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蝇诱杀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089393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果蝇诱杀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诱杀容器,特别涉及一种果蝇诱杀容器。
【背景技术】
[0002]果蝇是一种较为广泛的害虫,它存在于全球温带及热带气候区,其主食为酵母菌,且腐烂的水果易滋生酵母菌,因此在人类的栖息地内如果园,菜市场等地区内皆可见其踪迹。果蝇体型较小,身长3~4_,容易受到蔬果,特别是番茄和发酵物质的吸引,果蝇喜欢随风飞行,如此他们可以侦测到食物的香味,伴随着气味找到适合产卵的地方,如果温度够高,果蝇由卵至成虫完整的生活史需时7天,可以在垃圾及腐烂的蔬果中完成其世代。
[0003]蝇类的存在对果园的伤害也非常严重,目前农户常用的有物理防治:如利用粘蝇纸、粘蝇板、电击杀蝇灯等,这些往往影响环境整洁度,也有化学防治的,例如用一些塑料桶、塑料瓶作为一个盛诱杀剂的诱捕器,虽然装置简易,但是效果不明显,往往一些在使用过程中,不是被雨淋了诱杀剂失效了,就是果蝇又重新飞走了,当然近年来有不少的果蝇诱捕器的实用新型,都考虑了这两个问题,但是结构复杂,例如公开号为CN2626234(2004-07-21),制造成本高,不适合广泛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果蝇诱杀容器,解决了被雨淋湿诱杀剂,诱杀剂失效的问题和果蝇进入后又飞出的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种果蝇诱杀容器它包括第一容腔,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外周并部分包含第一容腔的用于盛放果蝇诱杀剂的第二容腔,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上方的且能部分罩住所述第一容腔的避雨帽及设置于所述避雨帽上的吊环,所述第一容腔包括第一容腔本体,设置于第一容腔本体底部的用于使果蝇诱杀剂气味散出的渗透结构,设置于第一容腔本体顶部的盖口以及设置于第一容腔侧壁的开口用于使果蝇进入第一容腔内的通道,所述避雨帽包括帽体及设于避雨帽内部且与所述盖口相配的盖体。
[0007]本方案中将第一容腔下部分深入第二容腔中,可以减少整体装置的体积且不影响使用效果,第二容腔内盛放诱杀剂,诱杀剂可以通过渗透结构,再继续从所述通道进行挥发至容器外部,所述通道的设置则是被吸引过来的果蝇进入第一容腔的途径,避雨帽的设置则很好的将整体处于不被雨淋的状态,保证了诱杀剂的使用时效,且避雨帽还可以遮挡光线,使整个容器处于幽暗状态,更接近果蝇的生活习性,所述吊环的设置则方便了人类使用这个装置,可将装置置于地面,也可进行悬空安置。
[0008]作为优选,所述通道包括外周口、内周口及弹性斜面片,所述外周口孔径在2mm-5mm之间,所述外周口向内设有多块弹性斜面片,各块弹性斜面片向中心靠拢形成内周口,所述内周口孔径小于2_,外周口孔径稍大有利于果蝇的钻入而不使得其他昆虫进入,而内周口孔径小则防止了果蝇进入第一容腔后又飞出的状况。
[0009]内周口由多块弹性斜面片组成是为了让果蝇自身使点力从而改变弹性斜面片的初始状态进入第一容腔,进入后,弹性斜面片恢复初始状态,而内周口的孔径小于果蝇的钻出所需的孔径大小,使得果蝇进入第一容腔内便不能再出去。
[0010]作为优选,所述通道包括之间的开口及设置在开口内侧,第一容腔内部的用于遮挡开口的垂直弹性活动挡片,所述弹性活动挡片的设置是为了让果蝇自身使点力改变弹性活动挡片的垂直状态,当果蝇进入第一容腔内,弹性活动挡片靠着自身重力从一定的斜度又恢复到垂直状态,使得果蝇不再有出去的途径。
[0011]作为优选,所述渗透结构为固定于第一容腔本体底部的过滤膜,所述过滤膜的孔径小于2mm,过滤膜孔径的选择有利于之后对果蝇的清理,孔径小,不会使得果蝇进入第二容腔内,并且渗透结构的设置对诱杀剂的挥发有一定的阻隔作用。
[0012]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容腔本体包括设于第一容腔本体侧壁上并设于所述通道下方的凹槽。
[0013]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容腔外周直径稍大于第一容腔的外周直径,所述第二容腔端口设有卡槽能与所述凹槽完成连接并且使得整个第二容腔外周完全附着于所述第一容腔外周上贴合紧密。
[0014]所述卡槽与所述凹槽的连接可以为任意连接结构,但连接好后必须贴合紧密,不然果蝇就可从空隙中飞入,影响功能的使用。
[0015]作为优选,所述帽体为一个整体斜向下的凹面,凹面的最下端水平位置低于所述通道,凹面最下端低于通道的设置可以阻止雨水通过通道进入第一容腔从而顺流向下进入第二容腔,影响诱杀剂的使用功效。
[0016]作为优选,所述盖体设于帽体的凹面内部,所述盖体内侧周边设有螺纹,所述盖口外侧周边设有螺纹,所述盖体内侧周边的螺纹与所述盖口外侧周边的螺纹相匹配,实际盖口与盖体的螺纹设置只是为了连接两部分,任意可以实现本功能的结构都可成为他们的特性。
[0017]作为优选,所述吊环为中空结构,设于所述帽体中心,所述吊环中空结构可以穿绳等用于悬挂,设于中心位置则保证了整个容器的稳定,当然如果必要,可以在帽体上多设置几个吊环以供使用。
[0018]作为优选,所述吊环为钩形结构,设于所述帽体中心,所述吊环钩形结构可以悬挂于任意线条上,使用便捷,中心设置与帽体上则加强了整个容器的稳定性,当然如果必要,可以在帽体上多设置几个吊环以供使用。
[00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实用新型不仅解决了现有的问题,不会使得诱杀剂被雨淋了失效,也防止了果蝇进入容器后又逃出,而且结构简单,易携带,易转移,操作方便,不影响环境,诱杀效果显著。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00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或2所示,一种果蝇诱杀容器它包括第一容腔1,设置于第一容腔I外周并部分包含第一容腔I的用于盛放果蝇诱杀剂的第二容腔2,设置于所述第一容腔I上方的且能部分罩住第一容腔I的避雨帽3及设置于避雨帽3上的吊环4,第一容腔I包括第一容腔本体12,设置于第一容腔本体12底部的用于使果蝇诱杀剂气味散出的渗透结构11,设置于第一容腔本体12顶部的盖口 13以及设置于第一容腔I侧壁的开口用于使果蝇进入第一容腔I内的通道122,避雨帽3包括帽体31及设于避雨帽3内部且与所述盖口 13相配的盖体32ο
[0030]本方案中将第一容腔I下部分深入第二容腔2中,可以减少整体装置的体积且不影响使用效果,第二容腔2内盛放诱杀剂,诱杀剂可以通过渗透结构11,再继续从通道122进行挥发至容器外部,通道122的设置则是被吸引过来的果蝇进入第一容腔I的途径,避雨帽3的设置则很好的将整体处于不被雨淋的状态,保证了诱杀剂的使用时效,且避雨帽3还可以遮挡光线,使整个容器处于幽暗状态,更接近果蝇的生活习性,吊环4的设置则方便了人类使用这个装置,可将装置置于地面,也可进行悬空安置。
[0031]如图3所示,通道122包括外周口 1221、内周口 1222及弹性斜面片1223,外周口1221孔径在之间,外周口 1221向内设有多块弹性斜面片1223,各块弹性斜面片1223向中心靠拢形成内周口 1222,所述内周口孔径小于2_,外周口 1221孔径稍大有利于果蝇的钻入而不使得其他昆虫进入,而内周口孔径小则防止了果蝇进入第一容腔后又飞出的状况。
[0032]内周口 1222由多块弹性斜面片1223组成是为了让果蝇自身使点力从而改变弹性斜面片1223的初始状态进入第一容腔,进入后,弹性斜面片1223恢复初始状态,而内周口1222的孔径小于果蝇的钻出所需的孔径大小,使得果蝇进入第一容腔I内便不能再出去。
[0033]渗透结构11为固定于第一容腔本体12底部的过滤膜111,所述过滤膜111的孔径小于2mm,过滤膜111孔径的选择有利于之后对果蝇的清理,孔径小,不会使得果蝇进入第二容腔内,并且渗透结构11的设置对诱杀剂的挥发有一定的阻隔作用。
[0034]第一容腔本体12包括设于第一容腔本体12侧壁上并设于通道122下方的凹槽121。第二容腔2外周直径稍大于第一容腔I的外周直径,第二容腔2端口设有卡槽21能与凹槽121完成连接并且使得整个第二容腔2外周完全附着于第一容腔I外周上贴合紧密。卡槽21与凹槽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