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防潮粮仓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42099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承重砌块中部还开设有用于插接固定钢材的定位孔212。且当所述承重砌块在水平方向上砌筑时,相邻的承重砌块在借助所述卡榫件24完成拼接后,其拼接位置处同样会形成一个定位孔212。当所述承重砌块交叠筑砌时,建造者可以借助所述定位孔212在墙内插设固定钢管。在此处使用固定钢管而非钢筋的意义在于,固定钢管较之钢筋结构强度更高,也更加轻质,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在实际的装配过程中,操作者并不需要在定位孔214内全部插满钢管,而是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在相应的定位孔214内插设钢管,这样一来既可以节约建筑成本,也保证了仓体2强度。此外,由于仓体2高度较高,所以在钢管的使用过程中可以采用螺纹连接件的方式对钢管进行拼接固定,从而避免钢管焊接所造成的工艺难度及建筑成本增加。
[0037]所述散热砌块墙23由散热砌块联锁交叠砌筑而成。如图4~5所示,所述散热砌块在水平方向上也设置有用于砌筑时砌块水平方向固定的卡榫件24、在垂直方向上设置有用于砌筑时砌块垂直方向固定的卡榫孔25;所述散热砌块上还贯通设置有通孔231,上下两块散热砌块的通孔231应保持相互贯通。所述散热砌块在码砌后,通孔231内可插设固定钢材并注入混凝土成为增强立柱。
[0038]当不需要在散热砌块内插设固定钢材,而单纯发挥散热砌块的散热作用时,为了保证隔热的效果,所述通孔231的孔径及通孔横截面积均大于上述承重砌块中的气帘孔211,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使得散热砌块墙23内能够有更多的气体流通,从而更好地发挥烟囱效应,实现隔热保温。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更好的保证隔热的效果,所述散热砌块墙23底端的气帘孔还可以连接有一个挖设在地底并与外界大气环境相连通的纵向气道,所述纵向气道至少要与所述散热砌块内靠外侧的通孔231相连通。这种设置方式可以保证有更多的空气能够进入到所述通孔231,也可以保证通孔231内的空气温度变化不会过大,从而使得所形成的气帘具有更好的隔热保温性。除此之外,所述散热砌块墙23除掉其自身所具有的隔热保温功能之外,其还能够有效地保护位于承重砌块墙21及散热砌块墙23之间的聚氨酯保温板22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破坏,增强了仓体2结构的稳定性。
[0039]所述仓体2内部的底面自地基向上依次设置有保温层及钢筋混凝土地坪。为了保证保温效果,仓体2底部保温层的厚度也应保持在1cm左右。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承重层内部钢管的底端需插入地基深处。这样的设置方式是因为保温层所采用的聚氨酯材料较为柔软,如果所述钢管仅插入保温层或钢筋混凝土地坪中,那么仓体2的整体强度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所述钢管需要插设在地基中以保证稳固。
[0040]所述仓体2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一中柱4。所述中柱4内部中空且连接有一条运粮通道7。所述运粮通道7挖设在所述仓体2内部底面并与外界相连通,且在所述运粮通道7的出入口位置均设置有密封闸门71。
[0041]所述中柱4的上端侧壁开设有粮食进口 31,且对应粮食进口 31的中柱4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可开关的排料闸门33,所述中柱4内部则设置有用于向所述粮仓内输送粮食的传送装置。
[0042]所述传送装置可以有两种具体结构,其一为垂直方向送料的斗提机;其二为朝向所述粮食进口 31的送料通道及鼓抽风机,所述鼓抽风机设置在所述送料通道的下端位置。当粮仓需要进粮时,操作者可以通过运粮通道7将粮食运送到所述中柱4内,随即打开粮食进口 31处的排料闸门33,再借助所述传送装置将粮食运送至粮食进口 31,并将其填充至粮仓内。
[0043]所述中柱4外侧至仓体2内壁的部分为存粮区域。所述存粮区域内设置有至少一根控温柱5,具体而言,所述控温柱5有若干根,等距均匀分布于所述中柱4的周圈位置。所述控温柱5的具体数量与所述存粮区域的大小成正比,一般而言可以保持在每10~15 Hf存粮区域内设置有一根控温柱5。
[0044]所述控温柱5内部贯通,所述控温柱5外壁上均匀开设若干有用于气体交换并能够挡止粮食颗粒穿流的通风孔。所述通风孔的孔径应保持在3_左右,且在所述通风孔位置的控温柱5内侧还设置有具有一定支撑强度的钢丝隔离网罩。这样设置的意义在于确保通风孔处的气流交换顺畅,同时也进一步保证粮仓内存储的粮食不会因为堆积挤压而进入到所述通风孔内,造成通风口阻塞。
[0045]为了保证所述控温柱5的结构强度,其内部还设置有加固钢筋。在此处使用加固钢筋而非钢管的意义在于,加固钢筋较之钢管具有更小的体积,通过加固钢筋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所述控温柱5的体积。
[0046]所述控温柱5还连接有温度调节装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为可实现仓内环境控制的空调压缩机、真空栗或惰性气体储气瓶的组合复用。所述控温柱5外侧设置有至少一个传感装置,一般而言,每根控温柱5上设置有多个传感装置,所述传感装置的数量与所述控温柱5的高度成正比,控温柱5越高,则传感装置的数量就越多,且每个传感装置之间保持等距。为了保证良好的监测效果,所述控温柱5上每10~15m设置有一个传感装置。
[0047]所述传感装置为温度探测器、湿度探测器、含氧量探测器以及红外热释传感器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其设置的具体意义在于实时监测存粮区域内存粮的温度、湿度以及含氧量,同时,红外热释传感器的使用还能够进一步监测存粮的热释放量,从而避免因存粮堆积过多,内部空气流通不畅所导致的阴燃。
[0048]所述传感装置还信号总线连接有一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电性连接驱动,此处的信号连接优选为无线网络信号连接。所述传感装置与控制装置还能够与进、出粮食自动计量系统相配合以实现远程监控仓内温湿度与存粮数。
[0049]当所述传感装置开始工作时,其能够将监测到的温度、湿度、含氧量以及热释放量的数值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控制装置随即对接受到的数值进行处理分析。如果监测数值超标或发生异常,那么控制装置立即将电信号发送至温度调节装置。温度调节装置接收到电信号后全部或部分启动,并完成对仓内整体或局部区域的相应的负压抽气及冷气注入等操作。所述温度调节装置所产生的冷气或惰性气体等能够借助所述控温柱5上开设的通风孔进入到仓体2内部,从而达到对仓内温湿度调节、减少仓内含氧量、维持仓内环境稳定的目的。一般而言,如无特殊的储藏环境要求,仓内温度应当稳定在(TC,在这一温度下粮食的含氧量较低,储藏时间最久,储藏效果最佳。
[0050]所述仓体2内还设置有用于提升仓体整体结构强度的横梁6,横梁6连接所述中柱4及仓体承重层。所述横梁的圈层数6与所述中柱4的高度成正比,即所述中柱4的高度越高,那么所设置横梁6的圈层数就越多。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所述仓体2的整体结构强度,所述仓体2高度每10~15m应设置一层横梁。
[0051]在粮仓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粮食不断堆积,所以最底层的粮食在受到上方的挤压时所产生的向外膨胀力最大。正是考虑到这一实际问题,为实现仓体2稳固,在所述横梁6的设置上还有一定的方法。具体而言,一,在横梁6设置时,每一圈层横梁6的密度与当前圈层所在中柱4的相对高度位置呈反比,即横梁6圈层所处的位置越低,那么组成该圈层的横梁6数量就越多,密度就越大;二,在不改变每圈层横梁6密度的前提下,可以采用相邻圈层横梁之间的距离与所在中柱4的相对高度呈正比这一设置方式,即在中柱4下方设置有更多层的横梁6,而随着中柱4高度的增加,横梁6圈层数也逐渐减小。通过这两种方式均可以保证仓体2能够保持稳定,不受仓内粮食膨胀力的影响。当然在实际使用中还能够将两种设置方式进行结合,以达到更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