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吸式播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13940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针吸式播种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药材直播机使用的针吸式播种机构。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国内外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中药材价格也因此大幅攀升,多数品种的价格增幅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受价格杠杆的作用,各地的中药材种植面积相应大幅增加,传统的中药材纯手工作业种植的模式已很难满足这种快速发展趋势的需求。因此,药农们急需与中药材种植模式相适应的机具。
[0003]目前,我国的播种机主要用于大田作物,如玉米、大豆、小麦等的播种作业。采用排种器为多窝眼式、指夹式、气吹式等,这些排种器一般只适合平均粒径和重量较大的种子使用,其播种方式为多为穴播、撒播和半精播,并且株距、行距较大。这些排种器均无法满足多数中药材种子粒径小、重量轻、形状不规则的特点和直播作业时的单粒精播、小株距、窄行距的农艺要求。
[0004]解决上述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研制专用的播种机构,以满足中药材机械化直播作业的要求。
[0005]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述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适合在中药材机械化直播作业过程使用,满足中药材单粒精播、小株距、窄行距的农艺要求的针吸式播种机构。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种针吸式播种机构,其特征是:包括机架、真空栗、驱动电机、小链轮、拐臂轴组件、导杆固定轴、凸轮轴组件、大链轮、链条、吸种排组件、第一支杆组件、第二支杆组件、种盒、吸风管、第一长弹簧、第一短弹簧、第二长弹簧、第二短弹簧,
[0009]所述机架包括后支撑梁、真空栗座梁、落种口板、前支撑梁、左侧板、右侧板、种盒座板、第一滑道、第一长弹簧固定杆、第二长弹簧固定杆、第二滑道、驱动电机座板,所述后支撑梁、真空栗座梁、落种口板及前支撑梁均设置在左侧板与右侧板之间,且其均一端端部与左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端部与右侧板固定连接,其中真空栗座梁上设置有真空栗,落种口板上设置有与吸种管相配的播种口;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前端部均设置有种盒座板;所述第一滑道和第一长弹簧固定杆均设置在左侧板上;所述第二长弹簧固定杆和第二滑道均设置在右侧板上;所述驱动电机座板与后支撑梁固定连接,且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
[0010]所述驱动电机输出轴与小链轮同轴固定连接;
[0011]所述拐臂轴组件一侧通过第一连接件与左侧板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二连接件与右侧板连接,其中拐臂轴组件包括拐臂轴、第一拐臂座、第一拐臂板、第二拐臂座、第二拐臂板、轴承1、轴承Π、轴承m、轴承IV,所述拐臂轴一端端部通过第一拐臂座与第一拐臂板固定连接,另一端端部通过第二拐臂座与第二拐臂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I与第一拐臂板活动连接;所述轴承m与第二拐臂板活动连接;
[0012]所述导杆固定轴一端通过轴承π与第一拐臂板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IV与第二拐臂板固定连接;
[0013]所述凸轮轴组件一侧通过第三连接件与左侧板连接,另一侧通过第四连接件与右侧板连接,其中凸轮轴组件包括凸轮轴、第一凸轮座、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座、第二凸轮,所述凸轮轴一端端部通过第一凸轮座与第一凸轮固定连接,另一端端部通过第二凸轮座与第二凸轮固定连接;
[0014]所述大链轮与第二凸轮座固定连接,其通过链条与小链轮连接;
[0015]所述吸种排组件包括风室管、吸种管、导杆、第一风室管堵块、第二风室管堵块、吸风管接头,所述风室管为矩形钢管,其上下两侧壁上开设有配合安装吸种管的固定口,风室管的前侧壁上开设有吸风口,该吸风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吸风口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吸风管接头;所述吸种管与风室管固定连接,并与风室管呈垂直布置,吸种管形状为中空式圆管,并在其侧壁上开设有一圆形孔,吸种管的内腔通过所述圆形孔与风室管的内腔连通;所述导杆直径小于吸种管的内腔直径,其外部与吸种管的内腔活动连接,导杆一端与导杆固定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风室管堵块、第二风室管堵块分别设置在风室管两端端口部;
[0016]所述第一支杆组件一端通过第一长螺栓与吸种排组件的一侧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连接件与第一凸轮固定连接,其中第一支杆组件包括支杆1、弹簧连接螺栓I,所述支杆I通过轴承V与第一长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连接螺栓I与第一长螺栓固定连接;
[0017]所述第二支杆组件一端通过第二长螺栓与吸种排组件的另一侧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连接件与第二凸轮固定连接,第二支杆组件包括支杆Π、弹簧连接螺栓Π,所述支杆π通过轴承VI与第二长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弹簧连接螺栓Π与第二长螺栓固定连接;
[0018]所述种盒一端通过种盒座板与左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种盒座板与右侧板固定连接;
[0019]所述吸风管一端与真空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风管接头固定连接,且吸风管的数量为两个;
[0020]所述第一长弹簧一端与第一长弹簧固定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簧连接螺栓I固定连接;
[0021]所述第一短弹簧一端与第一滑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拐臂板固定连接;
[0022]所述第二长弹簧一端与第二长弹簧固定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弹簧连接螺栓Π固定连接;
[0023]所述第二短弹簧一端与第二滑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拐臂板固定连接。
[0024]所述后支撑梁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横梁组成。
[0025]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五连接件和第六连接件均由轴承及与轴承配合的轴承座组合而成。
[0026]所述吸种管的数量为28个?45个。
[0027]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0028]1、工作时,电源打开,真空栗与驱动电机开始工作,在真空栗的作用下风室管内腔内部形成负压。与此同时,驱动电机驱动凸轮轴转动,并通过凸轮带动拐臂轴组件摆动和支杆摇动。导杆固定轴上的导杆与吸种排组合中的风室管和吸种管在拐臂、支杆、滑道和弹簧的共同作用下,一方面实现与机架相对的往复式摆动,另一方面两者之间作间歇的往复式直线运动。当吸种管运动到种盒内时,导杆向上拔起,吸种管内腔通过圆形口与风室管内腔连通,在负压的作用下,种子被吸附在吸种管的管口端上;当吸种管运动到落种口板上方时,导杆向下推入,吸种管上的圆形孔被堵住,吸种管内的负压消失,种子在重力和导杆的推力共同作用下从落种口板上的播种口中落下。整个吸排种过程完成。
[0029]2、由于整排吸种管同步工作,可最大程度的保证播种作业的整齐度要求。
[0030]3、本实用新型采用气吸式吸种原理,能够保证对形状不规则种子的吸取,并且可通过调整真空栗转速的方法改变吸种时的负压值,实现对多种不同质量种子的吸取。
[0031]4、通过改变大链轮与小链轮传动比的方法,可以实现机构的吸排种频率,从而实现播种株距的变化。
【附图说明】
[0032]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3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吸式播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吸式播种机构的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吸式播种机构的拐臂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吸式播种机构的拐臂轴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吸式播种机构的凸轮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吸式播种机构的吸种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吸式播种机构的吸种排组件的A-A向结构示意图。
[0040]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吸式播种机构的第一支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1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吸式播种机构的第二支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吸式播种机构中吸种时,吸种排组件位置及吸种管与导杆的相对位置结构示意图。
[0043]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针吸式播种机构中吸种时,吸种排组件位置及吸种管与导杆的相对位置的剖视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