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头蚊母树的扦插工艺及其培育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436538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头蚊母树的扦插工艺及其培育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扦插工艺及其培育装置,特别是一种圆头蚊母树的扦插工艺及其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圆头蚊母树属金缕梅科常绿小灌木,分布于浙江、福建及广东一带。常绿灌木,嫩枝有褐色柔毛,叶倒卵状矩圆形,长2-4.5厘米,宽1-1.8厘米,先端圆形或钝,中肋突出成I个小尖突,基部楔形,下面无毛,侧脉不明显,全缘,或近先端每侧各有I个小齿突,叶柄长2-3毫米,蒴果长8-9毫米,有褐色星状绒毛,是庭院观赏、盆景栽培、道路绿化、河堤防沙固土的理想树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中药材栀子茎梢覆膜扦插工艺【专利号:ZL201410174016.4 ;授权公告号:CN 103931401A】。这种中药材栀子茎梢覆膜扦插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I)整地:苗床要深翻土地,细碎平整,开1.4米宽的高畦,在畦面开横沟,沟心距30— 33厘米,沟深7 — 10厘米,浇湿,施肥;(2)施肥:施腐熟粪肥及火土灰作基肥;(3)选时:海拔500— 700米山地,选在夏季7月5日一7月12日,在栀子花期将过,枝干逐渐掛果,枝繁叶茂时;(4)选技:在枝尖选嫩尖3—6厘米剪栽作为扦插枝;(5)扦插:剪栽好的枝尖在2— 3小时内,在整好的苗床内扦插完毕;行距6厘米、株距3厘米,枝梢扦插,每亩实际扦插132000株;(6)灌溉:整地完后浇灌一次,扦插完后再足量浇灌一次,使插枝有充足的水份和肥料;(7)搭棚:按苗床宽度搭建高1.5米的孤形矮棚,上面覆盖遮阳膜,四周密闭;(8)移栽;(9)田间管理:移栽后每年的春、夏、冬季,各进行一次除草为主的浅中耕,冬季中耕宜稍深,并清除灌木杂草;(10)病虫害防治:斑枯病,摘除带病枝叶并烧毁,后喷1:1:100波尔多;咖啡透翅天蛾,喷90%敌百虫1000倍液;红蜡介壳虫,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所述1:1:100波尔多液为按质量份计,I份硫酸铜、I份石灰、100份水混合配制而成。
[0004]该专利中公开的扦插工艺虽然可高效率繁育栀子种苗,但是,该扦插工艺用于圆头蚊母树的扦插时,生根率很低,导致其生产成本较高,因此,设计出一种圆头蚊母树的扦插工艺及其培育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圆头蚊母树的扦插工艺,该扦插工艺具有生根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0006]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圆头蚊母树的扦插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A、选备圆头蚊母扦插枝条:选备存活的且具有树叶的圆头蚊母树枝作为毛坯枝条备用;
[0008]B、插条处理:将上述的毛坯枝条截断成若干段,得到每段长度均为4一5厘米的枝条,并且每段枝条上均具有至少一片树叶;
[0009]C、插条端部浸泡:将枝条下端浸泡在吲哚乙酸中,浸泡时间为4一6分钟;
[0010]D、扦插:将粗沙、珍珠岩、蛭石按照体积比3:1:1混合配置成扦插基质,将浸泡后的枝条端部插入扦插基质中;
[0011]E、生根条件:在扦插基质上部搭配大棚,保证大棚的透光度为25% — 40%,同时,保证大棚内的温度为15°C — 28°C,经30天后得到其一端已生根的圆头蚊母树插条。
[0012]所述步骤A中圆头蚊母树枝条的直径为2— 5厘米。
[0013]所述步骤B中圆头蚊母树枝条的上端和下端均处剪口距离剪口芽的离芽均为0.4厘米。
[0014]所述步骤C中将枝条下端浸在浓度为100mg/L的吲哚乙酸中,浸泡深度为2厘米,浸泡时间为5分钟。
[0015]所述步骤D中扦插深度为2.5-3厘米,扦插密度为3X5厘米一根。
[0016]采用以上工艺,可提高圆头蚊母重要率,减少生根剂的用量,生根率高、生产成本低。
[0017]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圆头蚊母树的扦插培育装置,该扦插培育装置具有扦插方便的特点。
[0018]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圆头蚊母树的扦插培育装置,该装置包括呈盒状的本体,所述本体内用于盛装扦插基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底部由上至下依次铺设有阻隔层、保温层和脱水层,所述本体底部呈栅格状,所述阻隔层能将上述的扦插基质阻隔在本体内,所述保温层为柔性的布料,所述的脱水层上具有若干脱水孔且脱水层下侧抵靠在本体底部,脱水层上侧支撑在保温层上。
[0019]本扦插培育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培育者依次将脱水层、保温层和阻隔层铺设在本体内,将扦插基质放入到本体内,将浸泡后的枝条端部按照扦插密度为3X5厘米插入扦插基质中,从而完成扦插作业,扦插方便、快速。
[0020]所述的阻隔层为钢丝网。
[0021]采用以上结构,可将枝条进行间隔分开扦插,确保枝条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同时,枝条端部能从扦插基质中吸收到足够多的养料,结构合理。
[0022]作为另外一种方案,所述的阻隔层为铺设在本体内的碳砖。
[0023]所述的保温层为毛毡。
[0024]采用以上结构,可对枝条端部进行保温,确保其有较好的生长温度,保温效果好。
[0025]所述本体侧部上固连有毛毡。
[0026]作为另外一种方案,所述的保温层为保温棉。
[0027]所述的脱水层为栅格状的金属板。
[0028]采用以上结构,可使多余的水份能够从本体中流出,避免水份过多使枝条端部烂掉,结构合理。
[0029]作为另外一种方案,所述的脱水层为铺设在本体内的碳砖。
[0030]所述本体上部具有顶棚支架,所述顶棚支架与本体之间通过撑杆相固连,所述顶棚支架上固连有透明薄膜和遮阳网。
[0031]采用以上结构,可避免大棚温度过高,同时,可确保大棚内有足够的温度和光照,成本较低。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33]1、本发明采用该工艺可提高圆头蚊母重要率,减少生根剂的用量,生根率高、生产成本低。
[0034]2、通过将脱水层、保温层和阻隔层铺设在本体内,将扦插基质放入到本体内,将枝条端部插入扦插基质中,完成扦插作业,扦插方便、快速。
[0035]3、本体上部具有顶棚支架,顶棚支架与本体之间通过撑杆相固连,顶棚上固连有透明薄膜和遮阳网;采用该结构,可避免大棚温度过高,同时,可确保大棚内有足够的温度和光照,成本较低。
[0036]4、脱水层为栅格状的金属板;采用该结构,可使多余的水份能够从本体中流出,避免水份过多使枝条端部烂掉,结构合理。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本发明中扦插工艺的步骤示意图。
[0038]图2是本发明中扦插培育装置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0039]图中,1、本体;2、脱水层;2a、脱水孔;3、保温层;4、阻隔层;5、撑杆;6、顶棚支架;7、透明薄膜;8、遮阳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41]实施例一:
[0042]如图1所示,本圆头蚊母树的扦插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43]A、选备圆头蚊母扦插枝条:选备存活的且具有树叶的圆头蚊母树枝作为毛坯枝条备用;步骤A中圆头蚊母树枝条的直径为2厘米;
[0044]B、插条处理:将毛坯枝条截断成若干段,得到每段长度均为4厘米的枝条,并且每段枝条上均具有至少一片树叶;步骤B中圆头蚊母树枝条的上端和下端均处剪口距离剪口芽的离芽均为0.4厘米;
[0045]C、插条端部浸泡:将枝条下端浸泡在吲哚乙酸中,浸泡时间为4分钟;步骤C中将枝条下端浸在浓度为100mg/L的吲哚乙酸中,浸泡深度为2厘米;
[0046]D、扦插:将粗沙、珍珠岩、蛭石按照体积比3:1:1混合配置成扦插基质,将浸泡后的枝条端部插入扦插基质中;步骤D中扦插深度为2.5厘米,扦插密度为3X5厘米一根;
[0047]E、生根条件:在扦插基质上部搭配大棚,保证大棚的透光度为25%,同时,保证大棚内的温度为15°C,经30天后得到其一端已生根的圆头蚊母树插条。
[0048]采用以上工艺,可提高圆头蚊母重要率,减少生根剂的用量,生根率高、生产成本低。
[0049]在该实施例中,观察到生根率达82%,插条平均生根数为6.4根,平均根长达3.1厘米。
[0050]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