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植作物专用灌水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142510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密植作物专用灌水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植作物专用灌水器,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大田密植作物的大流量灌水器,属于节水灌溉农业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应用在农业微灌技术领域的灌溉用各种滴灌流道/带、灌水器,都是在各滴水出口前端设置一组迷宫流道,用来阻尼和消减滴灌流道/带、灌水器内压力,均衡各滴水出口的出水压力和出水量,从而保证滴灌流道/带、灌水器在一定铺设长度内各滴水出口的出水量基本一致。迷宫流道大致分成两类,一是单独成型,然后镶嵌在滴灌流道/带、灌水器内,或插接在滴灌流道/带、灌水器外;二是与滴灌流道/带、灌水器输水通道同时成型。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形式的流道结构,水流经过这种流道消能和稳流后,使得出水口处的流量足够小来达到精量灌溉的目的。上述滴灌流道/带、灌水器的滴水出口形状有圆孔形、切缝形、马蹄形等几种,这些流道的迷宫一般都设置在进水口处,流道直径一般都小于1毫米,滴水出口通径一般都小于2毫米。在灌水时,水流进入流道后直接进入迷宫内,不但消能和稳流效果差,而且泥沙不断沉积后容易将迷宫堵塞;在灌水间歇,滴灌流道/带、灌水器外的泥水在负压作用下,会通过滴水出口回灌,将出水口或紧靠出水口部分的迷宫堵塞。由于这些流道的流道直径尺寸较小,流道结构复杂,用水流很难将堵塞部分冲开,清洗流道非常困难,这样就使整个灌水系统无法工作;这些迷宫流道轴向布置,长度较长,一般为80?400毫米,出水口间隔距离较大,而流量又相对较小,水流的浸润范围有限,对于密植型作物来说难以实现精量灌溉;上述迷宫流道消能作用已使迷宫末端水压损失较大,而且流量较小,一般不超过每小时4升,对于需水量大的作物来说,达不到滴水量的要求;如果为了提高迷宫末端出水量而提高首部压力,当滴水量加大到每小时4升或者更高时,因为上述流道直径较小,壁厚较薄,流道壁与滴灌流道/带、灌水器壁结合强度低,压力过大会出现流道破裂和出水口喷水现象,达不到节水的目的,所以人们迫切需要适合市场需求的大流量滴灌流道/带、灌水器进行滴灌。
[0003]但是如果滴灌流道/带、灌水器流量较大,就会出现流量与灌水区域面积不协调,系统控制阀门较多等问题,使得滴灌系统运行流道理混乱,灌水均匀性难以保证,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大流量滴灌流道/带、灌水器产品结构复杂,难以生产,运行难以控制,无法实现精量灌溉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密植作物专用灌水器,结构简单,流量大、不容易破裂、防堵塞效果好的适合于密植作物精量灌水的灌水器。
[0005]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植作物专用灌水器,包括输水腔和灌水腔,包括输水腔和沿输水腔内表面依次挤压真空吸塑成型的灌水腔,所述灌水腔内设有灌水流道,所述灌水流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输水腔通过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灌水流道相通,所述灌水流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由倾斜流道构成的进水段、带有螺旋离心柱的离心段、径向延伸流道构成的沉积段、由连续“S”形或波形流道构成的消能段、径向延伸设置的直流道构成的出水段。
[0006]所述消能稳流流道沿着所述灌水腔径向布置,这样可以缩短相邻所述灌水流道的间隔距离,使相邻所述出水口间距较小,根据作物种植模式,可以调整所述灌水流道的所述出水口之间的距离,既可小间距重复设置灌水流道从而形成细长的湿润带,也可大间距重复设置灌水流道,实现精准灌溉,特别适合密植作物。
[0007]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段与所述输水腔沿着水流方向的夹角小于75°。
[0008]进一步地,所述离心段与进水段呈钝角连接,水流经过所述进水段后进入离心段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水流向消能稳流流道壁靠近,加速泥沙的沉积速度。
[0009]进一步地,所述沉积段流道为直筒形流道或为大口连接离心段的“倒八形”流道,沉积段上设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分布在所述沉积段两侧,并与所述沉积段呈锐角连接,所述收集腔开口与所述沉积段流道相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消能段由连续的“S”形流道、正反“S”形流道或梯形波形流道组成,所述梯形波的两斜边夹角为45°。
[0011]进一步地,所述灌水腔为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输水腔的两侧,增大同一截面的灌水流量。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段上设有沉积槽,所述沉积槽的凹面朝向消能稳流流道内部,水流经过所述进水段时,部分泥沙发生沉积,沉积在所述沉积槽的凹槽内。
[0013]进一步地,所述出水段上靠近所述出水口的一侧设置有防倒吸装置,所述防倒吸装置由两个可以封闭并将所述出水段封闭成两部分的固定挡板构成,其中一个挡板为弹性挡板并且可以向出水口单向变形,正常灌水时,水流将弹性挡板冲开实现灌水,停止灌溉后,由于灌水流道内压力减小,泥沙倒吸时,所述弹性挡板恢复原位,所述防倒吸装置的两个挡板封闭。
[0014]进一步地,所述沉积段和所述消能段之间设有泄压流道,所述泄压流道一端与所述沉积段和所述消能段之间所述灌水流道相通,另一端直接与出水口相通,所述泄压流道与所述灌水流道相通的一端设有两片部分重叠的弹性压片,所述弹性压片将所述泄压通道和所述灌水流道密封隔开,其中一个所述弹性压片朝向泄压流道内部变形,另外一个朝向灌水流道内部变形;当灌水流道内的水压在额定水压以内时,所述弹性压片保持原状,将泄压流道和灌水流道密封隔开;当灌水流道内部的压力超过极限设定压力时,水流将朝向泄压流道内部变形的弹性压片顶开,水流从所述泄压流道直接排出,将灌水流道内的压力降到额定压力,弹性压片恢复原位,将泄压流道封闭,水流继续沿着灌水流道流动;当进行清洗所述收集腔时,将水流从出水口灌入,水流通过泄压流道将所述弹性压片顶开,水流直接对收集腔进行反冲洗。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流道直径较大,流道长度较短,能够实现高压力、大流量灌水,缩短了灌水时间,灌水效率高;消能稳流流道沿着灌水腔径向布置,缩短了相邻灌水流道的间隔距离,使相邻出水口间距较小,根据作物种植模式,既可紧密重复设置灌水流道从而形成细长的湿润带,也可长间距重复设置消能稳流流道,实现密植作物精准灌溉,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大幅提高。消能稳流流道设有进水段,可以使水流缓和稳定后进入消能段,消能效果好;设置有离心段,沉积效果好,既可以到达减缓水流的速度又能够解决流道道中容易堵塞的问题;设有沉积段,防堵塞效果好;采用了使用所述灌水器的灌水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大流量灌溉的特点,使灌水流量达到每小时4升甚至更大,解决了人们长期以来渴望解决但是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
[0016]【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输水腔,2、灌水腔,3、灌水流道,4、进水口,5、消能稳流流道,6、出水口,7、进水段,
8、离心段,9、沉积段,10、消能段,11、出水段,12、收集腔,1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