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231784发布日期:2019-11-27 17:48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用茶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greentea),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是指采取茶树的新叶或芽,未经发酵,经杀青、整形、烘干等工艺而制作的饮品。其制成品的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格调。常饮绿茶能防癌,降脂和减肥,对吸烟者也可减轻其受到的尼古丁伤害。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也较多。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其干茶色泽和冲泡后的茶汤、叶底以绿色为主调,故名绿茶。绿茶是将采摘来的鲜叶先经高温杀青,杀灭了各种氧化酶,保持了茶叶绿色,然后经揉捻、干燥而制成,清汤绿叶是绿茶品质的共同特点。中国生产绿茶的范围极为广泛,河南、贵州、江西、安徽、浙江、江苏、四川、陕西(陕南)、湖南、湖北、广西、福建是我国的绿茶主产省份。现在市场出现许多不同款式或不同加工工艺制备出来的绿茶,如何制备出自己的独特口感,又能最大化的保留绿茶功效;这要取决于绿茶的加工工序,加工工序的差异决定制备的绿茶优质等级。现今需要对绿茶加工工序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使得制备出的绿茶更加优质。现经检索有关绿茶的中国专利文献,列举一些如下:1、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299612.5<发明名称>绿茶的制备方法<申请人>黄山紫霞茶业有限公司<地址>245900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富溪<发明人>谢志生,汪钧,谢伶刚,桂爱萍,谢伶芳<摘要>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杀青、冷却、回潮、揉捻、理条、烘干、炒干、提香、风选,通过上述步骤的不同排序组合,能够对不同种类的绿茶进行加工。2、中国专利<申请号>201410787462.2<发明名称>绿茶的加工方法<申请人>贵州省茶叶研究所<地址>550006贵州省贵阳市小河区金农社区金农路1号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内<发明人>沈强<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本发明对绿茶的生产方法进行改进,提高了产品的y-氨基丁酸含量,并消除“青臭味”,保证茶叶芽叶完整度好,使得茶叶中的香气滋味物质得到充分转化,茶叶的有益成分能进一步得到发展,各个步骤组合使得到的成品茶色香味效果更佳。3、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679106.4<发明名称>绿茶的加工方法<申请人>陈小明<地址>545315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平卯村甲吉屯46号<发明人>陈小明<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选料:选取生长在海拔500米~1200米的茶树,茶树种植期间所施肥料均为农家肥;b.采茶:从茶树新梢上采下一芽2叶~3叶的鲜叶,装入竹制容器;c.摊青:将鲜叶摊放在竹垫上,鲜叶厚度3厘米~5厘米,摊放时间6小时~9小时;d.杀青:采用热风对鲜叶进行杀青,叶温在85℃~95℃,杀青时间8分钟~9分钟;e.揉捻:将步骤d所得杀青叶送到揉捻机进行揉捻,制成茶胚;f.烘干:揉捻好的茶胚进行烘干,烘干温度100℃~120℃,烘干时间10分钟~15分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绿茶的加工方法,加工出的绿茶保持色泽翠绿,清香味纯,缩短了绿茶的加工时间。从公开的技术文献中,对比文件1至3的绿茶加工方法还存在一些不足,色泽不佳,制备工序不紧凑;这就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不断的技术创新。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将绿茶的功效最大化的激发出来,提高绿茶利用价值,制备出的绿茶色泽鲜艳,经泡制后的茶叶仍现绿色,香味浓郁,茶汤浓醇鲜爽、回味带甘的绿茶的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本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选择,选取海拔为1500米~2500米山上进行种植;(2)采摘,每年3月底至4月下旬(广西、广东、云南、福建可以在3月底采摘,而贵州、浙江、江苏、江西山区因为气候冷可在全名前后进行采摘),采取两叶一芽的采摘方式,清晨6~8点进行采摘,放于竹篓内,并将竹篓整齐排放于事先挖好的人工洞内,下午5~6点将茶叶运回;再放于室内的茶叶摊凉架上进行均摊,晾晒1~2小时,若含水量多,使用电风扇吹风晾晒,再进行灭菌,备用;(3)烘青,对上述步骤(2)经灭菌后的茶叶进行烘青,按量将茶叶放入炒青机内进行烘青,炒青机内温度控制为100℃~400℃;烘青后,取出,均摊,晾晒,制得烘青后绿茶,备用;(4)揉捻,将步骤(3)烘青后绿茶进行揉捻45分钟,按轻--重--轻工序进行揉捻,每步工序各揉捻15分钟;备用;(5)裂解,将上述步骤(4)揉捻后的茶叶团状进行均匀裂解,制得裂解后绿茶,备用;(6)两次烘干,将步骤(5)中经裂解后绿茶进行两次烘干,烘干所需温度控制在100℃左右,第一次烘干,绿茶含水量为20%~30%,取出摊凉,使得茶叶充分吸收茶叶梗的水分;再进行第二次烘干,绿茶含水量为4%~5%,备用;(7)精选,将步骤(5)中经第二次烘干所得的绿茶中剔除色泽差、叶片不完整的茶叶以及多余茶梗,剩余为合格绿茶;(8)初成品,将上述步骤(6)中合格绿茶制成茶叶或茶粉,再装入茶袋内,制得绿茶初成品;(9)微波处理,将上述步骤(8)制得的绿茶初成品经微波炉微波2~3分钟,取出,置于干燥环境内,冷却,再加入外包装,密封保存,制得绿茶成品。以上所述步骤(8)中的茶叶是按5g或10g的量装于茶袋内。以上所述步骤(8)中的茶粉是将绿茶初成品用搅碎机进行打碎,过120目筛,再按1~10g的量装于茶袋内。以上所述步骤(6)中所述炒青机包括电机、壳体、滚筒和底座;所述底座上方安装壳体,壳体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机、出料漏斗、进料斗,电机与出料漏斗位于壳体同一侧,壳体内安装有滚筒;电机驱动滚筒转动,所述滚筒正转对茶叶进行翻炒,反转将茶叶自动导出。以上所述壳体底部设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小型鼓风机。以上所述步骤(6)中两次烘干所采用设备为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构件、热风炉和鼓风机,所述烘干构件通过热风管连接热风炉,热风炉通过冷风管与鼓风机连接。以上所述烘干构件包括支座、热风分配箱、蒸汽收集室和抽汽管;所述支座上方固定安装热风分配箱,热风分配箱上方固定安装蒸汽收集室,蒸汽收集室顶部上方安装固定有抽汽管,抽汽管上安装有抽风机;而所述热风分配箱上设有若干个干燥盘。以上所述热风管两端、冷风管两端、热风炉的热风出口和冷风进口、鼓风机的出风口均设有对接头,对接头能方便快速对接安装,又能便宜拆除,为日后的维修提供便利。以上所述干燥盘底部设有钢网,所述钢网用纱布包裹,所述纱布浸泡于用茉莉花香膏调配制得的溶液中6~8小时,起到防止茶叶与金属接触沾染金属气味和增加茶叶香味的作用。以上所述热风分配箱的热风进口端上设有对接头。绿茶的功效和作用如下:抗衰老;抑制疾病;抗致癌;防辐射;抗病毒;美容护肤;醒脑提神;利尿解乏;缓解疲劳;护齿明目;除口臭;降三高;降脂助消化;抑制内脏脂肪。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1、本发明制备工序简单,每步工序之间连接紧凑,制备出来的绿茶呈绿色带嫩黄色,叶片翠绿,茶叶具有独特的清香,泡制出的茶汤色青翠碧绿而透明清澈,茶汤浓醇鲜爽,回味带甘,制备过程能最大化激发绿茶的价值,提高绿茶利用价值,具有抗衰老、抑制疾病、抗致癌、防辐射、抗病毒、美容护肤、醒脑提神、利尿解乏、缓解疲劳、护齿明目、除口臭、降三高、降脂助消化和抑制内脏脂肪的功效,发挥出绿茶最大的功效。2、本发明采用新的加工工艺:将步骤摊凉后的红茶进行揉捻45分钟,按轻--重--轻工序进行揉捻,每步工序各揉捻15分钟;裂解,将揉捻后的茶叶团状进行均匀裂解,制得裂解后绿茶;两次烘干,将经裂解后绿茶进行两次烘干,烘干所需温度控制在100℃左右,第一次烘干,绿茶含水量为20%~30%,取出摊凉,使得茶叶充分吸收茶叶梗的水分;再进行第二次烘干,绿茶含水量为4%~5%;制得绿茶初成品;微波处理,将制得的绿茶初成品经微波炉微波2~3分钟,取出,置于干燥环境内,冷却,再加入外包装,密封保存,制得绿茶成品。制得红茶成品;使得红茶的品质达到最佳。3、本发明采用加热空气进行干燥的方式,由鼓风机往热风炉内鼓吹空气,空气在热风炉内进行加热,经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热风管进入烘干构件的热风分配箱,热风分配箱再将热风分配至其上的个个干燥盘,对干燥盘内的绿茶进行干燥;而干燥盘内设有用纱布包裹的钢网,纱布又能对热风进行均匀分配,使得每一点的受热相同,还可以去除金属锈味,再加上纱布是经茉莉花香膏调配的溶液浸泡过,充分吸收茉莉花香味,在干燥过程中纱布不断挥发出茉莉花香味,绿茶能有效吸收部分茉莉花香味,增加绿茶的香味,具有独特的味道。4、本发明的热风炉是采用木柴燃烧加热的方式,木柴燃烧火力大,受热面均匀,使得炉内空气受热均匀,为后续干燥工序提供必要的条件。5、本发明采用干燥盘对绿茶定量干燥,避免大批干燥,而造成的干燥不均,影响质量的问题,干燥均匀,干燥质量能得到保证,大大提高绿茶的质量。6、本发明还设置蒸汽收集室,将干燥产生的蒸汽进行有效收集,并及时通过蒸汽收集室上的抽汽管将蒸汽排出,避免蒸汽液化影响干燥质量。7、本发明将采摘得的茶叶先放于人工洞内,人工洞温度较低,湿度大,茶叶不因堆放于竹篓内发酵,又能保持茶叶新鲜度,节省往返种植地高的时间,提高采摘量,从而也提高生产茶叶量。8、本发明炒青机采用滚筒进行翻炒,翻炒均匀,而壳体底部设有小型鼓风机,既能及时给壳体内通入空气,提供充足的氧气进行燃烧,又能牵引热气往上窜动,使得滚筒体受热均匀,控制滚筒内的温度,也就使得滚筒内茶叶受热均匀,失水均匀,能够有效抑制和破坏绿茶内的酶,烘青取得良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炒青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茶叶烘干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及序号:出料漏斗1,支撑架2,电机3,壳体4,排气口5,进料斗6,滚筒7,底座8,小型鼓风机9,加热口10,支座11,热风分配箱12,干燥盘13,蒸汽收集室14,抽汽管15,对接头16,热风管17,热风炉18,冷风进口19,冷风管20,出风口21,鼓风机22,炉内加热口23,热风出口24。具体实施方式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绿茶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种植地选择,选取海拔为1500米~2500米山上进行种植;(2)采摘,每年4月上旬进行采摘,采取两叶一芽的采摘方式,清晨6~8点进行采摘,放于竹篓内,并将竹篓整齐排放于事先挖好的人工洞内,下午5~6点将茶叶运回;再放于室内的茶叶摊凉架上进行均摊,晾晒1~2小时,若含水量多,使用电风扇吹风晾晒,再进行灭菌,备用;(3)烘青,对上述步骤(2)经灭菌后的茶叶进行烘青,按量将茶叶放入炒青机内进行烘青,炒青机内温度控制为100℃~400℃;烘青后,取出,均摊,晾晒,制得烘青后绿茶,备用;(4)揉捻,将步骤(3)烘青后绿茶进行揉捻45分钟,按轻--重--轻工序进行揉捻,每步工序各揉捻15分钟;备用;(5)裂解,将上述步骤(4)揉捻后的茶叶团状进行均匀裂解,制得裂解后绿茶,备用;(6)两次烘干,将步骤(5)中经裂解后绿茶进行两次烘干,烘干所需温度控制在100℃左右,第一次烘干,绿茶含水量为20%~30%,取出摊凉,使得茶叶充分吸收茶叶梗的水分;再进行第二次烘干,绿茶含水量为4%~5%,备用;(7)精选,将步骤(5)中经第二次烘干所得的绿茶中剔除色泽差、叶片不完整的茶叶以及多余茶梗,剩余为合格绿茶;(8)初成品,将上述步骤(6)中合格绿茶制成茶饼、茶粉或茶叶,再装入茶袋内,制得绿茶初成品;(9)微波处理,将上述步骤(7)制得的绿茶成品经微波炉微波2~3分钟,取出,置于干燥环境内,冷却,再加入外包装,密封保存,制得绿茶成品。以上所述步骤(6)中所述炒青机包括电机3、壳体4、滚筒7和底座8;所述底座8上方安装壳体4,壳体4两端分别安装有电机3、出料漏斗1、进料斗6,电机3与出料漏斗1位于壳体4同一侧,电机3与出料漏斗1均安装于支撑架2上,壳体4内安装有滚筒7;电机3驱动滚筒7转动;滚筒7内对茶叶进行烘青或炒青;而为了进料方便和避免进料时茶叶掉落地上,进料斗6底部伸入滚筒7内一小段;同样,对于出料漏斗1托于滚筒7出口的下方,滚筒7最低点位于出料漏斗1内;当滚筒7正转时,翻炒滚筒7内的茶叶,当滚筒7反转后,将滚筒7内的茶叶导出;为了能保证供热和燃烧质量,在壳体4顶部开设有排气口5,底部设有若干个等距排列的小型鼓风机9,排气口5与底座8上的加热口10进行空气循环对流,为了能供热均匀和燃烧充分,启动小型鼓风机9向壳体4内鼓吹空气,既能提供燃烧所需的足够氧气,又能加快空气流动,使得燃烧产生的火焰附于滚筒7窜动,能够对滚筒7均匀加热,滚筒7筒壁受热均匀,使得茶叶在滚筒7内受热均匀,茶叶在翻炒过程取得良好的烘青作用。以上所述步骤(6)中两次烘干所采用设备为烘干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构件、热风炉18和鼓风机22,所述烘干构件通过热风管17连接热风炉18,热风炉18通过冷风管20与鼓风机22连接;所述烘干构件包括支座11、热风分配箱12、蒸汽收集室14和抽汽管15;所述支座11上方固定安装热风分配箱12,热风分配箱12上方固定安装蒸汽收集室14,蒸汽收集室14顶部上方安装固定有抽汽管15,抽汽管15上安装有抽风机,抽风机能及时将干燥产生的蒸汽抽出,排出室外;而所述热风分配箱12上设有若干个干燥盘13,干燥盘13内对茶叶进行干燥;为了安装和维修方便,在热风分配箱12、热风炉18的热风口24、热风炉18的冷风口19和鼓风机22的出风口21上均设有对接头16,热风管17和冷风管20的两端均设有对接头16,在安装过程,只需将各部件上的对接头16两两对接就能实现快速安装连接;维修时,针对某个部件维修,只需将对应的对接头16进行拆分,就可将部件拆卸。茶叶品质:本发明与当地茶农自制的绿茶的比较如下表:组别名称本发明的红茶当地农民自制的绿茶外形条索紧结、厚重、匀齐的质量好,条索粗松、匀齐度差色泽色泽鲜绿,富有光泽,色泽不一致,有枯暗的茶叶,茶香香气馥郁,香气纯、持久,带有青草、霉馊气味,香气低闷汤色汤色绿亮,清碧浓鲜汤色混浊、晦暗,有深浊口味滋味浓厚,有果香味滋味苦涩,粗淡叶底叶底明亮的、调和叶底陈黄欠明亮,叶底深暗多粗糙叶质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