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顶红无菌苗再切割成苗方法

文档序号:591474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朱顶红无菌苗再切割成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朱顶红无菌苗再切割成苗方法,提高朱顶红组培苗的繁殖 与生长速率,属于农业生物技术中的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领域。
技术背景朱顶红(///ff^o^T^^别名孤挺花、华胄兰、百子莲等,是石蒜科孤挺花 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秘鲁和巴西一带,是世界各地广泛应用的观赏球根花 卉。我国在1912~1949年期间,南京、上海等地已有朱顶红的盆栽观赏。但高 档朱顶红繁殖困难,我国朱顶红种球一直依赖从荷兰等国进口。目前,通过组 织培养或鳞茎扦插繁殖是国际上朱顶红快速繁殖的主要技术手段。朱顶红的鳞茎、叶片和花葶都能经过诱导能产生幼苗。多年来,学者们一 直在研究最佳的诱导培养基。虽然不同的品种需要不同的配方,但是他们的诱 导方式相似,添加的激素也相似,只是浓度不同而已。诱导培养基为MS+BA(6-苄基氨基腺嘌呤)2 4mg/L+NAA(萘乙酸)0 lmg/L,活性炭(AC) 2g/L,蔗糖 30g/L, Ph5.8,琼脂6 8g/L。生根培养基为不添加激素的MS培养基。现有朱顶红种苗的诱导培养方法周期较长、效率较低,且成本也比较高, 不能满足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朱顶红无菌苗再切割成苗 方法,能快速有效地大量生产优质朱顶红种苗,适合工厂化生产。为实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利用朱顶红组织培养产生的无菌 苗为外植体,通过重复切割小鳞茎、培养、繁殖,不断获得子代。在诱导成苗 和壮苗培养过程中,调节培养基的pH值、蔗糖浓度,添加植物生长抑制剂以及 提高培养基中磷、钾元素的含量等技术手段,促进小鳞茎的诱导率和壮苗,提 高朱顶红组培苗生长与繁殖速率。同时采用1/2MS培养基代替MS培养基以降低 成本。移苗则采用两步移苗方式来提高幼苗成活率。
本发明的方法具体步骤为1、 无菌苗的获得选择优良品种的朱顶红鳞茎进行组织培养。培养基为 l/2MS + BA2mg/L + NAAlmg/L, pH5.8,糖30g/L, AC 2g/L,琼脂6 8g/L; 培养条件为温度20 3(TC,光照16h光期/8h暗期。 一个月后即能获得无菌 苗。2、 无菌苗的切割当得到的无菌苗鳞茎直径达到3 5rnrn时即可进行切割, 对切割后的无菌苗继续诱导培养。诱导培养基为1/2MS + BA 4mg/L + NAA lmg/L + KH2PO440 120mg/L+TIBA(三碘苯甲酸)0. 5mg/L , pH 5. 8 7. 0,蔗 糖30 60g/L, AC 2g/L,琼脂6 8g/L。培养条件为温度20 30。C,光照 16h光期/8h暗期。 一般1个月左右能够得到长lcm的无菌幼苗。3、 幼苗壮苗对长lcm的无菌幼苗进行壮苗培养,培养基为1/2MS + BA 4mg/L + NAAlmg/L + KH2PO460mg/L + TIBA0. 5mg/L, pH5.8 7.0,蔗糖30 60g/L , AC 2g/L,琼脂6 8g/L。培养条件为温度20 30°C,光照16h光 期/8h暗期。4、 无菌苗的再切割当得到的壮苗培养后的无菌苗小鳞茎直径达到3 5mm 时,即可将其中一部分无菌苗继续切割,再对切割后的无菌苗进行新的诱导培 养和壮苗培养;如此重复不断获得子代。将另一部分不再切割的无菌苗进行移 苗。5、 移苗将经壮苗培养且不再切割的无菌苗移植至蛭石中,保持水分充足,待幼苗叶片长至5 7cm时即可再次移苗到露地。移苗时,环境温度在10度以 上, 一般为10 3(TC,并避免阳光直射。本发明利用朱顶红组织培养产生的无菌苗为外植体,通过重复切割小鳞茎、 培养、繁殖,不断获得子代。这种技术不随小鳞茎切割次数的增加而降低繁殖 能力,因此,每当朱顶红无菌苗小鳞茎长到一定大小后就能继续切割,能够不 受季节限制的不断得到大量优质朱顶红种苗。产生的朱顶红小苗生根率可达到100%,因此不需要进行生根培养。与直接利用带菌的母球进行组织培养相比, 本发明减少了消毒等复杂过程,縮短了诱导成苗的周期,简化了生产的流程。 在诱导成苗和壮苗培养过程中,通过调节培养基的酸碱度、蔗糖浓度,加入磷
酸二氢钾和三碘苯甲酸等手段,促进小鳞茎的诱导率和壮苗。采用1/2MS培养 基代替MS培养基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幼苗的壮苗过程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它能迅速补充幼苗生长需要的营养元素,使之快速成苗并促进小鳞茎长大。 强壮的小鳞茎不仅有利于下一次的切割,也有利于移苗后小苗的成活。朱顶红 生命力比较强,可以直接将无菌苗移植至蛭石中,待幼苗长大后可再次移苗到 露地。用两步移苗的方式进行移苗,可提高幼苗的成活率。本发明能快速有效地大量生产优质朱顶红种苗,是一种新型实用的适合工 厂化生产的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不 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l1、 无菌苗的获得选择优良朱顶红品种苹果花(Apple Blossom)鳞茎进 行组织培养,先剥除外层的老鱗片和底部的老根,用清水洗干净后切去顶部2/3 鳞片,将基部的鳞片和基盘8 16分切。分别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后消毒接种。培养基为1/2 MS + BA 2mg/L + NAA lmg/L, pH 5. 8,糖30g/L, AC2g/L, 琼脂6g/L。培养条件为温度25'C,光照16h光期/8h暗期。 一个月后产生 无菌苗。2、 无菌苗的切割当无菌苗鳞茎直径达到3 5mm时,用得到的无菌苗小 鳞茎为材料进行切割,并对切割后的无菌苗继续诱导培养,诱导培养基为1/2MS + BA4mg/L + NAAlmg/L + KH2PO450mg/L+三碘苯甲酸0.5mg/L ,调节pH值 至6.6,添加蔗糖45g/L, AC 2g/L,琼脂6g/L。培养条件为温度20 30。C, 光照16h光期/8h暗期;得到长lcm的无菌幼苗。3、 幼苗壮苗对长lcm的无菌幼苗进行壮苗培养,培养基为1/2MS + BA 4mg/L + NAAlmg/L + KH2PO460mg/L + TIBA0.5mg/L, pH 6.2,蔗糖60g/L , AC2g/L,琼脂8g/L;培养条件为温度20 30。C,光照16h光期/8h暗期。4、 无菌苗的再切割当得到的壮苗培养后的无菌苗小鳞茎直径达到3 5mm 时,将其中一部分无菌苗继续切割,再对切割后的无菌苗进行新的诱导培养和
壮苗培养。如此重复切割、培养、壮苗,可不断获得朱顶红品种苹果花的子代。 需要移苗时,可任意选择经壮苗培养后不再切割的无菌苗进行移苗。5、移苗将一部分经壮苗培养且不再切割的无菌苗移植至蛭石中,每天补充水分,保持水分充足,待幼苗叶片长至5 7cm时,再次将朱顶红小苗从蛭石 中移植到露地。第一次移苗时在夏季,选择在保护地栽培,适当遮荫,避免阳 光直射,使环境温度在3(TC以下。 一周后去除遮荫物,这些朱顶红小苗就能正 常生长。 实施例21、 无菌苗的获得选择优良朱顶红品种维拉(Vera)鳞茎进行组织培养, 培养基为1/2 MS + BA 2mg/L + NAA lmg/L, pH 5. 8,糖30g/L, AC2g/L,琼脂6g/L。培养条件为温度25'C,光照16h光期/8h暗期。 一个月后产生 无菌苗。2、 无菌苗的切割当得到的无菌苗鳞茎直径达到3 5mm时即进行切割, 对切割后的无菌苗继续诱导培养,诱导培养基为1/2MS + BA 4mg/L + NAA lmg/L + KH2PO4 60mg/L+三碘苯甲酸0.5mg/L , pH6.8,蔗糖40g/L, AC2g/L, 琼脂8g/L;培养条件为温度20 30。C,光照16h光期/8h暗期;得到长lcm 的无菌幼苗;3、 幼苗壮苗对长lcm的无菌幼苗进行壮苗培养,培养基为1/2MS + BA 4mg/L + NAAlmg/L + KH2PO480mg/L + TIBA0.5mg/L, pH 6.0,蔗糖50g/L , AC2g/L,琼脂8g/L。培养条件为温度20 3(TC,光照16h光期/8h暗期;4、 无菌苗的再切割当得到的壮苗培养后的无菌苗小鳞茎直径达到3 5mm 时,将其中一部分无菌苗继续切割,再对切割后的无菌苗进行新的诱导培养和 壮苗培养;如此重复切割、培养、壮苗,可不断获得朱顶红品种维拉的子代。 同时,选择一部分经壮苗培养后不再切割的无菌苗进行移苗。5、 移苗将一部分经壮苗培养且不再切割的无菌苗移植至蛭石中,每天补充水分,保持水分充足。待幼苗叶片长至5 7cm时再次移苗到露地。第一次移 苗时在冬季,选择在保护地栽培,环境温度保持在l(TC以上。 一周后这些朱顶 红小苗就能正常生长。
权利要求
1、一种朱顶红无菌苗再切割成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无菌苗的获得选择朱顶红鳞茎进行组织培养,培养基为1/2 MS+BA2mg/L+NAA1mg/L,pH5.8,糖30g/L,AC2g/L,琼脂6~8g/L;培养条件为温度20~30℃,光照16h光期/8h暗期;一个月后即获得无菌苗;2)无菌苗的切割当得到的无菌苗鳞茎直径达到3~5mm时即进行切割,对切割后的无菌苗继续诱导培养,诱导培养基为1/2MS+BA 4mg/L+NAA1mg/L+KH2PO4 40~120mg/L+三碘苯甲酸0.5mg/L,pH5.8~7.0,蔗糖30~60g/L,AC 2g/L,琼脂6~8g/L;培养条件为温度20~30℃,光照16h光期/8h暗期;得到长1cm的无菌幼苗;3)幼苗壮苗对长1cm的无菌幼苗进行壮苗培养,培养基为1/2MS+BA 4mg/L+NAA 1mg/L+KH2PO4 60mg/L+TIBA 0.5mg/L,pH5.8~7.0,蔗糖30~60g/L,AC 2g/L,琼脂6~8g/L;培养条件为温度20~30℃,光照16h光期/8h暗期;4)无菌苗的再切割当得到的壮苗培养后的无菌苗小鳞茎直径达到3~5mm时,将其中一部分无菌苗继续切割,再对切割后的无菌苗进行新的诱导培养和壮苗培养;如此重复不断获得子代;将另一部分不再切割的无菌苗进行移苗;5)移苗将经壮苗培养且不再切割的无菌苗移植至蛭石中,保持水分充足,待幼苗叶片长至5~7cm时再次移苗到露地;移苗时,环境温度在10~30℃,并避免阳光直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朱顶红无菌苗再切割成苗方法,属于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领域。利用朱顶红组织培养产生的无菌苗为外植体,通过重复切割小鳞茎、培养、繁殖,不断获得子代。在诱导成苗和壮苗培养过程中,调节培养基的pH值、蔗糖浓度,添加植物生长抑制剂以及提高培养基中磷、钾元素的含量等技术手段,促进小鳞茎的诱导率和壮苗,提高朱顶红组培苗生长与繁殖速率。同时采用1/2MS培养基代替MS培养基以降低成本。移苗则采用两步移苗方式来提高幼苗成活率。
文档编号C12N5/04GK101129131SQ20071004648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27日
发明者史益敏, 露 叶, 邵素娟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