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克氏原螯虾抱卵虾孵化的隐蔽装置及孵化池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34844阅读:来源:国知局
配重块3吊在隐蔽体2的底部。
[0026]参见图2,进一步说,隐蔽体2由2块弧形网片5构成。其中,第一片弧形网片5上的四个拐角与第二片弧形网片5上的四个对应拐角连接在一起。2片弧形网片5分别向外侧隆起;即靠近弧形网片5的四条边处分别留有供抱卵虾进出的缝隙。
[0027]参见图1,进一步说,隐蔽体2的长在30?50cm之间、宽在5?20cm之间、高度在30?50cm之间、隐蔽体2上小孔的直径在0.02?0.05cm之间。
[0028]参见图3,进一步说,孵化池的面积在8至30m2之间,深度为60_80cm之间。在孵化池内设有2个以上的用于克氏原螯虾抱卵虾孵化的隐蔽装置。其中,吊杆I的两端分别搭在孵化池的两端,隐蔽体2和配重块3自然垂入孵化池中,且隐蔽体2的底端与孵化池池底的距离为5-10cm。
[0029]具体实施步骤:
[0030]取聚乙烯网片、棉麻绳、砖块、竹竿若干。首先,取两片聚乙烯网片叠在一起。通过棉麻绳将两片聚乙烯网片之间一对边捆绑在一起。随后,将捆在一起的聚乙烯网片向两侧撑开一一优选的方法是取一根长度短于聚乙烯网片宽度的棉麻绳,将该棉麻绳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聚乙烯网片的拐角连在一起,由于棉麻绳的长度小于聚乙烯网片的宽度,从而使两片聚乙烯网片分别向外侧鼓出,构成隐蔽体2。该隐蔽体2从上向下看去,呈近似枣核的形状,左右上下皆不封闭,既方便抱卵虾及虾苗自由出入,又作为抱卵虾良好的栖息隐蔽场所,如图4所示。当虾苗孵出后,该装置既可作为虾苗附着物,又可方便回捕雌性亲虾,大大提高了亲虾回捕率,提高了虾苗成活率。且该装置设置的网袋隐蔽物通过砖块、竹竿及绳子吊起固定,有利于清除沉淀于池底的污物,维持孵化池水质稳定。该装置成本低廉,设置简单,方便实用,抱卵虾孵化效果好。随后,再取棉麻绳将之前制作好的隐蔽体2的一端与竹竿相连接,另一端与砖块相连接。即完成隐蔽装置的制作。
[0031]进一步说,所述网袋状隐蔽物由2块规格30cmX40cm、网目为40目的聚乙烯网片组成2孵化池的制作。挖一口长方形的池子,将池的四壁及底部涂抹有水泥。该水泥池的容积不小于8m2,深不小于60cm。按每平方米不多于10个的数量设置隐蔽装置和1_2个增氧沙头,并确保隐蔽装置的底部与池子的底部的间距在5-lOcm即可。
[0032]使用时,一般每年10月中下旬开始收集抱卵虾,进入孵化池孵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蔽体2在使用前,需要在水中浸泡3-5天。新建水泥池需要使用清水浸泡15天去碱。老水泥池使用前使用8g/m3的硫酸铜溶液浸泡I天,排干消毒水后,设置网袋隐蔽物,孵化池每m2设置网袋8-10个,注井水50-60cm,并采用气泵曝气1_2天。进水一周后,放几尾抱卵虾试水,若无异常,24小时后,将卵发育较一致的的抱卵虾利用主要成分为五倍子的水霉净浸泡20-30分钟,药浴后,将抱卵虾投放于孵化池中,尽量保持卵色发育较一致的抱卵虾集中于同一孵化池中,每m2投放抱卵虾30-40尾。坚持24小时无间断开启气泵增氧。每隔2-3天,利用毛刷刷洗网袋一次,换水一次,每次换水1/2,换水时清除池底残饵、排泄物等污染物。当发现大量虾苗孵出后,每天投喂一次丰年虫幼体,每平方米孵化池按照2_3g丰年虫卵孵化的丰年虫幼体投喂。待幼虾孵出,成长到Icm左右,离开母体,去除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隐蔽体2中的亲虾。每天投喂细颗粒状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在30%以上,待幼虾养至2-3cm时,选择连续晴好天气,采用逐渐降温的方式,当棚内温度与池塘水温一致时,虾苗转移出池,投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养殖池塘中,翌年温度上升后,养成商品虾。
【主权项】
1.用于克氏原螯虾抱卵虾孵化的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杆(1)、隐蔽体(2)和配重块⑶;其中,在吊杆⑴上悬吊有一个以上的隐蔽体⑵;所述隐蔽体⑵为中空的、且上下开口的管状结构件;在隐蔽体(2)的侧壁上开有2个以上的长腰形开口(4);在长腰形开口(4)之外区域的隐蔽体(2)侧壁上开有网状的小孔;在每个隐蔽体(2)的底部连接有一个配重块(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克氏原螯虾抱卵虾孵化的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隐蔽体(2)的水平截面呈近似椭圆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克氏原螯虾抱卵虾孵化的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隐蔽体(2)的水平截面呈枣核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克氏原螯虾抱卵虾孵化的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吊杆(I)为竹竿;隐蔽体(2)由材质为聚乙烯;配重块(3)为砖块;通过棉麻绳将隐蔽体(2)吊在吊杆⑴的杆身上,通过棉麻绳将配重块⑶吊在隐蔽体⑵的底部。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用于克氏原螯虾抱卵虾孵化的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隐蔽体(2)由2块弧形网片(5)构成;其中,第一片弧形网片(5)上的四个拐角与第二片弧形网片(5)上的四个对应拐角连接在一起;2片弧形网片(5)分别向外侧隆起,即靠近弧形网片(5)的四条边处分别留有供抱卵虾进出的缝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克氏原螯虾抱卵虾孵化的隐蔽装置,其特征在于:隐蔽体(2)的长在30?50cm之间、宽在5?20cm之间、高度在30?50cm之间、隐蔽体⑵上小孔的直径在0.02?0.05cm之间。
【专利摘要】针对野外土池或传统的水泥池所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克氏原螯虾抱卵虾孵化的隐蔽装置及孵化池。所述的隐蔽装置:包括吊杆、隐蔽体和配重块;其中,在吊杆上悬吊有一个以上的隐蔽体;在隐蔽体的侧壁上开有2个以上的长腰形开口;在长腰形开口之外区域的隐蔽体侧壁上开有网状的小孔;在每个隐蔽体的底部连接有一个配重块。所述的孵化池,深度为60-80cm之间;在孵化池内设有2个以上的用于克氏原螯虾抱卵虾孵化的隐蔽装置。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既增加了单位面积水体的克氏原螯虾的栖息场所,又有效较少了克氏原螯虾的相遇机会,且便于清除池底沉淀的污物,方便换水,便于控制水质,提高了虾苗成活率。
【IPC分类】A01K61-00
【公开号】CN204443644
【申请号】CN201420817434
【发明人】宋光同, 丁凤琴, 何吉祥, 崔凯, 武松, 陈静, 汪翔, 佘磊, 侯冠军, 赵宏远
【申请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22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