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用小龙虾的去污处理方法

文档序号:524795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食用小龙虾的去污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特别是虾类动物的食用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大家族,与龙虾、大螯虾、蟹、河虾及对虾一起属于甲壳纲动物。我国小龙虾主要分布在江苏、湖北、江西、安徽等长江中下游地区,生长在江、河、湖泊等水体中,数量在20万吨以上。肉质松软,易消化,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但由于它们的外壳凹凹凸凸,洗起来比较麻烦,经销商一般只是简单水冲,就投放市场, 消费者购买用于家庭食用,因其量少,费时仔细洗刷,基本能处理干净。小龙虾清洗净化的目的主要是去除凹凸不平的外表及鳃内存在的大量污泥,烹饪、煮食后存在叩(掺)牙,给人感到不干净卫生的感觉。因此煮食前要对其处理干净,不至于产生上述不愉快感觉,但由于其表面凹凸不平,污垢主要存在在凹陷部位,刷洗不易清理到位;而其鳃外有一层不可翻开的硬壳,刷洗更是力所不能及,以至于刷洗干净特别费时费工。目前的餐饮行业,其用量大,有些不法奸商,为了节约清洗小龙虾劳动成本,加入非法添加剂,如“龙虾粉”,危害食品安全,已引起社会高度重视。但也没有特效方法,较为大众的清洗方法仍然为人工刷洗。现在虽有人提出了滚筒式清洗机,其只能对小龙虾凸起部分清洗有效,而对凹下部分作用不明显,特别是硬壳下面的鳃中污垢无法清洗,而网络宣传的智能型小龙虾清洗机,据其介绍能完全去体表污物,去鳃、去胃、去肠、亦可去小脚、开背、切头,这种技术即便存在,小龙虾已死亡,不便于运输和保养,不能适应大宗原料市场洁净活体小龙虾的初加工需要,因此围绕着高效、安全清洗活体小龙虾污垢,减少所携带微生物,保证小龙虾成活率的规模化技术开发,有着迫切的技术、经济、社会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方便、高效地去除表面凹凸不平及鳃中存在的污垢, 而整个小龙虾不但保证是活的且无损伤的去污处理方法。本发明技术方案是先在超声波清洗器中放入清水,将小龙虾单层置于篮筐中, 使清洗器的上水位能将篮筐中小龙虾淹没,在超声频率为40 80Hz、超声波功率强度为 2. 5 5. Okff/m2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 5次,每次连接超声处理30 60秒,相邻两次超声处理间隔时间为20 50秒,取出篮筐将小龙虾置于流水池中漂洗或自来水喷淋清洗。由于本发明处理对象是活性小动物,而且为了保持食用时的鲜美口感,必须使处理后的小龙虾还保持肢体齐全,以使其具有活性,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高效去除小龙虾表面凹凸不平及鳃中存在的大量污垢的目的,而且超声强度、功率、时间合适配合选择,使整个小龙虾无损伤,清洗效率明显提高,本发明可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另,本发明在超声洗涤时,所述篮筐距离水池底部2 6cm。可使超声波净化洗涤效果更优。
本发明为了使小龙虾外体更干净,将篮筐连同小龙虾一起置于所述流水池中漂洗或自来水喷淋清洗。为了去除小龙虾去除体内代谢垃圾及自身的土腥味,在进行超声洗涤之前,先将小龙虾清水断食静养1 2天。在清水断食静养时,用尼龙筛网兜底,每隔3 4小时抖动筛网。不但方便后续打捞操作,而且还更有利于小龙虾外表的污垢、代谢垃圾脱落。将经规模养殖的外表较为洁净的小龙虾,手工刷洗漂洗后,再用本发明再处理还能去除单纯人工手洗的4 5倍左右的污垢固形物,而先用本发明清洗,后再手洗几乎洗不出污垢,可将小龙虾直接装箱、外卖,直至直接上锅煮制。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本发明操作步骤
1、清水静养捕获小龙虾,在水泥池、或不接触到泥土的河流、沟塘中清水断食静养 1 2天,主要去除体内代谢垃圾及自身的土腥味。可用尼龙筛网兜底,使小龙虾与代谢垃圾分开,也便于后续打捞操作,隔3 4小时抖动筛网,更有利于去除外表污垢。2、超声洗涤在水池中放入清水,将小龙虾置于篮筐中,使水池的上水位能将篮筐中小龙虾淹没,且篮筐距离水池底部2 6cm。在超声频率为40 80Hz、超声波强度为 2. 5 5. Okff/m2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 5次,每次连接超声处理30 60秒,相邻两次超声处理间隔时间为20 50秒。3、漂洗从水池中取出篮筐,连同小龙虾一起置于置于流水池中漂洗或自来水喷淋清洗2 5次。二、对比实例
对比实例1 抓取鲜活小龙虾6只,简单水中荡洗,用300mL左右蒸馏水在水盆中用软毛刷洗干净,收集洗水至烧杯中,并用少量蒸馏水荡洗水盆,荡洗水也并入烧杯中,再用 IOOmL蒸馏水逐个漂洗小龙虾,洗水一起并入烧杯中,将烧杯中的水在旋转蒸发器中浓缩至干,105°C烘至恒重,称其洗掉的污垢重为68mg。将刚才软毛刷洗过的6只小龙虾,装入300mL密闭性好的塑料袋中,将此袋放入超声功率0. 25w/cm2,发声频率40kHz,每30秒超声间隔15秒暂停,超声5次。取出后用IOOmL 蒸馏水清洗,收集两次洗水,浓缩至干,称其去除污垢重量为275mg。对比得出毛刷洗过后,用本法超声波清洗还能去除的普通刷洗4倍的污垢。对比实例2 取同批鲜活小龙虾6只,简单水中荡洗后,将洗涤顺序倒置,即先超声波清洗,则洗得的污垢重为17:3mg,再将超声波洗过的小龙虾,用软毛刷刷洗,得到的污垢重为13mg。对比得出超声波清洗过后,用毛刷刷洗只能再去除超声波洗掉的污垢7.0%,并且这里面大部分是刷洗掉下的龙虾体外的绒毛,并非全是污垢。其他不同的实例试验结果汇表总结如下
权利要求
1.一种食用小龙虾的去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在超声波清洗器中放入清水,将小龙虾单层置于篮筐中,使清洗器的上水位能将篮筐中小龙虾淹没,在超声频率为40 80Hz、超声波功率强度为2. 5 5. Okff/m2的条件下超声处理3 5次,每次连接超声处理 30 60秒,相邻两次超声处理间隔时间为20 50秒,取出篮筐将小龙虾置于流水池中漂洗或自来水喷淋清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小龙虾的去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超声洗涤时,所述篮筐距离水池底部2 6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食用小龙虾的去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篮筐连同小龙虾一起置于所述流水池中漂洗或自来水喷淋清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食用小龙虾的去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超声洗涤之前,先将小龙虾清水断食静养1 2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食用小龙虾的去污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清水断食静养时, 用尼龙筛网兜底,每隔3 4小时抖动筛网。
全文摘要
一种食用小龙虾的去污处理方法,涉及农产品,特别是虾类动物的食用加工工艺。先在超声波清洗器中放入清水,将小龙虾单层置于篮筐中,使清洗器的上水位能将篮筐中小龙虾淹没,超声处理3~5次,取出篮筐将小龙虾置于流水池中漂洗或自来水喷淋清洗。由于本发明处理对象是活性小动物,而且为了保持食用时的鲜美口感,必须使处理后的小龙虾还保持肢体齐全,以使其具有活性,本发明通过上述方法实现了高效去除小龙虾表面凹凸不平及鳃中存在的大量污垢的目的,而且超声强度、功率、时间合适配合选择,使整个小龙虾无损伤,清洗效率明显提高,本发明可实现机械化、规模化生产。
文档编号A22C29/02GK102224837SQ201110127579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7日
发明者张昊, 杨东平, 杨振泉, 杨林, 竺志大, 黄阿根 申请人:扬州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