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叶红红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00353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具体涉及一种三叶红红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红茶属于发酵茶类,因其干茶色泽和冲泡的茶汤以红色为主,故名红茶。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目前红茶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得到红茶成品。上述通常的生产工艺生产的红茶在香味、色泽、外光等方面并不适应现有市场所有原料制备而成的红茶,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本发明采用大关翠屏山大叶野放茶种的鲜叶加工而成,其制作工艺融合了乌龙茶的摇青工艺和绿茶的烘青及红茶的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三叶红红茶,其色泽金、黄、黑、褐相间,外形弯曲、粗大带野性,香气浓郁,滋味醇爽、浓厚,汤色桔红明亮,叶底粗大完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市场提供一种以大关翠屏山大叶野放茶种的鲜叶制备而成的三叶红红茶。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三叶红红茶的制备方法,以三叶红芽赤楠的单芽为原料,通过摊青、做青、萎凋、揉捻、发酵、脱水、炒香、干燥工艺制备而成。

上述的一种三叶红红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摊青:将新鲜采摘的单芽摊放在摊青室内,摊放为厚度5厘米~8厘米,摊放时间2.5小时~3.5小时,摊青室内温度为20℃~25℃;

(2)、做青: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70-80%,并保持一定的室内空气流动;轻做青工艺:摇2-3次:第1摇次,慢速轻摇,摇匀即可,第2摇次,慢速轻摇,摇至有轻微青臭气散发即可,做青程度:控制本步骤茶叶失重率为30-40%;

(3)、萎凋:将做青后的茶叶均匀按2~4cm薄摊在萎凋帘上,萎凋18~24h,每2~2.5h翻动一次,使萎凋叶含水率为40-50%;

(4)、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送到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30分钟,制成茶胚;

(5)、发酵: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厚度5~10cm,在发酵架上发酵4~6h,温度25℃~28℃,湿度95%,待叶色黄红、有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

(6)、脱水:采用烘培机进行脱水,温度控制在120℃;

(7)、炒香:将脱水后的茶叶茶叶翻炒机中提香,在温度140℃下翻炒10-12分钟;

(8)、干燥:将翻炒后的茶叶进行烘焙干燥,烘焙温度为90-110℃,烘焙时间为55-65分钟,即可制成成品茶。

本发明的技术优势为:本发明的三叶红红茶的制作工艺融合了乌龙茶的摇青工艺和绿茶的烘青及红茶的制作工艺,直接解决了大叶红茶香气低,苦涩味重的缺点,采用人机结合和多种茶类工艺进行了融合、交叉,使加工的三叶红红茶具有大叶红茶的浓郁,又显中小叶茶的高香;同时本发明三叶红红茶的制作工艺,发明人经过反复研究发现其环环相扣,任何制作步骤的不达标均不能达到最终的技术效果。

具体实施一:

一种三叶红红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摊青:将新鲜采摘的大关翠屏山大叶野放茶种的鲜叶摊放在摊青室内,摊放为厚度5厘米~8厘米,摊放时间3.5小时,摊青室内温度为20℃~25℃;(2)、做青: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70-80%,并保持一定的室内空气流动;轻做青工艺:摇2-3次:第1摇次,慢速轻摇,摇匀即可,第2摇次,慢速轻摇,摇至有轻微青臭气散发即可,做青程度:控制本步骤茶叶失重率为35-40%;(3)、萎凋:将做青后的茶叶均匀按2~4cm薄摊在萎凋帘上,萎凋18~24h,每2~2.5h翻动一次,使萎凋叶含水率为45%;(4)、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送到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30分钟,制成茶胚;(5)、发酵: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厚度5~10cm,在发酵架上发酵4~6h,温度25℃~28℃,湿度95%,待叶色黄红、有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6)、脱水:采用烘培机进行脱水,温度控制在120℃;(7)、炒香:将脱水后的茶叶茶叶翻炒机中提香,在温度140℃下翻炒10-12分钟;(8)、干燥:将翻炒后的茶叶进行烘焙干燥,烘焙温度为90-110℃,烘焙时间为55-65分钟,即可制成成品茶。

本发明制作工艺融合了乌龙茶的摇青工艺和绿茶的烘青及红茶的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三叶红红茶,其色泽金、黄、黑、褐相间,外形弯曲、粗大带野性,香气浓郁,滋味醇爽、浓厚,汤色桔红明亮,叶底粗大完整,为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以大关翠屏山大叶野放茶种的鲜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红茶。

具体实施二:

一种三叶红红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摊青:将新鲜采摘的大关翠屏山大叶野放茶种的鲜叶摊放在摊青室内,摊放为厚度5厘米~8厘米,摊放时间3小时,摊青室内温度为20℃~25℃;(2)、做青: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70-80%,并保持一定的室内空气流动;轻做青工艺:摇2-3次:第1摇次,慢速轻摇,摇匀即可,第2摇次,慢速轻摇,摇至有轻微青臭气散发即可,做青程度:控制本步骤茶叶失重率为35%;(3)、萎凋:将做青后的茶叶均匀按2~4cm薄摊在萎凋帘上,萎凋18h,每2~2.5h翻动一次,使萎凋叶含水率为40%;(4)、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送到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30分钟,制成茶胚;(5)、发酵: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厚度5~10cm,在发酵架上发酵4~6h,温度25℃~28℃,湿度95%,待叶色黄红、有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6)、脱水:采用烘培机进行脱水,温度控制在120℃;(7)、炒香:将脱水后的茶叶茶叶翻炒机中提香,在温度140℃下翻炒10-12分钟;(8)、干燥:将翻炒后的茶叶进行烘焙干燥,烘焙温度为90-110℃,烘焙时间为55-65分钟,即可制成成品茶。

本发明制作工艺融合了乌龙茶的摇青工艺和绿茶的烘青及红茶的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三叶红红茶,其色泽金、黄、黑、褐相间,外形弯曲、粗大带野性,香气浓郁,滋味醇爽、浓厚,汤色桔红明亮,叶底粗大完整,为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以大关翠屏山大叶野放茶种的鲜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红茶。

具体实施二:

一种三叶红红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摊青:将新鲜采摘的大关翠屏山大叶野放茶种的鲜叶摊放在摊青室内,摊放为厚度5厘米~8厘米,摊放时间2.5小时,摊青室内温度为20℃~25℃;(2)、做青:将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湿度控制在70-80%,并保持一定的室内空气流动;轻做青工艺:摇2-3次:第1摇次,慢速轻摇,摇匀即可,第2摇次,慢速轻摇,摇至有轻微青臭气散发即可,做青程度:控制本步骤茶叶失重率为30%;(3)、萎凋:将做青后的茶叶均匀按2~4cm薄摊在萎凋帘上,萎凋18~24h,每2~2.5h翻动一次,使萎凋叶含水率为40%;(4)、揉捻:将萎凋后的茶叶送到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时间为30分钟,制成茶胚;(5)、发酵:将揉捻叶均匀、松散堆放于发酵容器内,厚度5~10cm,在发酵架上发酵4~6h,温度25℃~28℃,湿度95%,待叶色黄红、有香味出现即可停止发酵;(6)、脱水:采用烘培机进行脱水,温度控制在120℃;(7)、炒香:将脱水后的茶叶茶叶翻炒机中提香,在温度140℃下翻炒10-12分钟;(8)、干燥:将翻炒后的茶叶进行烘焙干燥,烘焙温度为90-110℃,烘焙时间为55-65分钟,即可制成成品茶。

本发明制作工艺融合了乌龙茶的摇青工艺和绿茶的烘青及红茶的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三叶红红茶,其色泽金、黄、黑、褐相间,外形弯曲、粗大带野性,香气浓郁,滋味醇爽、浓厚,汤色桔红明亮,叶底粗大完整,为市场提供了一种新的以大关翠屏山大叶野放茶种的鲜叶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红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