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料量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0130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料量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喂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料量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料量监测系统,其包括进料装置、食槽及设于食槽内的食料量检测器,进料装置的饲料输出口朝向食槽,食槽的底部设有与食料量检测器连接的称重装置,称重装置用于测量食槽内饲料的重量;结构小型化,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通过本申请中的食料量监测系统,能随时监测每只奶牛的喂食量与进食量,并做出每只奶牛的饮食规律曲线,提高了奶牛疾病揭发率,有助于提高奶牛产奶量及产奶品质,进而能为每只奶牛合理推荐喂食量,设定喂食时间,提高了喂食效率;且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养殖场向大型化及规模化发展。
【专利说明】
一种食料量监测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动物喂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料量检测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能精准获取奶牛进食量的食料量检测系统。【背景技术】
[0002]在我国的动物养殖过程中,如奶牛、羊只及禽类养,喂料过程是耗用人工劳动强度最大的环节之一。以奶牛为例,处于不同养殖阶段的奶牛的进食量也不同。而在传统的养殖方式中,主要依靠人工判断食槽内的剩余食料量来判定奶牛的当日进食量,但若食料放置不够,即剩余食料量为零,则无法获取精准的奶牛进食量;同时,饲养员需根据料桶内连续几次的剩余食料量才能判断出奶牛的身体状态,如此,饲养员耗费精力大,且因人为操作误差或主观因素,无法及时判断奶牛是否处于疾病状态中。
[0003]奶牛养殖过程中大多使用干饲料,上述干饲料主要包括各种粉碎之后的干草料或者其他的粮食粉碎料,由于奶牛每天的进食量较大,单纯的采用人工进行饲喂会大大增加饲养员的劳动强度,饲喂效率低,也不利于养殖场向大型化、规模化发展;且若加料不均易洒出食槽外,容易造成饲料的二次污染,从而造成饲料的大量浪费。另外,由于饲养人员的频繁出入将会增加奶牛的感染频率。【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传统的养殖方式饲喂效率低,且无法精确掌握每只奶牛的日进食量,从而无法及时判断奶牛是否处于疾病状态,进而造成牛奶产量低及品质下降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料量监测系统,该食料量监测系统包括进料装置、食槽及设于所述食槽内的食料量检测器,所述进料装置的饲料输出口朝向所述食槽,所述食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食料量检测器连接的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用于测量所述食槽内饲料的重量。
[0008]其中,所述食料量检测器包括电源模块及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的控制器、发送模块及RFID射频模块,所述发送模块、RFID射频模块及称重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09]其中,所述食料量检测器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用于放置所述电源模块、控制器、 发送模块及RFID射频模块。[〇〇1〇]其中,所述称重装置包括计量底座及设于所述计量底座上的称量传感器,且所述计量底座设于所述食槽的底部。
[0011]其中,所述称量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12]其中,该食料量监测系统还包括用于固定安装所述食槽的支撑装置。
[0013]其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食槽护栏及多个用于支撑所述食槽护栏的护栏支架,所述食槽固定安装于所述食槽护栏上。
[0014]其中,所述食槽护栏及护栏支架采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或钢筋混凝土制成。
[0015]其中,所述进料装置为进料斗。
[0016]其中,所述食槽采用FDA食用级塑料制成。[0〇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料量监测系统,该食料量监测系统包括进料装置、食槽及设于食槽内的食料量检测器,进料装置的饲料输出口朝向食槽,食槽的底部设有与食料量检测器连接的称重装置,称重装置用于测量食槽内饲料的重量;结构小型化,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实用性强。通过进料装置给食槽投喂饲料,称重装置分别对奶牛进食前和进食后的饲料进行测量并通过食料量检测器上传至检测终端,从而能随时监测每只奶牛的喂食量与进食量,并做出每只奶牛的饮食规律曲线,提高了奶牛疾病揭发率,有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及产奶品质,进而为每只奶牛合理推荐喂食量,设定喂食时间,提高了喂食效率;且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养殖场向大型化及规模化发展。【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食料量监测系统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食料量监测系统中食料量检测器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食料量监测系统中食料量检测器的原理框图。[〇〇22]图中:101:食料量检测器;102、206:数据导线;103:计量底座;104:称重传感器; 105:食槽;106:食槽护栏;107:护栏支架;108:进料装置;201:壳体;202:电源模块;203:电源导线;204: RFID射频模块;205:控制器;207:发送模块。【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食料量监测系统,该食料量监测系统包括进料装置108、食槽105及设于食槽105内的食料量检测器101,其中,优选地,食料量检测器1 〇 1设于食槽105的内侧壁上,且进料装置108的饲料输出口朝向食槽105使得饲料能落入食槽105内,从而避免了饲料洒落至地面上而引起饲料的二次污染,进而避免了饲料浪费;食槽105的底部设有与食料量检测器101连接的称重装置,其中,食料量检测器101通过数据导线102与称重装置连接,称重装置用于测量食槽105内饲料的重量,并将重量信息通过食料量检测器101中上传至检测终端;结构简单且小型化,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实用性强。
[0025]具体地,通过进料装置108给食槽105投喂饲料,称重装置分别对奶牛进食前和进食后的饲料进行测量并通过食料量检测器101上传至检测终端,测量耗时短且测量结果精准,从而能随时监测每只奶牛的喂食量与进食量,并做出每只奶牛的饮食规律曲线,提高了奶牛疾病揭发率,有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及产奶品质,进而为每只奶牛合理推荐喂食量, 设定喂食时间,提高了喂食效率;且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养殖场向大型化及规模化发展。
[0026]在本实施例中,食料量检测器101包括电源模块202及分别与电源模块202连接的控制器205、发送模块207及RFID射频模块204,发送模块207、RFID射频模块204及称重装置分别与控制器205连接。具体地,RFID射频模块204、发送模块207通过数据导线206与控制器 205连接,电源模块与RFID射频模块204、发送模块207及控制器205通过电源导线203连接。 [〇〇27]在本实施例中,食料量检测器101还包括壳体201,壳体201用于放置电源模块、控制器、发送模块及RFID射频模块。具体地,RFID射频模块204镶嵌在封闭的壳体201表面;电源模块202、控制器205、发送模块207置于壳体201里面。其中,壳体201采用塑料制成,重量轻,易随身携带,但不仅局限于塑料材质,也可以为重量较轻的金属材料,如不锈钢或其它轻质的合金。
[0028]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称重装置包括计量底座103及设于计量底座103上的称重传感器104,且计量底座103设于食槽105的底部;进一步地,称重传感器104通过数据导线 102与控制器205连接。当通过进料装置108投喂饲料时,饲料会落入计量底座103上,通过称重传感器104测得饲料重量,通过数据导线102传输至控制器205上,并通过发送模块207上传至检测终端。由此,采用全自动化操作,测量结果精准,且耗费时间短,提高了饲喂效率。 [〇〇29] 进一步,称重传感器104采用金诺专用称重传感器0-200KG压力传感器,且其灵敏度为2.0 ±0.lmv/V,精度高且稳定性强,能支持进行长周期的饲喂工序;RFID射频模块204 的工作频率为860MHz-960MHz的超高频RFID高性能开发模块,支持EPC global UHF/IS0等标准协议格式标签的读取;用户只需通过RS232/RS485通信接口接收数据便能完成对标签的读取操作,而无需理解复杂的射频通信协议,且该高性能开发模块中的读卡器自带Autoturning 自动调谐电路,在不同环境中工作时能自动调节电路参数,使外部环境对读卡距离的影响降到最小,读卡距离为200cm(标准1C卡),具有接收灵敏度高、读写速度快、性能稳定、可靠性强等特点,有助于进一步提尚伺喂效率;发送t旲块为cc2530ZigBee串口无线丰旲块,采用无线传输设备,在网络环境中,即可将检测结果传输至检测终端,如此检测终端的位置不受传统的传输线的长短限制,提高了灵活性;控制器205采用MSP430控制器,处理能力强,能将多个不同功能的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模块和微处理器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以提供"单片机"解决方案,运算速度快,且消耗功率低,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饲喂效率;电源模块 202采用锂电池或AA镍氢充电电池,具备容量高、循环寿命长、内阻低、充放电快速、自放电低、均衡性好等优点,能支持长周期的饲喂检测工序。
[0030]进一步地,该食料量监测系统还包括用于固定安装食槽105的支撑装置。具体地, 支撑装置包括食槽护栏106及多个用于支撑食槽护栏106的护栏支架107,食槽105固定安装于食槽护栏106上。在本实施例中,食槽护栏106和护栏支架107为围成范围仅允许一头奶牛进食的容纳空间;其中,食槽105为矩形结构的壳体,食槽105的上端固定在食槽护栏106上; 为便于奶牛进食,将食槽105设于食槽护栏106的中部。
[0031]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食槽护栏106及护栏支架107采用不锈钢或钛合金或钢筋混凝土制成。优选地,食槽护栏106及护栏支架107采用承载能力强、支撑力较高的钢结构, 以能承受奶牛的冲击力。[〇〇32]在本实施例中,进料装置108为进料斗。具体地,进料斗位于食槽105的正上方,采用进料斗防止饲料在下落的过程中洒出食槽105外,以免浪费。[〇〇3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食槽105采用FDA食用级塑料制成,以防止饲料二次污染, 引发奶牛疾病。但食槽不局限于上述FDA食用级塑料,也可采用塑料或不锈钢或其它材质制成。
[0034]值得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食料量监测系统不仅局限于对奶牛适用,也可适用于禽类或羊只等动物的饲喂。
[0035]本申请中的食料量监测系统的工作过程为:当一头奶牛走近食槽105,食料量监测器101中的RFID射频模块204读取奶牛的个体编号信息并将其传输至控制器205中;在进行进食过程中,称重传感器104监测计量底座103上饲料量的变化并将其传输至控制器205中, 进食完毕后,控制器205通过发送模块207将进食奶牛的个体编号、进食量、进食时间、进食槽等信息发送至检测终端;从而饲养人员能随时监测每只奶牛的喂食量与进食量,并做出每只奶牛的饮食规律曲线,提高了奶牛疾病揭发率,有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及产奶品质, 进而为每只奶牛合理推荐喂食量,设定喂食时间,提高了喂食效率。
[003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料量监测系统,该食料量监测系统包括进料装置、食槽及设于食槽内的食料量检测器,进料装置的饲料输出口朝向食槽,食槽的底部设有与食料量检测器连接的称重装置,称重装置用于测量食槽内饲料的重量;结构小型化,使用方便,便于携带,实用性强。通过进料装置给食槽投喂饲料,称重装置分别对奶牛进食前和进食后的饲料进行测量并通过食料量检测器上传至检测终端,测量耗时短且测量结果精准,从而能随时监测每只奶牛的喂食量与进食量,并做出每只奶牛的饮食规律曲线,提高了奶牛疾病揭发率,有助于提高奶牛的产奶量及产奶品质,进而为每只奶牛合理推荐喂食量, 设定喂食时间,提高了喂食效率;且无需人工操作,省时省力,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也有利于提高养殖场向大型化及规模化发展。
[00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食料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装置、食槽及设于所述食槽内的食料量 检测器,所述进料装置的饲料输出口朝向所述食槽,所述食槽的底部设有与所述食料量检 测器连接的称重装置,所述称重装置用于测量所述食槽内饲料的重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料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料量检测器包括电源模 块及分别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的控制器、发送模块及RFID射频模块,所述发送模块、RFID射 频模块及称重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料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料量检测器还包括壳 体,所述壳体用于放置所述电源模块、控制器、发送模块及RFID射频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料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装置包括计量底座及 设于所述计量底座上的称量传感器,且所述计量底座设于所述食槽的底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食料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量传感器通过数据线与 所述控制器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料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安装所述食槽 的支撑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食料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食槽护栏及 多个用于支撑所述食槽护栏的护栏支架,所述食槽固定安装于所述食槽护栏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食料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槽护栏及护栏支架采用 不锈钢或钛合金或钢筋混凝土制成。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料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为进料斗。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料量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食槽采用H)A食用级塑料 制成。
【文档编号】A01K5/02GK205596855SQ201620302524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4月12日
【发明人】於少文, 孔繁涛, 张建华, 韩书庆, 沈辰, 秦波, 杨海成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