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园林用固定胶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91468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园林用固定胶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园林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市政园林用固定胶钉。
【背景技术】
[0002]—般园林在植栽的种植栽培上,为了避免杂草丛生,通常会在植栽周围的地面铺设覆盖黑色的胶布,以此有效地遏止杂草的生长,在此类胶布的固定上,一般用固定胶钉加以插压固定。
[0003]—般园林造景的植栽的栽培,为了取得其树型的外观美感与特殊造型,通常需在植栽生长的过程中,施行枝条压条塑型作业,以此使植栽按照预定的型态生长,以符合造景的需求,然而在此类压条塑型的作业上,为了固定其枝条型态,经常需用线绳辅助拉引,在线绳及铁丝的固定上则需另外钉设木粧等对象供其绑定,造成极大的麻烦与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市政园林用固定胶钉,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市政园林用固定胶钉,其具有预定长度的钉身,所述钉身具有多个朝不同方向延伸的筋片,并使所述钉身下端呈尖锥状,在各侧所述筋片边缘成型有多个倒齿,在所述钉身的顶部设有一头部,所述头部两翼延伸成型有较钉身更大范围尺径的型态,所述头部的底缘面呈平面状,所述头部的底缘面还设有多个固定嵌齿,所述头部顶面还设有一垄起的造型部,所述造型部设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镂空通槽。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7]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位调节装置的配置而能在容器内水位高于第一溢流口时自动排出,以确保容器内的水位,维持植栽的生长条件,并提高植栽的质量掌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一。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二。
[001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一。
[001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1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市政园林用固定胶钉,其具有预定长度的钉身10,其钉身10具有呈十字型态延伸的筋片11,并使钉身10下端呈尖锥状,在各侧筋片11边缘成型有多个倒齿12,以此增进其破土及定位能力,在钉身10的顶部设有一较大尺径的头部20,所述头部20呈椭圆型并使其两翼延伸涵盖较钉身10更大范围的型态,在头部20的底缘面21设有多个固定嵌齿22,在固定胶钉的头部20顶面成型有一垄起的造型部23,所述造型部23设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镂空通槽24 ;在实施于园林的铺地胶布30的固定上,将固定胶钉的钉身10直接穿刺通过胶布30,直至固定胶钉头部20的底缘面21压靠于胶布30表面,此时因固定胶钉在头部20的底缘面21增设有固定嵌齿22,可对胶布30形成更稳固的咬合固定效果,避免胶布30受风吹或外力作用而轻易翻掀,有效提升其胶布30覆盖的牢固性,在面对植栽的压条塑型作业上,可利用线绳40 —端绑定于植栽的枝条,并拉引所述线绳40以调整植栽的枝条的预定型态后,再将线绳40的另一端穿置通过固定胶钉头部20的造型部23的镂空通槽24,使之顺利绑定于造型部23。
[0014]本实用新型不仅在对园林的铺地胶布取得更稳固的压紧固定效果外,同时在园林中对植栽进行压条塑型的线绳的固定上,通过固定胶钉头部的镂空通槽设计,赋予线绳的固绑功能,避免了现有技术采用木粧钉设所带来的麻烦。
[0015]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市政园林用固定胶钉,其特征在于,其具有预定长度的钉身,所述钉身具有多个朝不同方向延伸的筋片,并使所述钉身下端呈尖锥状,在各侧所述筋片边缘成型有多个倒齿,在所述钉身的顶部设有一头部,所述头部两翼延伸成型有较钉身更大范围尺径的型态,所述头部的底缘面呈平面状,所述头部的底缘面还设有多个固定嵌齿,所述头部顶面还设有一垄起的造型部,所述造型部设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镂空通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园林用固定胶钉,其具有预定长度的钉身,所述钉身具有多个朝不同方向延伸的筋片,并使所述钉身下端呈尖锥状,在各侧所述筋片边缘成型有多个倒齿,在所述钉身的顶部设有一头部,所述头部两翼延伸成型有较钉身更大范围尺径的型态,所述头部的底缘面呈平面状,所述头部的底缘面还设有多个固定嵌齿,所述头部顶面还设有一垄起的造型部,所述造型部设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镂空通槽。本实用新型通过液位调节装置的配置而能在容器内水位高于第一溢流口时自动排出,以确保容器内的水位,维持植栽的生长条件,并提高植栽的质量掌控。
【IPC分类】A01G17/12
【公开号】CN204860382
【申请号】CN201520482221
【发明人】董昕武
【申请人】董昕武
【公开日】2015年12月16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