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妊娠母猪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83129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动物饲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妊娠母猪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妊娠母猪料是母猪妊娠阶段的饲料产品,也是母猪从配上种至产前这一阶段的一种专用饲料产品。妊娠母猪料具有以下作用:

1、多产仔

以年计算,每头母猪每年的基础消耗量都是固定的,在此基础上,每年产健康仔数越多,母猪带来的效益越大。目前国内的生产成绩基本维持在18头左右,然而做好了,可望达到28头。

2、产仔出生重大

出生重对育肥猪一生发育影响巨大,因此直接影响到猪场整体效益,以目前标准的内三元母猪品种评估,乳猪出生重理想状态平均要超过1500克/头,然而目前国内猪场基本维持在1350克/头,这里有很大的潜力需要挖掘。

3、大的胃肠内容积,保证哺乳期大采食量

产后的哺乳母猪,理想状态是产后一周内达到最大采食量,并且一直维持,这需要母猪产前最佳的胃肠道锻炼,这也是妊娠母猪饲料设计的关键点之一。遵循养猪业的因果理论,妊娠期母猪胃肠道得不到充分发育,哺乳期采食量已经没有办法达到最大化。

4、不便秘

便秘对母猪的危害,已经得到业界公认。而母猪妊娠期便秘,是常见多发的问题。设计妊娠母猪饲料的关键点之一,就是:不便秘,有饱腹感。

5、高血钙浓度

围产期高的血钙浓度,是妊娠母猪饲料设计的关键点之一,母猪围产期很多问题,都与其低血钙关系明显。通过妊娠期饲料设计,保证母猪高的血钙浓度,是妊娠期母猪饲料的关键点之一。

母猪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机能紊乱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燥,呈算盘珠状。母猪发生便秘轻者会造成母猪食欲不振、营养摄入不足、产后无乳、产弱仔等现象;重者会造成母猪生理机能紊乱、精 神异常、继发感染其他疾病,甚至会造成母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严重危害。母猪便秘发生于母猪的各个阶段,但以产前十几天和产后最为多见。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母猪运动不足、饮水量不够、摄入的纤维不足、长期大剂量滥用抗菌药物、高温高湿和寒冷季节等引起。

临床上治疗母猪便秘相当困难,通常采取人工盐、硫酸钠、硫酸镁等药物缓泻并配合抗菌素治疗的方式,但收效甚微。使用泻药不能用药剂量太大,以免引起流产、死胎;使用抗菌素药物主要是为了防止继发细菌感染,但往往越治便秘其便秘程度越严重。因此选择一种既能软化粪便、又能促进胃肠蠕动的恰当方式来控制母猪的便秘是当务之急,建立消化道微生态平衡来预防母猪便秘比治疗母猪便秘显得更为重要。

传统的妊娠母猪料中通常添加麸皮和大剂量的泄盐,以降低母猪的便秘和提高母猪繁殖性能。但是应用麸皮和大剂量的泄盐在降低便秘和提高繁殖性能时,由于麸皮质量不稳定和毒素比较高,也容易使母猪便秘更严重和造成霉菌毒素中毒,从而降低母猪的繁殖性能和造成巨大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妊娠母猪料,能够解决传统的妊娠母猪料中通常添加麸皮和大剂量的泄盐,造成的因为麸皮质量不稳定和毒素比较高,容易使母猪便秘更严重和造成霉菌毒素中毒,大剂量的泄盐副作用严重,通过肠道周围组织内水分向肠道内的转移,会引起其他相关组织的缺水,引起其它组织功能的非正常化,如母猪产后无乳等症状。严重者造成母猪拉稀等情况。从而降低母猪的繁殖性能和造成巨大损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妊娠母猪料,其组分包括基础料和功能料,所述的基础料的组分包括:玉米、豆粕、大豆皮和苜蓿草;所述的功能料的组分包括低聚木糖、豆油、沸石粉、磷酸氢钙、食盐、蒙脱石和酸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的基础料的组分按重量份计算如下:玉米400-460份、豆粕85-110份、大豆皮100-120份和苜蓿草80-90份。

优选的,所述的基础料的组分按重量份计算如下:所述的基础料的组分按重量份计算如下:玉米460份、豆粕85份、大豆皮120份和苜蓿草80份。

优选的,所述的基础料的组分按重量份计算如下:玉米400份、豆粕110份、大豆皮100份和苜蓿草90份。

优选的,所述的功能料的组分按重量份计算如下:豆油5份、低聚木糖5份、磷酸氢钙7份、食盐4份、沸石粉1份、蒙脱石1份、酸化剂2份。

优选的,所述的功能料的组分按重量份计算如下:豆油16份、低聚木糖20份、磷酸氢钙13份、食盐6份、沸石粉5份、蒙脱石4份、酸化剂6份。

优选的,所述的功能料的组分按重量份计算如下:豆油5-16份、低聚木糖5-20份、磷酸氢钙7-13份、食盐5-6份、沸石粉1-5份、蒙脱石1-4份、酸化剂2-6份。

一种妊娠母猪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取基础料组分,混合;

步骤2:用直径3.0mm的筛片粉碎;

步骤3、与功能料组分混合,温度75℃~85℃,用直径3.5mm的环模制粒,即得。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传统的妊娠母猪料中通常添加麸皮和大剂量的泄盐造成的因为麸皮质量不稳定和毒素比较高,容易使母猪便秘更严重和造成霉菌毒素中毒,从而降低母猪的繁殖性能和造成巨大损失的问题。母猪的便秘有效降低,仔猪出生重量提高,阶段繁殖性能得到了提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下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组分、原料等,若无特别说明,均为现有技术中已有的常规组分、原料等,可通过正规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例1:

配方为:一种妊娠母猪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的:玉米460份、豆粕85份、大豆皮120份、苜蓿草80份、豆油5份、低聚木糖5份、磷酸氢 钙7份、食盐4份、沸石粉1份、蒙脱石1份、酸化剂2份。

所述豆粕、大豆皮、苜蓿草颗粒、豆油、沸石粉、蒙脱石等均为饲料领域常用的原料,均可从市场上常规购买得到。

制备方法为:(1)取玉米、豆粕、大豆皮和苜蓿草颗粒,混合,用直径3.0mm的筛片粉碎,与其它组分混合,温度75℃~85℃,用直径3.5mm的环模制粒,即得。

实施例2:

配方为:一种妊娠母猪料,是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组成的:玉米400份、豆粕110份、大豆皮100份、苜蓿草90份、豆油16份、低聚木糖20份、磷酸氢钙13份、食盐6份、沸石粉5份、蒙脱石4份、酸化剂6份。

所述豆粕、大豆皮、苜蓿草颗粒、豆油、沸石粉、蒙脱石等均为饲料领域常用的原料,均可从市场上常规购买得到。

制备方法为:(1)取玉米、豆粕、大豆皮和苜蓿草颗粒,混合,用直径3.0mm的筛片粉碎,与其它组分混合,温度75℃~85℃,用直径3.5mm的环模制粒,即得。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的酸化剂均采用为市场常见的饲料酸度调节剂,其主要组分重量百分比如下:乳酸20-30%,甲酸5-10%,富马酸5-10%,磷酸2-10%。

上述制备的妊娠母猪料,进行饲喂实验,同时,与添加麸皮和泄盐的普通饲料对照组做对比,对比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通过上述对比可见,在整个饲喂期间,饲喂无麸皮和泄盐的饲料(本发明的饲料)的母猪的便秘低于饲喂有麸皮的饲料,仔猪出生重也高于麸皮和泄盐组,在此阶段繁殖性能也得到了提升。

低聚木糖又称木寡糖,是由2个~7个木糖分子,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一种功能性低聚糖。低聚木糖具有不被机体消化酶所消化的特性,可以顺利通过胃和小肠,直接进入肠道后段,被肠道有益细菌利用,并被酵解为乙酸、丙酸和丁酸等短链脂肪酸。短链脂肪酸使肠道内pH值降低,抑制有害菌生长,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保护肠道健康。

低聚木糖作用机理:低聚木糖主要调节机体微生态平衡。

生物学屏障:低聚木糖选择性增殖机体结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促进有益菌定植增殖;形成优势菌群,抑制肠道有害菌粘附。

化学屏障:有益菌增殖的过程中,产生短链脂肪酸,随着短链脂肪酸浓度的上升,动物结肠pH值被降低,破坏有害菌增殖的适宜条件。

饲料级低聚木糖在猪养殖中的应用:低聚木糖应用于断奶仔猪、育肥猪、母猪生产中,可以达到提升生产性能、改善肠道菌群及肠道结构、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于断奶仔猪具有降低腹泻率的功效;对于妊娠母猪可以改善便秘问题。

苜蓿的营养价值:苜蓿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和土库曼高地,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广泛分布于西北、华北、东北地区,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牧草。苜蓿素以“牧草之王”著称,不仅产量高,而且草质好,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苜蓿干物质中,粗蛋白的含量为18%~24.8%,赖氨酸为1.06%~1.38%,粗脂肪为2.4%,粗纤维为35.7%,无氮浸出物为34.4%,粗灰分为8.9%,其中钙为1.09%,磷为0.3%,初花期和盛花期苜蓿干草的产奶净能为1.23和1.68Mcal/kg,接近于中等能量饲料。苜蓿蛋白含有20种以上的氨基酸,包括人和动物的全部必需氨基酸,其中,蛋氨酸0.32%、赖氨酸1.06%、缬氨酸0.94%、苏氨酸0.86%、苯丙氨酸1.27%、亮氨酸1.34%等(张子仪,2000), 以及一些稀有氨基酸(瓜氨酸、刀豆氨基酸等),主要存在于苜蓿的叶片中,其中30%~50%的蛋白质存在于叶绿体中。一亩苜蓿可年产5000kg鲜草,按鲜干值4:1计算,可生产1250kg高蛋白、维生素草粉,其蛋白质产量是种一亩玉米蛋白质产量的4~6倍,相当于750kg大豆的含量;生物学含量相当于玉米的3~4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的产量则相当于种玉米的10倍以上,其综合营养价值高于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在日粮中添加苜蓿对繁殖母猪的健康和胎儿的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母猪在空怀期和妊娠期对饲料能量的需求并不太迫切,如果在这一时期内提供的能量过多,会使母猪太肥,导致不易受孕或产仔率不高。因此,在空怀期和妊娠期的前、中期,这两个半月内给母猪多喂优质牧草,不仅可节省大量精饲料,而且苜蓿中含有的大量维生素和矿物质对胎儿的健康十分有利。

大豆皮的营养价值:大豆皮是大豆制油工艺的副产品,占整个大豆体积的10%,占整个大豆重量的8%。大豆皮主要是大豆外层包被的物质,颜色为米黄色或浅黄色,由油脂加工热法脱皮或压碎筛理两种加工方法所得。主要成分是细胞壁和植物纤维,粗纤维含量为38%,粗蛋白12.2%,氧化钙0.53%,磷0.18%,木质素含量低于2%(NRC,1996)。此外,适于动物饲料用的还有两种大豆皮产品:即大豆粉碎饲料和大豆粉碎废料。大豆粉碎饲料由大豆皮和粉碎机尾部的加工豆粉和碎料组成,这种饲料的粗蛋白含量13%,粗纤维含量为32%左右。大豆皮粉碎废料由大豆皮和附着干壳内的子叶部分组成,这种副产品的粗蛋白含量11%,粗纤维含量为35%左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