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流布料沼气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8242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平流布料沼气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厌氧发酵制备沼气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平流 布料沼气池。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农村中,以产生生物能源为目的的沼气池,称为户用型沼 气池,这类沼气池一般使用最多的有6m3、 8m3和101113三种形式,结构简单 适用。1984年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了国家标准局发布的GB/T4750-1984《农 村家用水压式沼气池标准图集》提出了农村沼气池的结构,形状为圆形或 球形,设有进料口、出料口、发酵间、气箱、活动盖、导气管、出料间兼 用水压箱,因此称之为水压式沼气池。2002年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了国家 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GB/T4750-2002《户用沼气池标准图集》中提 出"曲流布料沼气池",其特点是池底由进料口向出料口倾斜,在池底面设 置了布料板,使发酵原料呈曲线流动,增加了扩散面,延长了发酵原料的 运转。2007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邱凌在《庭院 沼气高效生产与利用》书中叙述了 "旋流布料沼气池",其特点是,在底池 上建设一个曲率半径为5D/8的圆弧型导流板将进出料隔断,使入池原料在 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必须沿导流板旋动才能到达循环管和抽渣管的下部, 从而延长了入池发酵原料的流动路程和滞留时间,并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邱凌也提出了中国专利ZL97243731.2 "旋流布料自动循环沼气池",对旋 流布料沼气池进行了技术描述。
这些农村沼气池已广泛应用制作不同大小的沼气池,但是在建造过程 中有如下缺点1.由于圆形,不方便建筑,所以出现了沼气模具,而沼气 模具成本高,大小固定,形状固定,投资大。2.开挖地面土层深度大,需 要在地面之下挖两米以上的深坑,这在地下水位很浅的烂泥地和施工质地 为沙土的情况下根本不能施工,如果遇到雨季和下雨天也是很难建设的。 3.目前的沼气池型建设在地面之下,需要开挖与所建设的沼气池形状匹配的圆坑,如果开挖形状不规则,深坑外围有宽度不同的边缘需要填补,传 统上是一面做模,另一面是使用挖开的土壤剖面为界限进行混凝土浇灌, 如果开挖不规则的话,则大量浪费混凝土,提高沼气池造价,如果两面做 模的话,则需要开挖很大的土坑才方便建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和建设简单,形状为长方体,沼 气发酵效率较高的平流布料沼气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具有如下结构的沼气池而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平流布料沼气池包括以下部分组成
进水系统、沼气池主体和出水系统组成。
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口和进水管;进水口,是处理水的入口,起收集和 汇集处理水的作用;进水管,是处理水进入沼气池的管道,进水管与沼气 池的低端相联,形成沼气池布水的开端。
沼气池主体是闭合长方体形的罐体,为了增加布水流长度,设置了导 流墙,导流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沼气池的宽距,导流墙开口大小大约为沼 气池宽距的1/3,导流墙交错排列,从而保证了平流布料和内部流动畅通。 在沼气池出口前面0. 5米处设置一个稳流墙,以保证有更长时间和有效的 厌氧污泥能够停留在沼气池内。沼气池上盖为密封的混凝土平板,中间插 设一个金属沼气管,这个金属管构成了沼气的起始接头。沼气池底板为两 层混凝土结构,坡度为5%,以保证污泥向出口流动。沼气池顶部的上盖根 据需要可以设置一个长宽各1米的人孔,以保证人员的出入。在人孔上做 一个长宽各1. 4米的人孔盖,人孔盖距离边缘0. 1米处使用502tt万用胶粘 连一圈边长各为1. 3米长宽的橡胶密封圈,以保证人孔盖的密封性能。
出水系统包括出水口、出水间和水压间;出水口是在沼气池的末端 设置的一个长方形水口,是处理水的出口,在沼气池末端宽壁的中央,在 最下方的一个长方形出口,出口宽为1米,高根据沼气池设计的压力而定, 一般而言,出水口的顶端距离沼气池顶盖有至少1米以上的距离,这构成 了本平流布料沼气池的气室,并保证沼气气压的稳定。出水间是建设在出 水口之外,长宽各为1米的一个长方体管道,高度要高于出水口;水压间是出水间之外的供产气水压调节之用的,大小为本平流布料沼气池气室的 1/3, 一般设置为长宽为沼气池宽度的1.5倍,深度为l米左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结构简单,可降低建设成本;2.不需要特殊建筑技术, 一般施工队都
可以建设;3.能够解决地下水位高和烂泥地或沙地对建筑的不良影响。


图1为本实用新型沼气池实施的总体结构图(见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沼气池的俯视图(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沼气池的侧视图(图3)。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属于能源生态型沼气利用模式,处理后的沼液和沼渣可以 用于肥料或者养鱼。建设材料根据沼气池大小不同,采用不同的混凝土。 根据建设经验,当沼气池容积为30立方米以下时,建筑材料采用素混凝土, 厚度为150mra;当沼气池容积在30-50立方米时,建筑材料采用200mm厚 度的素混凝土,当容积为50以上立方米容积时采用厚度为200mm的钢筋混 凝土材料。建设完毕后池内需要四次素灰和水泥沙桨抹平密封,再使用防 水材料密封。
本实用新型沼气池容积计算方法,设沼气池长度为L (米),宽度为W (米),沼气池中央高度为H (米),则沼气池容积为V (立方米)=LXW XH。
本实用新型沼气池大小一般为W^ 1-4米,L = 2 - 10米,H= 1.5-3 米。应用对象为农户、小型养殖场、小型食品加工厂等有机污水排放处理 产生沼气使用。
进水口为固定形状,是一个长方形的水槽,水槽内部长宽各为l米左 右,深度不固定, 一般为0.4-0.6米深度。进水口之下是进水管,是一个 内径为0.3m的水泥管,联结进水口与沼气池底部,进水管安装在沼气池底部,距离第一个导流墙开口尽量远,也就是说,进水管的进水端在沼气池 的一侧,是靠近第一个导流墙封闭的一端,这样可以延长水流长度或者增 加水力停留时间。进水口表面是开口的,其余都是封闭的,进水管与进水 口和沼气池的联结处密封要好,不要漏水。进水口与沼气池的距离不定, 根据进水管长度而定, 一般建设使用进水管与沼气池壁高的夹角为30-40 °,设沼气池高度为H,那么进水口的起始端与沼气池壁的距离为0.6H,进 水水泥管的长度大约也为H高度,因为还有进水口的高度还有大约0. 5米, 这样保证进水管与沼气池壁高的夹角为30-40°。进水管设置在进水口的中 间。进水口由于水压承受不大,使用砖混结构或素混凝土结构建筑均可。
沼气池主体是一个长方体型的水泥池,是闭合的长方体形的罐体,为 了增加布水流长度,设置了导流墙,导流墙之间的距离不小于沼气池的宽 距,导流墙开口大小大约为沼气池宽距的1/3,导流墙开口交错排列,从 而保证了平流布料和内部流动畅通,导流墙数量不定,根据水质情况而定, 如果水质可溶性好导流墙数量多多益善;如果处理粪便等SS含量高的粪 污,导流墙数量益少,以免造成堵塞和沉淀,这种情况下可以不使用导流 墙。导流墙设计高度一般为沼气池高度的2/3,高于出水口高度。在沼气 池出口前面0. 5米处设置一个稳流墙,以保证有更长时间和有效的厌氧污 泥能够停留在沼气池内。稳流墙高度为0.5米,长度为沼气池宽度的1/3 -出水口宽度的2倍。沼气池上盖为密封的混凝土平板,中间插设一个金属 沼气管,这个金属管构成了沼气的起始接头。沼气池底板为两层混凝土结 构,坡度为5%,以保证污泥向出口流动。沼气池顶部的上盖根据需要可以 设置一个长宽各1米的人孔,以保证人员的出入。在人孔上做一个长宽各 1. 4米的人孔盖,人孔盖距离边缘0. 1米处使用502tt万用胶粘连一圈1. 3 米长宽的橡胶密封圈,以保证人孔盖的密封性能。
出水口是在沼气池的末端设置的一个长方形水口,位于沼气池后壁中 央,是处理水的出口,在沼气池后壁末端的中央下方,是一个长方形出口, 出口宽为1米,高根据沼气池设计的压力而定, 一般而言,出水口的顶端 距离沼气池顶盖有至少1米以上的距离,这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平流布料 沼气池的气室,并保证沼气气压的稳定。出水间是建设在出水口之外,长 宽各为1米的一个长方体管道,高度要高于出水口;水压间是出水间之外 的供产气水压调节之用的,大小为本平流布料沼气池气室的1/3, 一般设
6置为长宽为沼气池宽度的1. 5倍,深度为1米左右。水压间上盖需要使用 防护装置,以免有人为危险, 一般的防护装置为一个中间有1米方孔的水 泥盖板,方孔是排放沼渣和沼液的。沼渣和沼液可以用做肥料使用。
权利要求1. 一种平流式布料沼气池,是一个长方体形的密封水池,由两个长方形侧面,前面一个进水端面和后面一个出水端面,一个底面和一个盖面组成,其特征在于盖面中央有一个人孔和孔盖,大小一般为1m,池底和池壁没有或者有交错开口排列的导流板,导流板与沼气池长轴垂直,导流板长度大约为沼气池宽度的2/3左右,导流板间距大约与沼气池宽度等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平流布料沼气池,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建设、产气效果较好的平流布料沼气池。它包括进水系统、沼气池主体和出水系统组成。进水系统包括进水口和进水管,沼气池主体是闭合长方体形的罐体,为了增加布水流长度,设置了导流墙,在沼气池出口前面0.5米处设置一个稳流墙,沼气池上盖为密封的混凝土平板,根据需要可以设置一个人孔,沼气池底板为两层混凝土结构,坡度为5%。出水系统包括出水口、出水间和水压间。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沼气池对开挖土坑形状的限制和地面质地的限制,方便建设。
文档编号C12M1/107GK201296753SQ2008200518
公开日2009年8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6日
发明者丘银清, 姚锡镇, 张名位, 张惠娜, 肖更生, 高云超 申请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