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莴笋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9757458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莴笋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又称莴苣,菊科莴苣属莴苣种能形成肉质嫩茎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茎用莴苣、莴苣笋、青笋、莴菜。染色体数2n=2x=18。产期:1-4月。原产中国华中或华北。地上茎可供食用,茎皮白绿色,茎肉质脆嫩,幼嫩茎翠绿,成熟后转变白绿色。主要食用肉质嫩茎,可生食、凉拌、炒食、干制或腌溃,嫩叶也可食用。茎、叶中含莴苣素,内含莴苣素。味苦,有镇痛的作用。莴笋的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为主,夏季收获。
[0003]莴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特别在叶中更高。每500克鲜莴笋叶中(北京地区),含蛋白质10克,脂肪2.5克,碳水化合物16.5克,钙190毫克,磷185毫克,铁5.5毫克,胡萝卜素10.7毫克,维生素B20.6毫克,维生素C75毫克等。但在茎中含量就低得多,每500克莴笋茎,含蛋白质仅1.5克,脂肪仅0.2克,碳水化合物仅4.7克,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的含量甚微。
[0004]儿童多吃莴笋对生长发育很有益处,每天吃200克的莴笋叶,即可满足胡萝卜素的需要,吃500克的莴笋叶,即可满足维生素C的需要。此外还含丰富的磷与钙,对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预防佝偻病,帮助正常长牙都是很有好处的。莴笋叶对心脏病、肾脏病、神经衰弱、高血压病等都有一定治疗作用。经常吃莴笋叶,有利于血管张力,改善心肌收缩力,加强利尿等。
[0005]现有的莴笋种植会使土地的营养匮乏、莴笋的营养补充缓慢,影响莴笋的品质,增加莴笋的抗病虫害能力。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增加土壤营养有抗菌效果,适应莴笋生长的一种莴笑栽培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莴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9]一、选用良种,防止未熟抽苔这季莴笋因采收期在3月至4月,当春后温暖长日照来临后,易抽苔而不能长成肥大嫩茎,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春莴笋应选晚熟不易抽苔的品种,如挂丝红、科兴一号、特耐寒二白皮、冬寒王、一点红等。
[0010]二、播期确定:春莴笋,12月至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莴笋,4月至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阳网覆盖,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莴笋,7?9月利用遮阳网覆盖播种,育苗移栽。越冬莴笋,10月至11月露地育苗。
[0011]三、定植春莴笋一般在12月中旬定植,最好选晴天土壤湿润时栽苗以减少幼苗根系的损伤,若苗床土干燥,必须在栽的前一天充分灌水,采用撬苗的办法,保护根群,避免伤根。栽后及时淋定根水,使土壤与根紧密结合,成活快,一般株行距宜在27cm左右。
[0012]四、加强肥水管理施肥总的原则重施底肥,“轻施勤施”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每亩马上用清淡的人畜粪水约500kg加2kg冲施肥浇施,促进移植苗成活。第二次在移植后15天,每亩用人畜粪水约600kg加冲施肥4kg浇施。如土壤肥沃或基肥充足,以后可不再施追肥,而对基肥不足的应增施2次追肥。第3次在立春后,植株开始迅速生长,每亩用人畜粪水约600kg加冲施肥2kg结合中耕浇施。第四次在植株封垄并开始抽茎时,每亩用人畜粪水约600kg加冲施肥1kg浇施。以后一般不再施肥,以免基部迅速膨大而开裂。并注意年内控制施肥,避免徒长,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
[0013]五、采收莴笋的采收标准是心叶与外叶平,或现蕾以前为采收适期,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迟茎部养分消耗,抽茎开花,容易空心,茎皮增厚,影响品质。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莴笋采种以越冬的春莴笋留种为好,留种株品种间隔离1000米左右。选留生长健壮,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间拔以后,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见方,去老叶,增施肥水,培土,促侧枝生长,开花时适当摘除部分枝,播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谢后减少灌水,开花后20?25天,种株叶片正常发,种子呈褐色或银灰色。
[0015]本发明有益效果。
[0016]本发明的莴笋的种植方法通过选用良种、加强肥水管理等方式,不仅起到了抗菌、补充营养的作用,还改善了土壤环境,更加适应莴笋的生长,本发明的种植方法可以极大的提高植株的抗病抗虫害性能,降低发病率,提高莴笋成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一种莴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8]一、选用良种,防止未熟抽苔这季莴笋因采收期在3月至4月,当春后温暖长日照来临后,易抽苔而不能长成肥大嫩茎,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春莴笋应选晚熟不易抽苔的品种,如挂丝红、科兴一号、特耐寒二白皮、冬寒王、一点红等。
[0019]二、播期确定:春莴笋,12月至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莴笋,4月至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阳网覆盖,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莴笋,7?9月利用遮阳网覆盖播种,育苗移栽。越冬莴笋,10月至11月露地育苗。
[0020]三、定植春莴笋一般在12月中旬定植,最好选晴天土壤湿润时栽苗以减少幼苗根系的损伤,若苗床土干燥,必须在栽的前一天充分灌水,采用撬苗的办法,保护根群,避免伤根。栽后及时淋定根水,使土壤与根紧密结合,成活快,一般株行距宜在27cm左右。
[0021]四、加强肥水管理施肥总的原则重施底肥,“轻施勤施”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每亩马上用清淡的人畜粪水约500kg加2kg冲施肥浇施,促进移植苗成活。第二次在移植后15天,每亩用人畜粪水约600kg加冲施肥4kg浇施。如土壤肥沃或基肥充足,以后可不再施追肥,而对基肥不足的应增施2次追肥。第3次在立春后,植株开始迅速生长,每亩用人畜粪水约600kg加冲施肥2kg结合中耕浇施。第四次在植株封垄并开始抽茎时,每亩用人畜粪水约600kg加冲施肥1kg浇施。以后一般不再施肥,以免基部迅速膨大而开裂。并注意年内控制施肥,避免徒长,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
[0022]五、采收莴笋的采收标准是心叶与外叶平,或现蕾以前为采收适期,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迟茎部养分消耗,抽茎开花,容易空心,茎皮增厚,影响品质。
[002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莴笋采种以越冬的春莴笋留种为好,留种株品种间隔离1000米左右。选留生长健壮,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间拔以后,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见方,去老叶,增施肥水,培土,促侧枝生长,开花时适当摘除部分枝,播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谢后减少灌水,开花后20?25天,种株叶片正常发,种子呈褐色或银灰色。
【主权项】
1.一种莴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选用良种,防止未熟抽苔这季莴笋因采收期在3月至4月,当春后温暖长日照来临后,易抽苔而不能长成肥大嫩茎,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因此春莴笋应选晚熟不易抽苔的品种,如挂丝红、科兴一号、特耐寒二白皮、冬寒王、一点红等; 二、播期确定:春莴笋,12月至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夏莴笋,4月至5月上中旬露地栽培,5月下旬至7月利用遮阳网覆盖,直播或高密度栽植;秋莴笋,7?9月利用遮阳网覆盖播种,育苗移栽;越冬莴笋,10月至11月露地育苗; 三、定植春莴笋一般在12月中旬定植,最好选晴天土壤湿润时栽苗以减少幼苗根系的损伤,若苗床土干燥,必须在栽的前一天充分灌水,采用撬苗的办法,保护根群,避免伤根;栽后及时淋定根水,使土壤与根紧密结合,成活快,一般株行距宜在27cm左右; 四、加强肥水管理施肥总的原则重施底肥,“轻施勤施”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定植后,每亩马上用清淡的人畜粪水约500kg加2kg冲施肥浇施,促进移植苗成活;第二次在移植后15天,每亩用人畜粪水约600kg加冲施肥4kg浇施;如土壤肥沃或基肥充足,以后可不再施追肥,而对基肥不足的应增施2次追肥;第3次在立春后,植株开始迅速生长,每亩用人畜粪水约600kg加冲施肥2kg结合中耕浇施;第四次在植株封垄并开始抽茎时,每亩用人畜粪水约600kg加冲施肥1kg浇施;以后一般不再施肥,以免基部迅速膨大而开裂;并注意年内控制施肥,避免徒长,提高植株的抗寒能力; 五、采收莴笋的采收标准是心叶与外叶平,或现蕾以前为采收适期,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迟茎部养分消耗,抽茎开花,容易空心,茎皮增厚,影响品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莴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莴笋采种以越冬的春莴笋留种为好,留种株品种间隔尚1000米左右;选留生长健壮,具有本品种特征特性的植株,间拔以后,保持株行距33厘米以上见方,去老叶,增施肥水,培土,促侧枝生长,开花时适当摘除部分枝,播支柱防倒伏,花期不能缺水,花谢后减少灌水,开花后20?25天,种株叶片正常发,种子呈褐色或银灰色。
【专利摘要】一种莴笋栽培方法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莴笋的种植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增加土壤营养有抗菌效果,适应莴笋生长的一种莴笋栽培方法。一种莴笋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选用良种,春莴笋应选晚熟不易抽苔的品种。二、播期确定:春莴笋,12月至3月大棚育苗,2月中旬至3月下旬露地育苗。三、定植春莴笋一般在12月中旬定植,最好选晴天土壤湿润时栽苗以减少幼苗根系的损伤。四、加强肥水管理施肥总的原则重施底肥,“轻施勤施”追肥。五、采收莴笋的采收标准是心叶与外叶平,或现蕾以前为采收适期,过早采收影响产量,过迟茎部养分消耗,抽茎开花,容易空心,茎皮增厚,影响品质。
【IPC分类】A01G1/00
【公开号】CN105519316
【申请号】CN201410512699
【发明人】李威, 杨振铭
【申请人】李威
【公开日】2016年4月27日
【申请日】2014年9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