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树花灭菌发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14696阅读: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茶树花灭菌发酵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发酵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树花灭菌发酵筒。



背景技术:

茶树花与茶叶一样,也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养生功效。因为茶树花生长期较长,所以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茶树花内含成分具有解毒、抑菌、降糖、延缓衰老、防癌抗癌和增强免疫力等功效,其蛋白质、茶多糖、茶多酚、活性抗氧化物质超出茶叶中同类物质含量,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低。茶树花是一种优质蛋白营养源,可与世界公认的抗氧化植物迷迭香媲美。

发明人研究了一种利用茶树花进行发酵制备茶树花发酵物的工艺,将该茶树花发酵物用于饲料中用于喂养家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工艺中需要现对茶树花进行灭菌,然后再进行固态发酵。现有没有能很好的适应该工艺灭菌发酵装置,导致先期灭菌后再转移茶树花进发酵装置容易导致污染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树花灭菌发酵筒,解决茶树花在进行先灭菌后发酵工艺时容易污染杂菌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茶树花灭菌发酵筒,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上的筒盖,筒体和筒盖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筒盖顶面开有透气孔,所述筒体与筒盖盖合部分的筒体为盖合段,筒盖的内径比盖合段的外径大4-6mm。

进一步地,所述盖合段的外径小于筒体的直径。

进一步地,筒盖两侧设置有弹性挂钩,筒体两侧设置有与弹性挂钩匹配的挂耳。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内径为15-20cm,高度为25-35cm。

使用时,将打开筒盖,将茶树花放入筒体内,在筒体的筒口上盖上4-8层纱布,然后盖上筒盖,并将弹性挂钩挂在挂耳上,投入灭菌设备进行灭菌,灭菌完成后,自然冷却,然后打开筒盖,接入发酵菌种液,再盖上筒盖,进行发酵,整体过程茶树花不需要移动,保证无菌环境,非常方便实用。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中,灭菌容器和发酵容器合二为一,既能方便的进行灭菌,又能方便的进行发酵,不用中间转移茶树花,可有效防止灭菌后转移进发酵装置导致污染的问题。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便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筒体,2-筒盖,3-透气孔,4-盖合段,5-弹性挂钩,6-挂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茶树花灭菌发酵筒,包括筒体1、设置在筒体1上的筒盖2,筒体1和筒盖2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筒盖2顶面开有透气孔3,所述筒体1与筒盖2盖合部分的筒体1为盖合段4,筒盖2的内径比盖合段4的外径大4mm。

实施例1

一种茶树花灭菌发酵筒,包括筒体1、设置在筒体1上的筒盖2,筒体1和筒盖2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筒盖2顶面开有透气孔3,所述筒体1与筒盖2盖合部分的筒体1为盖合段4,筒盖2的内径比盖合段4的外径大6mm。

实施例3

一种茶树花灭菌发酵筒,包括筒体1、设置在筒体1上的筒盖2,筒体1和筒盖2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筒盖2顶面开有透气孔3,所述筒体1与筒盖2盖合部分的筒体1为盖合段4,筒盖2的内径比盖合段4的外径大4mm。所述盖合段4的外径小于筒体1的直径。两者直径差在2毫米左右,与筒盖2的壁厚相当即可。

实施例4

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筒盖2两侧设置有弹性挂钩5,筒体1两侧设置有与弹性挂钩5匹配的挂耳6。通过在筒体1和筒盖2上分别设置弹性挂钩5和挂耳6,可以在覆盖上纱布后使筒盖2与筒体1紧密密封,防止被外界污染。

实施例5

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2或3或4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筒体1的内径为15cm,高度为25cm。

实施例5

该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或2或3或4的基础上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筒体1的内径为20cm,高度为35c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