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灯笼椒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9309359阅读:782来源:国知局
一种黄灯笼椒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灯笼椒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黄灯笼椒,又名黄帝椒、黄辣椒,是海南岛的地方品种,植株主要分布于海南岛东南、西南的沿海区域,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及多种矿物质,含有丰富的辣椒素,包括辣椒碱、二氢辣椒碱、去甲基二氢辣椒碱、高辣椒碱、高二氢辣椒碱,含其它芳香类物质,气味芳香,能增加人的食欲,黄灯笼椒由于具有较独特的营养与保健价值,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加工成罐头食品畅销全国,已出口美国和欧洲,开发前景十分诱人,由于黄帝椒在海南长期以农民房前屋后零星种植为主,生产上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品种混杂,种性退化,加上管理粗放,栽培技术不过关,产量低下,每亩仅产鲜熟椒200?400公斤左右,二是品种高感病毒病(CMV、TMV),常造成减产,品质下降,甚至绝收。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灯笼椒的种植方法。
[0004]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黄灯笼椒的种植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O选择优良黄灯笼椒种子,将黄灯笼椒种子放置在温度为58-60°C的水温下浸泡10-12分钟,将浸泡后的黄灯笼椒种子均匀摊铺在湿纱布上,并在黄灯笼椒种子上覆盖2-3层纱布,在纱布上喷洒浓度为0.3%硝酸钠溶液使纱布保持湿润,直至黄灯笼椒种子发芽;
2)将发芽后的黄灯笼椒种子撒播在基质中,所述基质由珍珠岩、腐殖土按1:2的比例混合制成,待黄灯笼椒植株长至4-5片真叶时,移栽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采用
4.01 X 100株.hm-2、三杆整枝的密度进行定植;
3)黄灯笼椒定植后,用600?700倍30%噁霉灵灌根部,每隔3天向黄灯笼椒植株喷洒一次浓度为1-2%的氨基酸叶面肥溶液;
4)黄灯笼椒定植后,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夜间8点-2点之间采用白炽灯进行补光,每4-5 m2采用一只功率为20-30W的白炽灯进行补光;
5)当第一茬黄灯笼椒采摘完毕后,开始整枝,每棵留2至3个主枝。
[0005]本发明黄灯笼椒种子在58-60°C的水温下浸泡后,能够提高黄灯笼椒种子的发芽率,将发芽后的黄灯笼椒种子定值在基质中,直至黄灯笼椒植株长至4-5片真叶时再移栽,能够提高黄灯笼椒植株的抗逆性和成活率,采用4.01X100株.hm-2、三杆整枝的密度进行定植,能够提高黄灯笼椒光合作用、产量和营养品质,黄灯笼椒定植后,用600?700倍30%噁霉灵灌根部,能够防止枯萎病的发生,每隔3天向黄灯笼椒植株喷洒一次浓度1-2%的氨基酸叶面肥溶液,可促使黄灯笼椒植株生长良好,光合碳同化能力增强,提高黄灯笼椒产量,黄灯笼椒定植后,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夜间8点-2点之间采用白炽灯补光,能够有效提高黄灯笼椒植株的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和根系干质量,经本发种植方法栽培出的黄灯笼椒,每亩可产黄椒果1500-1530公斤,黄灯笼椒大小均匀,色泽鲜亮,闻起来具有瓜果的香味。
【具体实施方式】
[0006]—种黄灯笼椒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步骤:
O选择优良黄灯笼椒种子,将黄灯笼椒种子放置在温度为58-60°C的水温下浸泡10-12分钟,将浸泡后的黄灯笼椒种子均匀摊铺在湿纱布上,并在黄灯笼椒种子上覆盖2-3层纱布,在纱布上喷洒浓度为0.3%硝酸钠溶液使纱布保持湿润,直至黄灯笼椒种子发芽;
2)将发芽后的黄灯笼椒种子撒播在基质中,所述基质由珍珠岩、腐殖土按1:2的比例混合制成,待黄灯笼椒植株长至4-5片真叶时,移栽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采用4.01 X 100株.hm-2、三杆整枝的密度进行定植;
3)黄灯笼椒定植后,用600?700倍30%噁霉灵灌根部,每隔3天向黄灯笼椒植株喷洒一次浓度为1-2%的氨基酸叶面肥溶液;
4)黄灯笼椒定植后,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夜间8点-2点之间采用白炽灯进行补光,每4-5 m2采用一只功率为20-30W的白炽灯进行补光;
5)当第一茬黄灯笼椒采摘完毕后,开始整枝,每棵留2至3个主枝。
【主权项】
1.一种黄灯笼椒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以下步骤: O选择优良黄灯笼椒种子,将黄灯笼椒种子放置在温度为58-60°C的水温下浸泡10-12分钟,将浸泡后的黄灯笼椒种子均匀摊铺在湿纱布上,并在黄灯笼椒种子上覆盖2-3层纱布,在纱布上喷洒浓度为0.3%硝酸钠溶液使纱布保持湿润,直至黄灯笼椒种子发芽; 2)将发芽后的黄灯笼椒种子撒播在基质中,所述基质由珍珠岩、腐殖土按1:2的比例混合制成,待黄灯笼椒植株长至4-5片真叶时,移栽至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采用.4.01 X 100株.hm-2、三杆整枝的密度进行定植; 3)黄灯笼椒定植后,用600?700倍30%噁霉灵灌根部,每隔3天向黄灯笼椒植株喷洒一次浓度为1-2%的氨基酸叶面肥溶液; 4)黄灯笼椒定植后,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夜间8点-2点之间采用白炽灯进行补光,每.4-5 m2采用一只功率为20-30W的白炽灯进行补光; 5)当第一茬黄灯笼椒采摘完毕后,开始整枝,每棵留2至3个主枝。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灯笼椒的种植方法,本发明黄灯笼椒种子在58-60℃的水温下浸泡后,能够提高黄灯笼椒种子的发芽率,将发芽后的黄灯笼椒种子定值在基质中,直至黄灯笼椒植株长至4-5片真叶时再移栽,能够提高黄灯笼椒植株的抗逆性和成活率,采用4.01×100株·hm-2、三杆整枝的密度进行定植,能够提高黄灯笼椒光合作用、产量和营养品质,黄灯笼椒定植后,用600~700倍30%噁霉灵灌根部,能够防止枯萎病的发生,每隔3天向黄灯笼椒植株喷洒一次浓度1-2%的氨基酸叶面肥溶液,可促使黄灯笼椒植株生长良好,光合碳同化能力增强,提高黄灯笼椒产量,黄灯笼椒定植后,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夜间8点-2点之间采用白炽灯补光,能够有效提高黄灯笼椒植株的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和根系干质量。
【IPC分类】A01C1/00, A01G1/00
【公开号】CN105027955
【申请号】CN201510538792
【发明人】范传红
【申请人】固镇县传红家庭农场
【公开日】2015年11月11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