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式捕蚊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5785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电子式捕蚊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蚊灯,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兼具便携性及安全性的电子式捕蚊灯。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人们为了驱赶蚊子等虫类,大多使用可点燃的传统蚊香,但却会产生令人不耐的烟熏气味,并且有用火安全上的顾虑;随着科技进步而出现了可取代传统蚊香的电蚊香,但电蚊香同样会产生含化学物质的气味,长期吸入有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在透过光源诱捕和电击蚊虫的捕蚊灯诞生后,免除了前述蚊香的缺点,带给人们更多的选择。
[0003]市面上常见的捕蚊灯体积普遍较大,适合固定放置在室内或其他地点,来执行其捕蚊功能;然而,当人们外出或移动时,此类大型捕蚊灯并无法供人们携带使用。虽然有部分厂商推出了携带式电蚊香器,来解决人们外出移动时的驱蚊问题,但此类携带式电蚊香器仍有着传统电蚊香器会产生含化学物质的气味的问题,并不利于长时间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兼具便携性及安全性的电子式捕蚊灯,以解决习知捕蚊灯无法随身携带使用的缺点。
[0005]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式捕蚊灯包括座体、遮罩及捕蚊模组。座体包括凹槽;遮罩结合座体以遮盖凹槽;捕蚊模组设置于凹槽内且不会突出凹槽,且捕蚊模组与遮罩之间保持安全距离。
[000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凹槽包括底面,且安全距离为自捕蚊模组沿着垂直底面的直线到遮罩的最短距离。
[000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凹槽更包括垂直连接底面的侧壁,且侧壁的第一高度大于捕蚊模组的第二高度。
[000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安全距离不小于1.5cm。
[000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座体更包括电池容置部,供装设至少一电池。
[00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插头模组,插头模组结合座体。其中插头模组是可收纳地结合座体。
[00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捕蚊模组包括金属导电栅及灯源,金属导电栅位于灯源上方。
[00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金属导电栅为交错式格栅结构。
[00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更包括开关模组,开关模组电性连接捕蚊模组以控制对捕蚊模组供电与否。
[0014]藉此设计,电子式捕蚊灯除了方便携带外,由于捕蚊模组设置在凹槽内,且与遮罩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使得使用者的手指会因为遮罩阻挡而无法直接触碰到捕蚊模组,以确保使用上的安全性。
[0015]由于本实用新型构造新颖,能提供产业上利用,且确有增进功效,故依法申请新型专利。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电子式捕蚊灯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7]图2是电子式捕蚊灯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0018]图3是电子式捕蚊灯的第一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结构爆炸图。
[0019]图4是电子式捕蚊灯的第一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0020]图5是电子式捕蚊灯的第一实施例使用插座模组的示意图。
[0021]图6是电子式捕蚊灯的第一实施例收纳插座模组的示意图。
[0022]图7是电子式捕蚊灯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
[0023]符号说明:
[0024]电子式捕蚊灯1、Ia
[0025]座体10、10a凹槽ll、lla
[0026]底面IllUlla 侧壁112
[0027]电池容置部 12收纳部 13
[0028]对应导引部 14遮罩20
[0029]捕蚊模组 30、30a 金属导电栅31、31a
[0030]灯源32插头模组 40
[0031]导引部 41开关模组50
[0032]背盖60 电池盖 61
[0033]开孔 62直线 L
[0034]安全距离S 第一高度Hl
[0035]第二高度H2线段 A-A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0037]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至图3。如图1至图3所示,电子式捕蚊灯I包括座体10、遮罩20及捕蚊模组30。座体10包括凹槽11,凹槽11包括底面111及侧壁112,侧壁112垂直连接底面111并围绕在底面111四周。因此,座体10藉由凹槽11的底面111及侧壁112形成一个凹陷空间。此外,电子式捕蚊灯I更包括背盖60,背盖60结合于座体10。
[0038]遮罩20结合座体10,其结合位置对应座体10的凹槽11,使得遮罩20能遮盖凹槽11。在本实施例中,当遮罩20结合座体10时,遮罩20会连接凹槽11的侧壁112,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亦可连接至底面111或座体10的其他部位。遮罩20在结构上大多采用格栅式或网格式设计,其结构间隙可依需求调整,一方面利于蚊虫进入,另一方面则避免使用者手指轻易穿过遮罩20而可能引发危险。例如,在本实施例中,遮罩20即采用格栅式设
i+o
[0039]捕蚊模组30设置于凹槽11内,且不会突出凹槽11 ;而捕蚊模组30与遮罩20之间保持安全距离(请参见图4所示的安全距离S)。捕蚊模组30包括金属导电栅31及灯源32,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导电栅31固定在侧壁112上,而灯源32则连接底面111 ;且若以底面111为基准,金属导电栅31是位于灯源32上方。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例如金属导电栅31也能固定在底面111上。
[0040]前述金属导电栅31于通电后能提供击杀蚊虫的效果,此处金属导电栅31采用彼此相间隔的多个柱状或片状结构,但亦可采用其他结构设计。灯源32则于通电后能提供诱引蚊虫及类似照明(例如做为小夜灯使用)的效果,此处灯源32采用能发出蓝光光源的LED模组,但亦可采用其他具有相同效果的灯源32。
[0041]以下请一并参考图1、图2及图4,其中图4是沿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