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病苦菊高效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8345193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病苦菊高效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农产品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病苦菊高效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苦菊为菊科菊苣属,以嫩叶为食的栽培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每10g嫩叶含水分95.lg、蛋白质1.2g、钙77mg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适生食、煮食或作汤。苦苣叶披针形。头状花序,约有小花20朵,花冠淡紫色,雌蕊柱头双叉状淡蓝色,雄蕊5,连成筒状,花药淡蓝色。种子短柱状,灰白色,千粒重1.6g。苦菊属菊花的一种,又名苦菜、狗牙生菜,有抗菌、解热、消炎、明目等作用。苦菊味略苦,颜色碧绿,可炒食或凉拌,是清热去火的美食佳品。因其味感甘中略带苦,且有清热解暑之功效,受到广泛的好评。苦菜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以及钾盐、钙盐等,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和消暑保健有较好的作用。苦菜中含有蒲公英留醇、胆碱等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菌株、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对肺炎双球菌、脑膜炎球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杀伤作用,故对黄疸性肝炎、咽喉炎、细菌性痢疾、感冒发热及慢性气管炎、扁桃体炎等均有一定的疗效。
[0003]由于药用效果明显,用量越来越大,加之受自然气候条件的影响,质量和数量均难以保证。解决以上问题的途径通常采用的是将苦菊进行人工栽培,但由于缺乏苦菊的规范化种植(GAP)技术,使得苦菊种植规模小,种植成本高,质量不稳定。性能优良的叶面肥应是每一滴液肥都含有一致的各种营养元素和其它有效成分,这就要求叶面肥的各种营养元素为全溶性且溶解性稳定,同时,各营养元素间的配比关系也十分重要,若搭配不合理,组分间产生拮抗作用,不利植物吸收,达不到科学用肥的效果。所以叶面肥各种营养元素的溶解性、溶解的稳定性、及各营养元素的配比关系是技术人员的研究解决的关键之所在。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病苦菊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弱酸性砂质壤土作为苗床,在四周筑高约25cm的床沿,在里面铺一层塑料薄膜;
(2)将麦秸、稻壳、鸡粪、塘泥混合并搅拌均匀,再将混合物料与生产用乳酸菌菌液加入66-78%的水混合,调节pH=5-7,发酵制培养基,铺施于栽培床内塑料薄膜,培养基施放厚度约 28-3Icm ;
(3)将氨基酸15%、硫酸锌12%、硫酸钙13%混合进行反应,硫酸亚铁10%与EDTA溶液15%进行螯合反应;硼酸溶液10%、硫酸锰溶液4%与醋酸复合;将得到的溶液复合,加入尿素12-16%调pH=4-5,得到营养剂;
(4)宽行距75_80cm,窄行距42_44cm,株距23_26cm,开好排水沟,将种子与河砂按质量比1:3的比例混匀,撒播在畦面上; (5)苦菊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移栽到大田中,控制行距为45cm,株距为34 cm,每亩种植4500株;
(6)根据苦菊种苗植株的各个生长阶段需求供给及营养液,每次亩施营养剂40-50L。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富含微量无素,它考虑到农民贯施氮、磷、钾肥,不注意中、微量元素的施用,破坏了各元素间的比例平衡关系,使植物产生严重的缺素症。通过营养调节剂,它能补足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尽快改善植物缺素症的不良状况,达到防病、治病效果。有利于苦菊的生长,得到的苦菊质量安全、稳定、能规范化大面积种植。生产成本低、效益高,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0005]实施例1:
(1)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弱酸性砂质壤土作为苗床,在四周筑高约25cm的床沿,在里面铺一层塑料薄膜;
(2)将麦秸、稻壳、鸡粪、塘泥混合并搅拌均匀,再将混合物料与生产用乳酸菌菌液加入66%的水混合,调节pH=5-7,发酵制培养基,铺施于栽培床内塑料薄膜,培养基施放厚度约28cm ;
(3)将氨基酸15%、硫酸锌12%、硫酸钙13%混合进行反应,硫酸亚铁10%与EDTA溶液15%进行螯合反应;硼酸溶液10%、硫酸锰溶液4%与醋酸复合;将得到的溶液复合,加入尿素12%调pH=4-5,得到营养剂;
(4)宽行距75cm,窄行距42cm,株距23-26cm,开好排水沟,将种子与河砂按质量比1:3的比例混匀,撒播在畦面上;
(5)苦菊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移栽到大田中,控制行距为45cm,株距为34 cm,每亩种植4500株;
(6)根据苦菊种苗植株的各个生长阶段需求供给及营养液,每次亩施营养剂40L。
[0006]实施例2:
(1)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弱酸性砂质壤土作为苗床,在四周筑高约25cm的床沿,在里面铺一层塑料薄膜;
(2)将麦秸、稻壳、鸡粪、塘泥混合并搅拌均匀,再将混合物料与生产用乳酸菌菌液加入78%的水混合,调节pH=5-7,发酵制培养基,铺施于栽培床内塑料薄膜,培养基施放厚度约31cm ;
(3)将氨基酸15%、硫酸锌12%、硫酸钙13%混合进行反应,硫酸亚铁10%与EDTA溶液15%进行螯合反应;硼酸溶液10%、硫酸锰溶液4%与醋酸复合;将得到的溶液复合,加入尿素16%调pH=4-5,得到营养剂;
(4)宽行距80cm,窄行距44cm,株距26cm,开好排水沟,将种子与河砂按质量比1:3的比例混匀,撒播在畦面上;
(5)苦菊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移栽到大田中,控制行距为45cm,株距为34 cm,每亩种植4500株;
(6)根据苦菊种苗植株的各个生长阶段需求供给及营养液,每次亩施营养剂50L。
【主权项】
1.一种抗病苦菊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弱酸性砂质壤土作为苗床,在四周筑高约25cm的床沿,在里面铺一层塑料薄膜; (2)将麦秸、稻壳、鸡粪、塘泥混合并搅拌均匀,再将混合物料与生产用乳酸菌菌液加入66-78%的水混合,调节pH=5-7,发酵制培养基,铺施于栽培床内塑料薄膜,培养基施放厚度约 28-3Icm ; (3)将氨基酸15%、硫酸锌12%、硫酸钙13%混合进行反应,硫酸亚铁10%与EDTA溶液15%进行螯合反应;硼酸溶液10%、硫酸锰溶液4%与醋酸复合;将得到的溶液复合,加入尿素12-16%调pH=4-5,得到营养剂; (4)宽行距75_80cm,窄行距42_44cm,株距23_26cm,开好排水沟,将种子与河砂按质量比1:3的比例混匀,撒播在畦面上; (5)苦菊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移栽到大田中,控制行距为45cm,株距为34 cm,每亩种植4500株; (6)根据苦菊种苗植株的各个生长阶段需求供给及营养液,每次亩施营养剂40-50L。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病苦菊高效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地铺一层塑料薄膜(2)发酵制培养基(3)制得营养剂(4)开好排水沟,将种子撒播在畦面上(5)移栽到大田中(6)供给及营养液。本发明通过营养调节剂,它能补足植物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尽快改善植物缺素症的不良状况,达到防病、治病效果。有利于苦菊的生长,得到的苦菊质量安全、稳定、能规范化大面积种植。生产成本低、效益高,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IPC分类】A01G1-00, C05G1-00, A01C21-00
【公开号】CN104663181
【申请号】CN201310627552
【发明人】刘泽华
【申请人】青岛鑫润土苗木专业合作社
【公开日】2015年6月3日
【申请日】2013年12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