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风化湿活血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1704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祛风化湿活血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风湿关节痛的祛风化湿活血液。
背景技术
受风寒影响,老年人易产生中医学上所说的各种痹痛(即关节痛、四肢体麻木、筋骨疼痛、痛处不移、半身不遂等),痹痛的起因主要有外感和内伤二大因素引起,所为外感,主要为四季自然气候现象变化而产生的风寒暑湿燥火的自然现象,所为内伤为体神劳伤,气血虚弱,阴阳失调。人体在虚弱的情况下如遇风寒湿痰燥火,就容易流入体内各种组织内,溶为一体,凝固不化,难以化解。我国中医的传统治法为内服、针炙、推拿、按摩等几种方法,这些方法对于疏松组织体见效明显,对于关节肌健,血脉神经等致密组织体则难以渗透化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制备一种祛风化湿活血液,它具有祛风化湿、活血祛瘀,通关开七,伸筋疏脉等功能。
本发明是这样来实现的,它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成,肉桂、桂枝、防风、羌活、川芎、姜黄、玄胡素、降香、独活、秦艽、豨莶草、络石藤、千年健、苍耳子、透骨草、寻骨风、仲筋草、蚕沙、白附子、石菖蒲、艾叶、厚朴,其药物组分用量为肉桂30~80g、桂枝5~15g、防风5~15g、羌活5~15g、川芎15~45g、姜黄5~15g、玄胡素5~15g、降香5~15g、独活5~15g、秦艽5~15g、豨莶草5~15g、络石藤10~30g、千年健5~15g、苍耳子5~15g、透骨草5~15g、寻骨风5~15g、仲筋草15~45g、蚕沙15~45g、白附子5~15g、石菖蒲10~30g、艾叶10~30g、厚朴10~30g,把以上药共粉碎后,按20~50药末调120~200g白酒,白酒纯度为75~90°。
配制工艺如下先按配方称取以上组份的中草药,将中草药粉碎过50~100目筛网,然后将其倒入高纯度白酒内混合搅拌均匀,浸泡一段时间后就可试用。
本发明主要针对各种风湿关节痛,肌肉肿痛,跌打损伤,肢体麻木,筋骨疼痛,四肢酸楚,半身不遂等患症者进行外擦,具有对人体组织渗透蒸化效果好,对人体无副作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按配方称取肉桂50g、桂枝10g、防风10g、羌活10g、川芎30g、姜黄10g、玄胡素10g、降香10g、独活10g、秦艽10g、豨莶草10g、络石藤20g、千年健10g、苍耳子10g、透骨草10g、寻骨风10g、仲筋草30g、蚕沙30g、白附子10g、石菖蒲20g、艾叶20g、厚朴20g,把以上药共粉碎成药末,称50g粉末,加入200g、纯度为80°的白酒,搅拌均匀即可。
使用方法如下将药酒倒入瓶杯内,放入热水锅内加热,热度根据气候变化和试用人,可高可低,但不以低于人体本身气温,乘药酒湿热时倒入手掌心,而后倒入患部和人体各穴位,进行推拿、按摩,用药后忌用冷热水擦洗,药末可用干毛巾擦净,皮肤破损者或出血者不能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祛风化湿活血液,其特征是它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成,肉桂、桂枝、防风、羌活、川芎、姜黄、玄胡素、降香、独活、秦艽、稀莶草、络石藤、千年健、苍耳子、透骨草、寻骨风、仲筋草、蚕沙、白附子、石菖蒲、艾叶、厚朴,其药物组分用量为肉桂30~80g、桂枝5~15g、防风5~15g、羌活5~15g、川芎15~45g、姜黄5~15g、玄胡素5~15g、降香5~15g、独活5~15g、秦艽5~15g、豨莶草5~15g、络石藤10~30g、千年健5~15g、苍耳子5~15g、透骨草5~15g、寻骨风5~15g、仲筋草15~45g、蚕沙15~45g、白附子5~15g、石菖蒲10~30g、艾叶10~30g、厚朴10~30g,把以上药共粉碎后,按20~50药末调120~200g白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祛风化湿活血液,其特征是白酒纯度为75~90°。
全文摘要
一种祛风化湿活血液,其药物组分用量为肉桂30~80g、桂枝5~15g、防风5~15g、羌活5~15g、川芎15~45g、姜黄5~15g、玄胡素5~15g、降香5~15g、独活5~15g、秦艽5~15g、豨莶草5~15g、络石藤10~30g、千年健5~15g、苍耳子5~15g、透骨草5~15g、寻骨风5~15g、仲筋草15~45g、蚕沙15~45g、白附子5~15g、石菖蒲10~30g、艾叶10~30g、厚朴10~30g。本发明主要针对各种风湿关节痛,肌肉肿痛,跌打损伤,肢体麻木,筋骨疼痛,四肢酸楚,半身不遂等患症者进行外擦,具有对人体组织渗透蒸化效果好,对人体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C12G3/04GK1559505SQ20041001278
公开日2005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5日
发明者刘邦浪 申请人:刘邦浪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