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中灰绿碱蓬和油菜的间种方法

文档序号:9383678阅读:9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盐碱地中灰绿碱蓬和油菜的间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盐碱地种植方法领域,涉及一种盐碱地中植物的间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盐碱地中灰绿碱蓬和油菜的间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盐碱地主要指含氯化物或硫酸盐较高的盐渍化土壤,土壤呈碱性,但pH值不一定很高。或者,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的土壤,pH值较高,土壤碱性高。盐碱地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作物不易生长。我国盐碱地现在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和开发,但开发程度有限,很多作物在盐碱地中不能有效种植。
[0003]目前,很多滨海盐碱地都被利用种植各种耐盐碱的作物,但种植普通作物有很多条件障碍,使得难以有效种植。灰绿碱蓬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但大面积种植还存在成活率不高等问题;而油菜在盐碱地中种植,基本无法正常生长,油菜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0004]现有技术的盐碱地中种植灰绿碱蓬和油菜存在以下缺陷:(1)灰绿碱蓬种植成活率不够高,产量不高;(2)油菜在盐碱地种植成活率很低,产量也很低;(3)现有技术难以做到在盐碱地种植灰绿碱蓬和油菜的同时改良盐碱地。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盐碱地中灰绿碱蓬和油菜的间种方法,实现以下发明目的:
1、提高灰绿碱蓬种植成活率和产量;使灰绿碱蓬种植成活率为99%,亩产1.2吨;
2、提高盐碱地种植油菜的成活率,提高油菜籽产量;使种植成活率为96.2%,亩产油菜轩 496kg ;
3、在有效利用盐碱地土壤种植灰绿碱蓬和油菜的同时,改良盐碱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透气性、持水量以及营养成分含量。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盐碱地中灰绿碱蓬和油菜的间种方法,包括种植前准备、种植、施肥、管理步骤,所述的种植步骤:灰绿碱蓬和油菜的间种比例为3:5,灰绿碱蓬与油菜栽种在同一畦内。
[0007]以下是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种植步骤包括种植灰绿碱蓬:播种前用50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种15分钟,40°C的清水浸种3小时;播种行距为30cm,每畦种植3行;长至6片真叶时,间苗,使株距为18cm0
[0008]所述种植步骤还包括种植油菜:3月下旬,将3-4片叶子的油菜移栽至田畦内,株距为10cm,行距为15cm。
[0009]所述种植前准备步骤包括制备基肥,所述的制备基肥:将腐熟秸杆与马来酸酐、碳酸锰、硼酸钠、磷酸铵铜、氨基酸盐、腐植酸混合,混合的重量份比例为3:4:1:1:2:1:6。
[0010]所述种植前准备步骤还包括施入基肥,所述的施入基肥:施肥量为290kg/亩。
[0011]所述种植前准备步骤还包括起畦,所述的起畦:畦宽140cm,畦埂高20cm,畦埂宽20cm,畦埂与畦埂之间有宽30cm深30cm的排水沟。
[0012]所述基肥中的腐熟秸杆:是由粉碎的小麦秸杆和高粱秸杆用腐解剂腐熟52天制得的。
[0013]所述腐解剂的用量与稻杆重量之比为1:195。
[0014]采用本发明在盐碱地中间种灰绿碱蓬和油菜,油菜的种植成活率为96.2%,亩产油菜籽496kg。
[0015]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米用本发明在盐喊地中间种灰绿喊逢和油菜,灰绿喊逢种植成活率为99%,米收的灰绿碱蓬幼梢,产量为1.2吨,新鲜茎叶的蛋白质含量为2.25% ;
2、采用本发明在盐碱地中间种灰绿碱蓬和油菜,油菜种植成活率为96.2%,亩产油菜籽496kg,油菜籽的磷脂含量为1.96%,蛋白质含量为32%,油脂含量为52% ;
3、采用本发明在盐碱地中间种灰绿碱蓬和油菜I年,0-40cm土层含盐量为0.18%, pH为7.1,土壤总孔隙度为47%,土壤容重为1.42g/ cm3,持水量提高88%,有机质含量提高2倍,全钾含量提高3.2倍,全磷含量提高85%,全氮含量提高4倍。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一种盐碱地中灰绿碱蓬和油菜的间种方法步骤1、选择种植区盐碱地
选择的种植区域为滨海重度盐化的沙土,0-30cm 土层含盐量为1.0-1.3 %,pH为8.3-8.5 ;土壤总孔隙度为28-30%,土壤容重为1.9-2.lg/ cm3,土壤中,严重缺少各类营养元素。
[0017]步骤2、种植前准备 (I)制备腐解剂
a.分别将荧光假单胞菌、戊糖片球菌、长双歧杆菌、康宁木霉进行培养,培养液经过离心,得到菌悬液,将菌悬液合并,均匀喷到土豆淀粉上得到复合微生物菌粉;
所述复合微生物菌粉中菌的含量为:荧光假单胞菌20X109CFU/g、戊糖片球菌16X 109CFU/g、长双歧杆菌 26X 109CFU/g、康宁木霉 1X 109CFU/g ;
本发明所述的焚光假单胞智[QPseudomonas fIuorescens )保藏号为ACCC01014、戊糖片球菌(Ztei/1cocciAs./?1/? 1saceiA?)保藏号为 ACCC 11119、长双歧杆菌(Bifidobac terium 1ngum)保藏号为 ACCC 00103、康宁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保藏号为CICC 13024 ;上述菌种均来自市售。
[0018]b.称取上述复合微生物菌粉4份、桃枝粉22份、熏衣草花粉6份、尖细栅藻7份,混合均匀,制得腐解剂;上述份数均为重量份。
[0019](2)秸杆腐熟
将粉碎的小麦秸杆和高粱秸杆按1:1的重量比例混合,喷水并翻匀,使秸杆含水量为
62% ;
将上述步骤制备的腐解剂均匀撒入粉碎秸杆中,堆成高约1.6米的腐熟堆,覆盖塑料膜进行腐熟,腐熟52天,得到腐熟秸杆;撒入的腐解剂与秸杆重量之比为1:195。
[0020](3)制备基肥
将步骤(2)制备的腐熟秸杆与马来酸酐、碳酸锰、硼酸钠、磷酸铵铜、氨基酸盐、腐植酸混合,混合的重量份比例为3:4:1:1:2:1:6 ;混合后搅拌均匀,制得基肥。
[0021](4)施入基肥
将上述步骤制备的基肥撒入种植区盐碱地中,施肥量为290kg/亩;然后,深耕40cm,再细耙一边,把表层土壤耙平。
[0022](5)起畦
将种植区翻耕耙平,起畦,畦宽140cm,畦埂高20cm,畦埂宽20cm,畦埂与畦埂之间有宽30cm深3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