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揉捻成型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629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茶叶揉捻成型方法及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叶揉捻成型方法及所用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茶叶的制作过程中,特别是铁观音茶叶的制作过程中,茶叶经杀青(炒茶)后, 需要对茶叶进行揉捻成型加工,即通过压力对茶叶进行挤压搓动,促使茶叶组织变形破坏, 并使茶叶外形弯曲收缩成团粒形状的加工过程。为了实现这一加工过程,现有技术采用诸 如碾压式速包机、平板揉捻机、摆式磨盘成型机以及最近出现的液压活塞式速包机(又叫 压茶机)等多种机械设备。这些设备都是采用机械部件以某种运动方式对茶叶进行碾压或挤压。而这些机械 部件又是通过齿轮传动、螺杆推动、液压缸推动等各种机械机构来形成施压和运动,由众多 机械零件组成的传动、运动、支撑系统复杂,设备主体都是动设备,结构复杂,占地大,造价 高。从揉捻成型的效果来看,现有设备中茶叶包受有限的运动方式和有形的机械部件的压 缩,总是存在不均勻压缩的情况。而且现有技术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费时费力且时有夹手的 事故发生,操作的便利和安全差。另外,现有技术的揉捻机与打散机完全分开,只能由人工 在速包机与打散机之间来回搬运茶叶(包),显著增加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茶叶揉捻成型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出一种新型茶叶揉捻成 型方法和所用设备,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揉捻成型方法和设备,以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 揉捻成型均勻,操作便利、安全,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的优点。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种茶叶揉捻成型方法,其步骤如下第一步,将可挤压的挤压袋安装在耐压容器中,挤压袋边沿密封固定在耐压容器 上,挤压袋将耐压容器内空间划分成供茶叶放入的第一空间和液压的第二空间;第二步,将待揉捻的茶叶放入第一空间中;第三步,向第二空间中泵入液体,借助液体的静压对第一空间中的茶叶进行压缩 包揉,当静压达到足够大时茶叶被挤压而起到揉捻和成型的作用;第四步,排去第二空间中的液体泄压,取出茶叶在打散机中打散松开,或不取出茶 叶在设备中借助翻转或振动对茶叶进行打散松开;第五步,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至少一次,使茶叶得到进一步的揉捻和成型,直到完 成茶叶的揉捻和成型加工。所述第三步中液体的静压为1. OMPa至5. OMPa之间,这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参数 内容。具体静压的大小要根据茶叶的鲜嫩干硬程度来决定。设备上应安装压力调节阀。所述第五步中的重复次数,也要根据压力的大小,揉捻程度的要求,成型形状的要求而定。压力越小次数越多,成型形状越圆,压力大次数少就形状更长更扁。一种茶叶揉捻成型设备,包括可挤压的挤压袋、耐压容器、液体储存器、阀门、液压 泵,挤压袋边沿密封固定在耐压容器中,挤压袋将耐压容器内空间划分成供茶叶放入的第 一空间和液压的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具有至少一个可开启和关紧的盖子和透气孔,第二空 间具有管口,经管口与阀门、液压泵、液体储存器相连通。所述耐压容器由底罐和盖子组成,在底罐的罐口密封固定挤压袋,底罐的底部设 有管口与液体储存器连接,盖子借助紧固件和压圈密封组装在底罐的罐口和挤压袋上方, 盖子上开设透气孔,盖子与挤压袋之间构成第一空间,挤压袋与底罐之间构成第二空间。所述耐压容器由底罐和盖子组成,在盖子内面密封固定挤压袋,盖子借助紧固件 和压圈密封组装在底罐的罐口上,盖子上设有管口与液体储存器连接,底罐上开设透气孔, 盖子 与挤压袋之间构成第二空间,挤压袋与底罐之间构成第一空间。所述耐压容器由两个半罐组成,两半罐在扣合处密封固定挤压袋,一个半罐设有 至少一个罐口和盖子,盖子组装在罐口上可开启或关上并固定,在这一半罐体及盖子上开 设一个或若干个透气孔,这一半罐体、盖子与挤压袋之间构成第一空间,另一个半罐上设有 管口并经管道与液体储存器连接,挤压袋与另一半罐之间构成第二空间。其中一个例子就 是有两个盖子,上盖用于进料(茶叶),下盖用于出料。这种结构有利于传送带等自动送料 机构。进一步的情形是两个半罐扣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旋转体或近似旋转体容器,扣合 的罐体架设在旋转轴上可旋转,而且与液体储存器相连的管道在旋转轴上形成可旋转的动 密封。该型设备具有当工作液体充入时起到揉捻的作用,当液体排出时罐体绕旋转轴旋转, 使第一空间内的茶叶被旋转抛弃起到打散机的作用。如采用电气系统控制操作过程,可以 实现一次投料后自动在一台设备内完成多次“压缩-打散”循环。所述挤压袋为柔软致密的薄膜材料制成。所述的柔软致密材料为橡胶膜、橡胶薄片、塑料膜或涂了胶膜而不漏水的织物。所述的液压泵是高压水泵,所述的液体是水。所述的液压泵是油压泵,所述的液体是液压油。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一、从对茶叶的施压手段来说,现有技术都是采用有形的机械部件对茶叶包进行 施压,而本发明是直接采用液体的静压以不定形状的方式对茶叶包进行施压,也就是创造 性地将等静压技术应用到茶叶加工;二、从设备的构造及形状来说,现有设备都是由众多机械零件组成的传动、运动、 支撑等复杂系统,设备主体都是动设备,而本发明摒弃各种复杂多样的机械运动部件,主体 设备仅由极少量部件组成,是一种容器类的静设备,设备结构异常简化,占地小,造价低;三、从揉捻成型的效果来看,本发明真正实现了对茶叶包的三维等静压同时各处 均勻的压缩效果,从而更快更容易使叶片变成团粒形状,这是茶叶揉捻所需要的理想效果; 而现有设备中茶叶包受有限的运动方式和有形的机械部件的压缩,总是存在不均勻压缩的 情况;四、从操作的便利和安全方面来说,本发明只需开关盖子取放布包开泵加压等这 些简单操作,无运动部件;而现有技术需要专业人员操作,费时费力且时有夹手的事故发生;本发明的设备虽然是有压力的容器但只是常温充入液体(如水)而不是压缩气体,因此 没有爆炸的危险;五、本发明的方 案之一成功地实现了揉捻机与打散机的合二为一,可以完全自动 地完成揉捻成型工作;而现有设备只能人工在速包机与打散机之间来回搬运茶叶(包),显 著增加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发明的成型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侧视图。标号说明挤压袋1耐压容器2 底罐21盖子22紧固件23压圈24上罐25下罐26打料器27打料手指271 传动机构272旋转轴28液体储存器3进液口 31出液32阀门 4液压泵5第一空间10 第二空间20透气孔30管口 40
具体实施例方式配合图2至图4所示,本发明揭示的一种茶叶揉捻成型设备,包括可挤压的挤压袋 1、耐压容器2、液体储存器3、阀门4、液压泵5。挤压袋1密封固定在耐压容器2中,挤压袋 1将耐压容器2内空间划分成供茶叶放入的第一空间10和液压的第二空间20,第一空间10 具有透气孔30,第二空间20具有管40,液体储存器3的进液口 31和出液口 32分别通过阀 门4和高压泵5与第二空间20的管口 40连接。其中,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耐压容器2可以由底罐21和盖子22组 成。挤压袋1为柔软致密的薄膜材料制成,如橡胶膜、橡胶薄片、塑料膜或涂了胶膜而不漏 水的织物。在底罐21的罐口密封固定挤压袋1,底罐21的底部设有管口 40与液体储存器 3连接,盖子22借助紧固件23和压圈24密封组装在底罐21的罐口和挤压袋1上,盖子22 上开设透气孔30,盖子22与挤压袋1之间构成第一空间10,挤压袋1与底罐21之间构成第二空间20。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二,耐压容器2由底罐21和盖子22组成。挤压袋 1为柔软致密的薄膜材料制成,如橡胶膜、橡胶薄片、塑料膜或涂了胶膜而不漏水的织物。 在底罐21的罐口密封固定挤压袋1,底罐21上开设透气孔(或以缝隙形式存在,图中未示 出),盖子22借助紧固件23和压圈24密封组装在底罐21的罐口和挤压袋1上,盖子22上 设有管口 40与液体储存器3连接,盖子22与挤压袋1之间构成第二空间20,挤压袋1与底 罐21之间构成第一空间10。
如图4和图5所示,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三,耐压容器2由上半罐25、下半罐26和盖 子22组成,挤压袋1为柔软致密的薄膜材料制成,如橡胶膜、橡胶薄片、塑料膜或涂了胶膜 而不漏水的织物。上半罐25和下半罐2624扣合在一起,扣合的上半罐25和下半罐26架 设在旋转轴28上,上半罐25和下半罐26在扣合处密封固定挤压袋1,上半罐25设有管口 40与液体储存器3形成动连接,以保证供液和排液,下半罐26具有罐口,盖子22组装在罐 口上,下半罐26或盖子22上开设透气孔(或以缝隙形式存在,如在后述打料器27的安装 处,图中未标号示出),下半罐26、盖子22与挤压袋1之间构成第一空间10,挤压袋1与上 半罐25之间构成第二空间20。为了方便加工过程中打散茶叶,此实施例在控制器控制传动 机构272带动打料手指271倒下或收缩贴于下半罐26的内壁,此时可以充入工作液体,可 以压揉茶叶,而在工作液体排尽时带动打料手指271竖起或伸出垂直于下半罐26的内壁, 此时可以让压紧的茶叶块打散。上述茶叶揉捻成型设备对茶叶揉捻成型时,其步骤如图1所示第一步,将可挤压的挤压袋1放入耐压容器2中,挤压袋1将耐压容器2内空间划 分成供茶叶放入的第一空间10和液压的第二空间20 ;并将待揉捻的茶叶放入第一空间10 中;第二步,关闭阀门4,借助高压泵5将液体储存器3中的液体泵入第二空间20中, 借助液体的静压对第一空间10中的茶叶进行压缩揉捻,在茶叶被挤压时,第一空间10中的 气体可从透气孔30排出来。本发明所用工作液体可以是水,也可以是液压油等其他液体。 高压泵可以是高压水泵或油压泵。工作液体的压力值取决于具体茶叶及其加工工艺的要 求。试验证明,铁观音夏茶在1.5MPa至2. OMPa的压力下可以进行揉捻成型加工。考虑到 其他茶叶有更鲜嫩的春茶秋茶,有更老硬的第四第五片茶叶需要加工,本发明提出可进行 揉捻成型加工的液压压力应当在1. OMPa至5. OMPa之间。因此,使用普通的且价格低廉的 高压水冲洗机就能胜任本发明高压水泵的工作。这是本发明的一个重要发现。第三步,打开阀门4,关闭高压泵5,在压差作用下,使第二空间20中的液体泄压流 回液体储存器3中,再借助翻转或振动对第一空间10中的茶叶进行打散松开,如图4所示, 同时由电机带动旋转轴28旋转,从而带动耐压容器2翻转,此时,借助耐压容器2的翻转和 的即可充分打散被压缩的茶叶;第四步,重复第二步的液压揉捻和第三步的打散至少一次,直到茶叶揉捻成型至 符合加工要求,取出茶叶,即完成茶叶的揉捻加工。本发明所述的这种茶叶揉捻成型设备虽然是针对茶叶加工的需求而创造的一种 新型设备,但对于其他蔬菜果实树叶花朵等物质的压实鞣制同样适用,比如制作酸菜等。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实施范围的限定,凡依本发明的设计要点所做的变化与修饰 ,均落入其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茶叶揉捻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第一步,将可挤压的挤压袋安装在耐压容器中,挤压袋将耐压容器内空间划分成供茶叶放入的第一空间和液压的第二空间;第二步,将待揉捻的茶叶放入第一空间中;第三步,向第二空间中泵入液体,借助液体的静压对第一空间中的茶叶进行压缩包揉,当静压达到足够大时茶叶被挤压而起到揉捻和成型的作用;第四步,排去第二空间中的液体泄压,取出茶叶在打散机中打散松开,或不取出茶叶在设备中借助翻转或振动对茶叶进行打散松开;第五步,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至少一次,使茶叶得到进一步的揉捻和成型,直到完成茶叶的揉捻和成型加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液体的静 压为1. OMPa至5. OMPa之间。
3.一种茶叶揉捻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挤压的挤压袋、耐压容器、液体储存 器、阀门、液压泵,挤压袋边沿密封固定在耐压容器中,挤压袋将耐压容器内空间划分成供 茶叶放入的第一空间和液压的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具有至少一个可开启和关紧的盖子和透 气孔,第二空间具有管口,经管口与阀门、液压泵、液体储存器相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容器由底罐和 盖子组成,在底罐的罐口密封固定挤压袋,底罐的底部设有管口与液体储存器连接,盖子组 装在底罐的罐口和挤压袋上方,盖子上开设透气孔,盖子与挤压袋之间构成第一空间,挤压 袋与底罐之间构成第二空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容器由底罐和 盖子组成,在盖子内面密封固定挤压袋,盖子组装在底罐的罐口上,盖子上设有管口与液体 储存器连接,底罐上开设透气孔,盖子与挤压袋之间构成第二空间,挤压袋与底罐之间构成 第一空间。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容器由两个半 罐组成,两半罐在扣合处密封固定挤压袋,一个半罐设有至少一个罐口和盖子,盖子组装在 罐口上可开启或关上并固定,在这一半罐体及盖子上开设一个或若干个透气孔,这一半罐 体、盖子与挤压袋之间构成第一空间,另一个半罐上设有管口并经管道与液体储存器连接, 挤压袋与另一半罐之间构成第二空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半罐扣合在一起形 成一个旋转体或近似旋转体容器,扣合的罐体架设在旋转轴上可旋转,而且与液体储存器 相连的管道在旋转轴上形成可旋转的动密封。
8.如权利要求3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挤 压袋为柔软致密的薄膜材料制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软致密材料为 橡胶膜、橡胶薄片、塑料膜或涂了胶膜而不漏水的织物。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揉捻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泵是高压水 泵,液体是水,或者所述的液压泵是油压泵,液体是液压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揉捻成型方法,步骤是将可挤压的挤压袋安装在耐压容器中,挤压袋将耐压容器内空间划分成供茶叶放入的第一空间和液压的第二空间;将待揉捻的茶叶放入第一空间中;向第二空间中泵入液体,借助液体的静压对第一空间中的茶叶进行压缩揉捻;排去第二空间中的液体泄压,借助翻转或振动对第一空间中的茶叶进行打散松开;重复加压和泄压至少一次,取出茶叶,完成茶叶的揉捻加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茶叶揉捻成型设备。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揉捻成型均匀,操作便利、安全,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A23F3/12GK101946840SQ20101050331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5日
发明者方惠会, 黄朝强 申请人:厦门金纶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