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园保墒减耕方法

文档序号:9423742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园保墒减耕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茶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园保墒减耕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耕作是茶园栽培管理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其目的简单的说就是保持土壤水分和耕锄茶园杂草。其中,茶园保水主要是通过降低土壤水分流失和扩大土壤的蓄水能力来实现,常用的保墒措施有行间铺草、地膜覆盖、耕锄保水等。然而,地膜覆盖会给茶园土壤的通透性带来不良影响,部分水分会被地膜阻挡难以进入土壤耕层,况且地膜本身也会对茶园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同时,由于茶区多地形复杂、草源不足,加上运输困难、管理难度大,采用传统的行间铺草和耕锄保水措施则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综合成本较高。而对于耕锄茶园杂草这项而言,目前我国茶园杂草的控制还是以传统的化学除草剂、人工和机械铲除等为主。茶园人工除草耗工多、劳动力成本高,持续无草害时间短(仅10-20天),控制杂草效益低下。采用化学除草成本比较低,控草效果也比较好,但除草剂在茶园的使用污染茶叶,造成茶叶农药残留量超标,同时连续使用土壤中的除草剂残留成分也会破坏土壤中微生物和土壤昆虫及其他小动物的群落结构,也会对茶园土壤根际生物多样性的正常结构产生较大危害。如何寻求一种切实有效的茶园保墒减耕方法,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达到改善茶园生态,提升土壤质量,减少杂草生存空间的目的,最终实现茶园耕作管理的少耕甚至免耕效果,为本领域近年来所迫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简便易行的茶园保墒减耕方法,该方法能够利用植物间的竞争和化感作用,达到改善茶园生态,提升土壤质量,减少杂草生存空间的目的,最终实现茶园耕作管理的少耕甚至免耕效果,其对茶叶可持续生产和轻简化作业均有着重要意义。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种茶园保墒减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秋冬9-10月份茶园封园前,经过深翻去杂及重施底肥后,将白花三叶草种子按1.0-1.5Kg/亩用量均匀撒播在茶园行间的空白带上,而后把勾表层种子和浮土,进行覆土作业,覆土深度0.5-1.0cm ;其中:
[0006]深翻去杂为通过茶树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距30-40cm ;而后在茶行之间的开阔地带进行深耕作业,耕作深度:20-25cm ;并清除多余异物;
[0007]重施底肥中,所选肥料为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饼肥或1(2304复合肥;饼肥或有机肥用量为200 — 400Kg/亩;K2SO4复合肥(15:15:15)每亩用量为50Kg,并按N:P 205:K 20=(2-4):1:1的比例,配施7.5Kg氮肥;
[0008]在覆土作业后,保持表土湿润;在白花三叶草苗期30-50天内,其根瘤菌尚未生成前,按1Kg/亩纯氮量再撒施I次氮肥。
[0009]在春季或盛夏期,清除高于白花三叶草的高大杂草;而后逐渐增大两次除草之间间隔,直至免耕作业。
[0010]所述清除杂草方式为人工拔除或打草机剪除。
[0011]在白花三叶草种子播入地表后,立即进行喷洒浇灌;时间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
直至出苗。
[0012]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
[0013]I)、本方法所间种的白花三叶草,具有以下特点:茎为匍匐茎,高度一般在10-20cm之间;种植后不需要修剪,管理强度小。根系发达,能利用土壤深层的水分;浇水次数少,管理较粗放。开花结实,种子落地自生,可以实现自然更新,经久不衰。耐修剪、耐践踏,再生能力强;高强度践踏或碾压后,3-5天即可恢复。茎节处着地生根,侵占性强;且为阔叶植物,叶片水平伸展,能有效地覆盖地面,保持土壤墒情,抑制杂草滋生。
[0014]考虑到茶区本身相对贫瘠复杂的土壤及地形特点,结合上述施肥种植方式,本发明能确保所播种的白花三叶草可切实的形成能满足茶园所需特定土壤湿润度的覆盖面,最终达到既能抑制杂草生长,降低人工、机械除草成本及化学除草剂的投入,又能满足其土壤湿润度需求以及符合相应微生物生长环境的目的,一举多得。
[0015]2)、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方案,其不仅能有效调控茶园土壤温湿度、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活性,而且对于茶园中有害杂草的抑制效果显著,是实现茶园轻简化管理的重要技术环节。此外,白花三叶草的有效存活及覆盖,也增加了茶园地表绿色覆盖度,减少了茶园水土肥的流失,并对净化茶园土壤中农残、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亦可起到有利影响,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附图说明】
:
[0016]图1为对照区和试验区内的不同层次土壤含水量表;
[0017]图2为对照区和试验区内的不同土层土壤温度表;
[0018]图3为对照区和试验区内的杂草的性状变化表;
[0019]图4为对照区和试验区内土壤中微生物变化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便于理解,此处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作以下进一步描述:
[0021]—种茶园保墒减耕方法,包括深翻去杂、重施底肥、整平土地、种子撒播、水分管理、养分管理、杂草拔除、刘青等步骤。
[0022]所述的深翻去杂为:秋冬9-10月份在茶园封园前,通过茶树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距30-40cm。而后在茶行之间的开阔地带进行深耕作业,耕作深度:20-25cm。并清除如树粧、岩石、杂草等多余异物。
[0023]重施底肥为:肥料类型以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饼肥或复合肥为主。其中,饼肥或有机肥用量一般为200 — 400Kg/亩;K2SO4复合肥(15:15:15)每亩用量为50Kg,并按N:P2O5=K2O = (2-4):1:1 的比例,配施 7.5Kg 氮肥。
[0024]整平土地为:用浅齿钉耙敲碎土块,整平耙细,掩盖肥料的同时,进一步清除草根等异物。并保持土壤上松下实,行间坪床平整细滑。
[0025]种子撒播为:选用白花三叶草种子(带包衣)按1.0-1.5Kg/亩播种量均匀撒播在茶园行间的开阔地带,而后用浅齿钉耙耙匀表层种子和浮土,进行覆土作业,覆盖深度
0.5-1.0cm0
[0026]水分管理为:种子播入坪床后,若有喷灌系统,可立即进行喷灌;没有的需进行人工喷洒浇灌。时间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喷洒,使坪床表土始终保持湿润,直至出苗。
[0027]养分管理为:白三叶草苗期30-50天内,根瘤菌尚未生成前,需按1Kg/亩纯氮量再撒施I次氮肥,以利壮苗。
[0028]杂草拔除为:在春季或盛夏期,杂草长势较旺时,采用人工拔除或打草机剪除的方式清除高于三叶草的高大杂草。而后视杂草生长情况,逐渐减少除草次数,直至免耕作业。
[0029]实施例:
[0030]实验地点: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巴庄基地茶园。
[0031]茶园现状:千枚岩和沙页岩发育的黄红壤,pH值4.51左右。茶树品种为地方群体种,茶树为双条栽密植方式。亩年施纯氮约20kg,施肥水平中等,产量较低。
[0032]处理方式:于2012?2013年采用本方法,在茶园内设置I个试验区(表中以T表示),面积1000m2。I个对照区(表中以CK表示),面积1000m2。
[0033]种子撒播在茶园行间的空白带上,用浅齿钉耙耙匀表层种子和浮土,进行覆土作业,覆盖深度:0.5-1.0cm,种子用量:1.0-1.5kg/亩。草播种时间,在秋冬茶园施用基肥后(10-11月)。种后茶园杂草的前1-2年,人工拔除或采用打草机剪除高于三叶草的高大杂草。待三叶草形成覆盖面后,视杂草生长情况,逐年减少除草次数,直至免耕作业。
[0034]检测分析表明:按照本发明处理的试验区茶园与对照区茶园土壤相比土壤毛管持水量增加3.2%?5.1 %,土壤容重平均降低0.07g/cm3?0.llg/cm 3,土壤孔隙度增加
1.5%?2.
[0035]由图1可以看出,试验区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区要高5.4%?8.2%。同时由图2可以看出,试验区茶园土壤温度变化范围为18.2V?28.0°C,对照区的为18.2V?31.3°C,试验区温度变化区间更适宜茶树生长。按上述耕作方式的试验区各季干茶总产量为72.5kg/亩,明显高于对照,增产率为15.3%。
[0036]由上可知,本发明的作用在于能够有效抑制茶园杂草,加深土壤耕作层,改良土壤理化性状,茶区蓄水保墒能力显著增强,并可加速深层有效养分的释放等,以便更好地满足茶树生育所需的养分和各种营养元素需求。对照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采用本方法后,其杂草的种类、高度、密度及生物量分别下降了 30.5%、62.8%、54.7%和84.1%。该方法的成本低廉,操作方式简单,作为茶园生态控草措施适宜在亚热带茶园推广应用。
【主权项】
1.一种茶园保墒减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秋冬9-10月份茶园封园前,经过深翻去杂及重施底肥后,将白花三叶草种子按1.0-1.5Kg/亩用量均匀撒播在茶园行间的空白带上,而后把勾表层种子和浮土,进行覆土作业,覆土深度0.5-1.0cm ;其中: 深翻去杂为通过茶树边缘修剪,保持茶行间距30-40cm ;而后在茶行之间的开阔地带进行深耕作业,耕作深度:20-25cm ;并清除多余异物; 重施底肥中,所选肥料为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饼肥或1(2304复合肥;饼肥或有机肥用量为200 — 400Kg/亩;K2SO4复合肥(15:15:15)每亩用量为50Kg,并按N:P 205:K 20 =(2-4):1:1的比例,配施7.5Kg氮肥; 在覆土作业后,保持表土湿润;在白花三叶草苗期30-50天内,其根瘤菌尚未生成前,按1Kg/亩纯氮量再撒施I次氮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园保墒减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春季或盛夏期,清除高于白花三叶草的高大杂草;而后逐渐增大两次除草之间间隔,直至免耕作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园保墒减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清除杂草方式为人工拔除或打草机剪除。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茶园保墒减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白花三叶草种子播入地表后,立即进行喷洒浇灌;时间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直至出苗。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茶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园保墒减耕方法。本方法包括:在秋冬9-10月份茶园封园前,经过深翻去杂及重施底肥后,将白花三叶草种子按1.0-1.5Kg/亩用量均匀撒播在茶园行间的空白带上,而后耙匀表层种子和浮土,进行覆土作业,覆土深度0.5-1.0cm;其中:在覆土作业后,保持表土湿润;在白花三叶草苗期30-50天内,其根瘤菌尚未生成前,按10Kg/亩纯氮量再撒施1次氮肥。该方法能够利用植物间的竞争和化感作用,达到改善茶园生态,提升土壤质量,减少杂草生存空间的目的,最终实现茶园耕作管理的少耕甚至免耕效果,其对茶叶可持续生产和轻简化作业均有着重要意义。
【IPC分类】A01G17/00, A01C21/00, A01B79/02, A01G1/00
【公开号】CN105145225
【申请号】CN201510391814
【发明人】王烨军, 苏有健, 张永利, 廖万有, 王光熙
【申请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黄山市松萝有机茶叶开发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