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2810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采摘紫笋茶芽,所述采摘标准包括特级标准、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所述特级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所述一级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所述二级标准为一芽一、二叶,所述三级标准为一芽二、三叶初展;摊青:将采摘回来的紫笋茶芽摊放在通风处晾放;杀青:将摊青后的紫笋茶芽置于锅内翻炒;揉捻:轻揉杀青后的紫笋茶芽直至茶汁溢出;烘焙:将揉捻后的紫笋茶芽进行烘焙。通过该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制备出的紫笋茶汤色色清、清香,滋味甘醇,外形美观。
【专利说明】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制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0002]绿茶有几种有益健康的益处,因为它富含儿茶素,然而,常规加工的绿茶通常具有青涩的的气味,在香味特性方面相对较差。非传统的绿茶消费者相对来说不太喜欢绿茶。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制备出汤色色清、清香,滋味甘醇,外形美观的紫笋茶,使得消费者易于接受。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5]采摘:采摘紫笋茶芽,所述采摘标准包括特级标准、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和
[0006]三级标准,所述特级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所述一级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
[0007]二叶初展,所述二级标准为一芽一、二叶,所述三级标准为一芽二、三叶初展;
[0008]摊青:将采摘回来的紫笋茶芽摊放在通风处晾放;
[0009]杀青:将摊青后的紫笋茶芽置于锅内翻炒;
[0010]揉捻:轻揉杀青后的紫笋茶芽直至茶汁溢出;
[0011]烘焙:将揉捻后的紫笋茶芽进行烘焙。
[0012]改进的,所述摊青步骤中:紫笋茶芽按不同的嫩度分开摊放,紫笋茶芽的摊放厚度为3?5cm,紫笋茶芽的晾放时间为3?10h,摊青期间轻翻紫笋茶芽2?3次。
[0013]改进的,所述紫笋茶芽摊青后的含水率为68%?70%。
[0014]改进的,所述杀青步骤中:锅温为150?170°C,每锅投叶量为0.3?0.5 kg,翻炒时间为5?7min,每分钟翻炒50?70次。
[0015]改进的,所述揉捻步骤中:轻揉紫笋茶芽5?lOmin,揉捻期间结合解块散热2?3次。
[0016]改进的,所述烘焙步骤中:先于100°C的温度下烘焙lOmin,每隔2?3min轻翻紫笋茶芽一次,烘焙后摊凉15min再筛去茶末,再于90°C的温度下烘焙15min,每隔2?3min轻翻紫笋茶芽一次,烘焙后摊凉15min再筛去茶末,然后于80°C的温度下烘焙20min,每隔2?3min轻翻紫笋茶芽一次,烘焙后摊凉15min再筛去茶末,最后于70°C的温度下烘焙30min,每隔2?3min轻翻紫笑茶芽一次,烘焙后摊凉15min再筛去茶末。
[0017]改进的,所述紫笋茶芽烘焙后的含水率为6%。
[0018]有益效果:
[001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该发明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制备出的紫笋茶汤色色清、清香,滋味甘醇,外形美观,使得消费者易于接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1]采摘:所述采摘标准包括特级标准、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所述特级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所述一级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所述二级标准为一芽一、二叶,所述三级标准为一芽二、三叶初展,当紫笑上45?55%的紫笑茶芽为一芽一叶初展时开始采摘特级标准的紫笋茶芽,特级标准的紫笋茶芽开采于清明前后,当紫笋上45?55%的紫笋茶芽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时开始采摘一级标准的紫笋茶芽,当紫笋上45?55%的紫笋茶芽为一芽一、二叶时开始采摘二级标准的紫笋茶芽,当紫笋上45?55%的紫笋茶芽为一芽二、三叶初展时开始采摘三级标准的紫笋茶芽,三级标准的紫笋茶芽开采于谷雨前后,当紫笋上一半左右的紫笋茶芽符合采摘标准时开始采摘使得采摘回来的紫笋茶芽嫩度适宜、大小适宜,采摘回来的紫笋茶芽剔除冻伤叶和病虫为害叶,拣出不符合采摘标准的叶和梗,以保证芽叶质量匀净,上述45?55%指紫笋茶芽的数量百分比;
[0022]摊青:将采摘回来的紫笋茶芽按不同的嫩度分开摊放在竹匾里,摊放厚度为3?5cm,置于通风处,晾放3?10h,期间轻翻2?3次,摊青后紫笋茶芽的含水率为68%?70%,紫笋茶芽的叶质柔软,芽叶舒展,散发出清香;
[0023]杀青:将摊青后的紫笋茶芽置于深底平锅内于150?170°C的锅温下翻炒5?7min,每锅投叶量0.3?0.5 kg,,翻炒时间为5?7min,每分钟翻炒50?70次,翻炒要求是翻得快、扬得高、撒得开、捞得净,当叶质变软、稍有粘性,叶面失去光泽、呈暗绿色为适度;
[0024]揉捻:轻揉杀青后的紫笋茶芽5?lOmin,揉捻期间结合解块散热2?3次,有茶汁溢出,有粘手感,基本成条,且保持叶色鲜艳和芽尖上白毫为适度;
[0025]烘焙:通过烘干机对揉捻后的紫笋茶芽进行烘焙,先于100°C的温度下烘焙lOmin,每隔2?3min轻翻紫笋茶芽一次,烘焙后摊凉15min再筛去茶末,再于90°C的温度下烘焙15min,每隔2?3min轻翻紫笋茶芽一次,烘焙后摊凉15min再筛去茶末,然后于80°C的温度下烘焙20min,每隔2?3min轻翻紫笋茶芽一次,烘焙后摊凉15min再筛去茶末,最后于70°C的温度下烘焙30min,每隔2?3min轻翻紫笋茶芽一次,烘焙后摊凉15min再筛去茶末,烘焙后紫笋茶芽的含水率为6%,叶色呈翠绿色,白毫显露。
[0026]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所定义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摘:采摘紫笑茶芽,所述采摘标准包括特级标准、一级标准、二级标准和三级标准,所述特级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所述一级标准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所述二级标准为一芽一、二叶,所述三级标准为一芽二、三叶初展; 摊青:将采摘回来的紫笋茶芽摊放在通风处晾放; 杀青:将摊青后的紫笋茶芽置于锅内翻炒; 揉捻:轻揉杀青后的紫笋茶芽直至茶汁溢出; 烘焙:将揉捻后的紫笋茶芽进行烘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摊青步骤中:紫笋茶芽按不同的嫩度分开摊放,紫笋茶芽的摊放厚度为3?5cm,紫笋茶芽的晾放时间为3?10h,摊青期间轻翻紫笋茶芽2?3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紫笋茶芽摊青后的含水率为68%?7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步骤中:锅温为150?170°C,每锅投叶量为0.3?0.5 kg,翻炒时间为5?7min,每分钟翻炒50?70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步骤中:轻揉紫笋茶芽5?lOmin,揉捻期间结合解块散热2?3次。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焙步骤中:先于100°C的温度下烘焙lOmin,每隔2?3min轻翻紫笋茶芽一次,烘焙后摊凉15min再筛去茶末,再于90°C的温度下烘焙15min,每隔2?3min轻翻紫笋茶芽一次,烘焙后摊凉15min再筛去茶末,然后于80°C的温度下烘焙20min,每隔2?3min轻翻紫笋茶芽一次,烘焙后摊凉15min再筛去茶末,最后于70°C的温度下烘焙30min,每隔2?3min轻翻紫笋茶芽一次,烘焙后摊凉15min再筛去茶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紫笋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紫笋茶芽烘焙后的含水率为6%。
【文档编号】A23F3/06GK104381478SQ201410598286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张文华, 张晗睿, 张瑞霞 申请人:浙江绿野仙踪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