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仿真人插秧的机械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84673阅读:402来源:国知局
一种仿真人插秧的机械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置解决多个难题的仿真人插秧的机械插秧机,尤其涉及插秧部设置A、B传动轴和动作齿轮组,插秧手开合控制机构,曲轴和插秧手,分送秧机构,还设置插秧机船的自动升降机构,液压升降转向机构,插秧机田头转向定位标杆,以及插秧机船船底自动平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之一,传统都是以手工栽插为主,手工栽插虽然技术效果好,不伤秧,通风性好,但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人们逐步设计并制造出多种插秧机,来代替人工操作,有的采用人力驱动,大部分采用机械驱动,大大降低人们的劳动强度,如中国发明专利200710091204.0,公开了水稻钵苗精细插秧机,该插秧机包括发动机与变速箱,升降机构,曲轴连杆机构,秧爪机构,该插秧机整体结构优于轮式固定秧爪结构插秧机,它解决了不伤秧、浮秧、不漏插的缺点,但是该插秧机在整体结构身上存在一些缺陷,结构比较复杂,软结构多,比如弹簧容易软化,所以在作业时会造成功能失调,曲轴对等排列不理想,成行不理想,并不通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解决多个难题的自动的仿真人插秧的机械插秧机,该插秧机是根据人手插秧的行动动作,行为自然的完成插秧所需的动作过程,为达到人插秧的技术效果要求而设计的。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仿真人插秧的机械插秧机,主要由行驶主体及其后方的插秧部机构组成,所述行驶主体包括发动机、A变速箱、插秧机船自动升降机构、牵引轴、液压升降转向机构、插秧动作速与横行行距速,所述插秧部机构包括立体机架、B齿轮箱、A传动轴、B传动轴、插秧部主副齿轮箱、曲轴、插秧手机构、插秧手开合控制机构、,分送秧机构、以及插秧机定位标杆和插秧机船自动平田装置,其特征在于:
[0005]A、所述插秧机船自动升降机构,由纵向滚轮,横向滚轮,滚轮轴,滚轮筐,滚轮挡板,挡板底座,牵引轴组成,其中纵滚轮,横滚轮同时安装滚轮筐内,并留有空隙,滚轮挡板固接在挡板座上端,挡板座后端连接B变速箱前端,滚轮筐固接在牵引轴一端,牵引轴另一端连接A变速箱后端,滚轮挡板嵌入滚轮空隙内,同时A变速箱下端设置一活动托板;
[0006]B、所述液压升降转向机构,由液压器,平面轴承,固定齿轮,转向主动齿轮,Z型操纵杆,支撑足组成,其中液压器安装在整个插秧机总重量的平分线之间,平面轴承安装在液压器柱塞上中段与A变速箱接触面间上端,转向固定齿轮固接在液压器柱塞上端,转向主动齿轮固接有转向Z型操纵杆,同时将主动齿轮架固接在行驶主体上端,主动齿轮与固定齿轮齿合,液压油缸底端固接有V型十字支撑足;
[0007]C、所述插秧动作速与横行行距速,由A变速齿轮组,B变速齿轮组,A传动轴,A变速箱,B变速箱,动力输出轴,A动力输入轴,A传动带,B传动带组成,A变速齿轮组、B变速齿轮组同时安装在A变速箱和B变速箱内,A变速齿轮组后齿轮和B变速齿轮组前齿轮同时安装在A传动轴中段,同时安装在B变速箱内,A变速齿轮组前齿轮和B变速齿轮组后齿轮同时安装在A变速箱内,A变速齿轮组前齿轮与发动机动力齿轮齿合,B变速齿轮组后齿轮与行走轮半轴齿轮齿合;
[0008]D、所述插秧机定位标杆,由丁字型标杆,一字型标杆,与及活动吊杆组成,其中丁字型标杆安装在发动机架前上端,同时插秧机中段左右和插秧部立体机架后中纵梁左右各安装一根标杆,并且标杆顶端都装上活动吊杆;
[0009]E、所述插秧部机构的立体机架,由多根立柱,多根横梁,多根纵梁固接而成,立体机架前中端连接B变速箱前段,立体机架安装在插秧机船内;
[0010]F、所述插秧部主副齿轮箱,插秧部所有动作都是由主齿轮箱的齿轮传动分配的,主齿轮箱,副齿轮箱都装有A传动轴齿轮,B传动轴齿轮,曲轴齿轮,被动齿轮,主齿轮箱还装有开合控制轮,开合摆杆滚轮,主副齿轮箱安装在立体机架左上横梁、右上横梁中段;
[0011]G、所述曲轴与插秧手机构,所述插秧手机构由顶杆、A连杆、B连杆、插秧手臂、插秧指、手臂定位板、曲轴平行块、曲轴加强杆组成,其中曲轴凸柄顶端连接顶杆一端,顶杆另一端连接A连杆中段,A连杆后端连接立体机架前上纵梁,A连杆前端连接B连杆一端,B连杆另一端连接插秧手臂中段,插秧手臂安插在两个直线滑轮内,两个直线滑轮固接在手臂定位板一面,定位板固接在立体机架后上纵梁、后下纵梁前侧面,插秧手臂下端连接插秧指,插秧指前端呈三弯型挟头,插秧指后端上面固接有一小柱,同时曲轴一端装有平行块,曲轴中间安装一加强杆,加强杆上端连接立体机架中上纵梁中段;
[0012]H、所述插秧手开合控制机构,由开合控制轮,开合摆杆滚轮,滚轮轴,开合摆杆,直线滑轮,开合拉杆,杠杆组成,其中开合控制轮与曲轴齿轮并列安装在曲轴同位一端,开合摆杆滚轮安装在滚轮轴顶端,滚轮轴另一端固接在开合摆杆一高柱杆上端,同时安装在主齿轮箱内,开合摆杆一矮柱穿插在直线滑轮内,直线滑轮固接一连接片,连接片连接开合拉杆其中一片一端,两片开合拉杆设置有距离相等的圆孔和长孔,两片开合拉杆另一端连接杠杆两端,杠杆中段连接直线滑轮连接杆,直线滑轮连接滑轮柱,滑轮柱下端固接在立体机架右下横梁,上端固接在右上横梁;
[0013]J、所述B传动轴与分送秧机构,其中分送秧机构由分送秧器、秧盘、秧槽、落秧筒、秧托组成,B传动轴两端都装有齿轮,同时安装在主齿轮箱、副齿轮箱内,B传动轴相继装有若干个距离相等的螺旋齿,分送秧器安装在立体机架后下纵梁托板上,秧槽安装在立体机架上端,秧槽后中段设置半圆弧型,分送秧齿轮处于秧槽弧型内,秧槽圆弧型处底板设置一缺口,落秧筒上口安装在缺口内,落秧筒下端安装在立体机架后下纵梁秧筒箍内,秧托固接在立体机架后下纵梁底端;
[0014]K、所述插秧机船自动平田装置,由船边梗,船底梗组成,船边梗固接在船的两边下端,若干根船底梗固接在船底均匀的排列。
[0015]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6]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度模仿人插秧的各个行为动作机械插秧机,解决了现有插秧机的多个不到之处和难题,如插秧机插秧动作协调一致的动力传递齿轮组,垂直插秧的曲轴与插秧手,像人手一样能将秧捏紧,松开的开合控制机构,准确送秧分秧的分送秧机构,插秧机船的自动升降机构和牵引轴,田头不留空白的液压升降转向机构,插秧动作和横行行距速的两组变速齿轮组,定位停机转向的定位标杆,自动平田的船底平田装置,以及深浅可调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仿真人插秧的机械插秧机,虽然是高度仿真人插秧,能解决多个难题,但是结构还是很简单完善,因为设置的巧合,各种动作都非常协调,步步到位。
[0017]2.本实用新型的仿真人工插秧的机械插秧机,可根据因地制宜,设置纵行20厘米、25厘米、30厘米,横行行距15厘米、20厘米、25厘米、30厘米,还可设置4行、6行、8行或更多行,该插秧机可纵横都成行,纵横成行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还可适合其他机械使用。
[0018]3.该插秧机曲轴凸柄虽然是单向排列,但操作时不振动,无噪音,由于曲轴设置平行装置。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表示该插秧机的侧视图。
[0020]图2是表示该插秧机的两组变速机构和自动升降机构剖视图。
[0021]图3是表示该插秧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表示该插秧机插秧与分送秧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表示该插秧机插秧部前视图。
[0024]图6是表不该插秩机插秩部后视图。
[0025]图7是该插秧机开合控制示意图。
[0026]图8是表示该插秧机液压升降转向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表示该插秧机机船平田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编号:
[0029]I发动机 16插秧手臂31主齿轮箱
[0030]2发动机架 17手臂定位板32B变速箱
[0031]3A变速箱 18秧槽33动力输入轴
[0032]4液压油箱 19B连杆34十字支撑足
[0033]5Z型操纵杆 20直线滑轮35立体机架立柱
[0034]6转向主动齿轮 21收带盘36开合摆杆
[0035]7液压器 22落秧筒37插秧机船
[0036]8转向固定齿轮 23开合拉杆38右上横梁
[0037]9平面轴承 24后下纵梁39横向滚轮
[0038]10秧盘 25行走轮40B变速齿轮组
[0039]IlA动力输出轴 26开合摆杆矮柱41纵向滚轮
[0040]12自动升降机构 27开合摆杆高柱42A传动轴
[0041]13A传动带 28立体机架43A变速齿轮组
[0042]14顶杆 29秧托44滚轮筐
[0043]15A连杆 30插秧指45牵引轴
[0044]46滚轮挡板 70左直线滑轮柱93螺旋齿
[0045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