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棚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492236阅读:来源:国知局
上端固定连接,第二顶板4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侧立板47,第二侧立板47的上端设有朝向左侧的第二内扣边48,第一顶板43、第一侧立板45、第一内扣边46、第二顶板44、第二侧立板47和第二内扣边48围成卡膜槽42;底板411上设有钉孔49;
面基卡槽40通过穿过钉孔49的安装钉10固定安装在墙体上;第三卡簧8能沿卡膜槽42滑动地安装在卡膜槽42内部并压在第三薄膜9上。用一个以上的面基卡槽40,将底板411紧靠在后侧墙体的内壁上,当然,可根据具体的需求,在左侧墙体11、右侧墙体12上安装面基卡槽40并铺设第三薄膜9;利用安装钉10和面基卡槽40上的钉孔49将面基卡槽40固定在后侧墙体13上;再利用第三卡簧8将第三薄膜9固定在面基卡槽40的U型卡膜槽42内;在第三薄膜9和后侧墙体13之间形成空气层,可以降低传热速率,有利于提高农业大棚内部的温度;设置钉槽41的有益效果是:钉槽41形成的空间可以容纳安装钉10的突起部分,防止划伤第三薄膜9,增强第三薄膜9的保温效果。
[0036]如附图4、5、9、10所示,上述第一顶板43与第一侧立板45的连接处设有圆角,第一侧立板45与第一内扣边46的连接处设有圆角,第一内扣边46的右端面与第一内扣边46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圆角,第一内扣边46的右端面与第一内扣边46的下端面之间设有圆角;第二顶板44与第二侧立板47的连接处设有圆角,第二侧立板47与第二内扣边48的连接处设有圆角,第二内扣边48的左端面与第二内扣边48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圆角,第二内扣边48的左端面与第二内扣边48的下端面之间设有圆角;底托32的周边均设有圆角。这样,
在施工过程中,面基卡槽40与第三薄膜9接触时,第三薄膜9不易被割破损坏,提高薄膜铺设成功率,节约材料和人工成本。
[0037]如附图1、9、10所示,上述墙体包括左侧墙体11、右侧墙体12和后侧墙体13,左侧墙体11的后端与后侧墙体13的左端固定连接,右侧墙体12的后端与后侧墙体13的右端固定连接,骨架6的上端搭设在后侧墙体13上。三侧墙体是目前常用的结构,技术成熟,抗自然灾害能力强,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只设置一侧墙体或两侧墙体。
[0038]如附图1、11所示,上述太阳能装置7包括太阳能电池组件或太阳能热收集器。这样,该农业大棚既可以进行农业生产,又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对多余的太阳能资源进行电能或热能的转化利用,更加节能环保,不仅可以节约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缓解日益严峻的资源短缺问题,而且还可以减少碳排放污染,应对气候变化,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0039]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主权项】
1.一种农业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本体、柱基卡槽、绑扎件、第一卡簧、第二卡簧、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大棚本体包括墙体和搭设在墙体上的骨架,骨架的内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柱基卡槽,第一薄膜覆盖在第一柱基卡槽上,第一卡簧固定安装在第一柱基卡槽内并压在第一薄膜上;骨架的外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柱基卡槽,第二薄膜覆盖在第二柱基卡槽上,第二卡簧固定安装在第二柱基卡槽内并压在第二薄膜上;第一薄膜的外壁和第二薄膜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能够将第一柱基卡槽和第二柱基卡槽固定安装在骨架的外壁上的绑扎件,缠绕并固定安装在第一柱基卡槽和第二柱基卡槽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业大棚,其特征在于柱基卡槽包括卡瓦、连接板和安装槽,卡瓦的内壁固定安装在骨架的外壁上,连接板的上端固定安装在卡瓦的外壁上,连接板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安装槽,安装槽包括基板,基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左侧立板,基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右侧立板,左侧立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左内扣边,右侧立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右内扣边;连接板上设有安装孔,绑扎件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柱基卡槽上的安装孔、第二柱基卡槽上的安装孔后与绑扎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卡簧能沿安装槽滑动地安装在安装槽内部并压在第一薄膜上;第二卡簧能沿安装槽滑动地安装在安装槽内部并压在第二薄膜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农业大棚,其特征在于基板与左侧立板的连接处设有圆角,左侧立板与左内扣边的连接处设有圆角,左内扣边的右端面与左内扣边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圆角,左内扣边的右端面与左内扣边的下端面之间设有圆角;基板与右侧立板的连接处设有圆角,右侧立板与右内扣边的连接处设有圆角,右内扣边的左端面与右内扣边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圆角,右内扣边的左端面与右内扣边的下端面之间设有圆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农业大棚,其特征在于农业大棚还包括紧固扣和太阳能装置,紧固扣的下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柱基卡槽上,太阳能装置固定安装在紧固扣的上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业大棚,其特征在于紧固扣包括连接柱、底托、顶托、压板、螺母,连接柱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托,太阳能装置固定安装在顶托上;连接柱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托,底托呈扁平的长方体形;底托的短边的长度,与左内扣边的右端面至右内扣边的左端面间的距离相适应;底托的长边的长度,与左侧立板的右端面至右侧立板的左端面间的距离相适应;底托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底托的上端面分别与左内扣边的下端面、右内扣边的下端面接触;压板能够沿连接柱滑动地安装在连接柱上,压板的底部设有第一止旋挡板和第二止旋挡板,第一止旋挡板的左端面与左内扣边的右端面接触,第二止旋挡板的右端面与右内扣边的左端面接触,压板的下端面分别与左内扣边的上端面、右内扣边的上端面接触;螺母安装在连接柱上并位于压板的上方,螺母与连接柱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农业大棚,其特征在于农业大棚还包括面基卡槽、第三卡簧、第三薄膜,墙体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面基卡槽,第三薄膜覆盖在面基卡槽上,第三卡簧固定安装在面基卡槽内并压在第三薄膜上,第三薄膜的外壁与墙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业大棚,其特征在于面基卡槽包括钉槽和卡膜槽,钉槽包括底板,底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肋板,底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肋板,第一肋板、底板和第二肋板围成钉槽;卡膜槽包括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第一顶板的右端与第一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顶板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侧立板,第一侧立板的上端设有朝向右侧的第一内扣边,第二顶板的左端与第二肋板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二顶板的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侧立板,第二侧立板的上端设有朝向左侧的第二内扣边,第一顶板、第一侧立板、第一内扣边、第二顶板、第二侧立板和第二内扣边围成卡膜槽;底板上设有钉孔;面基卡槽通过穿过钉孔的安装钉固定安装在墙体上;第三卡簧能沿卡膜槽滑动地安装在卡膜槽内部并压在第三薄膜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农业大棚,其特征在于第一顶板与第一侧立板的连接处设有圆角,第一侧立板与第一内扣边的连接处设有圆角,第一内扣边的右端面与第一内扣边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圆角,第一内扣边的右端面与第一内扣边的下端面之间设有圆角;第二顶板与第二侧立板的连接处设有圆角,第二侧立板与第二内扣边的连接处设有圆角,第二内扣边的左端面与第二内扣边的上端面之间设有圆角,第二内扣边的左端面与第二内扣边的下端面之间设有圆角;底托的周边均设有圆角。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农业大棚,其特征在于墙体包括左侧墙体、右侧墙体和后侧墙体,左侧墙体的后端与后侧墙体的左端固定连接,右侧墙体的后端与后侧墙体的右端固定连接,骨架的上端搭设在后侧墙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农业大棚,其特征在于墙体包括左侧墙体、右侧墙体和后侧墙体,左侧墙体的后端与后侧墙体的左端固定连接,右侧墙体的后端与后侧墙体的右端固定连接,骨架的上端搭设在后侧墙体上。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农业生产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农业大棚,其包括大棚本体、柱基卡槽、绑扎件、第一卡簧、第二卡簧、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骨架的内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柱基卡槽,第一薄膜覆盖在第一柱基卡槽上;骨架的外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柱基卡槽,第二薄膜覆盖在第二柱基卡槽上;第一薄膜的外壁和第二薄膜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实现了在大棚骨架上覆盖两层薄膜,大大降低了大棚内部热量的散失,同时第一薄膜和第二薄膜之间留有空气间隙,改善了农业大棚的绝热效果,不必在薄膜外侧覆盖棉帘,避免了频繁地卷起和展开棉帘,更加节能环保;减少对薄膜的破坏,延长薄膜的使用寿命。
【IPC分类】A01G9-14
【公开号】CN104813869
【申请号】CN201510254236
【发明人】张德胜
【申请人】新疆阳光电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9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