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手搓四股铰麻花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249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仿手搓四股铰麻花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尤其是一种仿手搓的、四股铰的麻花加工机械。
技术背景麻花的香酥风味,成为男女老少都喜欢的大众食品,销量很大。现有麻花生产分为手 工搓制和机械加工两种,手工搓制麻花质地较松脆,但卫生难保证、外形不统一、生产效率 低,机械加工的麻花外形统一美观、生产效率高,如专利号200420040232.1《多功能麻花 机》、200410072689.5《自动合巻成型麻花机》,但共同特点是加工过程中面团经挤压成 型,较之手搓成型,麻花的紧实感增加,松脆度下降,专利号200620096901.6《一种搓麻花 机》虽然是使用搓制成型,但麻花仅有两股铰,松脆度尚逊一筹。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仿手工搓制的、四股铰的、松脆度更好 的、老少均可尽情享用的麻花的加工机械~^手搓四股铰麻花机。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如图l、图2、图3、图4、图5所示, 该仿手搓四股铰麻花机包括传动机构(l)、压片机构(2)、切条机构(3)、吹气机构(4)、推送机 构(5)、成型机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l)包括电机(l.l)驱动蜗轮蜗杆减速器 (1.2)、减速器(1.2)出轴上装的大链轮(1.3)、驱动小链轮(1.4)以及与链轮(1.4)同轴的伞齿轮 (1.5)、链轮(1.7)、链轮(L9)、曲柄(4.1)转动,从这里五条传动路线驱动五个机构工作①、 由链轮(1.7)、驱动链轮(1.8)转动,链轮(1.8)与小齿轮(1.11)同轴,驱动一对齿轮(l.ll)、 (1.12) 转动,小齿轮(1.13)与大齿轮(1.12)同轴,又驱动齿轮(U3)、 (U4)转动,左边的齿轮(1.14)与右 边的链轮(U5)同轴,又驱动一对链轮(1.15)、 (U6)转动,链轮(1.16)与压片机传动齿轮(2.4)、 压片机滚筒(2.1)、滚筒齿轮(2.3)同轴,相啮合的另一个传动齿轮(2.4)与压片机滚筒(2.2)及滚 筒齿轮(2.3)同轴,带动压片机两滚筒(2.1)、 (2.2)转动,又由两对相啮合的滚筒齿轮(2.3)驱 动,使两对滚筒两两相对转动,压片机构(2)工作,与齿轮(1.14)啮合的齿轮(1.17)与压片机输 送带传动轴(2.8)同轴,驱动压片机输送带(2.7)运行;②、与链轮(1.4)同轴的链轮(1.9)驱动链 轮(I.IO),并驱动与链轮(1.10)同轴的偏心轮(3.4)转动,拉动连杆(3.5)及连杆下端铰接的刀 架(3.6)沿支架(3.3)的滑槽上下运行,刀架(3.6)下端安装切刀(3.7),切条机构(3)工作;③、 与链轮(1.4)同轴的曲柄(4.1)迴转,拉动连杆(4.2)与铰接的气泵(4.3)的活塞杆上下运行,吹气 机构(4)工作;④、与链轮(1.8)、小齿轮(1.11)同轴的曲柄(5.1)迴转,拉动连杆(5.2)与铰接的A 型推送板(5.3)沿主机架(1)平面下沿滑动幷前后运行,推送机构(5)工作;⑤、与伞齿轮(1.5)啮合 的伞齿轮(1.6)与成型机构(6)的输送带滚斷6.1)同轴,驱动输送带(6.2)运行,与输送带(6.2)后滚 筒同轴的链轮(6.11)驱动链轮(6.12)、 (6.13),链轮(6.11)与(6.12)速比2: 1,链轮(6.11)与(6.13)速比l: 1,稳压轮(6.4)、齿轮(6.14)与链轮(6.12)同轴,通过相啮合的一对齿轮(6.14)驱动两 对稳压轮(6.4)及A型头部稳压带(6.3)同速,其速度是输送带(6.2)速度的1/2,链轮(6.13)与齿 轮(6.15)同轴,驱动一对齿轮(6.15)、 (6.16),速比2: 1,加速轮(6.9)与齿轮(6.16)同轴,加速 带(6.8)以两倍输送带(6,2)的速度运行,配合指状阻力板(6.5)、加强板(6.6),成型机构(6)工 作;所述的压片机构(2)包括两对滚筒(2.1)、 (2.2)、两对滚筒齿轮(2.3)、 一对传动齿轮(2.4), 八个方形支座(2.5)、机架(2.6)、输送带(2.7)、输送带传动轴(2.8)、支承轴(2.9)、喂入板(2.10), 四个滚筒大小一样,两两成对,每个滚筒的两端都装一个方型支座(2.5),滚筒左端方形支座(2.5) 的左侧装滚筒齿轮(2.3),中间两个滚筒右端方形支座(2.5)的右侧装传动齿轮(2.4),调整 并让滚筒齿轮(2.3)两两成对啮合,让传动齿轮(2.4)相啮合,把方形支座(2.5)固定在机架(2.6) 上,机架(2.6)以支撑脚固定在主机架(1)上,在第一、第三个滚筒上装上喂入板(2.10),并与机 架(2.6)焊定,滚筒组下方装输送带(2.7),输送带传动轴(2.8)、支承轴(2.9)由支承座与主机架 (l)固定连接;所述的切条机构(3)包括切条机转轴(3.1)、轴承座(3.2)、支架(3.3)、偏心轮 (3.4)、连杆(3.5)、刀架(3.6)、切刀(3.7)、 A形过渡板(3.8),切条机转轴(3.1)支承在两轴承 座(3.2)上,两端与偏心轮(3.4)紧定连接,左端偏心轮的左侧装链轮(UO),刀架(3.6)下端安 装切刀(3.7),并安装在两支架(3.3)之间,与支架(3.3)滑槽滑动配合,两轴承座(3.2)固定在支 架(3.3)顶端,两支架a3调定在主机架(l)上,连杆。.5)上端与偏心轮(3.4俾接,下端与刀架(3.6) 的两端头铰接,在两支架(3.3)的下方作一八型过渡板(3.8),板上作有"A"形通槽;所述 的吹气机构(4)包括曲柄(4.1)、连杆(4.2)、气泵(4.3)、出气管(4.4)、箍状压条(4.5),连杆(4.2) 一端与曲柄(4.1)铰接,另一端与气泵(4.3)活塞杆铰接,三个出气管(4.4)固定在刀架(3.6)上, 让出气口对准切刀(3.7)左、中、右三处,气泵(4.3)用箍状压条(4.5)固定在主机架(1)上;所述 的推送机构(5)包括曲柄(5.1)、连杆(5.2)、 A型推送板(5.3)、连杆(5.2)—端与曲柄(5.1)铰 接,另一端与A型推送板(5.3)铰接,A型推送板的前端作一A形状,A板高度略高 于条状面片高度;所述的成型机构(6)包括输送带滚筒(6.1)、输送带(6.2)、 A型头部 稳压带(6.3)、稳压轮(6.4)、指状阻力板(6.5)、加强板(6.6)、固定支架(6.7)、加速带 (6.8)、加速轮(6.9)、调节螺栓(6.10)、传动链轮(6.11)、 (6.12)、 (6.13),传动齿轮(6.14)、 (6.15)、 (6.16),两对稳压轮(6.4)上下对齐,由轴承座固定在输送带(6.2)旁边,使A型 头部稳压带(6.3)与输送带平行,下部稳压带(6.3)顶面略高于输送带(6.2)平面,两稳压 带(6.3)间的间距为条状面片高度,指状阻力板(6.5)、加强板(6.6)固定在固定支架(6.7)上, 固定支架安装在主机架(l)上,使固定支架平行置于输送带(6.2)的上方,指状阻力板(6.5)与输 送带(6.2)平面的间距为条状面片高度,两对加速轮(6.9)平行对齐,由轴承座安装在输送带旁 边,使加速带(6.8)与输送带平行,加速带(6.8)齿形面略高于输送带平面;调节螺栓(6.10)可 调节指状阻力板(6.5)、加强板(6.6)与输送带之间的间距;所述的指状阻力板(6.5)、是仿手指 和手掌形状的、有弹性的、作有小孔阻力的钢条,在第二指状阻力板上装有加强板(6.6),输 送带(6,2)为小齿状输送带;所述的稳压轮(6.4)是槽形皮带轮,A型头部稳压带(6.3)是带齿状 皮带,平面朝上;所述的加速轮(6.9)是槽形皮带轮,加速带(6.8)是带齿状皮带,齿形朝上。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紧凑、实用性强、讲究卫生、仿手搓效果好、外形美观统 一、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的麻花香酥松脆。广泛适用于各麻花生产企业,既能满足大企业麻 花加工生产线的要求,又能给个体经营者提供机械化生产设备。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整机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整机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成型机构的A-A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推送机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推送机构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1、 将在搅拌机中搅匀的面团放入压片机构(2)的两个喂入板(2.10)处,让面团由两组滚 筒(2.)和(2,2)压成面片,以相同的速度落入滚筒下方的输送带(2.7)上成两片重叠的面片,在 两面片间喷有油雾,使两片不致粘结成一片。2、 输送带(2.7)以同面片相同的速度将重叠的两面片送入切条机构(3)。3、 由偏心轮(3.4)迴转,拉动与连杆(3.5)铰接的刀架(3.6)上下往复运行,切刀(3.7)将双 层面片切成条状。考虑已切下的条状面片自身重量以及和切刀的粘连,无法靠自身重量及时 准确地往下坠落,在切刀(3.7)处装有吹气管(4.4),以气泵(4.3)的吹气,强行助条状面片往下 方的A形过渡板(3.8)坠落。4、 由曲柄(5.1)迴转,拉动与连杆(5.2)铰接的八形推送板(5.3)前后运行,在条状面片刚 落到A形过渡銜3.8)时,即由八形推送板(5.3)尖端对准条形面片中间往前推送,使条状面片 推成A形,以与切条机同步的速度向前推进,并从A形过渡板(3.8)的A形通槽中落下至下方 的成型机构(6)的齿状输送带(6.2)上。5、 条状面片一一面条落到输送带(6.2)上运行5cm后,A形的尖端进入A形头部稳 压带(6.3),两尾端进入指状阻力板(6.5),稳压带(6.3)压着面条的尖端与输送带(6.2)同一 方向运行,而指状阻力板(6.5)则静止地压着面条两尾端下方,往右运行的齿状输送带(6.2)与 静止的指状阻力板(6.5)对中间的两面条尾端产生滚动摩擦,即"搓动",使面条两尾端不断 地搓麻花,随着输送带(6.2)的向右运行,麻花长度不断增长(两股铰),当A形面条的尖端和 两尾端平行地向右运行一段后,A形面条的尖端脱离稳压带(6.3)的压制,进入指状阻力 板(6,5)的掌心部分,并由掌心部分压着面条的尖端并逐渐地往两尾端退让,面条两尾端 被搓麻花其扭力已达到极限,此时,在掌心部分突然并不断退让而放松压制的情况下,A 形面条在放松压制的同一时间向相反方向迅速反弹,将A形的头部端迅速反弹铰麻花,进入 加速带(6.8)后,齿形加速带以2倍输送带的速度帮助面条传递扭力,并不断增加麻花扭转圈 数,使两股铰迅速反弹扭成四股铰成型,落入成品盒。
权利要求1、仿手搓四股铰麻花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包括传动机构(1)、压片机构(2)、切条机构(3)、吹气机构(4)、推送机构(5)、成型机构(6),所述的传动机构(1)包括电机(1.1)驱动蜗轮蜗杆减速器(1.2)、减速器(1.2)出轴上装的大链轮(1.3)、驱动小链轮(1.4)以及与链轮(1.4)同轴的伞齿轮(1.5)、链轮(1.7)、链轮(1.9)、曲柄(4.1)转动,从这里五条传动路线驱动五个机构工作①、由链轮(1.7)、驱动链轮(1.8)转动,链轮(1.8)与小齿轮(1.11)同轴,驱动一对齿轮(1.11)、(1.12)转动,小齿轮(1.13)与大齿轮(1.12)同轴,又驱动齿轮(1.13)、(1.14)转动,左边的齿轮(1.14)与右边的链轮(1.15)同轴,又驱动一对链轮(1.15)、(1.16)转动,链轮(1.16)与压片机传动齿轮(2.4)、压片机滚筒(2.1)、滚筒齿轮(2.3)同轴,相啮合的另一个传动齿轮(2.4)与压片机滚筒(2.2)及滚筒齿轮(2.3)同轴,带动压片机两滚筒(2.1)、(2.2)转动,又由两对相啮合的滚筒齿轮(2.3)驱动,使两对滚筒两两相对转动,压片机构(2)工作,与齿轮(1.14)啮合的齿轮(1.17)与压片机输送带传动轴(2.8)同轴,驱动压片机输送带(2.7)运行;②、与链轮(1.4)同轴的链轮(1.9)驱动链轮(1.10),并驱动与链轮(1.10)同轴的偏心轮(3.4)转动,拉动连杆(3.5)及连杆下端铰接的刀架(3.6)沿支架(3.3)的滑槽上下运行,刀架(3.6)下端安装切刀(3.7),切条机构(3)工作;③、与链轮(1.4)同轴的曲柄(4.1)迴转,拉动连杆(4.2)与铰接的气泵(4.3)的活塞杆上下运行,吹气机构(4)工作;④、与链轮(1.8)、小齿轮(1.11)同轴的曲柄(5.1)迴转,拉动连杆(5.2)与铰接的∧型推送板(5.3)沿主机架(1)平面下沿滑动并前后运行,推送机构(5)工作;⑤、与伞齿轮(1.5)啮合的伞齿轮(1.6)与成型机构(6)的输送带滚筒(6.1)同轴,驱动输送带(6.2)运行,与输送带(6.2)后滚筒同轴的链轮(6.11)驱动链轮(6.12)、(6.13),链轮(6.11)与(6.12)速比2∶1,链轮(6.11)与(6.13)速比1∶1,稳压轮(6.4)、齿轮(6.14)与链轮(6.12)同轴,通过相啮合的一对齿轮(6.14)驱动两对稳压轮(6.4)及∧型头部稳压带(6.3)同速,其速度是输送带(6.2)速度的1/2,链轮(6.13)与齿轮(6.15)同轴,驱动一对齿轮(6.15)、(6.16),速比2∶1,加速轮(6.9)与齿轮(6.16)同轴,加速带(6.8)以两倍输送带(6.2)的速度运行,配合指状阻力板(6.5)、加强板(6.6),成型机构(6)工作;所述的压片机构(2)包括两对滚筒(2.1)、(2.2)、两对滚筒齿轮(2.3)、一对传动齿轮(2.4),八个方形支座(2.5)、机架(2.6)、输送带(2.7)、输送带传动轴(2.8)、支承轴(2.9)、喂入板(2.10),四个滚筒大小一样,两两成对,每个滚筒的两端都装一个方型支座(2.5),滚筒左端方形支座(2.5)的左侧装滚筒齿轮(2.3),中间两个滚筒右端、方形支座(2.5)的右侧装传动齿轮(2.4),调整并让滚筒齿轮(2.3)两两成对啮合,让传动齿轮(2.4)相啮合,把方形支座(2.5)固定在机架(2.6)上,机架(2.6)以支撑脚固定在主机架(1)上,在第一、第三个滚筒上装上喂入板(2.10),并与机架(2.6)焊定,滚筒组下方装输送带(2.7),输送带传动轴(2.8)、支承轴(2.9)由支承座与主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的切条机构(3)包括切条机转轴(3.1)、轴承座(3.2)、支架(3.3)、偏心轮(3.4)、连杆(3.5)、刀架(3.6)、切刀(3.7)、∧形过渡板(3.8),切条机转轴(3.1)支承在两轴承座(3.2)上,两端与偏心轮(3.4)紧定连接,左端偏心轮的左侧装链轮(1.10),刀架(3.6)下端安装切刀(3.7),并安装在两支架(3.3)之间,与支架(3.3)滑槽滑动配合,两轴承座(3.2)固定在支架(3.3)顶端,两支架(3.3)固定在主机架(1)上,连杆(3.5)上端与偏心轮(3.4)铰接,下端与刀架(3.6)的两端头铰接,在两支架(3.3)的下方作一∧型过渡板(3.8),板上作有“∧”形通槽;所述的吹气机构(4)包括曲柄(4.1)、连杆(4.2)、气泵(4.3)、出气管(4.4),箍状压条(4.5),连杆(4.2)一端与曲柄(4.1)铰接,另一端与气泵(4.3)活塞杆铰接,三个出气管(4.4)固定在刀架(3.6)上,让出气口对准切刀(3.7)左、中、右三处,气泵(4.3)用箍状压条(4.5)固定在主机架(1)上;所述的推送机构(5)包括曲柄(5.1)、连杆(5.2)、∧型推送板(5.3)、连杆(5.2)一端与曲柄(5.1)铰接,另一端与∧型推送板(5.3)铰接,∧型推送板的前端作一△形状,△板高度略高于条状面片高度;所述的成型机构(6)包括输送带滚筒(6.1)、输送带(6.2)、∧型头部稳压带(6.3)、稳压轮(6.4)、指状阻力板(6.5)、加强板(6.6)、固定支架(6.7)、加速带(6.8)、加速轮(6.9)、调节螺栓(6.10)、传动链轮(6.11)、(6.12)、(6.13),传动齿轮(6.14)、(6.15)、(6.16),两对稳压轮(6.4)上下对齐,由轴承座固定在输送带(6.2)旁边,使∧型头部稳压带(6.3)与输送带平行,下部稳压带(6.3)顶面略高于输送带(6.2)平面,两稳压带(6.3)间的间距为条状面片高度,指状阻力板(6.5)、加强板(6.6)固定在固定支架(6.7)上,固定支架安装在主机架(1)上,使固定支架平行置于输送带(6.2)的上方,指状阻力板(6.5)与输送带(6.2)平面的间距为条状面片高度,两对加速轮(6.9)平行对齐,由轴承座安装在输送带旁边,使加速带(6.8)与输送带平行,加速带(6.8)齿形面略高于输送带平面;调节螺栓(6.10)可调节指状阻力板(6.5)、加强板(6.6)与输送带之间的间距。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麻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指状阻力板(6.5)、是仿手指与手 掌形状的、有弹性的、作有小孔阻力的钢条,平行置于输送带(6.2)的上方,在第二指状阻力 板上装有加强板(6.6),输送带(6.2)为小齿状输送带。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麻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压轮(6.4)是槽形皮带轮,A型 头部稳压带(6.3)是带齿状皮带,平面朝上,两对稳压轮(6.4)上下对齐,两个A型头部稳压 带(6.3)同速、相向旋转,与输送制6.2评行,其速度为输送带(6.2)速度的1/2。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麻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速銜6.9)是槽形皮带轮,加速 带(6.8)是带齿状皮带,齿形朝上,两对加速轮(6.9)平行对齐,两个加速带(6.8)同速、同向旋 转,加速带(6.8)与输送带(6.2)平行,其速度为输送带(6.2)速度的2倍。
专利摘要仿手搓四股铰麻花机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械,尤其是一种仿手搓的、四股铰的麻花加工机械。该机包括传动机构(1)、压片机构(2)、切条机构(3)、吹气机构(4)、推送机构(5)、成型机构(6),将和好的面团压片、切条、并冲成∧形,用指状阻力板仿手搓加工成型。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紧凑、实用性强、讲究卫生、仿手搓效果好、外形美观统一、提高生产效率、加工的麻花香酥松脆。广泛适用于各麻花生产企业,既能满足大企业麻花加工生产线的要求,又能给个体经营者提供机械化生产设备。
文档编号A21D13/08GK201115403SQ20072008803
公开日2008年9月1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7日
发明者丁世奇 申请人:丁世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