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离圆筛藻藻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47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分离圆筛藻藻种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藻的分离与提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圆筛藻藻种的
>J-U装直。
背景技术
传统的微藻分离过程中有三种方法样品系列稀释分离法、微吸管分离法和水滴分离法。这三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分离的步骤非常繁琐,而且对操作人员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并且其中的微吸管分离法需要对操作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所以急需一种很方便就能够对微藻分离与提纯的装置来满足现有技术中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微藻的分离与提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分离圆筛藻藻种的装置以满足需求。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分离圆筛藻藻种的装置,包括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的底部设置有开口,试管的管口设置有筛絹网,还包括滴管,所述滴管的管头卡入试管底部的开口中,滴管的管头将试管底部的开口密封。上述一种用于分离圆筛藻藻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为离心管。上述一种用于分离圆筛藻藻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絹网的网目大小与圆筛藻的大小相对应。上述一种用于分离圆筛藻藻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采集到的水样的锥形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在天然的含有较多杂藻的水样中用传统的方法分离圆筛藻困难的问题,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的特点。

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参看图1,一种用于分离圆筛藻藻种的装置,包括试管100,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试管100为离心管,并且在本实用新型中,试管100是倒立放置的,在试管100的底部设置有开口 110,试管100的管口设置有筛絹网300,筛絹网300的网目大小与圆筛藻的大小相对应,还包括滴管200,滴管200的管头210卡入试管100底部的开口110中,滴管200的管头210将试管100底部的开口 110密封,这样使得试管100中的空间与滴管200中的空间连通,并且当滴管200内产生负压时,试管100内也产生负压。使用的时候,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一个用于放置采集到的水样的锥形管(图中未示),首先将采集到的水样放入锥形管中进行沉淀,再将滴管200的管头210卡入试管100底部的开口 110中,使得滴管200的管头210将试管100底部的开口 110密封,再将试管100带有筛絹网300的管口沉入锥形管中沉淀水样的上清液中,然后挤压滴管200的胶头,使得滴管200和试管100中产生负压,从而将锥形管中的上清液吸入试管100中,上清液中的个体较小的其他藻类也随之被吸附到筛絹网300上,此时将筛絹网300从试管100的管口上取消,进行清洗,将筛絹网300上的其他藻类清洗干净后,再重新将筛絹网300装到试管100的管口上,然后将滴管200的管头210从试管100底部的开口 110中拔出,使得试管100与滴管200分离,然后将滴管200的管头210插入锥形管的底部进行吸取,将带有圆筛藻的液体吸入,最后再将管头210伸入试管100底部的开口 110中将滴管200中带有圆筛藻的液体挤出,圆筛藻通过筛絹网300的过滤最终留在筛絹网300上,此时个体较大的圆筛藻基本富集于筛絹网300上,将圆筛藻从筛絹网300上洗下,转移至另一锥形管中,显微镜下镜检。如此反复多次直至获取目标藻,完成圆筛藻的提纯。 本实用新型解决在天然的含有较多杂藻的水样中用传统的方法分离圆筛藻困难的问题,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的特点。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分离圆筛藻藻种的装置,包括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的底部设置有开ロ,试管的管ロ设置有筛絹网,还包括滴管,所述滴管的管头卡入试管底部的开ロ中,滴管的管头将试管底部的开ロ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用于分离圆筛藻藻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管为离心管。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用于分离圆筛藻藻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筛絹网的网目大小与圆筛藻的大小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ー种用于分离圆筛藻藻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放置采集到的水样的锥形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分离圆筛藻藻种的装置,包括试管,试管的底部设置有开口,试管的管口设置有筛绢网,还包括滴管,滴管的管头卡入试管底部的开口中,滴管的管头将试管底部的开口密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在天然的含有较多杂藻的水样中用传统的方法分离圆筛藻困难的问题,并且具有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的特点。
文档编号C12M1/00GK202519241SQ2012201158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3日
发明者俞佳峰, 吴惠仙, 薛俊增 申请人:上海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