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密度的播种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35424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控密度的播种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专利公开了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一种可控密度的播种器,包括播种装置和与播种装置可拆卸连接的收集装置,所述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板、托板和空心柱状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内壁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与托板滑动连接,播种板位于托板的上部,所述播种板与托板之间设有间距可调的调节装置,所述播种板上设有若干排均匀排布的放置孔,所述收集装置位于托板滑出方向的相对一侧,收集装置的高度低于播种板的高度,还包括毛刷。本实用新型采用萌动的白及种子为研究材料,以一种简易、可控密度的播种器对白及的播种密度进行调整,并建立一套省时、省力获取白及优质种苗的技术体系,为白及的种质资源保护和种苗快繁奠定实验基础。
【专利说明】
一种可控密度的播种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药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密度的播种器。
【背景技术】
[0002]白及(Bletillastriata(Thunb.)Reichb.f.)为兰科白及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亦称“白芨”,其块茎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草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热利湿的功效(国家药典委员会,2010),通常用于肺结核、咯血、肝癌、胃癌、十二指肠溃疡、内外出血等疾病的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白芨对结核杆菌、炎症细胞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具有代血浆、骨髓造血、延缓衰老、增加机体免疫力等保健作用,其合成的大量超氧化物(SOD)还具有抗菌镇痛和抗肿瘤活性(张永为等,2012 ;王红英,2009 ;王光辉等,2007 ; Jiangetal.2007)。此夕卜,白及还被广泛用作饮片、护肤美白化妆品、烟蒂胶、糊料、浆丝绸、浆纱、涂料等的工业原料和基因递送的载体材料,且白及花色艳丽,也是一种很好的园林花卉。这些广泛用途,导致其市场需求急剧增加,价格飞速上涨,前景十分广阔。
[0003]然而,市场的巨大需求致使野生白及几乎被采挖殆尽,成为濒临灭绝的名贵中药材,被国家列为重点保护的野生药用植物之一,还被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录入加以保护,如何保护白及种质资源和为人工驯化栽培提供大量种苗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建立人工繁育的方法来保护白及野生资源和为大田的规模化种植提供大量种苗是中药材研究中被通常采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由于白及的种子非常细小且无胚乳,在自然状况下很难萌发和生长,因而传统繁育白及种苗的方法主要依靠分株繁殖,但分株繁殖周期长,繁殖效率低,而且耗种量大,成本高,很难满足规模化种植的需要。采用组织培养技术提高白及种子萌发率,进而进行生根和壮苗培养诱导再生苗,是解决白及种质资源保护和快速繁殖大量种苗最经济、高效的方法。
[0004]由于白及种子很小,播种时很难控制密度,因此一旦播种时密度过大,高密度的种苗会使生长受限,同时移栽也较为困难,极大的降低了白及优质组培苗的数量。因此,现有技术需要一种简易的、可控密度的播种器对白及的播种密度进行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播种器,对播种时白及种子的密度进行调整,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白及在播种时难以控制密度,造成生长和移栽受限的缺陷。
[0006]本方案中的一种可控密度的播种器,包括播种装置和与播种装置可拆卸连接的收集装置,所述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板、托板和空心柱状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内壁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与托板滑动连接,播种板位于托板的上部,所述播种板与托板之间设有间距可调的调节装置,所述播种板上设有若干排均匀排布的放置孔,所述收集装置位于托板滑出方向的相对一侧,收集装置的高度低于播种板的高度。
[000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包括播种装置和与播种装置可拆卸连接的收集装置,播种装置用于播种,收集装置用于收集多余的白及种子,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板、托板和空心柱状的收纳盒,空心的收纳盒上放置播种板,托板位于播种板的下部,调节播种板与托板的间距,使其间距小于白及种子的粒径。使用时,将白及种子铺在播种板上,晃动播种器,使白及种子掉入放置孔内,并装满放置孔,由于放置孔的孔径大小是一致的,基本可以确保每个放置孔内的种子的数量均匀,由于托板与播种板是贴合的,托板就限制了放置孔内的白及种子的移动,确保白及种子保持相对稳定状态;需要播种时,将播种器放置在培养基或培养皿上,滑动托板,使播种板与托板的位置发生相对移动,原本处于放置孔下的托板被拉离,支撑种子的力消失,因此,白及种子就从播种板内掉落,进入培养基或培养皿中,由于放置孔内种子的数目是一致的,因此就能实现均匀播种的目的,避免一旦播种时密度过大,高密度的种苗会使生长受限,同时移栽也较为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萌动的白及种子为研究材料,以一种简易、可控密度的播种器对白及的播种密度进行调整,并建立一套省时、省力获取白及优质种苗的技术体系,为白及的种质资源保护和种苗快繁奠定实验基础。
[0008]进一步,所述托板上设有播种孔,所述播种孔为与单排放置孔配合使用的条形孔,托板上设有拉手。通过条形孔的设置,避免出现当播种板与托板间距过大时,种子粘附在托板上而无法对其清理的问题,拉手的设置主要是便于对托板的操作。
[0009]进一步,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外壳、收集盒和收集斗,所述外壳上设有供收集盒取出的开口,收集斗位于收集盒的上部。收集盒通过开口进入外壳内部,用于收集多余的种子,种子收集好后,将收集盒取出,又可以重复进行播种,方便播种的操作。
[0010]进一步,所述收集盒上设有把手,便于收集盒的取放和使用。
[0011]进一步,可控密度的播种器还包括有与播种板配合使用的毛刷。通过毛刷的设置,将种子到在播种板上,使用毛刷将种子扫入放置孔内,确保放置孔内种子的数量均匀,当放置孔内的种子装满后,使用毛刷将多余的种子扫入收集斗内被收集盒收集。
[0012]进一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位于播种板上且连接滑道。通过拧动调节螺栓,调节播种板与托板的间距,以方便播种的操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控密度的播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5]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拉手1、托板2、毛刷3、播种板4、放置孔5、收纳盒6、外壳7、收集斗8、收集盒9。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可控密度的播种器,包括播种装置、收集装置和毛刷3,播种装置和收集装置之间通过榫卯连接或者螺栓连接或者粘接;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板4、托板2和收纳盒6,收纳盒6为空心的长方体结构,收纳盒6的内壁上设有滑道,滑道与托板2滑动连接,播种板4位于滑道的上部,通过调节螺栓与滑道连接,可取下更换其他孔径的播种板4,也可以调节播种板4与托板2的间距以适应播种的需求;播种板4上设有若干排均匀排布的放置孔5,收集装置位于托板2滑出方向的相对一侧,收集装置包括外壳7、收集盒9和收集斗8,外壳7上设有供收集盒9取出的开口,收集盒9上设有把手,收集斗8位于收集盒9的上部,收集斗8的高度低于播种板4的高度;托板2上设有播种孔,播种孔为与单排放置孔5配合使用的条形孔,托板2上设有拉手I。
[0017]使用时,将白及种子倒在播种板4上,使用毛刷3将白及种子均匀的扫入播种板4上的放置孔5内,确保每一个放置孔5内白及种子的数目均匀,多余的种子扫入收集盒9内,调节托板2与播种板4的间距,是二者贴合,由于托板2与播种板4是贴合的,托板2就限制了放置孔5内的种子的移动,确保种子保持相对稳定状态;需要播种时,将播种器放置在培养基或培养皿上,拉动拉手I,滑动托板2,使播种板4与托板2的位置发生相对移动,原本处于放置孔5下的托板2被拉离,支撑白及种子的力消失,因此,白及种子就从播种板4内掉落,进入培养基或培养皿中,由于放置孔5内白及种子的数目是一致的,因此就能实现均匀播种的目的,避免一旦播种时密度过大,高密度的种苗会使生长受限,同时移栽也较为困难的问题,继续播种时,取出收集盒9,将收集盒9内的白及种子倒在播种板4上,重复操作即可。
[0018]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主权项】
1.一种可控密度的播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装置和与播种装置可拆卸连接的收集装置,所述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板、托板和空心柱状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的内壁上设有滑道,所述滑道与托板滑动连接,播种板位于托板的上部,所述播种板与托板之间设有间距可调的调节装置,所述播种板上设有若干排均匀排布的放置孔,所述收集装置位于托板滑出方向的相对一侧,收集装置的高度低于播种板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密度的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上设有播种孔,所述播种孔为与单排放置孔配合使用的条形孔,托板上设有拉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控密度的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包括外壳、收集盒和收集斗,所述外壳上设有供收集盒取出的开口,收集斗位于收集盒的上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控密度的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盒上设有把手。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控密度的播种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与播种板配合使用的毛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控密度的播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位于播种板上且连接滑道。
【文档编号】A01H4/00GK205623667SQ201620448413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7日
【发明人】徐德林, 李林, 葛华顺, 钱刚, 郑明辉, 王蕾
【申请人】遵义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