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

文档序号:8325274阅读:501来源:国知局
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白甲鱼属于广温性鱼类,适应温度范围为0 - 36°C,最适摄食长生温度15 - 28°C,水温在KTC以上时开始摄食,水温30 - 30. 5°C食欲减弱,水温超过34°C时基本上停 食。在溶氧为3. 5mg/L时仍能正常生活,最佳摄食生长溶氧量为4. 0mg/L以上,当水体中溶 氧低于1. 0-1. 5mg/L时开始浮头,0. 9 mg/L死亡。正常摄食生长的pH值范围为6. 8-8. 5, 有机物耗氧量小于8. 5mg/L,总氮不超过0. 48mg/L,亚硝酸盐在0. 018mg/L以下。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提 供一种育苗成活率较高的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其不同之处在于,首先 选择性成熟的白甲鱼雄鱼与雌鱼配组,采用人工催产人工、自然受精时,雌、雄亲鱼比例为 I: 1;白甲鱼的产卵季节为四月中旬至五月底,产卵水温范围为18°c~26°C,适宜水温为 20°C~24°C,使用催产药物进行催产,然后进行自然受精或人工受精;受精卵孵化至鱼苗 出膜,然后将符合白甲鱼生物学经济性状要求的亲鱼繁殖获得的鱼苗放入培育池暂养,培 育成全长为I. 5cm~2. 0cm的鱼苗,再转入池塘进行苗种培育直至鱼种出池。
[0005] 以上方案中,所述雄鱼的选择:繁殖季节吻上颌有粗糙追腥糙手,腹部侧偏轻压有 精液流出体外,生殖突末端微红色;雌鱼的选择:繁殖季节腹部膨大、松软、卵巢轮廓明显, 生殖孔松弛,卵巢下坠后有流动状,肛门红肿,挖卵检查,卵粒饱满,大小整齐,有光泽,呈深 黄色;用透明液检查大部份核偏位。
[0006] 以上方案中,所述催产药物包括鲤鱼脑垂体(PG)、多巴胺拮抗物地欧酮(D0M)、鱼 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 - A)、无鳞鱼激素及鱼用 高效催产合剂,催产药物注射方式采用胸鳍基部或背部肌肉注射,雌鱼催产药物总剂量分 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剂量为总剂量的1/8~1/10,间隔IOh~16h后进行第二次注射, 注射剂量为全部余量;雄鱼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一次性注射,其药物剂量为雌鱼总剂量的 1/3 ~1/2。
[0007] 以上方案中,自然受精的具体方法如下:产卵池清洗干净,在池底部设置一个棕片 产卵巢,用砾石压固,加水至〇. 6m~0. 8m深,亲鱼第二次注射催产剂后按I: 1配组,放入 产卵池,用微流水暂养,待亲鱼产完卵后捞出鱼巢,悬挂在孵化桶中流水孵化;悬挂在孵化 桶中流水孵化的孵化密度为每个孵化桶水体2. 5X104粒;孵化环境应该满足以下条件:水 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其中水体的溶氧量应在6mg/L以上,pH值为6. 8~8. 2,保持 水质清新,孵化用水用规格为24孔/cm锦纶或涤纶网布过滤,严防敌害生物进入;孵化水温 范围为20°C~26°C,适宜水温为22°C~24°C。
[0008] 以上方案中,自然受精后按SC/T1013的规定脱粘,脱粘后的受精卵放入鮮化桶 内流水孵化直至受精卵孵化至鱼苗出膜,脱粘卵在孵化桶中的孵化密度为30X104粒;受 精卵孵化至鱼苗出膜的所需时间如下: 水温与鱼苗出膜时间关系
【主权项】
1. 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选择性成熟的白甲鱼雄鱼与雌鱼配组,采用 人工催产人工、自然受精时,雌、雄亲鱼比例为1 : 1;白甲鱼的产卵季节为四月中旬至五月 底,产卵水温范围为18°c~26°C,适宜水温为20°C~24°C,使用催产药物进行催产,然后进 行自然受精或人工受精;受精卵孵化至鱼苗出膜,然后将符合白甲鱼生物学经济性状要求 的亲鱼繁殖获得的鱼苗放入培育池暂养,培育成全长为I. 5 cm~2. O cm的鱼苗,再转入池塘 进行苗种培育直至鱼种出池。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雄鱼的选择:繁殖季节 吻上颌有粗糙追腥糙手,腹部侧偏轻压有精液流出体外,生殖突末端微红色;雌鱼的选择: 繁殖季节腹部膨大、松软、卵巢轮廓明显,生殖孔松弛,卵巢下坠后有流动状,肛门红肿,挖 卵检查,卵粒饱满,大小整齐,有光泽,呈深黄色;用透明液检查大部份核偏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产药物包括鲤鱼 脑垂体(PG)、多巴胺拮抗物地欧酮(DOM)、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鱼用促黄体素释 放激素类似物(LRH - A)、无鳞鱼激素及鱼用高效催产合剂,催产药物注射方式采用胸鳍基 部或背部肌肉注射,雌鱼催产药物总剂量分两次注射,第一次注射剂量为总剂量的1/8~ 1/10,间隔IOh~16h后进行第二次注射,注射剂量为全部余量;雄鱼在雌鱼第二次注射时 一次性注射,其药物剂量为雌鱼总剂量的1/3~1/2。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自然受精的具体方法如下: 产卵池清洗干净,在池底部设置一个棕片产卵巢,用砾石压固,加水至0. 6m~0. 8m深, 亲鱼第二次注射催产剂后按1 :1配组,放入产卵池,用微流水暂养,待亲鱼产完卵后捞出 鱼巢,悬挂在孵化桶中流水孵化;悬挂在孵化桶中流水孵化的孵化密度为每个孵化桶水体 2. 5X 104粒;孵化环境应该满足以下条件: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其中水体的溶氧 量应在6 mg /L以上,pH值为6. 8~8. 2,保持水质清新,孵化用水用规格为24孔/ cm锦纶或 涤纶网布过滤,严防敌害生物进入;孵化水温范围为20°C~26°C,适宜水温为22°C~24°C。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自然受精后按SC/T 1013的 规定脱粘,脱粘后的受精卵放入孵化桶内流水孵化直至受精卵孵化至鱼苗出膜,脱粘卵在 孵化桶中的孵化密度为30X 104粒;受精卵孵化至鱼苗出膜的所需时间如下: 水温与鱼苗出膜时间关系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池采用流水水泥 池;其形状为长方形,面积为3 Hl2~5 m2,水深为50 cm~60 cm ;排水口用孔径6mm的网布 纱窗防止鱼苗外逃,并将流水水泥池用避光物体盖住避光条件;放苗前应按SC/T 1008的 规定清池消毒;培育池水质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水质清新,其中水体溶氧量应在6 mg / L以上,pH为6. 8~8. 5,透明度为40 cm~45 cm,适宜水温为20°C~28°C,鱼苗放入培育池 时水温差不超过±2°C ;每立方米水体放2 X 104尾~3 X 104尾,待鱼苗能自由游动且鱼体 布满黑色素,卵黄囊大部份吸收后,开始首先用蛋黄水液开食,再投喂活体生物饵料轮虫, 培育成全长为I. 5 cm~2. O cm的鱼苗;流水池应保持不间断流水,每隔2d将流水池约80% 的水体更换一次及排污,或用增氧机给水体增氧;待鱼苗开始摄食时直接在培育池投喂活 体生物饵料轮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在培育池暂养培育成全 长为I. 5 cm~2. 0 cm的鱼苗投入池塘进行鱼种培育,鱼苗能摄食浮游动物;鱼苗规格整齐、 体色一致、游动活泼、无病、无伤、无畸形;池塘按SC/T 1008的规定外,池塘面积为1 500 Hl2~2 000 m2,池形整齐,池底平坦,淤泥厚度6 cm~10 cm,水源充足,无污染源,排灌方便; 苗种培育池消毒与培育用水的水质应分别符合SC/T 1008与NY 5071的规定,待培育出大 量浮游动物与透明度为45 cm后再投放鱼苗;鱼苗的放养密度与出池规格见下表: 鱼苗放养密度与出池规格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本发明提供了白甲鱼人工繁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性成熟的白甲鱼雄鱼与雌鱼配组,采用人工催产人工、自然受精时,雌、雄亲鱼比例为1∶1;将粘有受精卵的鱼巢,悬挂在孵化桶中流水孵化直至受精卵孵化至鱼苗出膜,将符合白甲鱼生物学经济性状要求的亲鱼繁殖获得的鱼苗放入培育池暂养,最后按上述要求培育成全长为1.5㎝以上的鱼苗投入池塘进行鱼种培育,白甲鱼孵化的成活率大大提高,极大地提高了鱼苗的产量,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IPC分类】A01K61-00
【公开号】CN104642212
【申请号】CN201310578354
【发明人】蔡焰值, 蔡煜, 雷晓中, 汪亮
【申请人】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5月27日
【申请日】2013年11月1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