和盛种筒径向肋的中心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种穴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种筒上有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种穴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种杆的下部有个脚踏棍。
专利摘要点种穴播器,它包括有铲和点种杆,其特征在于:空心的点种杆上端有一落种盘,落种盘的端面沿圆周均布有孔,落种盘的下面有一圆筒与点种杆转动配合,点种杆上端面有一与落种盘孔相对且较大的孔,落种盘上方有盛种筒,圆筒底的一半开成孔,另一半下表面上开有凹槽,槽内有弹性件,圆筒内有径向肋,点种杆上端面的中心有轴置于落种盘中心孔和盛种筒径向肋的中心孔内。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点种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C7/02GK2401007SQ992570
公开日2000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9日
发明者刘保平 申请人:刘保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