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牦牛酸奶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3669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酸奶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牦牛酸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酸奶制作一般采用白糖作为甜味剂,为了有较好的风味,白糖的含量较高,使得酸奶不适合较多饮用,尤其不适合中老年人饮用。另外,目前的酸奶在原料上较为单一,因此在营养功能上也较为单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牦牛酸奶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增加菊芋粉、鹿角菜和乌梅,能在有效降低酸奶含糖量的同时不损失酸奶的风味,并且增强酸奶的营养功能和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牦牛酸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上述牦牛酸奶的制备方法,括如下步骤:

S1选料:选用干净、无虫害的乌梅及鹿角菜;

S2将乌梅和鹿角菜清洗干净并在沸水中煮,乌梅取核;

S3将取核后的乌梅肉与鹿角菜一并用胶体磨打浆,过滤,取液体备用;

S4将鲜牦牛乳、步骤S3中得到的液体混合,然后加入白糖和菊芋粉混合搅拌均匀,60~70℃下保温后,继续搅拌均匀;

S5将步骤S4最终得到的混合液经过均质机均质,然后加入杀菌剂灭菌;

S6冷却至40~44℃后加入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灌装,完成后再40~43℃下发酵至4-8小时;

S7发酵结束后迅速冷却至4~15℃,然后在4~15℃发酵库内放置24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中,将乌梅和鹿角菜在沸水中煮10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的过滤中具体过200目的滤布。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中,具体在96.6℃下灭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菊芋是一种多年宿根性草本植物,作为一种天然功能性食用多糖,具有水溶性膳食纤维和生物活性前体的生理功能,因而已被广泛应用于低热量、低糖、低脂食品中。另外,鹿角菜味甘,乌梅味酸,鹿角菜、菊芋、白糖和乌梅按照本发明的组分结合起来,使得酸奶的酸甜适中,既降低了酸奶中的糖分和热量,也不会削弱酸奶的味道体验。且鹿角菜和乌梅均具有自身独特的香味,添加到酸奶当中还为酸奶增强了额外的独特风味。

2、菊芋粉的热值低,不会引发胆固醇增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均可饮用。还具体促进肠的蠕动功能、促进消化、降低血清胆固醇、预防由冠状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脏病、改善末梢神经对胰岛素的感受性、调节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等多种营养功能。鹿角菜具有很强的离子交换功能和吸附作用,改善人体消化功能,对肠胃道疾病、糖尿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有扶正祛邪之功效,久食可增强体质,防止男女肾气亏损,精力不佳以及溃烂等病。乌梅营养价值较高,内含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有敛肺止咳、生津止渴等功效。因此,采用菊芋粉、鹿角菜和乌梅,还能丰富酸奶的营养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方案为前提,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本实施例。

一种牦牛酸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

上述牦牛酸奶的制备方法,括如下步骤:

S1选料:选用干净、无虫害的乌梅及鹿角菜;

S2将乌梅和鹿角菜清洗干净并在沸水中煮,乌梅取核;

S3将取核后的乌梅肉与鹿角菜一并用胶体磨打浆,过滤,取液体备用;

S4将鲜牦牛乳、步骤S3中得到的液体混合,然后加入白糖和菊芋粉混合搅拌均匀,60~70℃下保温后,继续搅拌均匀;

S5将步骤S4最终得到的混合液经过均质机均质,然后加入杀菌剂灭菌;

S6冷却至40~44℃后加入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灌装,完成后再40~43℃下发酵至4-8小时;

S7发酵结束后迅速冷却至4~15℃,然后在4~15℃发酵库内放置24小时。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中,将乌梅和鹿角菜在沸水中煮10分钟。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的过滤中具体过200目的滤布。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5中,具体在96.6℃下灭菌。

实施例一

一种牦牛酸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将鲜牦牛乳88%、酸奶发酵剂5%,白糖3%,菊芋粉0.5%,鹿角菜2%,乌梅肉1.5%。

上述牦牛酸奶的制备方法,括如下步骤:

S1选料:选用干净、无虫害的乌梅及鹿角菜;

S2将乌梅和鹿角菜清洗干净并在沸水中煮10分钟,乌梅取核;

S3将取核后的乌梅肉与鹿角菜一并用胶体磨打浆,过滤(过200目的滤布),取液体备用;

S4将鲜牦牛乳、步骤S3中得到的液体混合,然后加入白糖和菊芋粉混合搅拌均匀,60~70℃下保温后,继续搅拌均匀;

S5将步骤S4最终得到的混合液经过均质机均质,然后加入杀菌剂在96.6℃下灭菌;

S6冷却至40~44℃后加入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灌装,完成后再40~43℃下发酵至4-8小时;

S7发酵结束后迅速冷却至4~15℃,然后在4~15℃发酵库内放置24小时。

实施例二

一种牦牛酸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将鲜牦牛乳90%、酸奶发酵剂4%,白糖2%,菊芋粉1%,鹿角菜1%,乌梅肉2%。

上述牦牛酸奶的制备方法,括如下步骤:

S1选料:选用干净、无虫害的乌梅及鹿角菜;

S2将乌梅和鹿角菜清洗干净并在沸水中煮10分钟,乌梅取核;

S3将取核后的乌梅肉与鹿角菜一并用胶体磨打浆,过滤(过200目的滤布),取液体备用;

S4将鲜牦牛乳、步骤S3中得到的液体混合,然后加入白糖和菊芋粉混合搅拌均匀,60~70℃下保温后,继续搅拌均匀;

S5将步骤S4最终得到的混合液经过均质机均质,然后加入杀菌剂在96.6℃下灭菌;

S6冷却至40~44℃后加入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灌装,完成后再40~43℃下发酵至4-8小时;

S7发酵结束后迅速冷却至4~15℃,然后在4~15℃发酵库内放置24小时。

实施例三

一种牦牛酸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将鲜牦牛乳90%、酸奶发酵剂4.5%,白糖2.5%,菊芋粉0.6%,鹿角菜1.4%,乌梅肉1%。

上述牦牛酸奶的制备方法,括如下步骤:

S1选料:选用干净、无虫害的乌梅及鹿角菜;

S2将乌梅和鹿角菜清洗干净并在沸水中煮10分钟,乌梅取核;

S3将取核后的乌梅肉与鹿角菜一并用胶体磨打浆,过滤(过200目的滤布),取液体备用;

S4将鲜牦牛乳、步骤S3中得到的液体混合,然后加入白糖和菊芋粉混合搅拌均匀,60~70℃下保温后,继续搅拌均匀;

S5将步骤S4最终得到的混合液经过均质机均质,然后加入杀菌剂在96.6℃下灭菌;

S6冷却至40~44℃后加入酸奶发酵剂,搅拌均匀;灌装,完成后再40~43℃下发酵至4-8小时;

S7发酵结束后迅速冷却至4~15℃,然后在4~15℃发酵库内放置24小时。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和构思,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包括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