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苏打盐碱地水田的泡田期灌排水方法

文档序号:9423414阅读:7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苏打盐碱地水田的泡田期灌排水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设及一种改良苏打盐碱地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针对盐碱地开发种稻应掌握盐碱活动规律,在配套工程的条件下,确定合理灌概 技术,能够保证水稻供水,淋洗盐碱,防止次生盐溃化。现有技术在灌概制度制定时,只注重 水稻各生育期的供水,而忽视了灌概的一个主要过程,即泡田期的水分灌排。在盐碱±泡田 期水分灌排是洗盐排盐的主要途径,对于盐碱地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技术中泡田期 的水分灌排只是粗略的表述灌概量和灌概次数,并没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指导泡田期的灌排 方法,尤其对于改良的盐碱±水田,其泡田洗盐方法不同于普通泡田洗盐,亟需一套完整的 技术指导苏打盐碱地水田灌排。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改良苏打盐碱地水田时盐碱排除效果差、苏打盐碱地水田 水稻产量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良苏打盐碱地水田泡田期灌概排水方法。
[0004] 本发明所述改良苏打盐碱地水田泡田期灌排水方法按下列步骤实现:
[0005] 一、选择抑为9. 77-10. 65的苏打盐碱地水田;所述苏打盐碱地水田的EC为 0. 68-2. 94mS/cm;
[0006] 二、平整±地,按照±壤碱化度,加入100%GR量的脱硫石膏作为改良剂;
[0007] 所述脱硫石膏加入量按W下公式计算:
[0008] 100% GR = 1. 25XCECX (ESPi - ESPf) X 10 2
[0009] 上述公式中:
[0010] 100%GR为脱硫石膏加入量,单位是mole/kg,其中,mol。的下标C是电荷数,molC 是单位,相当于当量浓度;
[0011] CEC为±壤阳离子交换量,为200mmoiykg出5口1为±壤初始碱化度;
[0012] £5?,为±壤目标碱化度,设为5 %;
[001引所述加入100%GR量的脱硫石膏是指在0-20cm的±壤中全部的交换性化+被置 换所需要的脱硫石膏用量;
[0014]=、进行第1次人工灌概泡田,所述的第1次人工灌概泡田的用水量为水面达到± 面W上6-lOcm高度;所述的第1次人工灌概泡田时间为24-48小时;
[001引四、第1次人工灌概泡田后,进行第1次水祀揽浆,然后稳定10-14小时,接着进行 第1次水平排水;
[0016] 五、第1次水平排水完成后,进行第2次人工灌概泡田;所述的第2次人工灌概泡 田的用水量为水面达到上面W上6-lOcm高度;所述的第2次人工灌概泡田时间为24-48小 时;
[0017] 六、第2次人工灌概泡田后,进行第2次水祀揽浆,然后稳定4-8小时,然后进行第 2次水平排水,即完成实施改良苏打盐碱地水田泡田期灌排水,即可放水沉淀插秩。
[0018]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具备W下有益效果:
[0019] 一、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在灌概制度制定时,只注重水稻各生育期的供水,而忽 视泡田期的灌排的固有思路,并且本发明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指导泡田期的灌排方法,尤 其适合于改良的盐碱±水田的灌排方法;本发明方法经过两次揽浆后排水,可W实现排出 更多盐碱,保证根区±壤盐碱较低,并且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盐碱地水中饱和水的抑和 盐碱地底泥的电导率并不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保持稳定,说明本发明方法排盐碱效果彻 底。
[0020] 二、本发明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的泡田期灌排方法,该方法具有扎实的 理论基础;经过本发明方法改良的苏打盐碱地水田与进行泡田期灌排水但未进行揽浆处理 的水田相比较,水稻产量提高了 36% -63%。
【附图说明】
[002。 图1为实验1~6中监测的第一次灌概泡田的盐碱地田面水抑随时间变化图;
[0022] 图2为实验1~6中监测的第一次揽浆后泡田24小时盐碱地田面水抑随时间变 化图;
[0023] 图3为实验1~6中监测的第二次揽浆后泡田24小时盐碱地田面水抑随时间变 化图;
[0024] 图4为实验1~6中监测的第一次灌概泡田的盐碱地田面水EC随时间变化图; [00巧]图5为实验1~6中监测的第一次揽浆后泡田24小时盐碱地田面水EC随时间变 化图;
[0026] 图6为实验1~6中监测的第二次揽浆后不同泡田24小时盐碱地田面水EC随时 间变化图;
[0027] 图7为实验1~6中监测的第一次灌概泡田盐碱地底泥(0~10cm)电导率随时 间变化图;
[002引 图8为实验1~6中监测的第一次揽浆后泡田24小时盐碱地底泥(0~10cm)电 导率随时间变化图;
[0029] 图9为实验1~6中监测的第二次揽浆后泡田24小时盐碱地底泥(0~10cm)电 导率随时间变化图;
[0030] 图10为实验1~6中监测的第一次灌概泡田盐碱地底泥(10-20cm)电导率随时 间变化图;
[0031] 图11为实验1~6中监测的第一次揽浆后泡田24小时盐碱地底泥(10-20cm)电 导率随时间变化图;
[0032] 图12为实验1~6中监测的第二次揽浆后泡田24小时期间的盐碱地底泥 (l〇-20cm)电导率随时间变化图;
[0033] 图13为采用本发明灌排方法后的盐碱水田与对照水田得到的水稻产量对照图;
[0034] 图1~12中:一,?-表示实验1; 表示实验2;气^表示实验3;-表 示实验4 ; 一表示实验5 ; -X-:表示实验6。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W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 任意合理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一:本实施方式所述改良苏打盐碱地水田的泡田期灌排水方法,按 W下步骤实现:
[0037] 一、选择抑为9. 77-10. 65的苏打盐碱地水田;所述苏打盐碱地水田的EC为 0. 68-2. 94mS/cm;
[0038] 二、平整±地,按照±壤碱化度,加入100%GR量的脱硫石膏作为改良剂;脱硫石 膏加入量按W下公式计算:
[0039] 100%GR= 1. 25XCECX(ESPi-ESPf)X10 2
[0040] 上述公式中:
[0041] 100%GR为脱硫石膏加入量,单位是mole/kg,其中,mole的下标C是电荷数,molC 是单位,相当于当量浓度;
[004引 CEC为±壤阳离子交换量,为200mmoiykg妝口1为±壤初始碱化度;
[0043] ESP^±壤目标碱化度,设为5 % ;
[0044] 所述加入100%GR量的脱硫石膏是指在0-20cm的±壤中全部的交换性化+被置 换所需要的脱硫石膏用量;
[0045] S、进行第1次人工灌概泡田;
[004引四、第1次人工灌概泡田后,进行第1次水祀揽浆,然后稳定10-14小时,接着进行 第1次水平排水;
[0047] 五、第1次水平排水完成后,进行第2次人工灌概泡田;
[0048] 六、第2次人工灌概泡田后,进行第2次水祀揽浆,然后稳定4-8小时,然后进行第 2次水平排水,即完成实施改良苏打盐碱地水田泡田期灌排水,即可放水沉淀插秩。
[0049] 本实施方式所述的方法具备W下有益效果:
[0050] -、克服了现有技术在灌概制度制定时,只注重水稻各生育期的供水,而忽视泡田 期的灌排的固有思路,并且本发明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指导泡田期的灌排方法,尤其适合 于改良的盐碱±水田的灌排方法;本发明方法经过两次揽浆后排水,可W实现排出更多盐 碱,保证根区±壤盐碱较低,并且经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盐碱地水中饱和水的抑和盐碱地 底泥的电导率并不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保持稳定,说明本发明方法排盐碱效果彻底。
[0051] 二、本实施方式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发现和总结的泡田期灌排方法,该方法具有扎 实的理论基础;经过本发明方法改良的苏打盐碱地水田与进行泡田期灌排水但未进行揽浆 处理的水田相比较,水稻产量提高了 36% -63%。
【具体实施方式】 [0052] 二:本实施方式与一不同的是:步骤=中第1次人工 灌概泡田的用水量为水面达到±面^上6-lOcm高度。其它步骤与参数与一 相同。
[0053]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二不同的是:步骤=中第1次人工 灌概泡田的用水量为水面达到±面^上8cm高度。其它步骤与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 同。
[0054]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不同的是:步骤=中第1次 人工灌概泡田时间为24-48小时。它步骤与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五:本实施方式与四不同的是:步骤=中第1次人工 灌概泡田时间为24小时。它步骤与参数与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56] 六:本实施方式与一至五不同的是:步骤四中进行第 1次水祀揽浆,然后稳定10-14小时。它步骤与参数与一至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57] 屯:本实施方式与六不同的是:步骤四中进行第1次 水祀揽浆,然后稳定12小时。它步骤与参数与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58] 八:本实施方式与一至屯不同的是:步骤五中第2次 人工灌概泡田的用水量为水面达到±面^上6-lOcm高度。它步骤与参数与 一至屯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59] 九:本实施方式与八不同的是:步骤五中第2次人工 灌概泡田的用水量为水面达到±面^上8cm高度。它步骤与参数与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0060] 十:本实施方式与一至九不同的是:步骤五中第2次 人工灌概泡田时间为24-4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